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以我的姓氏为荣,我不会骂我的土地,我不会骂我的父亲,将来我一定常年在这里,听我的子孙从我的头顶上走过的脚步声,我一定告诉我所有的孩子们:记住你姓什么,你从哪里来,你是谁。”
初见王潮歌导演,她坐在休息室的沙发上,正和身边的记者兴奋地谈着自己的作品,长卷发上有红色和蓝色的挑染,剩下的头发随意扎在脑后,妆容精致,眼神里透出活力。她像个既张扬又持重的矛盾共同体,出现在我们面前。为了大年初九的首演仪式,王潮歌和她的团队一直马不停蹄地忙碌着,这次专访的时间是她从紧张的彩排中挤出的。
提起这部《又见平遥》,王潮歌有着说不完的话,“在平遥,我认为最独特的不是建筑本身,而是像谜一样的历史”。她这样告诉我,而这想必也是激起她创作热情的原因。《又见平遥》是她和她的团队长时间在平遥生活、采风,挖掘和提炼出的最有平遥人血性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当时有些平遥的大商贾把生意做到了沙俄——贩茶再从那里运回皮草。十月革命时,这些了不起的晋商却遭到了残酷的对待,他们被没收银两甚至杀害。平遥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有一分号,掌柜姓王,王家在沙俄做生意遭遇了这样的战乱,全家13口相继死去,只留下一个男孩。赵易硕抵尽家产,要从沙俄保回分号王掌柜的这条血脉。他在全城选妻,为赵家诞下后代,接着与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沙俄。7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剧情中镖师出镖时不能洗脸,是确有其事的。而选妻的桥段中,脚多大、手多大、面相怎么样、掌纹如何等也均出自史料。经过艺术加工和反复改动后,王潮歌蘸着激情写下这样一部剧本,将一个以恩报恩的故事娓娓道来。
在王潮歌眼中,那时平遥人的生活应该是特别讲究和有气质的,否则他们不可能把一块砖雕得那么漂亮,房间里面也充满了精致的木雕。而如何把这个故事讲得别具一格,王潮歌说自己费了大劲儿了,她微笑地称自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观看《又见平遥》时,观众不是坐在观众席的,他们可以随意漫步在演员之间,或走或停完全靠自己的意愿,不受控制,为了制衡这种因素,王潮歌把传统剧场里本应按部就班的观与演两部分彻底“打乱”,“我想要我的观众在行动过程中,进入复杂的空间过程之中,依然让他有一个艺术的享受,并且有一些细节的表演能够抓住他。”
剧场有着繁复的空间设计,使每个桥段的表演场所都能相互独立,内容是同一个故事,但不同的路线上观众看到故事的叙述顺序略有不同。王潮歌说他们彩排期间,已经做过两次动线实验,差不多有2000名观众,都是当地的老百姓。“观众进去的时候,你知道我们吓成什么样?”王潮歌故意吊着笔者胃口,这样回问道,“所有的工作人员分成不同的小组,跟观众混在一起,他走我走,他留我留,还要用对讲控制时间。有时场内的观众还没全部离场,但是下一拨人就要进来了,在表演现场我们不能催人家,但又不能影响演出的节奏,延迟了10秒都得出大事。我要两条线在中途互不影响,直到最后一场表演时,场内两条路线的观众才第一次见面。”当所有的试验结束时,从两条不同的路线进入剧场,在同一时间看不同的演出,互相不打扰的想法成立了。王潮歌为自己的团队感到自豪,因为“这又是一个伟大的突破,以前在所有的演出里面没有见过这样的”。
“分批次从不同的入口入场,这样难道不会引起剧情混乱?”我不无惊讶地这么问,王潮歌反倒得意地笑起来。“这就看我的本事了,如果我有本事的话就不会。今天你已经是倒叙看的,你没错乱,其他线也不会错乱。”
讲这样一个故事,王潮歌希望观众们不仅仅通过演员的语言表演,听见语言故事,更能透过这些,看到一些专业舞台的效果,比如演员们在墙上几乎与地面平行的行走、旋转。《又见平遥》的演员80%都是来自平遥本地,在参演这部剧之前,他们有的是打杂工的,有的是做饼的,有的是艺校的学生,从艺术的特质来说,他们都不算是最出类拔萃的。“只有一条谁也不能和他们比,他们用心,不是一般的用心。”王潮歌对我说,当我们看完演出后,这些演员们哭成一团,他们是倾尽心力地在表演。“因为我们告诉他们这不是一次表演,而是你唯一一次和别人说话的机会,你说不说?”来到这个剧场,演员们都受了很多罪,吃了很多苦。“就这样一直练,练到终于有资格和你们说话了。”说到这里,王潮歌的眼睛湿润了,“我以他们为荣,我觉得他们了不起!”
王潮歌所参与执导的印象系列“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大红袍”等著名演出,为中国文化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为什么这次是“又见”,而不是知名度和号召力都已非常强大的印象系列了呢?王潮歌解释说:“平遥的古城不是大山水,我们想要再现的话,不是要接近它,而是稍微出离一点,在外围赞美它。”她说“印象”通常是在山水、自然中得到的东西,而面对平遥,仿佛又一次看到自己的父母、祖先、和前生来世一样。在王潮歌眼里,“又见”和“印象”是并行的两个品牌,王潮歌领军的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希望能够有不同的演出品种让观众们欣赏到:一个是户外实景,叫“印象”,另一个是室内剧场,叫“又见”。提到老搭档张艺谋,王潮歌说:“张艺谋导演和我合作了十年,一直是印象的总导演或者总顾问,但在未来,我们3个(还有樊越导演)会有一个更好的分工,这叫‘体力分配’。”
从《印象刘三姐》开始,“印象”系列的每部作品都为当地经济、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10万个人靠《印象刘三姐》这个演出谋生;对于地方经济的推动,仅桂林就有10%到15%,GDP也有两个百分点;《印象丽江》,每一年都有超过200万的观众,有巨大的票房收入。山西没有南方那样毓秀的自然山水,“很多人来这儿也是看完就走了”。王潮歌想做的就是吸引他们多停留几个小时,或者干脆在平遥住下来,慢慢看看这一进一进的院子,静静听听关于院子的传说,“如果我能帮他们多停留,对文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同时对整个山西旅游和这条线路的带动也是有好处的。如果不挖煤就可以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上去,那不是太好了吗?”
《又见平遥》带着现代的节奏和历史的沉思,融入到整个晋商文化和中国文化产业系统里。王潮歌说,它不是为艺术家或者一个奖项服务的,它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她希望《又见平遥》做为一个长期的固定演出,能在游客们非常宝贵的旅游时间段内,不花费他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能欣赏到。“我们希望能够有好的票房,这个票房不意味着钱,而意味着很多人在这里受到了艺术的感染和熏陶,哪怕都没有,就一个思考,甚至这个也没有,只是来旅游,我们帮他丰富了一下,我都会觉得满意”。
对历史的谦逊,让她能掘地六米造剧院,只为不夺了仅有咫尺之遥的平遥古城的光芒;对自己的自信,让她敢独挑大梁,灌注所有心血去探索情境剧的全新可能。这就是王潮歌,虽然她说她一直怀着忐忑的心情,“觉得自己的步子迈得有点大”,但是这些尝试和挑战在笔者看来都是值得称赞的。或许现在的我们还不知道家族的伟大,但总有一天,在面对历史的因缘时,我们会慢慢意识到这条深埋于血脉的羁绊是多么可贵,谢谢王潮歌带给我们这样的可能。
初见王潮歌导演,她坐在休息室的沙发上,正和身边的记者兴奋地谈着自己的作品,长卷发上有红色和蓝色的挑染,剩下的头发随意扎在脑后,妆容精致,眼神里透出活力。她像个既张扬又持重的矛盾共同体,出现在我们面前。为了大年初九的首演仪式,王潮歌和她的团队一直马不停蹄地忙碌着,这次专访的时间是她从紧张的彩排中挤出的。
提起这部《又见平遥》,王潮歌有着说不完的话,“在平遥,我认为最独特的不是建筑本身,而是像谜一样的历史”。她这样告诉我,而这想必也是激起她创作热情的原因。《又见平遥》是她和她的团队长时间在平遥生活、采风,挖掘和提炼出的最有平遥人血性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8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当时有些平遥的大商贾把生意做到了沙俄——贩茶再从那里运回皮草。十月革命时,这些了不起的晋商却遭到了残酷的对待,他们被没收银两甚至杀害。平遥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有一分号,掌柜姓王,王家在沙俄做生意遭遇了这样的战乱,全家13口相继死去,只留下一个男孩。赵易硕抵尽家产,要从沙俄保回分号王掌柜的这条血脉。他在全城选妻,为赵家诞下后代,接着与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沙俄。7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剧情中镖师出镖时不能洗脸,是确有其事的。而选妻的桥段中,脚多大、手多大、面相怎么样、掌纹如何等也均出自史料。经过艺术加工和反复改动后,王潮歌蘸着激情写下这样一部剧本,将一个以恩报恩的故事娓娓道来。
在王潮歌眼中,那时平遥人的生活应该是特别讲究和有气质的,否则他们不可能把一块砖雕得那么漂亮,房间里面也充满了精致的木雕。而如何把这个故事讲得别具一格,王潮歌说自己费了大劲儿了,她微笑地称自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观看《又见平遥》时,观众不是坐在观众席的,他们可以随意漫步在演员之间,或走或停完全靠自己的意愿,不受控制,为了制衡这种因素,王潮歌把传统剧场里本应按部就班的观与演两部分彻底“打乱”,“我想要我的观众在行动过程中,进入复杂的空间过程之中,依然让他有一个艺术的享受,并且有一些细节的表演能够抓住他。”
剧场有着繁复的空间设计,使每个桥段的表演场所都能相互独立,内容是同一个故事,但不同的路线上观众看到故事的叙述顺序略有不同。王潮歌说他们彩排期间,已经做过两次动线实验,差不多有2000名观众,都是当地的老百姓。“观众进去的时候,你知道我们吓成什么样?”王潮歌故意吊着笔者胃口,这样回问道,“所有的工作人员分成不同的小组,跟观众混在一起,他走我走,他留我留,还要用对讲控制时间。有时场内的观众还没全部离场,但是下一拨人就要进来了,在表演现场我们不能催人家,但又不能影响演出的节奏,延迟了10秒都得出大事。我要两条线在中途互不影响,直到最后一场表演时,场内两条路线的观众才第一次见面。”当所有的试验结束时,从两条不同的路线进入剧场,在同一时间看不同的演出,互相不打扰的想法成立了。王潮歌为自己的团队感到自豪,因为“这又是一个伟大的突破,以前在所有的演出里面没有见过这样的”。
“分批次从不同的入口入场,这样难道不会引起剧情混乱?”我不无惊讶地这么问,王潮歌反倒得意地笑起来。“这就看我的本事了,如果我有本事的话就不会。今天你已经是倒叙看的,你没错乱,其他线也不会错乱。”
讲这样一个故事,王潮歌希望观众们不仅仅通过演员的语言表演,听见语言故事,更能透过这些,看到一些专业舞台的效果,比如演员们在墙上几乎与地面平行的行走、旋转。《又见平遥》的演员80%都是来自平遥本地,在参演这部剧之前,他们有的是打杂工的,有的是做饼的,有的是艺校的学生,从艺术的特质来说,他们都不算是最出类拔萃的。“只有一条谁也不能和他们比,他们用心,不是一般的用心。”王潮歌对我说,当我们看完演出后,这些演员们哭成一团,他们是倾尽心力地在表演。“因为我们告诉他们这不是一次表演,而是你唯一一次和别人说话的机会,你说不说?”来到这个剧场,演员们都受了很多罪,吃了很多苦。“就这样一直练,练到终于有资格和你们说话了。”说到这里,王潮歌的眼睛湿润了,“我以他们为荣,我觉得他们了不起!”
王潮歌所参与执导的印象系列“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大红袍”等著名演出,为中国文化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为什么这次是“又见”,而不是知名度和号召力都已非常强大的印象系列了呢?王潮歌解释说:“平遥的古城不是大山水,我们想要再现的话,不是要接近它,而是稍微出离一点,在外围赞美它。”她说“印象”通常是在山水、自然中得到的东西,而面对平遥,仿佛又一次看到自己的父母、祖先、和前生来世一样。在王潮歌眼里,“又见”和“印象”是并行的两个品牌,王潮歌领军的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希望能够有不同的演出品种让观众们欣赏到:一个是户外实景,叫“印象”,另一个是室内剧场,叫“又见”。提到老搭档张艺谋,王潮歌说:“张艺谋导演和我合作了十年,一直是印象的总导演或者总顾问,但在未来,我们3个(还有樊越导演)会有一个更好的分工,这叫‘体力分配’。”
从《印象刘三姐》开始,“印象”系列的每部作品都为当地经济、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10万个人靠《印象刘三姐》这个演出谋生;对于地方经济的推动,仅桂林就有10%到15%,GDP也有两个百分点;《印象丽江》,每一年都有超过200万的观众,有巨大的票房收入。山西没有南方那样毓秀的自然山水,“很多人来这儿也是看完就走了”。王潮歌想做的就是吸引他们多停留几个小时,或者干脆在平遥住下来,慢慢看看这一进一进的院子,静静听听关于院子的传说,“如果我能帮他们多停留,对文明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同时对整个山西旅游和这条线路的带动也是有好处的。如果不挖煤就可以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上去,那不是太好了吗?”
《又见平遥》带着现代的节奏和历史的沉思,融入到整个晋商文化和中国文化产业系统里。王潮歌说,它不是为艺术家或者一个奖项服务的,它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她希望《又见平遥》做为一个长期的固定演出,能在游客们非常宝贵的旅游时间段内,不花费他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能欣赏到。“我们希望能够有好的票房,这个票房不意味着钱,而意味着很多人在这里受到了艺术的感染和熏陶,哪怕都没有,就一个思考,甚至这个也没有,只是来旅游,我们帮他丰富了一下,我都会觉得满意”。
对历史的谦逊,让她能掘地六米造剧院,只为不夺了仅有咫尺之遥的平遥古城的光芒;对自己的自信,让她敢独挑大梁,灌注所有心血去探索情境剧的全新可能。这就是王潮歌,虽然她说她一直怀着忐忑的心情,“觉得自己的步子迈得有点大”,但是这些尝试和挑战在笔者看来都是值得称赞的。或许现在的我们还不知道家族的伟大,但总有一天,在面对历史的因缘时,我们会慢慢意识到这条深埋于血脉的羁绊是多么可贵,谢谢王潮歌带给我们这样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