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类型一词是由文学研究引入电影理论的一个名词,主要含义之一是分类。类,是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类型指的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对电影进行分类为赏析好莱坞电影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电影类型多种多样,励志类电影是其中主要一种。用类型学的方法去探究此类电影的特征,归纳出其特有的模式和要素对于创作剧本或者拍摄此类电影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励志类电影;类型电影;《阿甘正传》;《美丽心灵》
类型电影源于美国,且在美国发展得最为成熟。类型电影表现为高度模式化,它在叙事模式、故事情节、视觉图谱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固定性。类型电影因具有突出的特征,获得大批的观众群体。正是这种特色不断鼓舞其他电影制作人竞相模仿,为的是将观众曾经获得过的难忘的观影体验再次激发。在这种因果关系的发展下,类型电影渐渐走向成熟。美国好莱坞的类型电影拥有很高的票房,比如《速度与激情》系列、《生化危机》系列,吸引着无数观众。
类型电影是好莱坞全盛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电影创作方法。它实质上是为一类艺术产品提供一套标准化的规范,即根据类型的既定要求而生产出来的影片,可以分为喜剧片、灾难片、恐怖片、歌舞片和家庭伦理片等。类型电影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公式化的情节(如灾难片的艰难险阻、突出重围)、定型化的人物(如温柔善良的贫苦灰姑娘)、图解式的造型(如预示危险的绳索或雨夜飘摇的树枝)。类型电影有五个基本特征:
二元性,即类型电影倾向于建立二元对立的世界(主角VS对手);相似性(类),即(原型故事)→重复→熟悉;模式性(型),即固定元素、基本范式;梦幻性,即“梦”的仪式;大众娱乐性,即商业属性。
一、励志类电影概述
(一)励志类电影定义
将励志电影作为一种类型,首先要考虑励志类电影的特点是什么,哪些能归入此类。励志即激发一个人的正能量,唤醒一个人的内在创造力。用切身体验积累出的精华,从心灵深处迸发的能量,才是我们真正获得尊严和自信的源泉。因此,励志类电影,顾名思义就是能激励人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电影类型。
(二)励志类电影的特征
二元性,即主人公VS困难、不幸;相似性,即主人公拥有的相似特质、相似遭遇、相似的结局;模式性,即有基本的人物弧线模式;“梦的仪式”,即励志类电影中“梦”想成真的大结局;大众娱乐性,即满足大众从主人公身上找力量的需求。
(三)励志类电影的外部形式元素
视觉图谱:主人公相关的周边世界,主人公的生命历程。
摄影造型:多用特写,多挖掘人物的心理、细微的表情动作。励志类电影不同于战争片、灾难片那种宏大叙事,多表现人物特别是小人物的人生轨迹。因此,人物的表情、动作甚至心理的刻画尤为重要。
叙事模式:多同传记类,大多数都随着时间顺序发展,有的也夹杂倒叙,回忆从前。
(四)励志类电影的内部观念要素
塑造一个或一群淳朴善良、心灵美丽、意志力坚定、坚持不懈的人物形象。人物在追求自己的梦想目标过程中不断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最终赢得尊重,获得成就。
(五)励志类电影的一个模式
以具体的人物(这个人通常具有某些弱点或遭遇了某些不幸,如贫穷、疾病)的一生为题材,以主人公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解决困难——赢得尊重(获得美好结局)这样的传记形式的叙事结构,通常用全知视角来表现。有的也采用第一人称来回忆讲述,以激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向上、坚持不懈、保持美好心灵和态度为基本价值观。
(六)励志类电影的四个要素
主人公(小人物)、困难(弱点或不幸遭遇)、主人公身上的特质(善良、坚毅等)、朋友(爱人或帮助过主人公的朋友),是构成励志类电影的四个要素。
二、关于励志类电影《阿甘正传》的分析
《阿甘正传》于1994年在美国上映。讲述了小镇男孩福瑞斯特·甘虽然患有先天性智障,但他努力前行,自强勇敢,最后“傻人有傻福”创造多个奇迹的励志故事。
(一)四个要素
主人公:阿甘。困难: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经常受到别人的捉弄和嘲笑。主人公身上的特质:善良、淳朴、勇敢、忠诚、守信、执着、友善。朋友:阿甘深爱的珍妮对其的一生产生着影响,还有其好朋友巴布。
(二)外部形式元素
1.第一视角
主人公阿甘进行自我叙述,电影整个看下来是主人公大半生的回忆录,将阿甘的叙述作为旁白,向观众讲述他的人生道理。比如在他和珍妮以及和丹中尉的交往过程中,在他想念珍妮的时候,或者在他莫名其妙的跑步过程中他都从中感悟出一些道理来。
2.蒙太奇的使用
(1)对比蒙太奇
电影通过阿甘和珍妮的不同命运,让观众感悟主人公的传奇一生。尽管主人公阿甘的一生有许多不幸和挫折,比如智商低下被同学嘲笑,比如战场上生死的考验,但每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信念和执著让他化险为夷,助他脱离困境。而对比珍妮,她的一生却很不顺利,比如她想成为著名的歌手,却接连遭受打击未能如愿。
(2)关联性蒙太奇
随着每次巴士的到站停靠和乘客上車,阿甘故事的听众发生变化,又随着听众的变换串连起不同的情节线。
(3)同时蒙太奇
本部电影有两条线索,主要线索是重点描写患有先天性智障的阿甘从小艰难求学到顺利上大学并取得多项成就,之后参军,再到在越战中表现出色,最后到退伍的闪耀一生。另一条线索是围绕珍妮为求出名,离开阿甘独自闯荡漂泊的凄哀一生。
(4)重复蒙太奇
重复蒙太奇相当于文学中的复叙手法,即具有某些寓意的镜头反复出现,来达到塑造人物,深化主题的目的。《阿甘正传》中的体现即巴士到站的重复。 3.特写镜头的使用
电影刚开始,一片羽毛在天空中随风飘舞。随着羽毛的降落,影片特写了主人公那双沾满泥土还很破旧的球鞋。电影后面讲述了阿甘热爱跑步,此时的特写镜头做了一个引子,暗示了球鞋将推动情節的发展。
(三)内部观念要素
阿甘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他坐在路边的长椅上给路人讲述他的故事,他说话总爱在前面加上三个字:妈妈说。阿甘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妈妈对他说的话他都牢记在心。他坚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为,成功就是将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关于励志类电影《美丽心灵》的分析
《美丽心灵》2001年上映,电影讲述一名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虽患有精神分裂症,但他没有放弃人生,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故事。
(一)四个要素
主人公:纳什。困难:主人公患有精神分裂症,这对他的学术研究带来不利的影响。主人公身上的特质:执着、顽强、坚持。朋友:妻子艾丽西亚以及朋友查尔斯(纳什想象出来的朋友),纳什分别受到了这两个人的帮助。
(二)外部形式元素
1.第一视角
电影从大学新生聚会开始,以纳什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通过他的视角,使我们得以进入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读懂他的内心感受。
2.蒙太奇的使用
(1)隐喻蒙太奇
电影有一幕是纳什在床前伏案工作,窗外积着厚厚的雪,随后慢慢地叠画,窗外的积雪没了,窗户干净明亮,窗外充满绿色,有树有叶子,接着镜头又回到纳什刻苦伏案的画面,这些镜头的组合变化揭示了主人公纳什一直都在做着研究,简洁地展现了冬去春来的时间变换。
(2)重复蒙太奇
电影中刻画了一个特工形象,他头上看着礼帽,身穿黑色西装。这个形象反复的出现,预示着幻觉的来临。
(3)交叉蒙太奇
纳什的婚礼上,他和妻子从教堂门口出来,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当他们准备上车时,纳什突然发现道路对面的车里有个特工正在看着自己,紧接着画面发展为纳什被特工带走,发生恐怖的枪战。随后画面又进行切换,场景是自己温馨舒适的家里,妻子正等待着他。这种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的手法,营造了紧张激烈的气氛,同时突出了冲突的尖锐性。
(4)平行蒙太奇
纳什既是数学天才,同时又是精神病患者,影片用平行蒙太奇表现纳什在这两种身份下的生活亦真亦幻,形成了紧张的节奏。
3.特写镜头的使用
电影3.22′35″接下来的几秒,镜头先给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论文一个特写,用很少见的手法对特写镜头还使用了摇镜头摇了180度,之后移镜头给看论文的人一个脸部特写。这就很好地表达了看论文的人内心波澜壮阔,并深深的被其论文折服。
(三)内部观念要素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总会陷入痛苦和黑暗中,我们都或多或少有被世界遗弃的经历或感觉,但我们却没有因此放弃人生。无论世界多么冰冷,无论身处什么困境,我们都能用爱来互相取暖。只要我们让自己有一颗不被世态炎凉冻得麻木不仁的灵魂,我们就将拥有一颗通往美丽境界的心灵。
四、结语
励志类电影并不像武侠片或者科幻片一样有比较明显的发展历程,它有自己的特点,又似乎没什么特点。我们很容易把一部电影归入此类,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提到的却很少。通常提起去看电影,我们一般会说去看喜剧片还是恐怖片,是看青春片或者科幻片,但我们很少会说去看励志片。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这种研究就没意义呢?答案当然不是。这种研究是在研究类型学的前辈提供的范式的基础上得来的,起的是抛砖引玉的作用。类型学研究的意义必将是深远的,它为我们的小说(或剧本)创作或者影视拍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新的认知和方法。无论小说类型还是电影类型,了解它们固有的特定的范式,既有利于读者或观众进一步分析和理解作品,也对作者或导演创作作品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M].冯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谢彩.中国侦探小说类型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
[3]许道军.千秋家国梦: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类型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党委办公室
关键词:励志类电影;类型电影;《阿甘正传》;《美丽心灵》
类型电影源于美国,且在美国发展得最为成熟。类型电影表现为高度模式化,它在叙事模式、故事情节、视觉图谱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和固定性。类型电影因具有突出的特征,获得大批的观众群体。正是这种特色不断鼓舞其他电影制作人竞相模仿,为的是将观众曾经获得过的难忘的观影体验再次激发。在这种因果关系的发展下,类型电影渐渐走向成熟。美国好莱坞的类型电影拥有很高的票房,比如《速度与激情》系列、《生化危机》系列,吸引着无数观众。
类型电影是好莱坞全盛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电影创作方法。它实质上是为一类艺术产品提供一套标准化的规范,即根据类型的既定要求而生产出来的影片,可以分为喜剧片、灾难片、恐怖片、歌舞片和家庭伦理片等。类型电影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公式化的情节(如灾难片的艰难险阻、突出重围)、定型化的人物(如温柔善良的贫苦灰姑娘)、图解式的造型(如预示危险的绳索或雨夜飘摇的树枝)。类型电影有五个基本特征:
二元性,即类型电影倾向于建立二元对立的世界(主角VS对手);相似性(类),即(原型故事)→重复→熟悉;模式性(型),即固定元素、基本范式;梦幻性,即“梦”的仪式;大众娱乐性,即商业属性。
一、励志类电影概述
(一)励志类电影定义
将励志电影作为一种类型,首先要考虑励志类电影的特点是什么,哪些能归入此类。励志即激发一个人的正能量,唤醒一个人的内在创造力。用切身体验积累出的精华,从心灵深处迸发的能量,才是我们真正获得尊严和自信的源泉。因此,励志类电影,顾名思义就是能激励人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电影类型。
(二)励志类电影的特征
二元性,即主人公VS困难、不幸;相似性,即主人公拥有的相似特质、相似遭遇、相似的结局;模式性,即有基本的人物弧线模式;“梦的仪式”,即励志类电影中“梦”想成真的大结局;大众娱乐性,即满足大众从主人公身上找力量的需求。
(三)励志类电影的外部形式元素
视觉图谱:主人公相关的周边世界,主人公的生命历程。
摄影造型:多用特写,多挖掘人物的心理、细微的表情动作。励志类电影不同于战争片、灾难片那种宏大叙事,多表现人物特别是小人物的人生轨迹。因此,人物的表情、动作甚至心理的刻画尤为重要。
叙事模式:多同传记类,大多数都随着时间顺序发展,有的也夹杂倒叙,回忆从前。
(四)励志类电影的内部观念要素
塑造一个或一群淳朴善良、心灵美丽、意志力坚定、坚持不懈的人物形象。人物在追求自己的梦想目标过程中不断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最终赢得尊重,获得成就。
(五)励志类电影的一个模式
以具体的人物(这个人通常具有某些弱点或遭遇了某些不幸,如贫穷、疾病)的一生为题材,以主人公遇到困难(或遭遇不幸)——解决困难——赢得尊重(获得美好结局)这样的传记形式的叙事结构,通常用全知视角来表现。有的也采用第一人称来回忆讲述,以激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向上、坚持不懈、保持美好心灵和态度为基本价值观。
(六)励志类电影的四个要素
主人公(小人物)、困难(弱点或不幸遭遇)、主人公身上的特质(善良、坚毅等)、朋友(爱人或帮助过主人公的朋友),是构成励志类电影的四个要素。
二、关于励志类电影《阿甘正传》的分析
《阿甘正传》于1994年在美国上映。讲述了小镇男孩福瑞斯特·甘虽然患有先天性智障,但他努力前行,自强勇敢,最后“傻人有傻福”创造多个奇迹的励志故事。
(一)四个要素
主人公:阿甘。困难: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经常受到别人的捉弄和嘲笑。主人公身上的特质:善良、淳朴、勇敢、忠诚、守信、执着、友善。朋友:阿甘深爱的珍妮对其的一生产生着影响,还有其好朋友巴布。
(二)外部形式元素
1.第一视角
主人公阿甘进行自我叙述,电影整个看下来是主人公大半生的回忆录,将阿甘的叙述作为旁白,向观众讲述他的人生道理。比如在他和珍妮以及和丹中尉的交往过程中,在他想念珍妮的时候,或者在他莫名其妙的跑步过程中他都从中感悟出一些道理来。
2.蒙太奇的使用
(1)对比蒙太奇
电影通过阿甘和珍妮的不同命运,让观众感悟主人公的传奇一生。尽管主人公阿甘的一生有许多不幸和挫折,比如智商低下被同学嘲笑,比如战场上生死的考验,但每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信念和执著让他化险为夷,助他脱离困境。而对比珍妮,她的一生却很不顺利,比如她想成为著名的歌手,却接连遭受打击未能如愿。
(2)关联性蒙太奇
随着每次巴士的到站停靠和乘客上車,阿甘故事的听众发生变化,又随着听众的变换串连起不同的情节线。
(3)同时蒙太奇
本部电影有两条线索,主要线索是重点描写患有先天性智障的阿甘从小艰难求学到顺利上大学并取得多项成就,之后参军,再到在越战中表现出色,最后到退伍的闪耀一生。另一条线索是围绕珍妮为求出名,离开阿甘独自闯荡漂泊的凄哀一生。
(4)重复蒙太奇
重复蒙太奇相当于文学中的复叙手法,即具有某些寓意的镜头反复出现,来达到塑造人物,深化主题的目的。《阿甘正传》中的体现即巴士到站的重复。 3.特写镜头的使用
电影刚开始,一片羽毛在天空中随风飘舞。随着羽毛的降落,影片特写了主人公那双沾满泥土还很破旧的球鞋。电影后面讲述了阿甘热爱跑步,此时的特写镜头做了一个引子,暗示了球鞋将推动情節的发展。
(三)内部观念要素
阿甘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他坐在路边的长椅上给路人讲述他的故事,他说话总爱在前面加上三个字:妈妈说。阿甘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妈妈对他说的话他都牢记在心。他坚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为,成功就是将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三、关于励志类电影《美丽心灵》的分析
《美丽心灵》2001年上映,电影讲述一名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虽患有精神分裂症,但他没有放弃人生,最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故事。
(一)四个要素
主人公:纳什。困难:主人公患有精神分裂症,这对他的学术研究带来不利的影响。主人公身上的特质:执着、顽强、坚持。朋友:妻子艾丽西亚以及朋友查尔斯(纳什想象出来的朋友),纳什分别受到了这两个人的帮助。
(二)外部形式元素
1.第一视角
电影从大学新生聚会开始,以纳什作为第一人称叙述者,通过他的视角,使我们得以进入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读懂他的内心感受。
2.蒙太奇的使用
(1)隐喻蒙太奇
电影有一幕是纳什在床前伏案工作,窗外积着厚厚的雪,随后慢慢地叠画,窗外的积雪没了,窗户干净明亮,窗外充满绿色,有树有叶子,接着镜头又回到纳什刻苦伏案的画面,这些镜头的组合变化揭示了主人公纳什一直都在做着研究,简洁地展现了冬去春来的时间变换。
(2)重复蒙太奇
电影中刻画了一个特工形象,他头上看着礼帽,身穿黑色西装。这个形象反复的出现,预示着幻觉的来临。
(3)交叉蒙太奇
纳什的婚礼上,他和妻子从教堂门口出来,接受亲朋好友的祝福,当他们准备上车时,纳什突然发现道路对面的车里有个特工正在看着自己,紧接着画面发展为纳什被特工带走,发生恐怖的枪战。随后画面又进行切换,场景是自己温馨舒适的家里,妻子正等待着他。这种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的手法,营造了紧张激烈的气氛,同时突出了冲突的尖锐性。
(4)平行蒙太奇
纳什既是数学天才,同时又是精神病患者,影片用平行蒙太奇表现纳什在这两种身份下的生活亦真亦幻,形成了紧张的节奏。
3.特写镜头的使用
电影3.22′35″接下来的几秒,镜头先给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论文一个特写,用很少见的手法对特写镜头还使用了摇镜头摇了180度,之后移镜头给看论文的人一个脸部特写。这就很好地表达了看论文的人内心波澜壮阔,并深深的被其论文折服。
(三)内部观念要素
生活中我们很多人总会陷入痛苦和黑暗中,我们都或多或少有被世界遗弃的经历或感觉,但我们却没有因此放弃人生。无论世界多么冰冷,无论身处什么困境,我们都能用爱来互相取暖。只要我们让自己有一颗不被世态炎凉冻得麻木不仁的灵魂,我们就将拥有一颗通往美丽境界的心灵。
四、结语
励志类电影并不像武侠片或者科幻片一样有比较明显的发展历程,它有自己的特点,又似乎没什么特点。我们很容易把一部电影归入此类,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提到的却很少。通常提起去看电影,我们一般会说去看喜剧片还是恐怖片,是看青春片或者科幻片,但我们很少会说去看励志片。那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这种研究就没意义呢?答案当然不是。这种研究是在研究类型学的前辈提供的范式的基础上得来的,起的是抛砖引玉的作用。类型学研究的意义必将是深远的,它为我们的小说(或剧本)创作或者影视拍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新的认知和方法。无论小说类型还是电影类型,了解它们固有的特定的范式,既有利于读者或观众进一步分析和理解作品,也对作者或导演创作作品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托马斯·沙茨.好莱坞类型电影[M].冯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谢彩.中国侦探小说类型论[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
[3]许道军.千秋家国梦: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类型研究[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党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