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机模块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是学习有机物性质和有机反应的重要基础。以学习进阶理论为指导设计教学,以核心概念为引领,将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的学习过程进行细化,帮助学生构建系统连贯的知识体系,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对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习进阶;核心概念;有机化合物结构;教学设计
一、学习进阶理论
学习进阶理论可以简单概括为:在一段时间内,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的思维认知发展过程。该理论注重对学习过程的研究,启示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围绕核心概念,界定清晰的进阶层级,使学生像走台阶一样,由低阶开始,一级级朝着更高水平进阶[1]。基于学习进阶理论,根据各学段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设计进阶学习路径,以核心概念为引线,引导学生逐级进阶学习、理解,再到整合知识,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并自主构建关于核心概念的知识框架。因此在学习进阶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是西方科学教育界提出的术语,是近十年来国际科学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是构成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框架,是串联化学学科核心内容的线,在化学学科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在“课程理念”中也提出“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化学学科核心概念,形成系统连贯的知识网络,成为当代教师教育工作的重点。
三、有机模块的特点及其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机模块是高中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化学因物质结构抽象、复杂,物质的性质多样、易混淆,致使学生学习起来存在很多困难。“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是学习有机物性质和有机反应的重要基础,传统教学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只在宏观层面进行讲解,对于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形成原因一笔带过,对知识概念未进行整合深化,也没有帮助学生建立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的认识模型,导致学生对有机物结构、有机物之间的反应关系不甚清晰,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四、核心概念的进阶式模型建构
以“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一课为例,应用学习进阶理论对其进行结构分析,理清本节课的核心概念为同分异构体,一般概念包括:碳原子成键特点、同系物及同分异构现象。基于新课程标准(2017版)的要求,我以核心概念为引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学生当前认知发展水平及课程内容要求,对本节课的进阶维度进行了如下设计(见表2):
以学习进阶理论为指导设计教学,建立“分层构建、逐级完善”的认知结构模型,让学生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发展过程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使学生思维认知得到发展,而不是简单记忆核心概念[3]。
五、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为例的教学设计
依据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要求,有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几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机物的成键特点及空间构型,掌握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及其书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球棍模型,强化学生对有机物空间结构的认知,使學生认识到“模型认知”的意义,培养学生“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认知思维的逻辑性,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基于此,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了如下安排。
环节1(进阶起点):
复习回顾:多媒体展示甲烷、乙烯球棍模型,复习C原子结构特点。
提问: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C原子结构特点分析回答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C原子成键特点。
预期成就水平1:使学生理解C原子成键特点,了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了解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从而通过教学引导使其到达预期成就水平。
环节2:以甲烷球棍模型为例,探究有机物空间结构形成原因。
教师讲解杂化轨道理论,在C原子结构特点基础上,讲解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与C原子成键方式,与键长、键角的关系。
预期成就水平2:使学生在理解C原子成键方式的基础上,建构对有机物分子空间构型的认识,了解一般有机物空间构型。
设计意图:利用球棍模型使物质的微观构型在宏观物体上表现出来,使学生建立对有机物结构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环节3:展示丁烷的两种球棍模型,引出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戊烷、己烷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练习,学会使用“等效氢法”判断烷烃一取代物形成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多少,以及通过“降碳法”和“对称分析法”掌握碳链异构的书写。
最后,请同学们根据答案做出相应的球棍模型来认识有机物的空间构型。
预期成就水平3: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充分理解和掌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并掌握简单碳链异构的书写,能辨析物质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有机物结构的认知模型,将认知模型与核心概念相联系,帮助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六、结语
1.以学习进阶理论为指导的教学设计,强调以核心概念为引线,逐级进阶地引导学生学习,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核心概念,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基于学习进阶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立足于课程标准,设计呈现出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教学序列,有利于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知识整合能力,使学生能自主建构认知模型,形成系统连贯的知识网络。
参考文献
[1]张坚.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初高中化学衔接[J].中学教学参考,2018(8):68-6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卢珊珊,毕华林.从“概念转变”到“概念理解”[J].化学教育,2018,39(1):15-18.
关键词:学习进阶;核心概念;有机化合物结构;教学设计
一、学习进阶理论
学习进阶理论可以简单概括为:在一段时间内,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的思维认知发展过程。该理论注重对学习过程的研究,启示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围绕核心概念,界定清晰的进阶层级,使学生像走台阶一样,由低阶开始,一级级朝着更高水平进阶[1]。基于学习进阶理论,根据各学段学生已有知识水平设计进阶学习路径,以核心概念为引线,引导学生逐级进阶学习、理解,再到整合知识,有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并自主构建关于核心概念的知识框架。因此在学习进阶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是西方科学教育界提出的术语,是近十年来国际科学教育界研究的热点。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是构成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框架,是串联化学学科核心内容的线,在化学学科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2]在“课程理念”中也提出“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化学学科核心概念,形成系统连贯的知识网络,成为当代教师教育工作的重点。
三、有机模块的特点及其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有机模块是高中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化学因物质结构抽象、复杂,物质的性质多样、易混淆,致使学生学习起来存在很多困难。“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是学习有机物性质和有机反应的重要基础,传统教学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只在宏观层面进行讲解,对于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形成原因一笔带过,对知识概念未进行整合深化,也没有帮助学生建立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的认识模型,导致学生对有机物结构、有机物之间的反应关系不甚清晰,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四、核心概念的进阶式模型建构
以“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一课为例,应用学习进阶理论对其进行结构分析,理清本节课的核心概念为同分异构体,一般概念包括:碳原子成键特点、同系物及同分异构现象。基于新课程标准(2017版)的要求,我以核心概念为引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结合学生当前认知发展水平及课程内容要求,对本节课的进阶维度进行了如下设计(见表2):
以学习进阶理论为指导设计教学,建立“分层构建、逐级完善”的认知结构模型,让学生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发展过程学习,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核心概念,使学生思维认知得到发展,而不是简单记忆核心概念[3]。
五、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为例的教学设计
依据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要求,有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几点。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机物的成键特点及空间构型,掌握同分异构现象、同分异构体及其书写。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球棍模型,强化学生对有机物空间结构的认知,使學生认识到“模型认知”的意义,培养学生“模型认知”核心素养的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练习,培养学生认知思维的逻辑性,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基于此,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了如下安排。
环节1(进阶起点):
复习回顾:多媒体展示甲烷、乙烯球棍模型,复习C原子结构特点。
提问: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C原子结构特点分析回答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得出C原子成键特点。
预期成就水平1:使学生理解C原子成键特点,了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了解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从而通过教学引导使其到达预期成就水平。
环节2:以甲烷球棍模型为例,探究有机物空间结构形成原因。
教师讲解杂化轨道理论,在C原子结构特点基础上,讲解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与C原子成键方式,与键长、键角的关系。
预期成就水平2:使学生在理解C原子成键方式的基础上,建构对有机物分子空间构型的认识,了解一般有机物空间构型。
设计意图:利用球棍模型使物质的微观构型在宏观物体上表现出来,使学生建立对有机物结构的直观认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环节3:展示丁烷的两种球棍模型,引出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戊烷、己烷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练习,学会使用“等效氢法”判断烷烃一取代物形成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多少,以及通过“降碳法”和“对称分析法”掌握碳链异构的书写。
最后,请同学们根据答案做出相应的球棍模型来认识有机物的空间构型。
预期成就水平3: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充分理解和掌握同分异构体的概念,并掌握简单碳链异构的书写,能辨析物质是否互为同分异构体。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有机物结构的认知模型,将认知模型与核心概念相联系,帮助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六、结语
1.以学习进阶理论为指导的教学设计,强调以核心概念为引线,逐级进阶地引导学生学习,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学生掌握化学核心概念,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基于学习进阶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立足于课程标准,设计呈现出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教学序列,有利于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知识整合能力,使学生能自主建构认知模型,形成系统连贯的知识网络。
参考文献
[1]张坚.基于学习进阶理论的初高中化学衔接[J].中学教学参考,2018(8):68-6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卢珊珊,毕华林.从“概念转变”到“概念理解”[J].化学教育,2018,39(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