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裔摄影大师衫本博司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艺术主题是时间
  一位看过“触摸经典”大师作品展的朋友跟我聊起摄影史时这样说:“大凡能载入史册的人,总是要有开创性或者自己独有的理念才有可能”,美籍日裔摄影大师衫本博司就是这样,将自己的特点发挥到无人能企及。
  时间、记忆、水、光线、空气,这些是评论家们在谈论衫本博司的作品时使用最多的词汇。我以为,他最喜欢的应该是“空”这个字。他的“电影院”系列作品用长时间的曝光,留存了发光的屏幕,所做的心理暗示无非是想提醒人们,人生无论怎样的表演,最后留下的都是空白。
  “海”的系列则看似平静,其实是在讲述平静表面下的激流暗涌。近年来的新作“电极”系列,更是他走向艺术巅峰的另一个极端之作。这组作品以奔放的动态和能量,影射着生命起源之时迸发出的火花,更重要的是他并未使用相机,而是将一块电极板放在充满药液的显影盆里,将不曾曝光的大底片与电极板接触,把通电的一瞬间产生的火花留存在了底片上。这样富有试验性的创作,大约是想弥补以前所有创作留下的遗憾:在大自然里他不曾表现过“电”,以往留下的只是时空的记忆,这系列作品却阐释了人生不可回避的死亡,无论你多么强壮,一通电都可能瞬间离开这个世界。
  衫本博司的强悍就在于他将哲学融入了摄影,用这样的方法来思考问题也说明了他内心的极致痛苦。有人说气候偏热的印度地区容易出哲学家,我的看法截然相反,哲学家跟气候的冷暖没有关系,倒是跟人生的磨难有着必然联系。德国出过那么多的大哲学家,与这个民族精神上所受的急剧痛苦不无关系。
  与其他日本摄影家不同的是,衫本博司还受过西方的艺术教育,空灵的佛学思想与西方哲学所产生的化学反应,使他成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艺术家。
  1974年,当时纽约MOMA的摄影部主任萨考夫斯基给日本的一批摄影家做了“日本新摄影”大展,使得荒木经纬、森山大道等一批日本摄影家在西方崭露头角,但就艺术的认知度与成就来讲,目前还没有哪位日本摄影家能超过衫本博司。他的作品严谨、讲究、限量数低,深受西方收藏界的追捧。
  有人曾经问我,同样是日本大摄影家,他们有着怎样的不同?我以为,有的是靠街拍的运气在创作,人物虽然生动,但缺少深层次的内涵,有的则不厌其烦地将镜头对准女人,重复审视着同一种趣味,唯有衫本博司是在不断变化与实践的努力之中。他用他所理解的图像告诉我们,身处模糊的世界里,尽管有着如此众多的困惑与迷茫,又无论经历怎样的疲惫与忧伤,总能遇到强有力的闪电与风雨后灯火辉煌的景象。
其他文献
摘要 由于文化传统和历史意识形态的不同,中国电影镜语所传达的图像意义有别于西方,尤其在性爱题材的电影中表现突出,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建国以来中国电影性爱题材也呈现出了不断开放填充的自由空间,经历了从“无性”到“弑父”再到“无父”的变动。本文则试图从这一流变中探寻一条更加人性化的救赎之路。  关键词 禁忌 自由 无性的革命 父权文化 弑父 无父    一、无性的革命年代    由于文化传统的不同,
3種瑕疵,3种“味道”  你看过那些唯美的老照片吗?有没有对它们独特的画面效果印象深刻?又有没有想过,为何会老镜头与胶片的成像与现在的相机有诸多不同?  要解答上面提出的问题,我们首先要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绝大多数老镜头都不如现在市面上销售的镜头。这并不是否定老镜头的存在意义和使用价值,而是我们接下来讨论的基础,也是客观事实。毕竟人类在镜头光学领域是一直进步的,一项项新技术和新工艺塑造了如今强悍的
[摘要] 艺术人像摄影图片提供给消费者的主要是它的审美价值,由于审美价值具有相对性,因此审美作品的创作活动要考虑消费者对作品审美要求,本文从具体的摄影创作实践上,着重分析了摄影师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如何在尊重消费者审美要求的基础上,体现其创作个性与表现意图,达到审美追求的个性与大众化的融合。  [关键词] 艺术人像 摄影创作 审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审美消费需求开始活跃,艺术人像摄影
用料充足设计独特  对于这个定位的镜头,用户首要考虑的就是成像素质。而适马陆续推出的几款ART广角大光圈镜头都备受好评。当然,作为“大三元”的一员,适马14-24mm f/2.8 HSM Art面向受众更广,变焦比定焦在设计上难度也更大,所以必然更加用心。  从官方给出的资料上看,适马14-24mm f/2.8 HSM Art镜头采用了复杂的11组17片光学结构,其中包含多达3片FLD镜片、3片S
理由1:大片視角  我经常看到有人会说“无人机会取代相机”,就像之前的“手机秒杀单反”这种言论一样,但是在我看来无人机跟相机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互有优势,相辅相成。  来过冰岛的小伙伴都应该知道这个地方:地热区。这里确实是个非常热门的景点。但是问题就在于看起来好看,但拍起来难,而且游客众多,画面会有很多干扰。无人机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图所示,超高机位解决了在平地拍摄的几大痛点。不用担心人多
[摘要]以侯孝贤,杨德昌、李安、蔡明亮等为代表的台湾导演及其作品享誉海內外,但是台湾电影却是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本文从浓郁的传统性和文学性,鲜明的现代性与时尚感,相对的封闭性与尴尬感三个方面分析台湾电影的特征,并探讨台湾电影如何扭转颓势、取得艺术和商业的双赢。  [关键词]台湾电影    2006年3月,台湾导演李安继《卧虎藏龙》获得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后,又凭借电影《断臂山》喜获第78
[摘要] 桔园广场是秭归新县城重点居民区园林绿化项目,本文介绍了该项目的设计背景及构思原則,同时,也对如何把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文化相融合,营造具有三峡独特文化韵味城市景现的策略与方法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秭归 桔园广场 地域特色 传统文化 以人为本    一、项目概况    桔园广场位于秭归新县城桔苑居民小区,是秭归重点居民区园林绿化项目。广场占地面积16277M2,南临
東田,杭嘉湖平原、浙江嘉兴桐乡洲泉镇一个明星村落群,改革开放中国江南乡村城镇化的典型样本。  千百年来,农耕文明孕育下的东田人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但这一切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生了转折:由传统的农业村落转化为新型的工业化、商业化的现代城镇。这里的人们也由传统的农民的身份逐渐多元化—成为工人、企业家、商人、技术员工、专家学者等等。相伴而生的是,这里的自然、社会景观,包括
近年来,中国各地的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地方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美丽乡村不仅提高了村民自身的生活水平,也为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提供了好去处。美丽乡村也是摄影人镜头中的宠儿,他们把乡村之美以更直观的方式传播开来,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本期征集主题为“美丽乡村”,从来稿中看,国内、国外的鄉村场景都频繁露面。无论是全国早已闻名的景点,还是被发现不久的“新星”,都有摄影师给
拍摄大部分人文类照片,当时的场景往往容易杂乱,难以做到简洁,你不想收入的元素却不得不收入。还好有后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处理,让背景、环境干净起来。简洁背景、环境有很多办法,本期讲解一个,就是处理为高调照片,这是一种非常快捷、有效的做法,这样可以让画面整体影调协调统一,主体突出,背景、环境干净简洁。  在Photoshop中打开照片,创建一个“曲线”调整图层,如图向上提升曲线中间调和暗部,提升画面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