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校园,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节奏,很多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甚至在某些班级中,一些学生的厌学行为不断出现并日益严重。因此在本文中,我将详细分析厌学行为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關的对策化解这一不良行为保障学校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语文教师;厌学行为
作为一名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我认为学生的厌学行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特别是针对那些刚刚走出家庭步入校园的学生来说,由于换了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而学生的自身调节能力也比较差,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不适应,最终导致厌学的产生。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厌学行为出现的具体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疏导,才能保障学生及时适应节奏,调整学习状态。
一、一年级学生厌学成因
农村地区的小学中有很多学生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致使学生产生这种负面情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生活环境的转变。农村地区贴近自然,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很多学生在上学之前都没有进幼儿园接受启蒙教育的经历,而是在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中玩耍嬉戏。幼儿园教育是一个启蒙教育阶段,在基本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上,幼儿园与学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学生进幼儿园接受教育可以提前熟悉学校的学习环境,这也有利于减少他们正式进入校园时自身所面临的适应难度。但是农村地区很多幼儿园建设并不完善,加上学生家长对学前教育环节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所以这些学生在上学前普遍以娱乐为主,不会受到规则和制度的约束。但是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则不同,每一名学生需要遵守学校的规则,这种环境的变化对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能在校园里随心所欲地玩耍,便会觉得人身自由受到了极大限制,因此逐步产生了厌学情绪。第二,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提升。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校园,在他们身上还能看到很多非学校环境影响的其他元素,例如,无规则意识,无纪律意识等。为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很多教师便选择以教学指令的方式强制要求每一名学生遵守。长此以往,教师在学生心中便逐渐成了严厉的代名词,师生之间的隔阂不断扩大,这也就进一步导致了学生愈发思念上学前那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进而逐步积累了厌学情绪。
二、改善学生厌学行为的建议
针对学生身上所表现出的厌学情绪,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予以解决:第一,设置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内容。这一部分的教学工作也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塑造出与学生在上学之前所处环境相似的学校氛围,从而在根本上减少学生对环境转变的不适应。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天性活泼,对一些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图片。图片的引入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工作充满兴趣,长期坚持此种做法也有利于学生及时适应学习环境,以最快的速度调整自身,充分融入到学校的大环境中去。第二,改变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整节语文课堂的课堂气氛和环境氛围,如果教师在课上表现出异常严肃,那么在学生心中便会对教师产生一种巨大的生疏感,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便会减少。因此,教师要适当地转变自己的教学态度,多和学生沟通,在教学工作中始终保持面带微笑。只要学生不作出过分的举动,教师不可以严厉批评他们。而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想法和要求,教师也要仔细思考。如果学生的诉求是正当的,且符合教师的教学需要,那么便可以尊重学生的想法,参考他们的意见实施教学计划。这样做不仅充分尊重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课堂体验,从而在根本上削减了学生厌学的负面情绪。第三,开展必要的团建娱乐活动。师生之间开展必要的团结娱乐活动可以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信赖程度。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关系,学生对学校环境的适应性便进一步加强,这对从根本上削减他们的厌学情绪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一点。团建活动的开展可以体现在校园生活日常的方方面面,例如,在下课时间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学和他们展开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和学生家长一起进行团建活动,例如教师和全班学生及其家长一起去郊游、采风等。在此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培养,学生对教师以及学习工作便会逐渐产生强烈的喜爱情感,厌学情绪自然也就消失无踪了。
四、结束语:
农村地区一年级学生在刚刚进入校园时期,表现出厌学情绪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分析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辅导,最终化解学生心中的厌学情绪使他们逐步步入学习正轨。
参考文献:
[1]李燕玲. 小组工作介入小学六年级学生厌学行为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8.
[2]冀婷婷. 小学生厌学心理初探——以新疆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学生为例[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7):224-225.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语文教师;厌学行为
作为一名拥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我认为学生的厌学行为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特别是针对那些刚刚走出家庭步入校园的学生来说,由于换了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而学生的自身调节能力也比较差,进而引发一系列的不适应,最终导致厌学的产生。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厌学行为出现的具体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疏导,才能保障学生及时适应节奏,调整学习状态。
一、一年级学生厌学成因
农村地区的小学中有很多学生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致使学生产生这种负面情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生活环境的转变。农村地区贴近自然,且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很多学生在上学之前都没有进幼儿园接受启蒙教育的经历,而是在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中玩耍嬉戏。幼儿园教育是一个启蒙教育阶段,在基本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上,幼儿园与学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学生进幼儿园接受教育可以提前熟悉学校的学习环境,这也有利于减少他们正式进入校园时自身所面临的适应难度。但是农村地区很多幼儿园建设并不完善,加上学生家长对学前教育环节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所以这些学生在上学前普遍以娱乐为主,不会受到规则和制度的约束。但是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则不同,每一名学生需要遵守学校的规则,这种环境的变化对学生的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能在校园里随心所欲地玩耍,便会觉得人身自由受到了极大限制,因此逐步产生了厌学情绪。第二,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提升。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步入校园,在他们身上还能看到很多非学校环境影响的其他元素,例如,无规则意识,无纪律意识等。为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很多教师便选择以教学指令的方式强制要求每一名学生遵守。长此以往,教师在学生心中便逐渐成了严厉的代名词,师生之间的隔阂不断扩大,这也就进一步导致了学生愈发思念上学前那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进而逐步积累了厌学情绪。
二、改善学生厌学行为的建议
针对学生身上所表现出的厌学情绪,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予以解决:第一,设置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内容。这一部分的教学工作也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塑造出与学生在上学之前所处环境相似的学校氛围,从而在根本上减少学生对环境转变的不适应。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天性活泼,对一些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教学图片。图片的引入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工作充满兴趣,长期坚持此种做法也有利于学生及时适应学习环境,以最快的速度调整自身,充分融入到学校的大环境中去。第二,改变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整节语文课堂的课堂气氛和环境氛围,如果教师在课上表现出异常严肃,那么在学生心中便会对教师产生一种巨大的生疏感,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便会减少。因此,教师要适当地转变自己的教学态度,多和学生沟通,在教学工作中始终保持面带微笑。只要学生不作出过分的举动,教师不可以严厉批评他们。而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想法和要求,教师也要仔细思考。如果学生的诉求是正当的,且符合教师的教学需要,那么便可以尊重学生的想法,参考他们的意见实施教学计划。这样做不仅充分尊重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课堂体验,从而在根本上削减了学生厌学的负面情绪。第三,开展必要的团建娱乐活动。师生之间开展必要的团结娱乐活动可以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信赖程度。师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关系,学生对学校环境的适应性便进一步加强,这对从根本上削减他们的厌学情绪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一点。团建活动的开展可以体现在校园生活日常的方方面面,例如,在下课时间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学和他们展开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和学生家长一起进行团建活动,例如教师和全班学生及其家长一起去郊游、采风等。在此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培养,学生对教师以及学习工作便会逐渐产生强烈的喜爱情感,厌学情绪自然也就消失无踪了。
四、结束语:
农村地区一年级学生在刚刚进入校园时期,表现出厌学情绪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分析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辅导,最终化解学生心中的厌学情绪使他们逐步步入学习正轨。
参考文献:
[1]李燕玲. 小组工作介入小学六年级学生厌学行为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8.
[2]冀婷婷. 小学生厌学心理初探——以新疆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五年级学生为例[J]. 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7):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