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竞争已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可以说,从入幼儿园那天起,我们就在为多得几朵小红花、多得几分考试分数与同伴、同学竞争着。长大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还要面临着新的生活与挑战,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竞争能给成功者带来欢乐,给失败者带去痛苦,但不管你喜不喜欢竞争,我们都必须勇敢地面对它。
个案点击
李晓晓和李婧都是学校里有名的尖子生,高二分班时两个人被分到了同一个班里。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班主任还特意将她们俩安排坐在了一起。由于两个人的水平相差无几,她们在班里有一个小小的绰号——“李氏二姐妹”,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大家安静备考之时,她们之间却产生了一场激烈的竞争。
高三下半学期,学校组织统考准备选拔一名数学尖子生,谁的成绩突出谁就有可能被学校推荐参加省里举办的奥林匹克数学比赛,而且如果在省里取得名次还有可能被保送到清华大学读书。面对这块诱人的大蛋糕,同学们都拭目以待,而这场激烈的打拼早已在李晓晓和李婧之间展开了。
有一天,李晓晓发现李婧在做一本奥林匹克数学习题集,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本书,心里产生了好奇,很想也买一本来做做。于是她就问李婧那本书是从哪里买来的,李婧不屑地看了李晓晓一眼,没好气地说附近没有卖的,是一位亲戚从北京带来的。越是买不到,李晓晓越是对那本书产生了兴趣,因为竞赛命题组的专家都是北京的名师,这本书很有可能派上用场。于是,她试着向李婧借,可李婧说什么也不同意,第二天还借口自己不小心把书给弄丢了来搪塞李晓晓。从那以后,一向和睦相处的“李氏二姐妹”如同陌生的过路人,很少说话。
等到快要高考时,两个人更是憋足了劲儿,比着学习。你学到十一点,我就看到十二点;你数学得100分,我就争取考101分……就这样,两个人在恶性循环竞争中,身心俱疲。结果高考成绩公布时,老师眼里的“状元”和“榜眼”让人大感意外,李晓晓刚过二本线,李婧也只去了一所普通的专科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去年暑假,两个人在母校里不期而遇,当谈起高考时那段竞争的时光,两个人都默默地低下了头,感到非常后悔。
案例分析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生存竞争就是一个核心概念,而在人类社会中竞争也普遍存在。在现实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想成就一番事业,都在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这就不免会产生竞争。竞争是为实现某种成就而产生的。上面的案例再现了争强好胜的学生在学习上的激烈竞争。
竞争也是一种抱负行为的表现,22岁的项羽看到秦始皇巡游江南,感慨道:“彼可取而代之。”这固然是远大的抱负,而中学生想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想出人头地,也是在实现着自己的抱负。拿破仑有句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由此可推,“不想考第一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想当冠军的运动员不是优秀运动员”、“不想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不是杰出的科学家”等。
另外,意志品质也是竞争必备的第三种心理成分。心理学家曾对300名天才人物的早期心理特征做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人自我意识中的积极品质和成就动机的持久性要远远高于一般人,这说明积极的意志品质是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日本著名女排教练大松博文说过:“不付出比别人多的汗水,就不能获得比别人好的成绩。”因而,在那些成功人士的背后往往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对策
首先,要让自己明白,无论是哪个领域里的竞争,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和能力,才能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如果你是一只“笨鸟”怎么办呢?那只好学会先飞,我们平时所说的“勤能补拙”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靠勤奋取胜是竞争的一个最基本的策略,它对任何人都适用。
其次,要学会主动出击。主动出击首先要有对竞争的参与意识,要敢于去尝试、去比拼。学校组织运动会,要敢于报名参加;班里举办主题班会,要敢于主动发言,讲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要记住,一个人有短跑才能,如果他不参加比赛,那就很难被人发现他的才能;一个人即使有文学天赋,他若不敢去投稿,就永远也别想成为作家。敢于参加竞争这正是很多人所缺乏的,面对竞争不要犹豫不决,不要让表现自己的机会从手中溜走。
再次,要提醒自己,在竞争中,视对手为比较的目标,而不能把对手视为绊脚石,更不能对他采取诽谤、排挤等不正常手段进行恶性竞争,这是一种不好的心态。竞争要遵循良性、公平、诚实的原则,比如在班级里开展学习竞争,努力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或通过考试、演讲等形式,使每个学生都明白争当先进光荣,学习落后要有紧迫感等。与此同时,要积极参与各种文艺、娱乐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自己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
最后,在竞争中要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最终实现共同进步。此外,尽管我们倡导竞争,但并不意味着主张事事争先、斤斤计较,要学会相互帮助、相互补充,不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伤了彼此间的和气。要记住,众人拾柴火焰高。
竞争能给成功者带来欢乐,给失败者带去痛苦,但不管你喜不喜欢竞争,我们都必须勇敢地面对它。
个案点击
李晓晓和李婧都是学校里有名的尖子生,高二分班时两个人被分到了同一个班里。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班主任还特意将她们俩安排坐在了一起。由于两个人的水平相差无几,她们在班里有一个小小的绰号——“李氏二姐妹”,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大家安静备考之时,她们之间却产生了一场激烈的竞争。
高三下半学期,学校组织统考准备选拔一名数学尖子生,谁的成绩突出谁就有可能被学校推荐参加省里举办的奥林匹克数学比赛,而且如果在省里取得名次还有可能被保送到清华大学读书。面对这块诱人的大蛋糕,同学们都拭目以待,而这场激烈的打拼早已在李晓晓和李婧之间展开了。
有一天,李晓晓发现李婧在做一本奥林匹克数学习题集,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本书,心里产生了好奇,很想也买一本来做做。于是她就问李婧那本书是从哪里买来的,李婧不屑地看了李晓晓一眼,没好气地说附近没有卖的,是一位亲戚从北京带来的。越是买不到,李晓晓越是对那本书产生了兴趣,因为竞赛命题组的专家都是北京的名师,这本书很有可能派上用场。于是,她试着向李婧借,可李婧说什么也不同意,第二天还借口自己不小心把书给弄丢了来搪塞李晓晓。从那以后,一向和睦相处的“李氏二姐妹”如同陌生的过路人,很少说话。
等到快要高考时,两个人更是憋足了劲儿,比着学习。你学到十一点,我就看到十二点;你数学得100分,我就争取考101分……就这样,两个人在恶性循环竞争中,身心俱疲。结果高考成绩公布时,老师眼里的“状元”和“榜眼”让人大感意外,李晓晓刚过二本线,李婧也只去了一所普通的专科开始新的学习生活。去年暑假,两个人在母校里不期而遇,当谈起高考时那段竞争的时光,两个人都默默地低下了头,感到非常后悔。
案例分析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中,生存竞争就是一个核心概念,而在人类社会中竞争也普遍存在。在现实生活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想成就一番事业,都在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这就不免会产生竞争。竞争是为实现某种成就而产生的。上面的案例再现了争强好胜的学生在学习上的激烈竞争。
竞争也是一种抱负行为的表现,22岁的项羽看到秦始皇巡游江南,感慨道:“彼可取而代之。”这固然是远大的抱负,而中学生想考上一所名牌大学,想出人头地,也是在实现着自己的抱负。拿破仑有句名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由此可推,“不想考第一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想当冠军的运动员不是优秀运动员”、“不想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不是杰出的科学家”等。
另外,意志品质也是竞争必备的第三种心理成分。心理学家曾对300名天才人物的早期心理特征做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人自我意识中的积极品质和成就动机的持久性要远远高于一般人,这说明积极的意志品质是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因素之一。日本著名女排教练大松博文说过:“不付出比别人多的汗水,就不能获得比别人好的成绩。”因而,在那些成功人士的背后往往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对策
首先,要让自己明白,无论是哪个领域里的竞争,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和能力,才能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如果你是一只“笨鸟”怎么办呢?那只好学会先飞,我们平时所说的“勤能补拙”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靠勤奋取胜是竞争的一个最基本的策略,它对任何人都适用。
其次,要学会主动出击。主动出击首先要有对竞争的参与意识,要敢于去尝试、去比拼。学校组织运动会,要敢于报名参加;班里举办主题班会,要敢于主动发言,讲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要记住,一个人有短跑才能,如果他不参加比赛,那就很难被人发现他的才能;一个人即使有文学天赋,他若不敢去投稿,就永远也别想成为作家。敢于参加竞争这正是很多人所缺乏的,面对竞争不要犹豫不决,不要让表现自己的机会从手中溜走。
再次,要提醒自己,在竞争中,视对手为比较的目标,而不能把对手视为绊脚石,更不能对他采取诽谤、排挤等不正常手段进行恶性竞争,这是一种不好的心态。竞争要遵循良性、公平、诚实的原则,比如在班级里开展学习竞争,努力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或通过考试、演讲等形式,使每个学生都明白争当先进光荣,学习落后要有紧迫感等。与此同时,要积极参与各种文艺、娱乐活动,在活动中培养自己各项能力和综合素质。
最后,在竞争中要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最终实现共同进步。此外,尽管我们倡导竞争,但并不意味着主张事事争先、斤斤计较,要学会相互帮助、相互补充,不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伤了彼此间的和气。要记住,众人拾柴火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