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90后高职学生复杂而多元的心理特点,给高等职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学校应高度重视,与时俱进,针对目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从队伍建设、课程定位、工作的方式方法、环境建设、培养学生心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等方面进行科学部署,形成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切实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特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02
自08年9月第一批90后高职生入学以来,其特有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多元化的心理特点,给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应当认真研究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从而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为创造美好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90后高职生心理特点
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张扬,喜欢展现自己的才华,极力表现与众不同,以引起周围的关注,寻求心理平衡。他们习惯于赞美之声,但抗压抗挫能力明显不足。在遭遇失败后,因此一蹶不振,即使一个小小的挫折也会使他们有较大的情绪反应,采取过激行为,难以积极地去面对生活及学习中的失败和挫折。
他们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自主性与依赖性交叠。凡事只考虑自己,不关心他人,缺乏团队意识,不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去承担责任。嫉妒心比较强,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强,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由此产生孤独、寂寞的心理,从而对学习和日常生活产生影响。
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人际交往主要靠电话、短信、QQ聊,他们每天都离不开网络与手机。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老练而又叛逆。不愿听父母唠叨,追捧“火星语言”,蔑视形式,更注重实际、实用。许多90后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反抗,但有时他们的反叛意识会出偏差,遇到不顺事,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来宣泄心中的情绪。
二、高职院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势头可喜。但是,纵观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很不平衡,仍旧存在不少问题,远不能适应当今形势发展的要求。
虽然有的学校也开设了心理健康的有关课程,但这些课程主要是以选修课面目出现,课时少,涉及的学生面不广,内容针对性不强,其管理也不如必修课正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无形的东西,不好量化,不如专业技术那样管用。将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一律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认为思想品德教育能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甚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无关紧要,可有可无。
高职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人员严重缺乏,不能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在认识上存在误区:以为心理咨询就是聊天,了解情况。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由团委、德育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来实施。而这些人当中经过心理辅导专业训练的不多,对学生的微观心理、心态分析不够,对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方法不熟,不了解心理咨询的原则、规律,在心理咨询中受德育思维模式的影响,强调说服与灌输,忽略倾听与疏导,对咨询对象的心理反而产生副作用。
虽然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也建有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但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室内设施配备均未按照心理咨询辅导的规范要求来建立,有时甚至把它异化为多功能室,挪作他用。有的学校虽然也做到每周定时安排老师在咨询室值班,被动地等待学生前来咨询,但工作的实效性不高,且往往主动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非常少。
三、加强90后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90后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它涉及到学院的教学、管理、生活、安全、稳定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也不是一个部门或者几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事情,而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共同任务。学校应高度重视,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到与技能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来看待,从队伍建设、课程定位、工作的方式方法、环境建设、培养学生心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等方面进行科学部署,形成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专职、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规范管理,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学校应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列入学校教师培训计划,不断提高专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辅导员、班主任常年工作在一线,他们与学生打交道的时间最多,最了解学生,更易发现和掌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从而可以配合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
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以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输心理健康知识。教材内容也应与时俱进,针对90后心理特点、社会环境、个性特征等,编写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实用性,并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可读性强的教材。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后,应能够学会把握好自己,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出现的心理问题,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正确面对压力和挫折,能处理好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以乐观向上,平和积极地心态面对人生,轻松愉快地成长成才。
(四)注重师生间交流的方式方法
针对90后学生心理特点,教育者要善于心理换位,学会用他们的眼光去看世界。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要充分重视90后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本能的发展,在尊重、理解的前提下,按照心理活动和认知形成的规律,进行循序渐进的价值观引导。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优化心理素质。
(五)致力校园文化软环境建设
高职院校校园大都为新建,硬环境很美,进而需要致力于校风、学风、班风等校园软环境的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具有调节心境、愉悦身心的功效,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学校须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和娱乐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与环境,为90后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己、转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些具体的活动中负责某项具体事务,通过这些具体活动实践,激励他们:不管成败,荣誉和失败都要自己勇于去承担,为自己做的事负责,做一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正确地面对挫折,在挫折中不断磨练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坚强;营造良好的集体心理气氛,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康的人际关系。促进人格的和谐发展,积极适应社会生活。
(六)培养学生心理辅导员
挑选一些具有和谐人际关系,情绪稳定,热爱心理健康工作,并经过SCL90测评的学生,将他们培养成为学生心理辅导员,让他们在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心理危机的预防、心理隐患的排查、心理信息的传递等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学生心理辅导员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沿哨兵,他们生活在同学中间,随时关注着班上同学的心理状况,了解同学的需要和困惑,发现有“心理感冒”的同学可以在第一时间给予问候和关怀。在必要时可担当小咨询师的角色,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
(七)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对象、目标是一致的,都是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一个人心理发展的方向要受到其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支配,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基础。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可大大丰富和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局限于心理疾病的防治和为少数人服务,而扩展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潜能开发服务,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又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教育活动,是高职教育的一个新领域。90后学生多元化的心理特征,又给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带来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时俱进,要根据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逐渐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使每位受教育者都能真正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吴明霞.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杨登山.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整体思考[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8):24-26.
[3]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8,(12):98-100.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特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G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02
自08年9月第一批90后高职生入学以来,其特有的生活与行为方式、多元化的心理特点,给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应当认真研究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从而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为创造美好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90后高职生心理特点
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张扬,喜欢展现自己的才华,极力表现与众不同,以引起周围的关注,寻求心理平衡。他们习惯于赞美之声,但抗压抗挫能力明显不足。在遭遇失败后,因此一蹶不振,即使一个小小的挫折也会使他们有较大的情绪反应,采取过激行为,难以积极地去面对生活及学习中的失败和挫折。
他们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自主性与依赖性交叠。凡事只考虑自己,不关心他人,缺乏团队意识,不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去承担责任。嫉妒心比较强,看不惯别人比自己强,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由此产生孤独、寂寞的心理,从而对学习和日常生活产生影响。
在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人际交往主要靠电话、短信、QQ聊,他们每天都离不开网络与手机。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老练而又叛逆。不愿听父母唠叨,追捧“火星语言”,蔑视形式,更注重实际、实用。许多90后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质疑、反抗,但有时他们的反叛意识会出偏差,遇到不顺事,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来宣泄心中的情绪。
二、高职院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近年来,高职院校在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许多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势头可喜。但是,纵观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很不平衡,仍旧存在不少问题,远不能适应当今形势发展的要求。
虽然有的学校也开设了心理健康的有关课程,但这些课程主要是以选修课面目出现,课时少,涉及的学生面不广,内容针对性不强,其管理也不如必修课正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无形的东西,不好量化,不如专业技术那样管用。将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一律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认为思想品德教育能代替心理健康教育,甚至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无关紧要,可有可无。
高职院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人员严重缺乏,不能满足广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在认识上存在误区:以为心理咨询就是聊天,了解情况。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心理健康教育由团委、德育工作者、辅导员、班主任来实施。而这些人当中经过心理辅导专业训练的不多,对学生的微观心理、心态分析不够,对心理测试技术和心理辅导方法不熟,不了解心理咨询的原则、规律,在心理咨询中受德育思维模式的影响,强调说服与灌输,忽略倾听与疏导,对咨询对象的心理反而产生副作用。
虽然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也建有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但由于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室内设施配备均未按照心理咨询辅导的规范要求来建立,有时甚至把它异化为多功能室,挪作他用。有的学校虽然也做到每周定时安排老师在咨询室值班,被动地等待学生前来咨询,但工作的实效性不高,且往往主动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非常少。
三、加强90后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90后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它涉及到学院的教学、管理、生活、安全、稳定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也不是一个部门或者几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事情,而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共同任务。学校应高度重视,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到与技能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来看待,从队伍建设、课程定位、工作的方式方法、环境建设、培养学生心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等方面进行科学部署,形成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专职、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规范管理,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学校应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列入学校教师培训计划,不断提高专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辅导员、班主任常年工作在一线,他们与学生打交道的时间最多,最了解学生,更易发现和掌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心理咨询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方法,从而可以配合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
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课堂,以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输心理健康知识。教材内容也应与时俱进,针对90后心理特点、社会环境、个性特征等,编写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实用性,并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可读性强的教材。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后,应能够学会把握好自己,正确处理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过程出现的心理问题,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正确面对压力和挫折,能处理好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以乐观向上,平和积极地心态面对人生,轻松愉快地成长成才。
(四)注重师生间交流的方式方法
针对90后学生心理特点,教育者要善于心理换位,学会用他们的眼光去看世界。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要充分重视90后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本能的发展,在尊重、理解的前提下,按照心理活动和认知形成的规律,进行循序渐进的价值观引导。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优化心理素质。
(五)致力校园文化软环境建设
高职院校校园大都为新建,硬环境很美,进而需要致力于校风、学风、班风等校园软环境的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具有调节心境、愉悦身心的功效,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学校须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和娱乐活动,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与环境,为90后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己、转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平台。让他们在这些具体的活动中负责某项具体事务,通过这些具体活动实践,激励他们:不管成败,荣誉和失败都要自己勇于去承担,为自己做的事负责,做一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正确地面对挫折,在挫折中不断磨练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坚强;营造良好的集体心理气氛,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健康的人际关系。促进人格的和谐发展,积极适应社会生活。
(六)培养学生心理辅导员
挑选一些具有和谐人际关系,情绪稳定,热爱心理健康工作,并经过SCL90测评的学生,将他们培养成为学生心理辅导员,让他们在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心理危机的预防、心理隐患的排查、心理信息的传递等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学生心理辅导员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沿哨兵,他们生活在同学中间,随时关注着班上同学的心理状况,了解同学的需要和困惑,发现有“心理感冒”的同学可以在第一时间给予问候和关怀。在必要时可担当小咨询师的角色,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
(七)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对象、目标是一致的,都是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一个人心理发展的方向要受到其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支配,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基础。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可大大丰富和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局限于心理疾病的防治和为少数人服务,而扩展为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潜能开发服务,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获得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又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教育活动,是高职教育的一个新领域。90后学生多元化的心理特征,又给高职院校心理教育带来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时俱进,要根据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逐渐改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使每位受教育者都能真正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大均,吴明霞.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杨登山.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整体思考[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8):24-26.
[3]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8,(12):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