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科技企业的融资现状

来源 :时代经济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uinthe3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科技正在成为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面对这一发展趋势,各国政府都纷纷制定相应措施,以期在未来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国目前高科技产业化的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进程仍然比较缓慢。除了部分技术确实不符合生产需要或不成熟的原因外,最主要的还是金融资本的支持。本文主要运用信息经济学的观点阐明高科技企业在我国目前经济条件下的融资现状和融资难的原因。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融资;现状
  
  任何企业的创立、生存和发展,必须以一次次的融资、投资、在融资为前提。在现代经济社会,企业的资金融通是现代化企业正常、顺利运转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高科技企业资金需求量大、融资风险高而且成长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融资特征。
  
  一、高科技企业的融资特性
  
  (一)资金需求量大
  与传统企业相比,高科技企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序较低,而对资金投入的依赖程度较高。高科技的特性决定了这种类型的企业在正式投产创造效益之前就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究和开发工作,而且生产的前期投入也普遍比一般的传统型企业大得多。从创新企业的崛起到形成一定的规模,都是以大量资金投入为先导,且投资规模从研究阶段到规模化阶段越来越大。三个阶段的融资比例大致呈现这样的关系,即研究阶段的融资:产业化阶段的融资:规模化阶段的融资,其比例为1:10:100。
  (二)融资风险高
  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从技术创新开始,而技术创新带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一不确定性决定了这一过程的投资具有特殊性,即投入的初始阶段只是净投入,后阶段继续大量投入之后才有可能产出,收益时间过程带有滞后性和极大的不确定性,使高科技企业的融资表现为资金投入的风险性高,且风险极大,预期收益越大。
  (三)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风险程度、收益状况、资金需求以及融资方式不同
  任何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研究开发、创办、发展乃至成熟等阶段。西方的企业理论研究证明,企业的成长存在生命周期。一般来说,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每一阶段在企业规模、资金需求量及类型、市场开拓以及企业成长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不同,其融资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阶段以某种融资方式为主,有时是多种融资方式共用,企业不同阶段的风险不同,融资的方式也不相同。图2-1说明的是企业成长阶段的风险与资金需求量的变化。
  
  研究与发展开业风险增加正常发展成熟
  图 2-1:企业成长阶段的风险与资金需求量的变化
  资料来源:欧洲投资银行编,段永宽译:《创新:技术和金融》,中国审计出版社1993年版,第93页。
  1.种子期
  这是指技术的酝酿与发明阶段。这一阶段以研究开发为目标,其最终的结果是发明一项具有科学发明和再开发价值的高技术,尚不具备产业化的动作条件,一般不会带来经济效益。这个阶段主要存在技术风险,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小,一般由创业家自己解决。可能的资金来源有:个人储藏、家庭财产、朋友借款、申请自然科学基金。
  2.创建期
  是将研发阶段的实验性技术、产品或系统转化为适用产品和系统的阶段。这一阶段,技术风险仍然是主要的风险,但这一风险逐步的降低。这个时候企业还是不能从产品销售中获得维持公司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但是企业在这一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生产设备,产品开发以及销售等,因此获得更大规模的外部资金成为公司发展的基本前提,融资风险成为此阶段重要的风险因素。又由于企业在这时候还没有过过经营记录,所以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这个阶段,风险投资、天使资金以及大公司的战略性投入开始逐步增加,市场化的商业性资金来源逐步占据主要的地位。
  3.成长期
  这个阶段,企业的产品已经进入市场,潜力也部分的体现出来,销售收入和现金流量迅速增长,企业的技术风险已经大幅度下降,面临的主要风险已经转移到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此时,企业仍处于净现金流量为负值的亏损阶段,要扩大业务、增加设备,还需要融入更多的资金,以进行产品的完善和后续产品的开发。这个阶段,风险投资和战略投资开始较大规模地进入高科技企业,部分市场前进特别看好的企业已经开始能够利用股票市场进行早期的公司股票发行,商业银行在这个时候也会开始为这些企业进行债务融资。
  4.成熟期
  也称之为规模化阶段。这个阶段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分额,盈利额剧增,通过资金的经营形成了较大规模,风险也逐渐减少。项目公司已经成长为一个具有稳定现金流量、市场份额的公司。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进入规模化生产需要更广泛的产业资本投入,以获得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不过,在这个阶段,高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方面,除业务领域与传统产业有着较大区别外,其融资行为与传统产业并没有重大的差别。在稳定的市场份额和现金流量基础上建立的信誉使得项目公司可以更为广泛地利用成本更低的融资方式,包括发行公司债券、以更高的价格发行公司股票、商业银行更加优惠的贷款条件、更大的借款额度等。同时这一阶段中大公司对项目公司的并购或项目公司对其他公司的并购开始出现,并利用银行贷款或发行收购债券的方式获得并购所需要的资金。
  (四)对外源性融资依赖性较大
  如前所述,高科技企业的特性决定了这类企业的正式投产创造效益之前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便维持研究和开发工作,而且生产的前期投入也一般比传统企业大得多。所以,仅仅依靠内源性融资,靠自有资金积累难以满足高科技企业发展的需要。资金需求的巨大缺口只有求助于企业外部,靠外源性融资来解决。另外,在新的税收制度下,中小企业有的税收优惠取消了,而且作为民营企业又无法享受国有企业先缴后退的待遇,再加之部分税种的税额、税率上扬,征税范围扩大,企业的税负明显增加。除此之外,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也只会国家投资(一般只投资于公共设施和大型项目)实行零税率优惠,而用税收杠杆对非政府的投资进行限制。这些都使得中小高科技企业内源性资金来源极其有限,这就使得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在更大程度上依赖外源性融资。
  
  二、高科技企业的融资缺口
  
  根据世界银行所属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对北京、成都、顺德、温州四个地区的私营企业的调查表明:我国的私营中小企业在初创阶段几乎完全靠自筹资金,90%以上的初始资金都是由主要的业主、创业队成员及家庭提供的,而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所占的比重很小。在创业后追加投资时,内部融资占融资总额的比例在1995年和1998年分别为52%和62%;外部融资渠道中非正式渠道、信用合作社和商业银行所占的比例大致相同;外部股权,包括公众股权以及公众债权市场所起的作用不大。这表明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着非常大的缺口。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资本缺口和债务缺口。
  (一)中小企业的资本融资缺口
  我国绝大多数高科技企业的创业资本主要是通过自我积累和群体聚集形成,其来源大多数继承家业、家庭朋友、个人投资商等,其自有资金有限。即使是合伙企业,其合伙资金也是有限的。高科技企业存在资本缺口的具体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近年来,一些股权交易的柜台市场和“第三市场”在一些地方出现,但是,由于政府过于担心这些市场的风险问题,以及所谓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国家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法规和政策,关闭了地方的股权交易系统,取消了各类柜台交易。这使得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资本融资服务的渠道出现了闭塞。现阶段合法的股权融资渠道只有深圳和上海的两个股票市场。而证券市场目前是以国有企业为主,中小企业难占一席之地,不仅因为有严格的上市要求和审批程序,还要求能具备相当的实力。我国中小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而能在一级市场进行融资的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国现有的市场不可能成为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中小企业外源性资本融资的有效渠道。②风险投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本融资缺口,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可以获得风险投资的支持。风险投资的特性决定了他在缓解中小企业资本缺口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因此,风险投资仍不能解决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资本缺口问题。
  另外,长期以来我国对“民间集资”采取不予提供法律保护的歧视性政策,给予商业契约基础上的一些资本融资活动常被看为“乱集资”,所以为新生的中小企业进行资本融资的民间渠道也因为缺乏必要的法律保护而十分不畅。
  (二)中小高科技企业的债务融资缺口
  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资金来源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金融机构的贷款,而在我国,中小高科技企业要得到银行贷款,却是相当的困难,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债务融资缺口。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内部资金的重要性随之下降。对小企业来说,非正式渠道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这部分份额趋于下降,而商业银行贷款增多。对大企业来说,商业银行贷款是第二重要的资金来源,仅次于企业留存收益。这似乎表明银行更支持那些相对成功的规模较大的私有企业。同时,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的拒绝率要大大高于大企业。
  我国高科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各种困难,其中融资困难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制约着高科技企业的成长和进步,融资难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正常、全面地发展。因此,解决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已成为我国发展经济、促进经济合理发展的亟待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欧洲投资银行编,段永宽译:《创新:技术和金融》,中国审计出版社1993年版.
  [2] 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2年1月.
  [3] 谢朝斌/董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载于《经济管理》,2002年第3期.
  [4] 俞建国:《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11月.
  [5] 赵昌文: 《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信用与融资》,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秦跃群 等:《我国高科技企业融资模式与融资现状》,载于《特区经济》2005年第5期.
其他文献
摘 要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温州进出口贸易增速明显放缓,市内各中小企业面临着利润下降,大幅裁员,濒危破产等严峻问题。本文通过对次贷危机下温州企业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次贷危机;温州企业;对策  AbstractSince the USA Sub-prime Crisis broke, the growth of import and export in Wenzhou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属于道德伦理范畴,其社会实施主要通过教化。“经济人”假设源于人的求利本能,在健全法制约束下,个人的求利最终推进社会利益的增加,这样就使得人的个人求利私欲有了社会合理性,这正是“经济人”假设的核心意义所在,它给予了人追求自身利益的社会合理性。只有承认人的“经济人”特性,加上完备的法规约束,诚信将成为人们的自然选择。  关键词中国文化;诚信;经济人假设    一、前言    
期刊
摘 要财产性收入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在收入分配领域长期探索的理论成果。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不仅能够激发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更对当前应对金融危机挑战,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重大意义。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现实条件是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拓宽居民投资渠道。  关键词收入分配;财产性收入;意义;政策措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
期刊
摘 要随着国际审计准则和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的审计准则先后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在审计学界和业界逐渐成为讨论的焦点,也成为整个审计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在这种行业环境下,接连发生的审计失败诉讼却给公众的心头抹上了阴影,进而引发了学界和业界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更深入和激烈的探讨和争论。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从分析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原因入手,探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优点和缺陷。
期刊
摘 要项目管理产生迄今,经历了传统的项目管理和现代的项目管理两大阶段。目前我国的项目管理知识已渗透到各个领域,PMP资格考试进入中国,已建立了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这标志着中国项目管理学科体系的成熟。本文对项目管理发展历史及我国项目管理现状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项目管理进一步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项目管理;发展;现状    有项目,就有项目如何管理的问题,项目管理作为管理
期刊
摘 要在WTO协议中,农产品贸易受《农业协议》管辖,因此农产品贸易中的反补贴内容与工业品贸易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存在差异,值得关注。  关键词国内支持;绿箱补贴;黄箱补贴;蓝箱补贴    世贸组织关于维护公平交易和正常竞争的贸易救济措施,主要有《反倾销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和《保障措施协议》。按这三个协议,各成员方在进口产品倾销、补贴和数量过激增长等给其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可
期刊
摘 要三项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的三项制度改革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裹足不前,必须结合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制定相应的改革方案,逐步推进方。本文结合笔者参与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阐述三项制度改革的的三个基本目标和原则,并提出实施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的操作程序和工作要点。  关键词三项制度;改革;国有企业    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工作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健
期刊
摘 要实施内部评级法是我国银行业加速国际化进程的要求,而我国在内部评级领域起步较晚,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差距较大,本文从贷款人信息管理,数据收集,贷款级别设置等角度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在内部评级实施中存在的障碍,并提出相应完善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次重大的金融危机,即欧洲货币危机,亚洲金融危机,拉美金融危机的爆发,旧巴塞尔资本协议
期刊
摘 要商业银行支行级基层机构是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和产品的销售终端,是各项管理制度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操作风险频发所在。基层机构负责人是本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对机构负责人的激励约束,督促基层机构负责人克尽职守,执行各项操作风险管理制度,落实各项操作风险管理措施,提高本机构对操作风险的防范能力,无疑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中一项相当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构负责人;激励约束
期刊
摘 要对于物流仓储系统,由于其物资补充和消耗规律易于描述,经费结构流图简单,适合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经济模型加以分析和研究,从而有利于决策者选择更加合理的策略,提高系统经济效益。   关键词物流仓储;经济模型;优化分析     对于仓储系统的基本要求是满足供给需求前提下,尽量减少存贮物资的数量,从而降低存贮费用,提高存贮系统经济效益。为达到这一要求,在存贮管理和运输上必须选择合理的策略。  确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