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小学美术校外拓展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qui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倘若缺乏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缺乏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说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不少教师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限制,将美术教学拓展到课外,在课外丰富多彩的场景中引导学生进行直观的观察,丰富的想象。在本文中,我主要谈一谈如何将美术课堂教学拓展到校外。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校外拓展教学;社区;美术博物馆
  众所周知,美术是一门以动手实践操作为基础的科目,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仅仅在教师的知识讲述下,是无法对美术有深刻理解的,其绘画、制作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而且,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一般是在课堂中进行的,狭小的教室空间将学生的眼光、思维局限其中,在其有限的发散思维的引导下,其是无法自由创作出极富意蕴的作品的。加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所使用到的美术创作的材料是有限的,不少学生只能按照现成的模板进行模仿,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一旦离开了模板就无从下手。诸此种种,为我们开展校外美术拓展教学提供了客观的依据。校外美术拓展的实现将学生从狭小的教室空间带到了广阔的社会、自然之中,有利于其想象力的发散,借助校外多种多样的现象、事物的观察,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创作模板,为其自由创作提供了条件。那么,我们要如何开展校外拓展活动呢?
  一、 发挥美术博物馆的作用
  美术博物馆的引入不仅是对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的延伸,更是将学校教育与社会资源有效结合的途径。美术博物馆中不仅有着多种多样的美术作品,还有大量的造型奇艺的艺术品。学生在对这些丰富的美术资源进行观察的时候,不仅可以开拓其眼界,还可以为其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我在组织《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这一栏目教学的时候,会将学生带到美术博物馆,对其所展示的汉画像石进行欣赏。在欣赏之前,我会先让学生在课前对到底什么是汉画像石、汉画像石的年代、特点以及其寓意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调查、搜集,借此使学生对汉画像石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而我会事先做好本次美术博物馆之行的准备工作。比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汉画像石的讲解内容有很多,可能听完他的讲解,我们的时间也就用完了,学生没有思考的机会。针对这一情况,我会事先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工作人员的讲解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着重地向学生讲述汉画像石的基本元素、图案的含义等,借此在有限的时间里保证学生能听到有价值的内容,并为这些内容所吸引。在汉画像石欣赏的过程中,我则会引导学生认真听工作人员的见解,并伴随着他们的讲解对其进行认真的观察,将工作人员的讲解与自己事先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有问题可以小声地进行提问,以此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学生欣赏之后,我会向学生布置一道极具开放性的作业,根据所了解到的汉画像石的基本内容,自己动手制作“汉画像石”。在一周之后我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在直观的观赏之后,他们的想象力得以发展,有些学生将自己的生肖作为图案,其原因是生肖代表着自己的出生年月,是自己生长的标志;有些学生将自己的偶像作为图案,借助其经历来激励自己……如此,学生在课外知识得以拓展的基础上,实现了知识的迁移。
  二、 发挥社区的作用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生涩的教材内容、狭小的教室空间会限制学生的思维。美术作为一门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学科,其需要打破教材的局限,将生活内容引入到教学之中。如此,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创造素材,另一方面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参与中,学生会获得直观的感受,在创作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会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蕴含在作品之中,以此提高其作品质量。为了实现这一点,我常常会将学生带到社区,带入社区活动之中,使其在参与中获得体验。
  比如,在刚刚过去的元旦,我将学生带入到学校附近的养老院,组织学生与爷爷奶奶一起欢庆元旦。在这一节日欢庆中,学生和老人们一起动手布置房間、打扫卫生、包饺子等,氛围异常热闹。在当天的活动结束后,我会向学生布置一项任务,将自己记忆深刻的一项元旦活动画下来。如此,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自然会积累丰富的素材,并产生将其记录下来的欲望。在其作品中,生活的美得以充分的体现,其画作不再是简单的线条,而蕴含着人文内涵。
  以上所提及的两种途径对于某些学校来说是难以实现的。此时,我还会借助校园活动的形式,将学生从课堂引入到校园之中,借助丰富的校园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感知。比如,在十一期间我们学校组织了运动会,这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主题。学生们对热闹的运动会场面有着深刻的印象,在美术教学中,我会让学生将自己所观察到的比赛情况画下来。真实的经历作为学生绘画的素材,其自然会有绘画的动力。
  总之,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将学生的课堂带到校外,在美术博物馆、社区活动参与中产生直观的感受,借此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为其美术欣赏、创作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继伟.小学美术教学应积极探索校外拓展途径[J].新课程(小学),2016(03):162.
  [2]潘建祥.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校外拓展途径探索[J].新课程(上),2015(06):107.
  作者简介:
  王晗绮,浙江省义乌市,义乌市前店小学。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与正常妇女的比较,对VVC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VVC阴道局部免疫状态,探讨VVC与局部免疫的关系,从而达到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的目的。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常见的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Dopaminergic neuron)进行性变性而致多巴胺(Dopamine,DA)递质水平下降所致
摘 要: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时,应当本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改变传统学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好的物理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形成好的物理学习方法,促进学生高中物理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习误区;解决对策  长久以来,“物理难学”已经成为广大学生普遍的学习心理。正是因为这样的学习心理影响,使得很多学生在物
摘 要:在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着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注重提高学生学习品质。本文围绕如何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进行阐述,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以生为本;思维;教学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说:“思维能力是智慧的核心,是科学研究的动力。”所以,在高中生物学科教学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如何做好物理教学已经成为教师的重点研究方向。对于初中物理而言,演示实验是教师们最主要的教学手法,这一教学手段的正确与否将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做出分析,思考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演示教学;教学对策  一、 引言  物理是一门独特的学科,由于其严谨、科学的特征,实验演示在教学中的意义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能促进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的深入落实,素质教育在初中教育当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艺术类课程的教育显得越发的重要。初中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美术教育质量,本文详细分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 引言  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因为美术课程本身就是一堂素质类课程,所以对于
摘 要:音乐是人们用来抒发个人情感与思想的一种艺术媒介,它可以突破国际、年龄、性别、阶级的限制,在人与人之间建立情感沟通的桥梁,使人与人之间实现和谐相处。音乐课程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础科目,虽属于“副科”,但是对完善小学生的人格,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起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实现以生为本是发挥小学音乐教学在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与进步方面作用的基础因素,因此,本文将从尊重小学生个人解读、给予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