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的历程及创新探析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ora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内地的综艺节目起步较晚,现已进入以真人秀为主的发展阶段。近几年,中國大量引进国外版权的综艺节目,海外真人秀综艺节目的本土化发展趋势不容小觑,2014年,浙江卫视引进韩国SBS电视台综艺节目《Running Man》推出的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大获成功,然而随着《奔跑吧》六季的播出,收视率高开低走,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奔跑吧》为例,分析《奔跑吧》已有的本土化路径、本土化不足的原因、最后提出本土化创新路径建议。
  关键词:综艺节目;本土化;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8)15-0000-00
  1海外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的定义
  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为迅速适应东道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淡化企业的母国色彩,在人员、资金、产品零部件的来源、技术开发等方面都实施当地化策划,使其成为地道的当地公司。本文所说的“海外真人秀综艺节目的本土化”指的是,国外版权的综艺节目被引进中国之后,中国节目制作负责团队,结合中国的文化特色,对节目进行修整和创新,符合中国观众审美,使其当地化。
  2《奔跑吧》本土化的重要性
  《奔跑吧》开播六季同期收视率对比图(如图1)。
  图1 《奔跑吧》六季同期收视率对比图
  根据同期收视率对比折线图,可以看出第二季之后,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第六季整体播出呈逐渐下降趋势,缺少了韩国成熟模式的支持,加上本土化的程度不足,使得《奔跑吧》的节目缺少独一无二性,不可替代性低下,渐渐被其他新兴综艺节目取代,致《奔跑吧》收视率下降。
  照搬海外综艺节目内容,缺乏与国内观众的情感共鸣,就仅靠新鲜感维持收视率是薄弱的。《奔跑吧》的收视率高开低走,观众一开始被大型户外竞技的活动模式吸引,又因追捧韩国综艺节目,熟悉《Running Man》,所以《奔跑吧兄弟》第一季大获成功,并且在国内掀起了“撕名牌”热,“撕名牌”的游戏成了各种班级活动、同学朋友集体活动的热门活动。然而,随着“撕名牌”在《奔跑吧》中的出现频率频繁,且没有其他易模仿、易操作、带动情绪的游戏出现,对《奔跑吧》的关注度随着“撕名牌”热的下降而下降。另外,在《奔跑吧》掀起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节目热潮的同时,《极限挑战》、《挑战者联盟》、《二十四小时》等类似户外竞技真人秀综艺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开播,节目的同质化和集中播放容易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由此可以看出,海外真人秀综艺节目本土化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
  3《奔跑吧》本土化的历程
  3.1制作从合作到独立
  《奔跑吧》原名《奔跑吧兄弟》,第一季由浙江卫视和韩国SBS联合合作,第二、三、四季由浙江卫视节目中心制作。第五季起更名为《奔跑吧》,由浙江卫视节目中心独立制作。《奔跑吧》从一开始和韩国合作推出,到后来的独立制作,中国在《奔跑吧》节目制作中的话语权和领导权加强,能够在节目中融入更多中华元素,这是从海外引进模式综艺节目本土化的前提。
  3.2选景从国外到国内
  《奔跑吧》在第一季中,在韩国取景的集数占了一半,在制作独立之后,在选景方面以国内为主,,根据各地的民俗风情打造不同主题,将不同地区的特点与节目游戏环节相融合。六季《奔跑吧》选景地点跨越浙江省、甘肃省、湖北省、四川省、广东省、河南省等中国13个省份,上海、北京、重庆3个直辖市,以及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捷克、奥地利5个国家。在第一季第1期的《白蛇传说》中,此期是以雷峰塔的传说为基点,将传说融入节目环节,第一季第7期的《穿越世纪的爱恋》,此期加入银行老板、舞女、车夫等老上海元素,使得老上海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3.3游戏从模仿到创新
  《奔跑吧兄弟》一开始采用“五五开”的策略,一半采用原版的经典游戏,如撕名牌,另一半采用原创自制的游戏,《奔跑吧》在后来,逐渐减少了“撕名牌”的环节,名牌渐渐只作为嘉宾姓名的标签,在《奔跑吧》第二季中,甚至完全取消“撕名牌”这一环节,游戏情节更在注重对成员文化能力上的挑战,如英语演讲、在面试中的应变能力,《奔跑吧》成员中竞技的不再仅仅是体力、速度、勇气,而更多的是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竞技,赋予了《奔跑吧》新内涵。
  4《奔跑吧》本土化程度不足表现
  4.1本土化形式表面
  节目内容与选景地点民俗民情的融入浮于表面,只是单纯地从服饰上进行贴合,有的为了获得很大的综艺效果,甚至让一些传统文化低俗化,又或者主题与选景地点无关,出现脱节的情况。比如《奔跑吧兄弟》第二季第七期在广州拍摄的,这期主题是《拯救巨婴大作战》,契合了“六一儿童节”的主题,但没有注意和拍摄地的融入,只是单纯地借助广州的场地拍摄了一期与广州无关的节目,另外,这期单纯地用巨婴的服饰博得观众眼球,与“六一儿童节”的结合只留于服饰表面,孩子们单纯的欢乐并未体现。相比于同类型斗智斗勇的大型户外竞技节目——《极限挑战》,《奔跑吧》流于表面的民俗民情、与选景地脱节的现象,既没有起到节目应有的教化作用,也没有起到对当地文化的传播推进作用。对于观众而言,这样的《奔跑吧》只是自己无事可做的时候消遣,对自己的日常没有冲击力和教化性,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可替代品。
  4.2缺乏专属标签游戏
  除了保留《Running Man》原有节目特色的游戏——火爆一时的“指压板”和“撕名牌”游戏之外,《奔跑吧》缺乏其专属标签的游戏形式,一味效仿韩国综艺“撕名牌 其他游戏”的游戏组合形式,是不明智的,《奔跑吧》需要有一个专属《奔跑吧》的亲民性高,可以被大众实践的游戏是不容忽视的。然而,《奔跑吧》现在的游戏有的限于当时的环境场地,比如坡度奔跑、泥泞中摆pose;有的限于道具,比如水上跳跳机、闯关关卡设置;有的限于服装,比如穿着道具服装对对碰……这些游戏对活动场地、活动道具、活动服饰要求高,不利于人们日常推广,在人们平时生活中,这些游戏费时费力,更主要的是,不易开展,不如“撕名牌”可操作性强,因此,《奔跑吧》目前如何“指压板”和“撕名牌”之外的游戏,具有的亲民性低,不能成为其专属标签游戏。   5《奔跑吧》本土化程度不足原因分析
  韩国《Running Man》于2010年開播,目前为止已播出351集,《Running Man》的兴久不衰必有其生存之道,比较分析韩国和中国的情况,利于中国《奔跑吧》的转型和成熟。
  5.1外部竞争有限
  韩国综艺节目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有放送公社(KBS)、文化放送株式公社(MBC)和SBS株式公社(SBS)三大无线电视台,综艺节目种类多、数量大,节目随时可能被取消的压力促使节目制作团队不断进行内容创新。而在中国,真人秀综艺节目于2003起才逐渐兴起,类似的大型户外竞技综艺节目数量不多,且韩国《Running Man》已为中国《奔跑吧兄弟》综艺节目的推出积累了一定的观众,《奔跑吧》的推出与其他综艺节目的竞争压力相比于韩国较小。
  5.2内部动机缺乏
  在娱乐文化产业发展迅速的韩国,流水线式的生产,艺人数量大,韩国民众普遍认为艺人只有公司包装的光鲜外表,没有强劲的实力,基于艺人的社会地位低下的社会文化,韩国艺人愿意在综艺节目中丢弃“偶像包袱”来加强综艺感,让观众对节目产生持续地兴趣。而在中国,明星“靠脸吃饭”,节目通过邀请不同的明星嘉宾参与节目,利用明星的粉丝率提高本身的收视率,对艺人本身的素质和综艺感需求不足,节目往往更重视嘉宾的选择,而忽视对节目质量的提高,使得节目制作流于表面,缺乏内部创新动机。
  6《奔跑吧》本土化路径创新探究
  6.1后期制作本土化
  后期制作风格是综艺节目看点之一,增加了综艺节目的独特性。节目制作建议要求在真实展现包括嘉宾、导演、工作人员等节目参与者的情况在内的各种情景,多机位、多角度的拍摄还原真实状况的同时,增加对当地的机位拍摄,使焦点不再单纯地聚焦于人物,比如,广受好评的《中餐厅》和《亲爱的客栈》的后期制作,《中餐厅》的后期制作擅于结合拍摄地点元素,比如,第一季结合所在的海边元素,唯美又不失调皮,第二季结合科尔马雕塑元素,浪漫又不失情趣,后期制作是《中餐厅》这档综艺节目的一大特色。在综艺节目《亲爱的客栈》中,节目组动用多个机位拍摄,通过后期精心制作,记录了泸沽湖当地的美景,观众在看明星们经营客栈的同时,也深深被当地美景吸引,很多观众慕名而来,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6.2节目道具本土化
  《奔跑吧》的场地取景可以不局限于国内,但在国外拍摄的时候,更要节目道具的本土化。物品可以承载一个民族的文化,在拍摄国外特辑的时候,游戏环节可以更加注重使用中国特色的节目道具,游戏情节也可以更加注重对中华文化的推广,比如使用有中国特色民族标记的滑雪板、服装更加注重中国丝绸元素,可以邀请外国友人一起画脸谱、编织中国结等中华非遗技艺的制作当中,在节目进行的同时,推广了中国文化,增加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力,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文化,也使得节目道具成为《奔跑吧》综艺节目的一大特色。
  6.3节目嘉宾本土化
  《奔跑吧》的节目嘉宾邀请,纯粹按照嘉宾的人气和最近火爆的综艺、电视剧、电影选择的,这样的选择标准不利于推动整个娱乐界的良性发展,也容易使观众对嘉宾的频繁出现感觉到审美疲劳。节目嘉宾的本土化,可以根据节目的拍摄和艺人们的家乡想匹配,比如,拍摄地在苏州,苏州是韩雪的家乡,可以邀请韩雪为这期的节目嘉宾,这样的嘉宾选择,给节目带来另一种当地人的角度和感觉,会增加节目效果的代入感。
  7结语
  海外真人秀综艺节目在引进和推广的过程中,本地化的实现是不可避免要面临的问题,本地化的实现,一方面增加了节目特色和节目与观众之间的情感共鸣,保持节目独一无二性的同时,维持节目收视率。本地化的实现,另一方面也推动中国国内的民族文化的发掘和传播、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晓静.浅谈电视娱乐节目审美疲劳与发展趋势[J].新西部(理论版),2013,(13):116 120.
  [2]刘璇.海外版权综艺节目本土化研究(2012,2013)[D].重庆工商大学,2014.
  [3]王瑶.我国电视综艺节目本土化发展中的困境及摆脱——以《爸爸去哪儿》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5,6(11):40.
  [4]裴梓言.综艺节目本土化的路径探索[D].黑龙江大学,2016.
  [5]林倩.我国电视荧屏引进类综艺节目“本土化”改造研究[D].吉首大学,2016.
  [6]刘琳.真人秀节目本土化的发展趋势及问题[J].记者摇篮,2017,(03):35-36.
  作者简介:张心童(1998—),女,汉族,江苏苏州人,本科,研究方向:社区居家养老,关注文化传播的本土化历程。
其他文献
摘要:“灵感”,顾名思义心灵的感悟,“灵”,虚幻缥缈,若隐若现;“感”内涵之底蕴,思想之根源,艺术创作灵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艺术作品的根源,是人们对艺术认识的表现力,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短暂性、独创性、非自觉性和亢奋性等特点、是开启一部优秀艺术作品之门名副其实的“金钥匙”。  关键词:来源;理解;洞察力  中图分类号:J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03-0
关键词:课堂教学;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超重与失重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指出:“科学思维”是物理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 1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联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在科学领域的具体运用;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进行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
摘要:在当今“一带一路”政策影响下,中俄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更趋密切。基于中俄文化的相近与相异,分析其对中俄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从前苏联俄罗斯到当代俄罗斯的比较,结合Hofstede五种文化维度,从权力维度来看, 前苏联俄罗斯青年和当代俄罗斯青年文化价值观相近,变化不大,易受意见领袖的影响,且信息的人际影响更强、更快。从关系维度来看, 当代俄罗斯青年有个人主义的倾向,群体趋于不附和大众口碑。从性别维度
摘要:《元曲选》是现存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元杂剧选集,又名《元人百种曲》,明臧懋循编。其语言大致反映了元明时期的口语面貌。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汉语的称谓语是汉语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而变化。本文试图通过对《元曲选》中女性称谓的调查分析,解读其所包含的文化信息。  关键词:《元曲选》;女性;文化解读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2
摘要:为更好地开展学校工作,组织和教育学生,家长会成为教师汇报学生表现和学习成绩的一种途径。但是,往往一听说开家长会,学生和家长都十分害怕,像是参加批斗会、告状会。为了让家长会开展得更有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家长会存在的问题,探索新型家长会模式,开展特色主题家长会,深化家校关系,打开家校交流新局面,创造新风景。  关键词:新型家长会;特色主题;家校交流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以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六章第二节“牛顿第二定律”为例,以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为主线,从构建核心概念和规律、践行科学思想、体会实验探究、培养科学精神四个方面,介绍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策略,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知识内化理解,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角度,实现能力进阶。  关键词: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探究;科学思想;核心素养  引言  近年来高中新课标修订用“学科活动”
摘要:现代作曲技法不断创新与发展,但不论其如何演变,作曲家们的音乐活动和艺术创作都是围绕着音乐的三大基本要素而展开的,即:音高、节奏与和声。他们在不断探索音乐最重要的一个要素——音高在创作中的组合方式与创作理念,探索、发掘及寻找新的音响。总的来看,从调式的起源与发展,再到无调性和序列音乐的创作手法,音乐作品始终离不开其音高内在排列所具有的一定的规律性和逻辑性。民族调式是最能体现中国现当代作品的特色
摘要: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同时也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正当防卫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近些年我国对正当防卫的重视并不高,现实生活中运用很少。在司法实务的司法案列中更是寥寥无几,甚至我在看见有些刑法实践案列中我认为应当属于正当防卫,但结果往往宣判为防卫过当,法院很少承认案件被告人提出的关于正当防卫的辩护意见。全国的法院中关于正当
“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改变传统式教学为突破口”的课改理念要求我们应该倡导探究性教学,即学生主动参与的自主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试以“多倍体”一节的教学为例探讨探究性教学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本节课主要在掌握“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
摘要:“爨文化”,作为西南民族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自魏晋以来,南中大姓之一的爨氏便逐渐称霸南中地区,控制长达四百余年。今以现存于云南省曲靖县第一中学的《爨宝子碑》为依据,通过对其碑刻内容、爨氏家族的历史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再次探析爨文化的历史内涵,探讨其对民族文化发展继承与保护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爨文化;爨宝子;南中大姓;汉文化;内涵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