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bg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应试教育”阴影的笼罩下,高中历史教学虽然经历了新课改的洗礼,但仍未彻底摆脱“教师教、学生学”的框架,教师恨不得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统统教给学生。教师主动了,学生自然就会被动,结果必然导致许多学生对历史课失去学习兴趣。
  那么,针对中学历史教学现状,应采取哪些措施予以调整、改变或创新呢?除了健全历史课程的上课、测评制度与发掘历史课的素质教育功能外,关键是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法,使“教”与“学”在真正意义上换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
  一、端正、利用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激化动机靠空洞的说教不行,依靠诱发学生兴趣也难以持久生效,关键在于引发学生的“自我需要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只有把学生积极、主动的自觉行为调动起来,学生才能更好地发展。
  首先,教育学生认识自己,制定目标。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一个人从平凡到伟大,没有不可越过的鸿沟,而在于他们不断地自拔和更新罢了。”
  其次,对学生倡导探索,促进养成。时代发展呼唤教师必须把学生动员起来主动发展。让学生进行探索,学会学习。让学生在实现目标的奋斗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活动本身的魅力,逐渐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
  再次,使学生心情舒畅,成长成功。在教学中学生良好的情感是学习的自觉动力,是保证获得成功的因素。教师应从“爱心”出发,事事处处为学生着想,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使学生得到“进步容易”的感觉和“取得成功”的体验。
  最后,结合学科特点,抓住社会热点问题,运用基础知识引发学生“自我需要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如讲历史上的战争问题,可以结合近年来美国对伊拉克、科索沃和阿富汗的战争,让学生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自然就会得出结论:国力要靠科技,竞争要靠人才,从而懂得如何才能实现个人价值。
  二、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往往发源于兴趣,兴趣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致盎然,积极投入学习之中。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每个历史事件,把它转化为一个个教学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探讨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洋务运动”这一事件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如下问题:
  1.什么是洋务运动?为什么要开展洋务运动?其实质如何?
  2.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有何异同?
  3.镇压人民运动是洋务运动过程中自始至终的主要目的吗?
  4.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不是商品?
  5.关于洋务运动的作用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其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有人认为其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
  6.假如19世纪60年代中国也同日本一样搞改革,会不会成功?为什么?
  这样把问题一步步地推向深入,刺激学生去思考,去进行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不仅把有关洋务运动的难点和重点和盘托出,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打乱章节结构,从琐碎的史实中另辟蹊径,让史实归属于观点,用观点去统领史实,使学生从“陈迹”中捡拾起对今天有用的东西。唯有如此,才可能长久地调动学生的兴趣。
  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首先,实行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多提问、多质疑,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积极思考的良好品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大胆发表独立见解,并敢于向教师质疑。
  其次,让学生作为主体,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教学过程,自教品滋味,自编促自悟。引导学生充当教师角色,品尝传道、授业、解惑的创造劳动滋味,模拟编题,实际上是开发他们的创造才华。
  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明确将研究性学习列为普通高中学生的必修课,要求一切有条件的中学都要开设。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其着眼点是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开展接受性学习的同时,形成一种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呢?
  首先,教师要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学习,不仅要熟悉研究性学习的流程、内容,补充新的知识,而且要深刻地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密切师生关系,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创造最佳的环境和氛围。
  其次,对学生开设有关研究性学习的专题讲座,增强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本质和特征的理解,消除学生对创造的恐惧和误解,激发学生的自信、热情和潜能,使学生掌握创造的一般规律和科学方法,提高创造的自觉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质量。
  最后,以教材内容为基本依据,结合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围绕社会热点选择研究专题。具体实施过程如下:通读教材—专题调研—确定课题—研究讨论—成果展示—总结评价—课后延伸。例如,讲“抗日战争”这一课时,老师可以抓住日本右翼分子肆意篡改教科书和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等人参拜靖国神社等社会热点问题,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将学生学习与反思相结合,让学生自由结合组成课题小组,确定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了解和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访谈、上网、查阅书报杂志等获取资料的方式,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去伪存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克服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弊端,就必须注入素质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永恒的主题。中学历史教师在全面推行新课改实,深入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需要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索。只有教师先行动起来,学生才能活动起来;只有教师提高主导观念和水平,逐步构建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师生互动,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时政分析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时政分析不仅考验一个人的理论知识素养及分析探究能力,而且考验一个人的逻辑思维及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更考验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对学生时政分析能力的培养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内容。许多思想品德课的任课老师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这一能力,而在课堂的前五分钟设置“新闻播报”环节则是大家普遍采用的手段,即利用课堂的前五分钟时间,先由当日的“时政播报员”播报课前准
本文综述了决策辅助工具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包括决策辅助工具的概念、优势及不同形式的决策辅助工具在进行乳腺癌筛查中的内容、形式及效果,并对国内乳腺癌筛查
目的:分析妊娠早中期进行孕期营养、运动和体重控制的产前指导对于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观察组为妊娠早中期参加营养、运动和体重控
目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行为异常性疾患,也是儿童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患有本病的患儿大多数成长到青春期后,症状逐渐好转。但近年来多数报道指出本病会持续到成人期
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理论和操作,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都给我们提出了研究的课题。但在实践中,我逐渐发现小学生学习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操作比较机械化,容易在电脑的世界里迷失方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的实际情况,这些问题引发了我对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真正该学什么?如何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如何真正提高能力?如何让
摘 要: 学生普遍认为思想品德课空洞、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高。为此,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努力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创新教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开展各种新形式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新型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充分体验成长的快乐,从而赋予思想品德课以鲜活的生命力。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学习兴趣 生命力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健康人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所追求的永恒主题。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是实施课改的主要阵地。实现高效课堂是当前课改所倡导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由之路,也必然是广大政治教师始终孜孜以求的目标。  什么样的思品课堂才算是高效呢?简单地说,是指教学效果好、学生收获大的思想品德课堂,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真正予以实现的思品课堂。  如何检验课堂高效与否?我认为考试成绩虽已
摘 要: 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教育、虚拟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信息技术的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不断深入,能否增强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呢?本文对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误区进行探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中学思想品德课 误区    思想品德教学是一个特殊的教学过程,既要向学生传播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知识,又要向学
摘 要: 人文性是思想品德课程的主要特点,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以人为本,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尊重人的价值,实现“成人”的目的?作者从心理认识层面、道德层面、审美层面做了探索,并成之以文。本文的结论是:“人是目的”,人文精神视野下的课堂使命,“成人”(使人成为人)。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 人文精神 “成人”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新课程标准更是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