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语有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不忘初心,始终怀着这份初心,才能有始有终不半途而废。守住初心,坚持远大目标,善始善终是非常难的。一个远大的目标从提出到实现,不浮躁、踏踏实实地走好脚下的路至关重要,在实现了一定的目标后,要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更离不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而说起“继往开来”,就不得不提到历史上与之关联最为紧密的一个人物——王守仁。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之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创始人。他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明史》清代、民国、现代的著名学者都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具伟大,军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勋业”。清末曾有人断言,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最显著的有两个半人!两个人是指诸葛亮、王守仁,另半个人是指曾国藩。在古人心中,他能与诸葛亮并肩,可见他的地位有多么高。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后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王阳明被称为“千古第一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他的一生都是传奇。
王阳明生于书香世家,父亲王华是成化年间的状元,为了光宗耀祖,让下一代也能考取功名,他特意请了先生来教儿子读书。王阳明十岁开始读四书五经,他悟性很高,先生们都惊讶于他的聪明。可在王阳明十二岁那年,一次课堂上,他一本正经地问先生:“何为天下第一等事?”先生见这小小孩子竟问出这样的问题,就笑答说:“像你爹一样,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是也。”王阳明摇摇头,不置可否地回答道:“依我看,恐怕未必如先生所说,第一等事并不是读书考取功名。”先生反问:“那你觉得何为天下第一等事?”王阳明说:“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圣贤!”
王阳明的回答令先生瞠目结舌,不由得暗暗称奇,这个学生太不一般了!后来先生也发现,这个学生不喜欢在私塾里坐着,喜欢读兵书,还常常跑到外面舞枪弄棍,不时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于是先生来到王家,见到王华后,就把这事说了一遍。王华听后,不由得拍案而起,口中说道:“小小年纪竟口出狂言,真是狂妄之极。”
王华思索良久,看来自己这个儿子的确非同寻常,书房容不下他了。见儿子在书房坐不住,于是王华决定带着儿子去关外转转,去开开眼界。
出了居庸关,第一次看到辽阔的大草原,年少的王阳明似乎看到了千军万马驰骋奔腾的场景,心中升起一股纵横天下的豪情,一颗种子已经在他的心中开始萌芽。一回到家,王阳明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看到儿子重新回到书房又安心读书了,王华会心地笑了。然而,几天后,一件令王华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这天一大早,王阳明一反常态,手里拿着奏疏庄重地走到王华面前,严肃地说:“我已经写好了平安策,请转交皇上,只要给我几万人马,我愿出关,讨平鞑靼!”王华沉默了,他为带儿子出关这件事追悔莫及,他万万想不到,这个儿子真是啥都敢想敢做。他气愤地把奏疏往地上一扔,连声说道:“无知之极,狂妄之极!”就这样,王阳明第一次为国效力的梦想破灭了。
王华为了让儿子收一收心,在儿子十七岁那年,找到江西的一位故交,说起儿子成家的事。双方不谋而合,这桩婚事就定了下来。王华做人低调谨慎,怕在京城给儿子办婚事影响太大,因此不想在京城办,经过一番权衡,决定让儿子到南昌完婚。这一天,王华回到家,二话不说,要王阳明准备一下,马上去南昌。王阳明遵照父亲的吩咐,带上简单的行李,和仆人一起前往南昌迎娶诸氏。诸氏名芸玉,是王阳明表舅父的千金。芸玉生得清秀乖巧,言谈文雅,王阳明与这位贤良淑德的表妹也算门当户对。
谁知到了举行婚礼那天,找不到新郎官儿了。岳父急得团团转,吩咐家人赶紧四处寻找。天快黑了,派出去的人纷纷回来,都没找到。新婚之夜,春宵一刻值千金,本该与妻子洞房花烛,可新郎没了踪影,把岳父一家急得,这可如何是好?
灯笼火把,漫山遍野找了一夜,直到次日凌晨,才在一座道观里找到了王阳明。此时他正酒醉微醺,跟一个老道学习打坐呢!原来,王阳明昨日出来闲逛,路过一个道观,便走了进去,谁知在里面遇到一个老道,二人聊了几句,不料聊得很投缘。这个老道是个高人,深谙打坐之法,王阳明跟他学打坐,向他请教,老道给他讲了一通养生术,结果二人相对静坐,一坐就是一夜,竟忘了成婚之事。此事迅速传遍南昌,民众皆惊叹曰:“真乃一异人也。”
一年后,王阳明带着妻子回老家。途经广信时,去拜访了一位有名的理学家。王阳明来拜访他时,他正在给弟子们讲课,场面很大,足足有几百人。王阳明确信自己找到了真人,他向这位理学家请教,怎样才能成为圣贤呢?
理学家自信满满地说,圣人可以靠后天的学习获取,并告诉他,朱圣人的书中有答案。朱圣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朱文公朱熹,是仅次于孔子的第二大圣人。朱熹一生追求的东西叫作“道”。道,就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洞悉了道,就可以洞悉世间一切。如何才能悟道呢?用朱熹的话说就是“格物致知”。格,就是琢磨的意思,就是不停地与事物接触,才能明白其中所包含的“理”。
回到老家,王阳明便开始研读朱熹之学,读完朱文公的著作后,怀着成为圣贤的热诚和疑惑,王阳明邀请一位同样精钻朱熹理学的朋友一起到家中“格竹”。这位朋友很纳闷,问他琢磨竹子能有什么道理?王阳明就对朋友说:“朱大圣人说了,天下万物包括一草一木都有它自己的道理,你不格,你怎么知道它有什么道理?”朋友觉得王阳明说得有道理,于是二人走到院中一棵翠竹下。至于怎么“格”,王阳明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他说:“两眼盯着它看,道理就出来了。”二人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棵竹子看,希望参透竹子的变化玄机,掌握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这一看就是三天三夜,看得他们头昏脑涨、两眼昏黑,最后两人都病倒了,也没得到什么道理。事后,王阳明冷静地对朋友说:“格个竹子都这么费劲,别说我们没有格出竹子的道理,即使格出來又能怎样?这个道理如果不被我们认可又该怎么办?如果通过朱熹这条路成为圣人,对我而言,恐怕是一条死路了。”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王阳明游览杭州虎跑寺时,看见一位禅师在打坐,他听人说,这位禅师岁数也不大,三十多岁,长期参佛,修行高深,而且已经悟透生死,看破红尘。他还听说,这位禅师怪怪的,往那儿一坐也不吱声,闭着眼睛,也不跟别人说话,已不视不言三年了。王阳明说:“他是高人啊?我看看去!”王阳明绕着禅师走了几圈,然后蹲下身在他耳边轻声说:“你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听了这话,禅师慢慢睁开眼睛,望着王阳明,说:“施主这话什么意思啊?”王阳明盯着他问:“有家吗?”“有。”“家中尚有何人?”禅师回答:“还有老母。”王阳明问:“你想念她吗?”禅师没有即刻回答,良久之后,才满脸羞愧地说:“怎能不想啊!”
庙堂外传来疾厉的风声。王阳明站起来,严肃地说:“高堂老母尚在,你却不在家孝顺老人,大老远跑到这里来,这对吗?‘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何为‘上报四重恩’?四重恩乃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上师恩。就是生你养你的父母、芸芸众生、这个国家、你的恩师,说白了就是你的祖国、民族、乡土,佛法僧三宝上师。这‘四重恩’里头,为什么排第一的是父母恩?没有父母给你这个身体,你拿什么去修行?所以,一个人不报父母之恩乃禽兽不如啊!你说你不在家孝敬你母亲却大老远跑这里来,你这样,对吗?想念自己的母亲,没有什么好羞愧的,这是人的本性啊!”听到这话,禅师默默地流下了眼泪,他庄重地向王阳明行了礼,就出门了。第二天,他收拾行装,舍弃禅师的身份,还俗回家去孝顺母亲了。
经过这件事,王阳明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人性都是不能被泯灭的。王阳明顿时陷入沉思,从那一天起,他开始怀疑朱熹之学可能是错的。朱熹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存天理,去人欲”。王阳明认为,将天理和人心分开是不对的,人虽然有种种的欲望,但那是正常的,也是合乎情理的,强行用所谓的天理来压制,不可能有任何效果。他虽然怀疑朱熹的“天理”,但这个“理”毕竟还是存在的,可是这个“理”在哪里呢?
明武宗正德年间,宦官刘瑾狐假虎威,大坏朝政,王阳明当时任兵部主事,出于义愤,他冒死上书,得罪了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当一名没品级的驿丞。龙场是一个专门发配犯人的地方,穷山恶水,荆棘丛生,人烟稀少,被发配到这么偏远的地方,且不说后半生前途渺茫,就是想回趟家也得费尽千辛万苦。王阳明被发配到龙场,由繁华的京城漂落到龙场,举目无亲,衣食无着。绝望之中,是淳朴善良的龙场人给予他无私的帮助。每天他自己砍柴、烧火、做饭,跟当地人学种地,他要在这里好好生活,继续寻找心中的那个“理”。他一头扎进山洞里,日夜打坐思考,终于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悟到了“理”就在心中,天理即是人欲,悟到了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悟道后,开始四处讲学,推行“心学”。他认为,懂得“理”很重要,但实际运用也很重要,“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于是,他在“心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以“行”实践“知”,只有把“知”“行”统一起来,才称得上“善”。就是说: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应该去付诸实践。实践符合这个道理,那“知”就是真知;若实践与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
知行合一,“知”即“良知”,在日常生活当中,做事做得几分,是尽心尽意去做,还是假心假意去做,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去做,还是真真切切去做,旁人可能不一定十分清楚,可自己非常清楚。这个就是内在的良知,正因为有良知,人们才真正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摆脱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私心、私利、私欲的束缚,从而进入圣人的境界。
王阳明的一个弟子,始终不懂“知行合一”的真意。于是他问王阳明:“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王阳明说:“其实很简单,比如在孝道方面,你看到久未见面的父母,嘴角不自觉地泛起笑容;你看到父母将要跌倒,不自觉地身体前倾想要上前扶住。知和行没有谁先谁后,是同时发生的,这就是‘知行合一’。”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阳明对于朱熹的“先知后行”,在他学生编著的《传习录》中有这样一段话,王阳明的学生杨士德问他:“格物之说,诚如先生所教诲的,简单明了,人人皆懂。朱熹聪明盖世,而对格物的阐释反而不准确,这是怎么回事?”王阳明回答说:“朱熹的精神气魄宏伟,早年他下定决心要继往开来,因而,他一直在考索和著述上苦下功夫。如果先切己自修,自然无瑕顾此。等到德行高时,果然忧虑大道不行于世。拿孔子来说,修著六经,删繁从简,开导启发后生,大概也无须多少考索。朱熹早年之时就写了不少书,到晚年时才后悔,认为功夫给做顛倒了。”这段话的意思是朱熹早年把工夫给弄颠倒了,他虽然有志向,但一心只在著书立说上下功夫,反而忽略了对自我身心的修养,当他醒悟时则已晚矣。这就是“继往开来”的典故。
而说起“继往开来”,就不得不提到历史上与之关联最为紧密的一个人物——王守仁。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之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创始人。他的“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明史》清代、民国、现代的著名学者都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具伟大,军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勋业”。清末曾有人断言,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最显著的有两个半人!两个人是指诸葛亮、王守仁,另半个人是指曾国藩。在古人心中,他能与诸葛亮并肩,可见他的地位有多么高。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后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王阳明被称为“千古第一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他的一生都是传奇。
王阳明生于书香世家,父亲王华是成化年间的状元,为了光宗耀祖,让下一代也能考取功名,他特意请了先生来教儿子读书。王阳明十岁开始读四书五经,他悟性很高,先生们都惊讶于他的聪明。可在王阳明十二岁那年,一次课堂上,他一本正经地问先生:“何为天下第一等事?”先生见这小小孩子竟问出这样的问题,就笑答说:“像你爹一样,好好读书,将来考取功名是也。”王阳明摇摇头,不置可否地回答道:“依我看,恐怕未必如先生所说,第一等事并不是读书考取功名。”先生反问:“那你觉得何为天下第一等事?”王阳明说:“天下第一等事乃是做圣贤!”
王阳明的回答令先生瞠目结舌,不由得暗暗称奇,这个学生太不一般了!后来先生也发现,这个学生不喜欢在私塾里坐着,喜欢读兵书,还常常跑到外面舞枪弄棍,不时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于是先生来到王家,见到王华后,就把这事说了一遍。王华听后,不由得拍案而起,口中说道:“小小年纪竟口出狂言,真是狂妄之极。”
王华思索良久,看来自己这个儿子的确非同寻常,书房容不下他了。见儿子在书房坐不住,于是王华决定带着儿子去关外转转,去开开眼界。
出了居庸关,第一次看到辽阔的大草原,年少的王阳明似乎看到了千军万马驰骋奔腾的场景,心中升起一股纵横天下的豪情,一颗种子已经在他的心中开始萌芽。一回到家,王阳明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看到儿子重新回到书房又安心读书了,王华会心地笑了。然而,几天后,一件令王华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这天一大早,王阳明一反常态,手里拿着奏疏庄重地走到王华面前,严肃地说:“我已经写好了平安策,请转交皇上,只要给我几万人马,我愿出关,讨平鞑靼!”王华沉默了,他为带儿子出关这件事追悔莫及,他万万想不到,这个儿子真是啥都敢想敢做。他气愤地把奏疏往地上一扔,连声说道:“无知之极,狂妄之极!”就这样,王阳明第一次为国效力的梦想破灭了。
王华为了让儿子收一收心,在儿子十七岁那年,找到江西的一位故交,说起儿子成家的事。双方不谋而合,这桩婚事就定了下来。王华做人低调谨慎,怕在京城给儿子办婚事影响太大,因此不想在京城办,经过一番权衡,决定让儿子到南昌完婚。这一天,王华回到家,二话不说,要王阳明准备一下,马上去南昌。王阳明遵照父亲的吩咐,带上简单的行李,和仆人一起前往南昌迎娶诸氏。诸氏名芸玉,是王阳明表舅父的千金。芸玉生得清秀乖巧,言谈文雅,王阳明与这位贤良淑德的表妹也算门当户对。
谁知到了举行婚礼那天,找不到新郎官儿了。岳父急得团团转,吩咐家人赶紧四处寻找。天快黑了,派出去的人纷纷回来,都没找到。新婚之夜,春宵一刻值千金,本该与妻子洞房花烛,可新郎没了踪影,把岳父一家急得,这可如何是好?
灯笼火把,漫山遍野找了一夜,直到次日凌晨,才在一座道观里找到了王阳明。此时他正酒醉微醺,跟一个老道学习打坐呢!原来,王阳明昨日出来闲逛,路过一个道观,便走了进去,谁知在里面遇到一个老道,二人聊了几句,不料聊得很投缘。这个老道是个高人,深谙打坐之法,王阳明跟他学打坐,向他请教,老道给他讲了一通养生术,结果二人相对静坐,一坐就是一夜,竟忘了成婚之事。此事迅速传遍南昌,民众皆惊叹曰:“真乃一异人也。”
一年后,王阳明带着妻子回老家。途经广信时,去拜访了一位有名的理学家。王阳明来拜访他时,他正在给弟子们讲课,场面很大,足足有几百人。王阳明确信自己找到了真人,他向这位理学家请教,怎样才能成为圣贤呢?
理学家自信满满地说,圣人可以靠后天的学习获取,并告诉他,朱圣人的书中有答案。朱圣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朱文公朱熹,是仅次于孔子的第二大圣人。朱熹一生追求的东西叫作“道”。道,就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洞悉了道,就可以洞悉世间一切。如何才能悟道呢?用朱熹的话说就是“格物致知”。格,就是琢磨的意思,就是不停地与事物接触,才能明白其中所包含的“理”。
回到老家,王阳明便开始研读朱熹之学,读完朱文公的著作后,怀着成为圣贤的热诚和疑惑,王阳明邀请一位同样精钻朱熹理学的朋友一起到家中“格竹”。这位朋友很纳闷,问他琢磨竹子能有什么道理?王阳明就对朋友说:“朱大圣人说了,天下万物包括一草一木都有它自己的道理,你不格,你怎么知道它有什么道理?”朋友觉得王阳明说得有道理,于是二人走到院中一棵翠竹下。至于怎么“格”,王阳明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他说:“两眼盯着它看,道理就出来了。”二人目不转睛地盯着那棵竹子看,希望参透竹子的变化玄机,掌握世间万物的变化规律。这一看就是三天三夜,看得他们头昏脑涨、两眼昏黑,最后两人都病倒了,也没得到什么道理。事后,王阳明冷静地对朋友说:“格个竹子都这么费劲,别说我们没有格出竹子的道理,即使格出來又能怎样?这个道理如果不被我们认可又该怎么办?如果通过朱熹这条路成为圣人,对我而言,恐怕是一条死路了。”从此,王阳明对“格物”学说产生了极大的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王阳明游览杭州虎跑寺时,看见一位禅师在打坐,他听人说,这位禅师岁数也不大,三十多岁,长期参佛,修行高深,而且已经悟透生死,看破红尘。他还听说,这位禅师怪怪的,往那儿一坐也不吱声,闭着眼睛,也不跟别人说话,已不视不言三年了。王阳明说:“他是高人啊?我看看去!”王阳明绕着禅师走了几圈,然后蹲下身在他耳边轻声说:“你终日口巴巴说什么!终日眼睁睁看什么!”听了这话,禅师慢慢睁开眼睛,望着王阳明,说:“施主这话什么意思啊?”王阳明盯着他问:“有家吗?”“有。”“家中尚有何人?”禅师回答:“还有老母。”王阳明问:“你想念她吗?”禅师没有即刻回答,良久之后,才满脸羞愧地说:“怎能不想啊!”
庙堂外传来疾厉的风声。王阳明站起来,严肃地说:“高堂老母尚在,你却不在家孝顺老人,大老远跑到这里来,这对吗?‘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何为‘上报四重恩’?四重恩乃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上师恩。就是生你养你的父母、芸芸众生、这个国家、你的恩师,说白了就是你的祖国、民族、乡土,佛法僧三宝上师。这‘四重恩’里头,为什么排第一的是父母恩?没有父母给你这个身体,你拿什么去修行?所以,一个人不报父母之恩乃禽兽不如啊!你说你不在家孝敬你母亲却大老远跑这里来,你这样,对吗?想念自己的母亲,没有什么好羞愧的,这是人的本性啊!”听到这话,禅师默默地流下了眼泪,他庄重地向王阳明行了礼,就出门了。第二天,他收拾行装,舍弃禅师的身份,还俗回家去孝顺母亲了。
经过这件事,王阳明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人性都是不能被泯灭的。王阳明顿时陷入沉思,从那一天起,他开始怀疑朱熹之学可能是错的。朱熹理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存天理,去人欲”。王阳明认为,将天理和人心分开是不对的,人虽然有种种的欲望,但那是正常的,也是合乎情理的,强行用所谓的天理来压制,不可能有任何效果。他虽然怀疑朱熹的“天理”,但这个“理”毕竟还是存在的,可是这个“理”在哪里呢?
明武宗正德年间,宦官刘瑾狐假虎威,大坏朝政,王阳明当时任兵部主事,出于义愤,他冒死上书,得罪了刘瑾,被贬到贵州龙场当一名没品级的驿丞。龙场是一个专门发配犯人的地方,穷山恶水,荆棘丛生,人烟稀少,被发配到这么偏远的地方,且不说后半生前途渺茫,就是想回趟家也得费尽千辛万苦。王阳明被发配到龙场,由繁华的京城漂落到龙场,举目无亲,衣食无着。绝望之中,是淳朴善良的龙场人给予他无私的帮助。每天他自己砍柴、烧火、做饭,跟当地人学种地,他要在这里好好生活,继续寻找心中的那个“理”。他一头扎进山洞里,日夜打坐思考,终于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悟到了“理”就在心中,天理即是人欲,悟到了心是感应万事万物的根本,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悟道后,开始四处讲学,推行“心学”。他认为,懂得“理”很重要,但实际运用也很重要,“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要想实现崇高伟大的志向,必须有符合实际、脚踏实地的方法。于是,他在“心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以“行”实践“知”,只有把“知”“行”统一起来,才称得上“善”。就是说: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应该去付诸实践。实践符合这个道理,那“知”就是真知;若实践与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
知行合一,“知”即“良知”,在日常生活当中,做事做得几分,是尽心尽意去做,还是假心假意去做,是为了获得某种利益去做,还是真真切切去做,旁人可能不一定十分清楚,可自己非常清楚。这个就是内在的良知,正因为有良知,人们才真正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摆脱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私心、私利、私欲的束缚,从而进入圣人的境界。
王阳明的一个弟子,始终不懂“知行合一”的真意。于是他问王阳明:“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王阳明说:“其实很简单,比如在孝道方面,你看到久未见面的父母,嘴角不自觉地泛起笑容;你看到父母将要跌倒,不自觉地身体前倾想要上前扶住。知和行没有谁先谁后,是同时发生的,这就是‘知行合一’。”
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阳明对于朱熹的“先知后行”,在他学生编著的《传习录》中有这样一段话,王阳明的学生杨士德问他:“格物之说,诚如先生所教诲的,简单明了,人人皆懂。朱熹聪明盖世,而对格物的阐释反而不准确,这是怎么回事?”王阳明回答说:“朱熹的精神气魄宏伟,早年他下定决心要继往开来,因而,他一直在考索和著述上苦下功夫。如果先切己自修,自然无瑕顾此。等到德行高时,果然忧虑大道不行于世。拿孔子来说,修著六经,删繁从简,开导启发后生,大概也无须多少考索。朱熹早年之时就写了不少书,到晚年时才后悔,认为功夫给做顛倒了。”这段话的意思是朱熹早年把工夫给弄颠倒了,他虽然有志向,但一心只在著书立说上下功夫,反而忽略了对自我身心的修养,当他醒悟时则已晚矣。这就是“继往开来”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