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75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对照班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班在此基础上结合体验式教学法。结课后实验班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护生对体验式教学法的认同度,同时对两班学生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班对体验式教学法认同度较高;实验班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高于对照班(P<0.01)。结论: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可提高护生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团结协作及人际沟通能力。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内科护理 教学效果 临床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106-0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内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改革更新。但就目前高职院校而言,普遍存在生源理论基础较弱,理解能力及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等情况,这些特性限制了各种新型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1]。而体验式教学法是建构主义学习观为基础,主张用亲身的经历去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2]。其核心内涵就是使学生亲身实践活动,注重学生个体感知。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笔者于2015年通过创设情景、情景体验、问卷调查、考核评价等形式将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到了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我校2015级普通专科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两个班级生源均为全国高考统招生,护生前期及后期所学课程一致,内科护理学开设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将其中护理1班56人定为实验班,护理2班55人定为对照班,两班学生在年龄、性别及前期学习成绩等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结合教学大纲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实验班是在此基础上引入体验式教学法,具体实施如下。
  (1)情景设置
  结合教学大纲、护考大纲及临床实际,选出本学期讲授内容中的重点疾病,也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进行情景案例脚本编写。首先从我校一附院病案室选取典型案例,邀请医院相关专家进行指导,最后由教研室老师集体讨论修订,再由教研室几名教师提前模拟实验,反复修改,在此基础上确定情境案例,从而使案例更符合教学需求。每个情境案例脚本包含有情景的转换、操作任务和人际沟通,不单纯考查护生的操作能力,还包含了临床思维分析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训练。每个案例脚本均在讲授前2周提前发放给实验班学生,并把任务和问题同时布置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熟悉案例和任务,利用网络、图书馆及资料查阅室等资源,做好课前准备[3]。
  (2)情景体验
  以案例脚本为基础,开展情景体验。先将实验班学生分成7组,每组8人,小组学生商讨后自由扮演患者、护士、医生及患者家属等,体验的重点包括案例脚本中的每个场景的角色扮演、具体护理操作、场景转化时的分析判断及每一场景中的人际沟通环节。在体验的过程中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参与角色扮演,并通过角色换位获得每种角色的体验,尤其是病患角色的切身体验。而在整个情景体验过程中,授课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以提高其积极性;并注意记录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情景体验结束后,开展小组讨论,讨论内容包括体验角色的感受、操作的细节、对患者病情的分析判断以及如何更好地进行人文关怀等,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进行最后的分析讲评。课后要求每位学生针对本次教学活动写一份教学反思教师,内化本次教学活动成果。
  (3)评价方法
  1)问卷调查
  本学期课程结束后,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统一发放给实验班学生,调查实验班护生对情景体验式教学法的认同情况。共发放问卷56份,当场填写并回收,共回收有效问卷56份 ,回收有效率为100%。
  2)情景模拟操作考试
  于本学期课程结束后,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理论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考核按照学校教务处考试要求,结合本学期所学内容组卷进行常规考核,不只考查护生的理论基础知识,病例分析题还考查护生的临床分析能力;技能操作考核由护生随机抽取1项专科护理操作案例,由任课教师、实训室教师共3位教师监考,主要考核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臨床分析能力及人文关怀三个模块,为便于比较,每个模块总分值均为100分。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实验班学生对体验式教学法教学的认同情况,详见表1。
  2.两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详见表2。
  三、讨论
  1.情景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生源基础相对较弱,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法又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添加体验式教学,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情景体验当中,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学生必须做好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表1结果显示,91.07%的学生认为体验式教学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2.情景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职业场境[4],学生在这个场景中进行各种体验,包括患者的感受,护士的职责,通过这一环节的体验和感悟,学生切身感受到患疾病时的痛苦、焦虑、无助,从而督促学生去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患者,使学生人文知识关怀逐渐达到内化[5]。从表2结果中我们看到实验班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班(P<0.01)。在案例分析的脚本中,不同的场景,引导学生去发现不同的问题、进行临床调研、寻求答案,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使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表1的结果显示,实验班有92.86%的学生认为体验式教学方法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临床;表2的结果也明显表明实验班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班(P<0.01)。
  3.情景体验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表1结果显示,对照班91.07%的学生认为体验式教学有效的提高了他们的人际沟通能力, 94.64%的学生认为此方法增强了团队的分工协作能力。体验式教学法比较注重合作学习,特别是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求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和交流,包括不同角色之间的分工配合,沟通的配合等,而教师在进行巡回指导和点评总结等环节时,也有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团队的分工协作及人际沟通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法应用到内科护理教学中,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法的一些不足,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一方面提高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升了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各种角色的体验,加深了对患者的理解,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人际沟通,而且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明霞,刘少蓉.将体验式教学法运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体会[J].在线,2012(12):90.
  [2]张蓉.体验式教学模式浅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 22(6):63-64.
  [3]郝萍.案例教学法在护理营养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13-15.
  [4]王华.体验式教学法在护理专业沟通教学过程中的研究与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9):67-68.
  [5]李琳,张琼.体验感知教学法对培养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效果探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3:143-144.
其他文献
【摘要】PKPM是集实践性、实用性为一体的专业课程,本文对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提出了基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理念,将软件学习与相关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程有机结合,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实践,培养学生在工程设计中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意识,引导学生处理好专业理论知识、软件应用与工程实际间的关系。  【关键词】PKPM课程教学 工程案例 应用型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滨州学院实验技术研究重点
期刊
【摘要】人体解剖学在医学课程是较为基础的学科,为了进一步推动解剖教学的改革发展,提出了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结合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解剖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观念和模式相比传统解剖学体系呈现多元化态势,本文就针对现代医学教育的发展需求,对人体解剖教学与临床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入探析,力求能夠对医学临床教学的突破发展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人体解剖 教学模式 临床 结合  【基金项目】昆
期刊
【摘要】本文从教材选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成绩评定等方面对本科阶段《半导体光电子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充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就业和升学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改革 高校 半導体光电子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
期刊
【摘要】目前,教育界多重视技工学校课程教学教育研究,但往往忽视了对晚自习的探索研究。这种情况是由于对晚自习的普遍不重视而引起的。[1]根据技工学校晚自习特点,分析目前晚自习管理措施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本文针对该问题,从统一认识、加强宣传教育;努力尝试、改革创新形式;加强协调、形成管理合力;充分调动、重视学生队伍;积极交流、完善沟通机制等五个方面探讨技工学校晚自习的管理新措施,以期能够给技工学校晚自习
期刊
【摘要】本研究首先从将观念转变过来并将目标明确下来、将责任主体及服务对象明确下来、对地域及服务人群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广泛宣传发动、上门入户主动签约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建立固定诊疗关系的途径,然后从没有完全形成全科医学教育理念、没有充分调动全科医生的积极性、没有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家庭医生团队的工作职责、具有相对滞后的信息化进程四个方面对农村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建立固定诊疗关系的问题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12-02  前言:  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回顾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华民族始终以统一为主流,虽然期间不乏一些分裂史,但是究其根本为了更好的统一。今天我们通过对台湾和斯里兰卡两个岛屿的比较,来分析大陆与台湾两岸统一的必然性。  台湾与斯里兰卡都是位于大陆边缘的岛屿,而且对岸都是强大的国家。一个面对
期刊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长期实践过程中,也积累总结了大量的关于干部教育培训效率提升的相关内容。就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进行积极的调整,通过更新课程机制的方式,促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及实效性的特点。所以,本文主要对干部教育课程更新机制的构建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干部教育课程 更新机制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礼仪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就餐礼仪作为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许多幼儿园都开设了就餐礼仪的课程,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幼儿园的就餐礼仪课程收效甚微。在此社会背景之下,本文就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教育的意义及方法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提高幼儿园就餐礼仪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幼儿的道德水平。  【关键词】幼儿园 就餐礼仪教育  【中图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建党百年目标的责任重大,需要我们在历史使命下勇往直前。而全面建成何种形态的小康社会,值得我们深思。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 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3-0029-01  引言: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
期刊
【摘要】口语交际课是新课程设置的新课型,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阵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用创设情境、范例引路、巧用生成、合作互动、多元评价等策略来激发学生想说,指导学生会说,引导学生善说,促进学生敢说,激励学生乐说。  【关键词】巧妙引导 能言善道 口语交际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52-0105-02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课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