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学一体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来源 :大学·教学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yz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森林生态学”是林学一流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水平,本文分析了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东北林业大学为例,提出了理论、实验和实习一体化教学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解决因理论课时不足而导致的教学内容讲授不完整的问题,又加强了实践和理论结合的程度。这种教学模式也突出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本文旨在通过对一体化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促进一流学科建设,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教学改革;双一流;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4-0133-03
  根据国家“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要求,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1],而本科教学课程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基础 [2]。
  “森林生态学”是高等农林院校众多学科的基础课程之一,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探讨,“森林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 [3],但是,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理论教学课时不足。这是很多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很难全面、系统地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例如,东北林业大学的“森林生态学”理论课为32学时,其中还包括8学时的实验课,课时非常有限。二是实验课授课时间和内容受限。“森林生态学”强调环境和森林的时空变异,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将理论知识点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存在一定困难,例如,东北林业大学开课时间为每年9月,此时的树木处于生长季末期,影响了实验课的开展。三是理论和实习教学脱节。实习一般安排在理论和实验课结束的第二年夏季进行,间隔时间较长,如何将理论、实验和实习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授课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在授课过程中对理论、实验和实习教学进行深入改革,将三者合理地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教学体系,进而增加学生理论学习的深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7]。
  一、理论教学
  (一)突出重点,加强辅导
  针对课堂学时有限的问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授课学生的专业和课程学时数,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优化结构,突出重点 [8]。例如,森林生态学的核心内容应侧重种群、群落及其和环境间的关系,对于一些经典的理论应着重讲解,例如:“最小因子定律”“耐受性定律”“限制因子定律”等。对于一般的知识点,可以将教学材料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以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由于前期接受教育的条件不同,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接收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课后要加强对部分学生的辅导。例如,本科留学生受到语言的影响,对一些知识点在课上不能十分理解,课后自我学习又存在困难,对该部分同学应该在课后及时沟通、加强辅导。此外,可以通过课堂小测验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差异,对理解能力不足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
  (二)学用结合,培养兴趣
  在讲授重点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而有所侧重。例如,在给生态学专业讲课时,内容应结合森林生态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开展,采用的教学案例均为学生今后要接触的生态学问题;在给林学专业讲课时,内容应侧重如何将生态学原理运用到森林的培育、经营、恢复过程中;在给森林保护专业讲课时,应重点强调在森林保护过程中如何运用生态学理论。
  在授课前做一个问卷调查来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以便在讲解知识点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例如,在讲解中国森林的地带性时,可以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描述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森林类型,然后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加深印象。为了学以致用,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将家乡存在的生态学问题放到课堂讨论,尝试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二、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可以通过更为直观的方式验证理论知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9]。针对实验课程时间和内容受限的问题,可以根据理论教学内容和授课时间,合理地设计实验课程。首先,理论课一般是按照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不同层次进行的,可以随着课程的开展及时进行相应的实验,避免理论和实验的脱节。其次,受到季节的影响,可以提前进行实验的准备,例如,研究光对叶片形态的影响时(表1),可以在落叶前将树冠不同位置的叶片取回放在控温冰箱内保存。
  实验内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设计。可以在个体、种群和群落3个层数进行验证型、设计型和创新型3个水平设计不同的实验(表1),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其中,验证型实验强调学生基本操作和分析能力的培养;设计型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综合、系统掌握课程知识的能力;创新型实验主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习教学
  实习课程应围绕拓展专业内涵、拓宽专业面以及加强基础进行构建,将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与所需知识、能力、素质一一对应 [10]。首先,要在上理论课的时候就做好铺垫,将适合在实习的过程中验证或者实践的内容告诉学生,让学生提前意识到该内容的重要性;其次,要在实习课前进行一次理论温习课;再次,应根据理论知识出版相应的实习手册,例如,东北林业大学生态学科教师撰写了《生态学野外实习手册》以备实习使用 [11]。此外,实习过程中受到降雨等突发事件的影响时,可以考虑进行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一些野外和室内结合的实习内容;其次,增加一些科研基地考察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再次,尝試将实习时间进行调整,可以在理论和实验课结束后,随即进行一部分实习,例如,增加冬季生态学实习内容。
  四、结语
  通过将理论、实验、实习三个教学内容一体化,可以解决因课时不够而导致的教学内容讲授不完整的问题,同时又对重点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加强了实践和理论结合的程度,突出了实践教学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也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仅可以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钟秉林,方芳. 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J]. 中国大学教学,2016(04): 4-8.
  [2] 马陆亭.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J]. 中国大学教学,2016(05):9-14.
  [3] 吴永波. 农林院校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2010,28(02):43-45.
  [4] 侯继华,张春雨. 以人为本的“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 中国林业教育,2015(33): 49-52.
  [5] 康东伟,李俊清. “森林生态学”课程改革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 甘肃科技,2017(33):127-128.
  [6] 张璐,苏志尧. 高等院校创新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 2014(32):76-78.
  [7] 于水强. 林业院校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 大学教育,2017(04):85-87.
  [8] 哈图. 森林生态学课程体系的科学管理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7(01):120-122.
  [9] 许恒,李俊清. “森林生态学”课程改革思考[J]. 林区教育, 2017(06): 28-30.
  [10] 国庆喜,孙龙. 生态学野外实习手册[M]. 哈尔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1] 孙慧珍,国庆喜,李雷鸿,等. 森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方法探索——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为例[J]. 继续教育研究,2008(08):151-152.
  (责任编辑:王强)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弘扬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我国社会形态的本质反映,也是我国今后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鉴于此,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我国人才输出和培养的主阵地,一定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语文公共课教学过程中,借助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公共课教学中的案例,并结合案
期刊
摘 要:深化产教融合,是新形势下有效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学生就业创业技能的有效路径,也是推进地方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举措。近年来各职业院校就产教融合做了广泛探索,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本研究以南通开放大学开展产教融合实践为案例,在对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从文化融合、队伍建设、科研有效衔接等角度为南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
期刊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积淀是探索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课程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的基础。本科高校德语专业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应结合机电、汽车、制造、经贸等领域的专业技术知识,实施德语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以此体现其应用性特点,培养出复合型应用型德语语言人才。  关键词:应用技术大学;德语本科;德语加专业;应用性  中图分类号:H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例,针对其专业课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特点,根据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要求,探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具体工程应用能力的路径。针对学生无法直观与实际应用场景相结合、对实际现场缺乏了解以及专业知识无法快速运用等问题,本文提出虚拟仿真实验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策略,以增强学生对应用场景的了解,让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现场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案例进行实际操作,优化课程教
期刊
摘 要:基于研究论文的体裁意识和体裁能力是研究生学术写作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学术论文中,对研究引言部分的合理展开与陈述(对研究范围的界定、前人研究的综述及对研究目标的准确陈述)是构建研究生学术体裁能力教学的重点。本研究以引言写作为例,探索语料库驱动的研究生体裁能力构建教学方法,并应用于教学实践。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相关文献回顾、学术论文简介语料库的建设与标注、教学方法探索和教学效果检验。结果表
期刊
摘 要: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构建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重要环节,它需要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将职业岗位任职需求进行细化。构成课程体系的每一门课程的确定以及课程标准的制定,更是其中的基石,本文以其课程体系组成部分之一——城市轨道交通控制岗位实务课程为例,介绍现代学徒制企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过程。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企业课程;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为使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本文提出将知识整体化的理念应用于传统的建筑学设计课程,并以辽宁科技大学“小别墅设计”课程为例,梳理了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知识整体化教育理念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设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知识整体化为教学理念的课程构想,从课程目标、授课内容、授课模式和考核方式四个环节对课程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加强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的需
期刊
摘 要:随着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职院校已经将传统文化教育纳为必须教授的一门课程。传统文化知识的讲授比较简单,但要真正引起学生内心深处的共鸣并非易事。基于此,论文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欣赏课程改革作为案例来进行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究。首先对当下我国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改革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然后找出如今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最后根据发现的困境,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以期
期刊
摘 要:信息化时代下各类移动教学APP应运而生,在高校大学英语课时缩减的现状下,将大学英语教学管理与移动教学APP结合起来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众多教学研究者探索的出路。本研究以“超星学习通”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例,探讨了基于移动教学APP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的优势,试图以此为例为广大高校一线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參考。  关键词:移动教学APP;大学英语;混合式教
期刊
摘 要:针对高职本科“机床电气分析与项目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成就感、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课程内容与实际要求脱节等问题,本文依照螺旋式学习过程的模型设置了4个以数控机床电气系统为中心,知识技能由易到难的螺旋递进式实践项目,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载体,创建真实职业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信与成就感,该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能够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机床电气系统的知识,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