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侯孝贤,杨德昌、李安、蔡明亮等为代表的台湾导演及其作品享誉海內外,但是台湾电影却是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本文从浓郁的传统性和文学性,鲜明的现代性与时尚感,相对的封闭性与尴尬感三个方面分析台湾电影的特征,并探讨台湾电影如何扭转颓势、取得艺术和商业的双赢。
[关键词]台湾电影
2006年3月,台湾导演李安继《卧虎藏龙》获得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后,又凭借电影《断臂山》喜获第7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全球瞩目的焦点投向李安和他的一系列作品,随之带动的是全球对台湾电影的关注。据说李安导演不论有多忙,每年都会抽时间出席台湾金马奖的颁奖典礼,鼓励台湾本土电影的发展,但是近几年台湾电影的发展却差强人意,那么台湾电影在起起伏伏的发展历程中究竟有什么特色,既能造就一批名导,又在近几年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败呢?
一、浓郁的传统性和文学性
台湾电影从诞生之初就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台湾电影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包括日本文化、美国文化等,但它一直没有抛弃中国文化的根脉。首先是一大批文学创作者投入电影创作,担任编剧的工作。以琼瑶作品为代表的“言情时代”,引起琼瑶式文艺片的观看热潮,包括《窗外》(1973)、《心有千千结》(1973)、《海鸥飞处》(1974)、《我是一片云》(1976)等,这些影片满足了7。年代年轻人对于爱情的美好寄托,但是这种远远脱离生活的“梦幻”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肃电影取代了。
以侯孝贤为代表的80年代导演直面严肃现实的生活,并从中国古典诗词、小说中寻找“滋养”,从《小毕的故事》、《风柜来的人》等作品中可以发现这种倾向,而长期与之合作的编剧朱天文不仅是台湾新电影的重要编剧,而且是台湾文坛风光无限的女作家。她高中时代就写小说,曾获《联合报》、《中国时报》文学奖。1983年将获奖小说《小毕的故事》与侯孝贤合作改编成剧本搬上银幕,获第二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1985年创作剧本《童年往事》获第二十二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此后与侯孝贤合作编剧创作了许多闻名影坛的台湾新电影。如:《风柜来的人》1983获法国南特三大洲影展最佳作品奖,1995年创作剧本《好男好女》获第三十二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编剧奖等,可见强厚文学根基的支撑是台湾电影注重的重要方面。
其次,一些导演都乐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电影的拍摄相结合,如胡金铨的电影发挥中国京剧的特色,结合弹簧床与吊钢丝的特技,运用蒙太奇电影手法,使得武打动作快速俐落,动静收放形成视觉韵律,加上摄影优美、意境不俗,服装、造型考究,创造出独特的个人风格。
二、鲜明的现代性与时尚感
1982年拍摄的影片《光阴的故事》掀起了台湾“新电影运动”的浪潮,这部影片包括四个风格不同的故事:《小龙头》(导演:陶德辰)、《指望》(编导:杨德昌)、《跳蛙》(编导:柯一正)和《报上名来》(编导:张毅)。这几个精心构思的故事,时间的跨度都很大,而且看似散漫,其实却连贯一致,分别对童年、少年、青年、成人四个不同阶段的人生目标作了独到的探讨和有趣的表述。而台湾电影真正的现代化始于《儿子的大玩偶》(侯孝贤、曾壮祥、万仁合导,1983)。这部影片改编自黄春明的3篇短篇小说,以流畅的现代电影语言呈现出迥异于以往台湾电影的意境,不但获得评论界一致的好评,票房也非常好,自此确立了台湾电影的新浪潮。
一些原本拍摄商业电影的导演见到新电影受到欢迎,也纷纷改编乡土小说,拍出类似的电影,如《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白景瑞导演)、《在室男》(蔡扬明)等。可是新电影虽然优秀,产量毕竟有限;80年代台湾电影主要仍充斥着赌博片、犯罪片、及以许不了为主角的嬉闹片。此时真正主导台湾华语电影市场的是香港电影,因此台湾新电影的票房逐渐低迷,舆论上也开始出现批判的声音。新电影的支持者与反对者逐渐壁垒分明,造成整体台湾电影气势渐弱。讽刺的是,新电影及其导演在台湾电影界饱受批评,票房也受观众冷落,但自80年代末起却大受国际影展与各国艺术电影市场的欢迎,如新电影运动的一员大将杨德昌,他的《海滩的一天》、《轱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麻将》等电影以现代感极强的影象,诉说着每一代人的阵痛,尤其是获得嘎纳大奖自《一一》,达到其创作的颠峰,深受影迷喜爱。
进入90年代后,李安、蔡明亮等成为世界瞩目的台湾导演。李安的《推手》(1991)、《喜宴》(1993)、《饮食男女》(1994)等在台湾本地与国际票房上均非常成功:从东方到西方,从艺术到商业,李安不仅是台湾电影、甚至也是中国电影里,可以看到的最为乐观的出路和未来。2000年的《卧虎藏龙》结合美中台港的资金与技术,获得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于是在台湾借各地名利兼收,把李安的声望推到一个高峰,2006年凭借《断臂山》获得最佳导演奖更是让华人电影扬眉吐气。蔡明亮则展现他较为个人而阴郁的导演风格,《爱情万岁》、《你那边几点》等一系列作品,他展示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不断思考和追问现代人面临的问题。蔡明亮的电影给人一种现代寓言的感觉,但也因为十分灰涩难懂,使其作品虽声名在外,但在台湾一直是曲高和寡。
三、相对的封闭性与尴尬感
新世纪的台湾电影,出现了一批年轻导演如林正盛、张作骥、易智言等,作品愈加趋向小品化,风格亦趋于轻盈,虽然有一些从国外学成归来的人才加入电影的创作,但是台湾电影文化自身发展的封闭性,使得他们在艺术高度上无法向前辈看齐。台湾电影资料馆馆长李天则认为,电影人过分关注自己的“小我”,“而与台湾人的生活不贴近,太过个人化就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此外,电影学界和部分影评人对于艺术性的重视,使得台湾电影在商业性上又畏首畏尾,无法与香港电影相提并论,更别提抗衡好莱坞大片的侵袭,因此现在的台湾电影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
诡异的是,台湾电影虽然电影量在减少,票房在减少,但是在国际上却收到高度重视和好评,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等在台湾电影节上频频获奖,获奖影片在台湾电影市场上却屡屡失败。如何摆脱台湾电影发展的这种尴尬感,台湾资深影评人、吉光电影有限公司制片焦雄屏提出到大陆寻求电影合作的事宜,2000年,吉光与大陆第六代导演王小帅合作,拍摄了影片《十七岁的单车》,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多个奖项,她认为,大陆的拍摄题材取之不尽,“俯手皆是”,台湾电影应该摆脱这种封闭性,不断突破与创新,才有可能闯出另一条路。
2007年1月25日,台湾首位80后导演陈映蓉来北京为电影《不完全恋人》做宣传,此前她指导的《十七岁的天空》及《国士无双》都曾创下台湾本地电影的高票房,被称为新生代中最有商业潜质的导演,实在是后生可畏。对于台湾电影的衰败现状,她却认为,其实台湾有蛮多机会提供给年轻电影人。她认为“内地电影的根基很厚实,相比来说台湾电影的断层很明显,像我这么年轻的人能拍长片,其实很畸形。”
应该相信,在侯孝贤、杨德昌、李安、蔡明亮等大导演的光环笼罩下,随着新生代台湾电影人的成长,台湾电影终究会扭转颓势,取得艺术和商业的双贏。
[关键词]台湾电影
2006年3月,台湾导演李安继《卧虎藏龙》获得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后,又凭借电影《断臂山》喜获第7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全球瞩目的焦点投向李安和他的一系列作品,随之带动的是全球对台湾电影的关注。据说李安导演不论有多忙,每年都会抽时间出席台湾金马奖的颁奖典礼,鼓励台湾本土电影的发展,但是近几年台湾电影的发展却差强人意,那么台湾电影在起起伏伏的发展历程中究竟有什么特色,既能造就一批名导,又在近几年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败呢?
一、浓郁的传统性和文学性
台湾电影从诞生之初就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台湾电影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包括日本文化、美国文化等,但它一直没有抛弃中国文化的根脉。首先是一大批文学创作者投入电影创作,担任编剧的工作。以琼瑶作品为代表的“言情时代”,引起琼瑶式文艺片的观看热潮,包括《窗外》(1973)、《心有千千结》(1973)、《海鸥飞处》(1974)、《我是一片云》(1976)等,这些影片满足了7。年代年轻人对于爱情的美好寄托,但是这种远远脱离生活的“梦幻”没有维持多久就被严肃电影取代了。
以侯孝贤为代表的80年代导演直面严肃现实的生活,并从中国古典诗词、小说中寻找“滋养”,从《小毕的故事》、《风柜来的人》等作品中可以发现这种倾向,而长期与之合作的编剧朱天文不仅是台湾新电影的重要编剧,而且是台湾文坛风光无限的女作家。她高中时代就写小说,曾获《联合报》、《中国时报》文学奖。1983年将获奖小说《小毕的故事》与侯孝贤合作改编成剧本搬上银幕,获第二十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1985年创作剧本《童年往事》获第二十二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此后与侯孝贤合作编剧创作了许多闻名影坛的台湾新电影。如:《风柜来的人》1983获法国南特三大洲影展最佳作品奖,1995年创作剧本《好男好女》获第三十二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编剧奖等,可见强厚文学根基的支撑是台湾电影注重的重要方面。
其次,一些导演都乐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电影的拍摄相结合,如胡金铨的电影发挥中国京剧的特色,结合弹簧床与吊钢丝的特技,运用蒙太奇电影手法,使得武打动作快速俐落,动静收放形成视觉韵律,加上摄影优美、意境不俗,服装、造型考究,创造出独特的个人风格。
二、鲜明的现代性与时尚感
1982年拍摄的影片《光阴的故事》掀起了台湾“新电影运动”的浪潮,这部影片包括四个风格不同的故事:《小龙头》(导演:陶德辰)、《指望》(编导:杨德昌)、《跳蛙》(编导:柯一正)和《报上名来》(编导:张毅)。这几个精心构思的故事,时间的跨度都很大,而且看似散漫,其实却连贯一致,分别对童年、少年、青年、成人四个不同阶段的人生目标作了独到的探讨和有趣的表述。而台湾电影真正的现代化始于《儿子的大玩偶》(侯孝贤、曾壮祥、万仁合导,1983)。这部影片改编自黄春明的3篇短篇小说,以流畅的现代电影语言呈现出迥异于以往台湾电影的意境,不但获得评论界一致的好评,票房也非常好,自此确立了台湾电影的新浪潮。
一些原本拍摄商业电影的导演见到新电影受到欢迎,也纷纷改编乡土小说,拍出类似的电影,如《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白景瑞导演)、《在室男》(蔡扬明)等。可是新电影虽然优秀,产量毕竟有限;80年代台湾电影主要仍充斥着赌博片、犯罪片、及以许不了为主角的嬉闹片。此时真正主导台湾华语电影市场的是香港电影,因此台湾新电影的票房逐渐低迷,舆论上也开始出现批判的声音。新电影的支持者与反对者逐渐壁垒分明,造成整体台湾电影气势渐弱。讽刺的是,新电影及其导演在台湾电影界饱受批评,票房也受观众冷落,但自80年代末起却大受国际影展与各国艺术电影市场的欢迎,如新电影运动的一员大将杨德昌,他的《海滩的一天》、《轱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麻将》等电影以现代感极强的影象,诉说着每一代人的阵痛,尤其是获得嘎纳大奖自《一一》,达到其创作的颠峰,深受影迷喜爱。
进入90年代后,李安、蔡明亮等成为世界瞩目的台湾导演。李安的《推手》(1991)、《喜宴》(1993)、《饮食男女》(1994)等在台湾本地与国际票房上均非常成功:从东方到西方,从艺术到商业,李安不仅是台湾电影、甚至也是中国电影里,可以看到的最为乐观的出路和未来。2000年的《卧虎藏龙》结合美中台港的资金与技术,获得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于是在台湾借各地名利兼收,把李安的声望推到一个高峰,2006年凭借《断臂山》获得最佳导演奖更是让华人电影扬眉吐气。蔡明亮则展现他较为个人而阴郁的导演风格,《爱情万岁》、《你那边几点》等一系列作品,他展示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不断思考和追问现代人面临的问题。蔡明亮的电影给人一种现代寓言的感觉,但也因为十分灰涩难懂,使其作品虽声名在外,但在台湾一直是曲高和寡。
三、相对的封闭性与尴尬感
新世纪的台湾电影,出现了一批年轻导演如林正盛、张作骥、易智言等,作品愈加趋向小品化,风格亦趋于轻盈,虽然有一些从国外学成归来的人才加入电影的创作,但是台湾电影文化自身发展的封闭性,使得他们在艺术高度上无法向前辈看齐。台湾电影资料馆馆长李天则认为,电影人过分关注自己的“小我”,“而与台湾人的生活不贴近,太过个人化就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此外,电影学界和部分影评人对于艺术性的重视,使得台湾电影在商业性上又畏首畏尾,无法与香港电影相提并论,更别提抗衡好莱坞大片的侵袭,因此现在的台湾电影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
诡异的是,台湾电影虽然电影量在减少,票房在减少,但是在国际上却收到高度重视和好评,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等在台湾电影节上频频获奖,获奖影片在台湾电影市场上却屡屡失败。如何摆脱台湾电影发展的这种尴尬感,台湾资深影评人、吉光电影有限公司制片焦雄屏提出到大陆寻求电影合作的事宜,2000年,吉光与大陆第六代导演王小帅合作,拍摄了影片《十七岁的单车》,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多个奖项,她认为,大陆的拍摄题材取之不尽,“俯手皆是”,台湾电影应该摆脱这种封闭性,不断突破与创新,才有可能闯出另一条路。
2007年1月25日,台湾首位80后导演陈映蓉来北京为电影《不完全恋人》做宣传,此前她指导的《十七岁的天空》及《国士无双》都曾创下台湾本地电影的高票房,被称为新生代中最有商业潜质的导演,实在是后生可畏。对于台湾电影的衰败现状,她却认为,其实台湾有蛮多机会提供给年轻电影人。她认为“内地电影的根基很厚实,相比来说台湾电影的断层很明显,像我这么年轻的人能拍长片,其实很畸形。”
应该相信,在侯孝贤、杨德昌、李安、蔡明亮等大导演的光环笼罩下,随着新生代台湾电影人的成长,台湾电影终究会扭转颓势,取得艺术和商业的双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