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定位转型,对艺术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外服装史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范式探索改革的路径从以学生为中心做好课程设计,突出学生主体改革课堂形式、考核形式多样化促进自觉学习、课程设置系统化强调应用性四个方面展开,为本科应用技术教学摸索改革经验。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中外服装史;教学改革
普通高校办学定位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时,正确处理艺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技术的关系,重视将艺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教学改革显得尤其重要。广东白云学院从2010年开始引入以CDIO工程教学理念的教学改革新理念,进而拿下福特基金国家课题,强化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中外服装史课程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的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文章从四个方面探索教学范式改革的方法与途径。
一、以学生为中心做好课程设计
传统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师以多媒体辅助教学,然后热情洋溢地讲解历史服饰产生的社会原因以及具有当代特点的服饰要素。这种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趴在桌上打瞌睡、看手机、小声说话等。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较多,如学生认为工艺课做服装能上身,学了效果图立马可以表达设计意图,甚至有些素养较差的教师也有这种想法,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范式是对传统模式的革命,第一步重视课程设计,调整教学效果衡量标准。
(一)衡量课程质量标准发生变化
在“老三中心”的教学模式里,教学过程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把课程质量与教师个人素质、备课状况、教学态度挂钩,学生个体作用在课程设计中忽略。课程的教学质量以试卷成绩为衡量标准。在课程改革中,开课前作一次学生课程认知度调查,以客观选择题形式了解学生对中外服装史知识的认识度,为后面学习效果参照对比,也是教师课程设计的基础。
(二)做好课前设计挖掘学习动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就是要把教师为主体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由主讲转为主导,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因此,课程的前言部分首先解决学习目的的问题,从课程设置与专业需要入手,从专业知识结构出发,明确课程目的。其次,是从服装设计师工作全流程着手,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师不仅需要掌握效果图绘制技法,将效果图通过制版变为服装成品,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超强的创新意识,而学习中外服装史这门课程正是为实现设计师的这一目标。再次,通过国内外服装设计大师的成功案例,向学生传达学习中外服装史课程是练就成功设计师不可或缺的环节。最后,结合教师自身对中外服装史的相关研究为学生的服饰创新带来启发,提高自身审美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形式改革
通过课程内容的设置可以达到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课程的状态。课堂形式的改变很重要,记得笔者曾经在英国接受英语培训,英国教师介绍剑桥大学的一堂课,其教学方法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了很大的启发。记得当时是下午上课,教师拿了一叠卡片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不像国内教学把附件发到每个学生手里,而是往地上一抛,让我们从座位上下来自己去捡,每人只捡一张,然后自己读音标识记这个单词。教师就在旁边一直讲“new people”即“新人”,让同学们互教新的单词,教师只起督促作用,不到半节课,通过学生互教课文中的生词都解决了。这堂课我们没有一丝的困意,如果像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教大家认识生词,中午没休息下午又困,一定会有趴在桌上睡觉的。这种的教学形式即让同学们走出座位,不断更新交流对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典型范例。在中外服装史课程里,借鉴了这种课堂对分的形式,分三步进行。
(一)让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教师通过多种通讯工具向学生安排好课前需要预习的部分,教师设计课程相应提纲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艺术类学生课后实践作业多,很少有学生在课后看史论教材,提前预习总是难以落到实处。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产生自主需要,注意力集中在教材上。
(二)反馈看书效果
如中国服装史古代部分很多字都是生字,如果教室师直接告诉学生则学生印象淡漠,让学生用手机查找,然后注上拼音说出内涵,既满足了学生看手机的习惯,又引导学生投入课程学习。检查学习结果以小组个体表述记成绩,允许小组成员补充答案,体现了集体归属感。
(三)教师点评授课
抓重点,破难点,完成每个章节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有节奏感,学生在看书过程中有许多疑难点,听课目的明确,注意力集中。
要提升學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课程设计针对性要强,引导文中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要求太高,难易适度。教师要有较高的课程驾驭能力,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时间把握要准确,保证课程体系脉络清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把学生引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成才路径。
三、实现考核形式多样化,促进课外学习的自觉性
在教育心理学中,每个人都有争取达到理想目标、力求超过别人并取得优势地位的愿望和动机。而工作学习中谁优谁劣,只有通过评价才能进行判断,考试无疑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判断和区分的主要手段。但是艺术类本科教学,考试不应该是唯一的评价方法,在突出应用技术教学中,过于强调考试,对于擅长形象思维更愿意动手实践的艺术类学生来讲,在内容多范围广的史论考试中,出现考场舞弊的几率很高。采用形成性考核多种评价方式,强调过程考核对学生形成良好学风、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起到很好的作用。考核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种:
(一)学习参与类
教育心理学对学习动机的分类,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前者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后者又称外部动机作用,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例如,在中外服装史的课程中,A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赞赏而努力学习,他们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是在学习活动之外。通过追踪历届艺术类学生对中外服装史课程主动学习的情况时发现,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需要引入外部动机,提高“课堂参与类”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比例,督促学生提高到课率,在成绩考核的诱因下逐渐由被动变主动,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二)阶段性检验类
在学期教学中,多次以不同形式的考核刺激学生取得新进展,并提高学生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快感,良好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更能自觉维持这一学习行为的持久与落实。有些课程内容通过对分式课堂教学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课后组织材料编制ppt,课堂中分组展开演讲,教师角色由主讲转变为主导。同时,教师提出详细周全的考核标准,展示结束后师生一起评价与打分,成绩小组成员共享,为学生创设合作平台,这个过程可培养学生组织、整理、表达等相关能力与素养。在这样的小组协同情境中,每位成员都在为小组荣誉奋斗,形成集体荣誉感,把这个过程列为阶段性检验考核,占整个成绩考核中的一定比例,比过去期末考试一锤定成绩要科学得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效率。
(三)作品展示
学习中外服装史,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借鉴历史服装的设计经验,开拓学生的设计创作能力。课程专业很大一部分是设计练习,借鉴历史服装元素设计现代服装,设计作品计入学生学习成绩,每次作品提出具体要求并给予评分,展示优秀作品。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形成强有力的学习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跃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四)应用考核
学习中外服装史,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提高创作能力。课程作业很大一部分是借鉴历史服装元素设计现代服装的练习,作品计入学习成绩,每次作业教师提出具体评分标准,展示优秀作品。
四、课程设置系统化,强调应用性
我国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外服装史的教学经历了轻视课程设置到重视教学的初级阶段,进入了提高学生借鉴能力的培养过程。但是不少学生在完成设计训练时,没有实际应用的经验,设计思路拓展不开,缺乏发展后劲。
提高学生艺术史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总体把控。
(一)课程设置科学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时,前置课程学生必备了设计表达能力,具有结构设计、工艺基础前提,与专题设计课程同时设置,给学生搭建应用平台,在大三开课比较好。
(二)课程设计互联
专题设计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面料的认识、对色彩的感知和对款式的创新能力,为服饰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准备。以往服装史借鉴设计训练,很多学生作品画得好看却无法做出成衣,缺乏实际应用的环节。要改变这一教学弊端,必须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与专题设计教师联合起来进行课程设计。
(三)课程成绩互认
采取服装专题设计与中外服装史课程成绩互认的形式培养学生将史论课思维主动带入设计,同时去除学生的重复设计工作。在服装专题设计项目中引导学生从中外服装历史中找灵感,制作的成衣同时纳入两门课程成绩中,培养学生将艺术史论知识与实际服装设计工作相结合的能力,同时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四)課程结束评估
课程结束前让学生对未开课的问卷再一次评估,进行前后对比,明显学生的进步很大,每题的答对率都有提升,普遍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充分展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的科学有效。
总之,在教育部以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实现普通本科院校转型的根本任务大背景下,中外服装史课程探索向应用技术转型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思考,有些已经付诸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些还正在探索之中,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同仁对教学改革的更多关注,共同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熊玛.中外服装史研究与服装设计[J].装饰,2003(9).
[2]H.C.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M].章志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3]王康.中外服装史.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改革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5).
作者单位:
广东白云学院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中外服装史;教学改革
普通高校办学定位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时,正确处理艺术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技术的关系,重视将艺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教学改革显得尤其重要。广东白云学院从2010年开始引入以CDIO工程教学理念的教学改革新理念,进而拿下福特基金国家课题,强化教师的课程改革意识,中外服装史课程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的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文章从四个方面探索教学范式改革的方法与途径。
一、以学生为中心做好课程设计
传统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师以多媒体辅助教学,然后热情洋溢地讲解历史服饰产生的社会原因以及具有当代特点的服饰要素。这种单一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趴在桌上打瞌睡、看手机、小声说话等。导致这种现状的原因较多,如学生认为工艺课做服装能上身,学了效果图立马可以表达设计意图,甚至有些素养较差的教师也有这种想法,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范式是对传统模式的革命,第一步重视课程设计,调整教学效果衡量标准。
(一)衡量课程质量标准发生变化
在“老三中心”的教学模式里,教学过程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把课程质量与教师个人素质、备课状况、教学态度挂钩,学生个体作用在课程设计中忽略。课程的教学质量以试卷成绩为衡量标准。在课程改革中,开课前作一次学生课程认知度调查,以客观选择题形式了解学生对中外服装史知识的认识度,为后面学习效果参照对比,也是教师课程设计的基础。
(二)做好课前设计挖掘学习动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就是要把教师为主体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由主讲转为主导,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因此,课程的前言部分首先解决学习目的的问题,从课程设置与专业需要入手,从专业知识结构出发,明确课程目的。其次,是从服装设计师工作全流程着手,让学生了解服装设计师不仅需要掌握效果图绘制技法,将效果图通过制版变为服装成品,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超强的创新意识,而学习中外服装史这门课程正是为实现设计师的这一目标。再次,通过国内外服装设计大师的成功案例,向学生传达学习中外服装史课程是练就成功设计师不可或缺的环节。最后,结合教师自身对中外服装史的相关研究为学生的服饰创新带来启发,提高自身审美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形式改革
通过课程内容的设置可以达到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课程的状态。课堂形式的改变很重要,记得笔者曾经在英国接受英语培训,英国教师介绍剑桥大学的一堂课,其教学方法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了很大的启发。记得当时是下午上课,教师拿了一叠卡片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不像国内教学把附件发到每个学生手里,而是往地上一抛,让我们从座位上下来自己去捡,每人只捡一张,然后自己读音标识记这个单词。教师就在旁边一直讲“new people”即“新人”,让同学们互教新的单词,教师只起督促作用,不到半节课,通过学生互教课文中的生词都解决了。这堂课我们没有一丝的困意,如果像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教大家认识生词,中午没休息下午又困,一定会有趴在桌上睡觉的。这种的教学形式即让同学们走出座位,不断更新交流对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典型范例。在中外服装史课程里,借鉴了这种课堂对分的形式,分三步进行。
(一)让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教师通过多种通讯工具向学生安排好课前需要预习的部分,教师设计课程相应提纲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艺术类学生课后实践作业多,很少有学生在课后看史论教材,提前预习总是难以落到实处。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产生自主需要,注意力集中在教材上。
(二)反馈看书效果
如中国服装史古代部分很多字都是生字,如果教室师直接告诉学生则学生印象淡漠,让学生用手机查找,然后注上拼音说出内涵,既满足了学生看手机的习惯,又引导学生投入课程学习。检查学习结果以小组个体表述记成绩,允许小组成员补充答案,体现了集体归属感。
(三)教师点评授课
抓重点,破难点,完成每个章节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有节奏感,学生在看书过程中有许多疑难点,听课目的明确,注意力集中。
要提升學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课程设计针对性要强,引导文中提出的问题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要求太高,难易适度。教师要有较高的课程驾驭能力,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时间把握要准确,保证课程体系脉络清晰,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把学生引入“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成才路径。
三、实现考核形式多样化,促进课外学习的自觉性
在教育心理学中,每个人都有争取达到理想目标、力求超过别人并取得优势地位的愿望和动机。而工作学习中谁优谁劣,只有通过评价才能进行判断,考试无疑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判断和区分的主要手段。但是艺术类本科教学,考试不应该是唯一的评价方法,在突出应用技术教学中,过于强调考试,对于擅长形象思维更愿意动手实践的艺术类学生来讲,在内容多范围广的史论考试中,出现考场舞弊的几率很高。采用形成性考核多种评价方式,强调过程考核对学生形成良好学风、实现课程的教学目的起到很好的作用。考核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种:
(一)学习参与类
教育心理学对学习动机的分类,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前者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后者又称外部动机作用,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例如,在中外服装史的课程中,A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赞赏而努力学习,他们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是在学习活动之外。通过追踪历届艺术类学生对中外服装史课程主动学习的情况时发现,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需要引入外部动机,提高“课堂参与类”考核占期末总成绩的比例,督促学生提高到课率,在成绩考核的诱因下逐渐由被动变主动,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二)阶段性检验类
在学期教学中,多次以不同形式的考核刺激学生取得新进展,并提高学生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快感,良好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更能自觉维持这一学习行为的持久与落实。有些课程内容通过对分式课堂教学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课后组织材料编制ppt,课堂中分组展开演讲,教师角色由主讲转变为主导。同时,教师提出详细周全的考核标准,展示结束后师生一起评价与打分,成绩小组成员共享,为学生创设合作平台,这个过程可培养学生组织、整理、表达等相关能力与素养。在这样的小组协同情境中,每位成员都在为小组荣誉奋斗,形成集体荣誉感,把这个过程列为阶段性检验考核,占整个成绩考核中的一定比例,比过去期末考试一锤定成绩要科学得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效率。
(三)作品展示
学习中外服装史,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借鉴历史服装的设计经验,开拓学生的设计创作能力。课程专业很大一部分是设计练习,借鉴历史服装元素设计现代服装,设计作品计入学生学习成绩,每次作品提出具体要求并给予评分,展示优秀作品。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动机,形成强有力的学习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跃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四)应用考核
学习中外服装史,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提高创作能力。课程作业很大一部分是借鉴历史服装元素设计现代服装的练习,作品计入学习成绩,每次作业教师提出具体评分标准,展示优秀作品。
四、课程设置系统化,强调应用性
我国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中外服装史的教学经历了轻视课程设置到重视教学的初级阶段,进入了提高学生借鉴能力的培养过程。但是不少学生在完成设计训练时,没有实际应用的经验,设计思路拓展不开,缺乏发展后劲。
提高学生艺术史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总体把控。
(一)课程设置科学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时,前置课程学生必备了设计表达能力,具有结构设计、工艺基础前提,与专题设计课程同时设置,给学生搭建应用平台,在大三开课比较好。
(二)课程设计互联
专题设计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面料的认识、对色彩的感知和对款式的创新能力,为服饰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准备。以往服装史借鉴设计训练,很多学生作品画得好看却无法做出成衣,缺乏实际应用的环节。要改变这一教学弊端,必须打破课程之间的壁垒,与专题设计教师联合起来进行课程设计。
(三)课程成绩互认
采取服装专题设计与中外服装史课程成绩互认的形式培养学生将史论课思维主动带入设计,同时去除学生的重复设计工作。在服装专题设计项目中引导学生从中外服装历史中找灵感,制作的成衣同时纳入两门课程成绩中,培养学生将艺术史论知识与实际服装设计工作相结合的能力,同时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四)課程结束评估
课程结束前让学生对未开课的问卷再一次评估,进行前后对比,明显学生的进步很大,每题的答对率都有提升,普遍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充分展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的科学有效。
总之,在教育部以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实现普通本科院校转型的根本任务大背景下,中外服装史课程探索向应用技术转型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思考,有些已经付诸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些还正在探索之中,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同仁对教学改革的更多关注,共同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熊玛.中外服装史研究与服装设计[J].装饰,2003(9).
[2]H.C.林格伦.课堂教育心理学[M].章志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3]王康.中外服装史.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改革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5).
作者单位:
广东白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