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就业关乎国计民生,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专职就业指导教师精力有限,就业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要。挖掘发挥教师党员在就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助推学生就业工作机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 教师党员 学生就业 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128-02
目前高校毕业生总量多、就业压力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愿望和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就业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要,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因此,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而传统上仅仅依靠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难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挖掘和发挥高校教师党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势在必行。
一、高校教师党员助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力在必行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深,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被媒体戏称“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当前形势下助推学生就业工作机制是大势所趋,更是人心所向。
(二) 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力不从心
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一般指招生就业处管理人员、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应届毕业生辅导员。相对于应届毕业生的人数,师生配备比率在50—80:1之间,精力有限,很难对毕业生开展一对一或有针对性的指导,不能满足就业学生心理诉求。在这种情况下,挖掘专业教师自身潜在优势,吸纳他们补充到助推学生积极就业工作中已是题中之意。
(三) 教工党员在助推学生就业工作中具有天然的优势
首先,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了解学生个体的专业学习差异,有充裕时间利用教学帮助学生分析学科特点及就业形势,指导学生做好就业选择。其次,教师的深厚学识深受学生崇敬,其建议学生容易接受,做就业指导工作得心应手。再者,专业课教师了解本专业发展,可以利用自己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介绍就业单位来院招聘,尤其是教工党员,有些身兼行政职务,可以凭借对外承担研究课题、学习交流等机会,为学生就业提供宝贵社会资源。
(四) 建立教师党员助推学生就业机制,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体现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引领学院广大教工党员努力做到“五带头”。建立教师党员助推学生就业机制,就是服务师生的具体表现。在指导学生就业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增强了服务师生意识,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制度,进一步融洽师生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二、高校教师党员助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意义
(一)探索建立了教师党员全员参与,助推学生积极就业的工作机制
通过教师党员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探索建立了教师党员全员参与,助推学生积极就业的工作机制,营造全员参与氛围,充分发挥了专业教师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二) 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通过专业教师就业指导,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学生考研、考证、考公务员率明显提高,就业渠道大大拓展,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三) 增强了支部凝聚力、战斗力
通过教师党员指导学生就业实践活动,党员们在本职工作中创先争优意识明显增强,同时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本职工作与推动学院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升了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四) 密切了教师党员与群众联系
教师党员指导学生积极就业,有效地将教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教师党员有机会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情况,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解决了学生就业实际困难。
三、高校教师党员助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体措施
工作措施分为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两个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做好宣传发动和指导技能培训。准备阶段具体工作如下:
(一) 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积极性
学校和学院通过教职工会议、支部书记会等形式,动员全体教师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育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牢固确立为学生就业服务的工作理念,积极投身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去。制定相关措施,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就业。第一,将就业指导纳入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实行承包制,每名教工党员指定负责3-5名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第二,计算工作量,年终对就业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课时补贴。第三,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推荐学生成功就业数量多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二) 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就业指导培训
学校和学院采取以会代训、经验交流、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使专业教师熟悉和掌握就业政策及指导技巧,对学生分阶段、分专业、分类别就业指导方法。分阶段是在新生教育阶段,专业课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信息传达,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就业前景及发展空间;二、三年级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强化、第二专业辅修、素质能力拓展;四年级重点开展职业定向指导、就业政策宣传和就业择业技巧教育,提供就业信息。分专业是指不同专业学生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群体特征有所侧重强化就业择业技巧教育、创业能力的培养。分类别是指将毕业学生分为考研群体、考公务员及教师群体、到企业就业群体等不同群体,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给予就业指导和服务。
实施阶段是教师党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上的分项落实,此阶段工作开展得是否扎实有效,将直接关乎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在具体工作中可参照以下步骤进行:
1.分解就业任务,落实到人。学校或学院制定《就业工作目标分解和量化考核办法》,实施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就业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教师党员。配备指导老师和专用教室,建立访谈记录本,每名教师党员包干3-5名毕业生,每周利用固定时间约谈对口包干学生,帮助其积极就业。 2.调查学生就业意向,分类做好有针对性的指导。从大三上学期开始,专业教师准确掌握毕业生就业心理、意向和进度。将学生分为考研群体、考公务员及教师群体、企业就业群体等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和指导形式给予就业指导和服务。
3.将就业指导贯穿于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学院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充分利用讲座、报告、职业生涯规划课等形式,帮助学生分析学科特点及就业形势,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就业选择。专业教师在课堂有意识地讲授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建立学习内在动力机制。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课堂上模拟面试现场,用“模拟招聘”等形式,训练学生的就业择业技能;在课余,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使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和就业程序,增强学生对就业市场的了解和认识。
4.引导教师党员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号召教师党员利用自身社会资源或外出学习考察、参加会议等机会,联系用人单位来院招聘毕业生。每学期提供不少于3条的就业信息,组织学院专门教师党员汇总就业信息,编印就业简报,为学生提供足量就业信息。
5.学院领导和教师多方联系用人单位来院招聘。学院领导和教师利用身边资源,积极邀请企业家来院做创业就业报告会或是举办招聘会。借助专业教师资源,多方邀请企业来院招聘,建立稳固的就业实习合作关系。
6.全程指导,提高考研成功率。在学生选择报考学校时,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做好指导咨询工作;利用教师资源,积极联系报考人数集中的高校,聘请有关人员来院作辅导报告,及时了解报考信息;考研分数线公布之后,动员学院专业教师为上线学生举办关于做好复试准备的讲座;并帮助第一志愿未上线同学做好调剂工作。
7.重点做好困难就业学生的指导帮扶。针对潜在就业困难学生,由教工党员开展帮扶指导。设立公共答疑邮箱,由专门老师进行答疑解惑,指导学生走出就业误区,提早就业。
8.建立效果评估分析体系,确保帮扶效果。党组织建立了效果评估分析体系:一是教师党员定期汇报交流制度,通过汇报制度督促教师党员履行自己的帮扶职责。二是举行指导对象座谈会,及时了解帮扶对象的进步转化情况,最大限度满足指导对象的需求。三是就业检验,以学生实际签约就业率检验党员助推学生积极就业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孙世平,孙鑫,李华.大学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0,(2).
[2] 刘登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与指导对策[J].当代职业教育,2010,(6).
[3] 覃海逢.浅谈高校创先争优活动中发挥教师党员的主体作用[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7).
[4] 贾留启.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行对党员教师“量化考核”管理的有益探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5).
[5] 吴洪波.如何建立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J].职业,2011,(10).
[责任编辑:碧 瑶]
[关键词]高校 教师党员 学生就业 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0-0128-02
目前高校毕业生总量多、就业压力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愿望和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就业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要,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因此,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而传统上仅仅依靠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难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挖掘和发挥高校教师党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势在必行。
一、高校教师党员助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力在必行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深,高校应届毕业生数量与日俱增,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被媒体戏称“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和家长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当前形势下助推学生就业工作机制是大势所趋,更是人心所向。
(二) 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力不从心
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一般指招生就业处管理人员、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应届毕业生辅导员。相对于应届毕业生的人数,师生配备比率在50—80:1之间,精力有限,很难对毕业生开展一对一或有针对性的指导,不能满足就业学生心理诉求。在这种情况下,挖掘专业教师自身潜在优势,吸纳他们补充到助推学生积极就业工作中已是题中之意。
(三) 教工党员在助推学生就业工作中具有天然的优势
首先,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了解学生个体的专业学习差异,有充裕时间利用教学帮助学生分析学科特点及就业形势,指导学生做好就业选择。其次,教师的深厚学识深受学生崇敬,其建议学生容易接受,做就业指导工作得心应手。再者,专业课教师了解本专业发展,可以利用自己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介绍就业单位来院招聘,尤其是教工党员,有些身兼行政职务,可以凭借对外承担研究课题、学习交流等机会,为学生就业提供宝贵社会资源。
(四) 建立教师党员助推学生就业机制,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体现
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引领学院广大教工党员努力做到“五带头”。建立教师党员助推学生就业机制,就是服务师生的具体表现。在指导学生就业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增强了服务师生意识,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制度,进一步融洽师生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的关系。
二、高校教师党员助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意义
(一)探索建立了教师党员全员参与,助推学生积极就业的工作机制
通过教师党员开展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体系,探索建立了教师党员全员参与,助推学生积极就业的工作机制,营造全员参与氛围,充分发挥了专业教师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
(二) 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通过专业教师就业指导,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升,学生考研、考证、考公务员率明显提高,就业渠道大大拓展,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升。
(三) 增强了支部凝聚力、战斗力
通过教师党员指导学生就业实践活动,党员们在本职工作中创先争优意识明显增强,同时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本职工作与推动学院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升了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四) 密切了教师党员与群众联系
教师党员指导学生积极就业,有效地将教师和学生联系在一起,教师党员有机会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情况,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解决了学生就业实际困难。
三、高校教师党员助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体措施
工作措施分为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两个阶段,准备阶段主要是做好宣传发动和指导技能培训。准备阶段具体工作如下:
(一) 充分调动专业教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积极性
学校和学院通过教职工会议、支部书记会等形式,动员全体教师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育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牢固确立为学生就业服务的工作理念,积极投身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去。制定相关措施,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就业。第一,将就业指导纳入教师的工作职责范围,实行承包制,每名教工党员指定负责3-5名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第二,计算工作量,年终对就业指导教师给予一定的课时补贴。第三,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对推荐学生成功就业数量多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二) 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就业指导培训
学校和学院采取以会代训、经验交流、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使专业教师熟悉和掌握就业政策及指导技巧,对学生分阶段、分专业、分类别就业指导方法。分阶段是在新生教育阶段,专业课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信息传达,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就业前景及发展空间;二、三年级着重引导学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强化、第二专业辅修、素质能力拓展;四年级重点开展职业定向指导、就业政策宣传和就业择业技巧教育,提供就业信息。分专业是指不同专业学生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群体特征有所侧重强化就业择业技巧教育、创业能力的培养。分类别是指将毕业学生分为考研群体、考公务员及教师群体、到企业就业群体等不同群体,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给予就业指导和服务。
实施阶段是教师党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上的分项落实,此阶段工作开展得是否扎实有效,将直接关乎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在具体工作中可参照以下步骤进行:
1.分解就业任务,落实到人。学校或学院制定《就业工作目标分解和量化考核办法》,实施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就业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教师党员。配备指导老师和专用教室,建立访谈记录本,每名教师党员包干3-5名毕业生,每周利用固定时间约谈对口包干学生,帮助其积极就业。 2.调查学生就业意向,分类做好有针对性的指导。从大三上学期开始,专业教师准确掌握毕业生就业心理、意向和进度。将学生分为考研群体、考公务员及教师群体、企业就业群体等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和指导形式给予就业指导和服务。
3.将就业指导贯穿于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学院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充分利用讲座、报告、职业生涯规划课等形式,帮助学生分析学科特点及就业形势,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就业选择。专业教师在课堂有意识地讲授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使学生建立学习内在动力机制。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课堂上模拟面试现场,用“模拟招聘”等形式,训练学生的就业择业技能;在课余,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使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和就业程序,增强学生对就业市场的了解和认识。
4.引导教师党员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号召教师党员利用自身社会资源或外出学习考察、参加会议等机会,联系用人单位来院招聘毕业生。每学期提供不少于3条的就业信息,组织学院专门教师党员汇总就业信息,编印就业简报,为学生提供足量就业信息。
5.学院领导和教师多方联系用人单位来院招聘。学院领导和教师利用身边资源,积极邀请企业家来院做创业就业报告会或是举办招聘会。借助专业教师资源,多方邀请企业来院招聘,建立稳固的就业实习合作关系。
6.全程指导,提高考研成功率。在学生选择报考学校时,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做好指导咨询工作;利用教师资源,积极联系报考人数集中的高校,聘请有关人员来院作辅导报告,及时了解报考信息;考研分数线公布之后,动员学院专业教师为上线学生举办关于做好复试准备的讲座;并帮助第一志愿未上线同学做好调剂工作。
7.重点做好困难就业学生的指导帮扶。针对潜在就业困难学生,由教工党员开展帮扶指导。设立公共答疑邮箱,由专门老师进行答疑解惑,指导学生走出就业误区,提早就业。
8.建立效果评估分析体系,确保帮扶效果。党组织建立了效果评估分析体系:一是教师党员定期汇报交流制度,通过汇报制度督促教师党员履行自己的帮扶职责。二是举行指导对象座谈会,及时了解帮扶对象的进步转化情况,最大限度满足指导对象的需求。三是就业检验,以学生实际签约就业率检验党员助推学生积极就业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孙世平,孙鑫,李华.大学就业困难学生帮扶体系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0,(2).
[2] 刘登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与指导对策[J].当代职业教育,2010,(6).
[3] 覃海逢.浅谈高校创先争优活动中发挥教师党员的主体作用[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7).
[4] 贾留启.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行对党员教师“量化考核”管理的有益探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5).
[5] 吴洪波.如何建立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J].职业,2011,(10).
[责任编辑:碧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