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心情日记”,让孩子爱上写作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ongde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不仅是对“传统写作”的否定,更是对“自主写作”与“创新写作”的追求。如何让学生自由表达,创新发挥爱上写作呢?“心情日记”的引入不失为明智的选择,结合实际不仅能优化教学,还能催开学生“兴趣”、“创新”之花。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心情日记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时常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局面:学生平日里都能说会道,侃侃而谈,但一到写作就一筹莫展,不知从何说起,更无从下手。针对这一问题,反思后我发现根源在于学生无法将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其不能自由发挥,导致情感阻塞,由此出现问题。对此,我们就要对症下药,灵活运用心情日记,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积累、完善,实现写作与生活的衔接。
  一、 激发写作兴趣
  每个孩子从会说话开始,便有了写作的基础,进入小学后,表达与交流便是其无声的创作,如何将这种“无声”转化为“有声”,帮助其尽情抒发,充分表达自己,是我们要探讨的话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动力学生会主动融入,积极参与,这样写作便事半功倍。
  起初,在日常的交流中我会引导学生谈论自身感兴趣的话题,像“自己的家庭”、“假日里欢乐的事”或者是“最近迷恋的书”等,鼓励去语言表达,将自己心中所想说出来。这一举措很受学生欢迎,每次与我聊天他们都很自如,不像上课那么拘谨,因此不仅改善了师生关系,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还建构了语言—表达桥梁,为写作奠定基础。一段时间过后,学生表达欲望被我点燃,我就由交谈上升为“心情日记”,让其用文字记录的方式与我交流,谈谈每天的心情。每天,我都能从学生的日记里读到很多有趣的事,像“今天美术课上的陶泥可有趣了,很多同学做了霸王龙,我也做了,因为我喜欢恐龙,一个个栩栩如生。等到下课后,我们交换欣赏,教室里到处都是恐龙,我仿佛来到了原始森林”,这主要反映了课堂情况,更多的学生着重心情描写,像“我们开始练习跳长绳了,虽然之前学过,但是现在还是有点紧张,怕自己跳不好”,“今天上数学课时老师批评我了,以为我和同桌讲悄悄话,其实我是问他借橡皮”等。
  虽然在日记中学生语言有些幼稚、逻辑性不强,但其表达的兴趣很浓厚,写作热情也很高涨,能有效推动教学的开展与深入。与此同时,借助日记可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其心声,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二、 积累完善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素材积累是学写作的普遍问题,如果没有充分的语言输入,很难在表达时顺利输出,实现“我手写我心”。针对这一问题,要巧妙利用心情日记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并且指导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完善,进而产生灵感,能顺利创作,促进好文章的生成。
  学生在写作时,面对文题总会思考:我有相关的经历和体验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没有深刻的印象,在毫无指引的情况下想不起来了。对此,就要培养学生“日记记录素材”的习惯,借助文字定格成长过程中美好的瞬间,进一步完善,为生动、充实的写作做好准备。小学生几乎年年都要写“春游”,每次都很苦恼,如果只是纯粹记录,那就变成了流水账,毫无新意可言,心里不甘心,但要突出精彩,又感觉没有难忘的情节可写。对此,就要进行引导,鼓励学生关注细节与心情的刻画,先借助日记简单记录,在整理完善后运用于作文中。例如,春游那天早晨,学生背着一书包的零食进入班级,内心十分激动,迫不及待地要与小伙伴分享自己的零食,抓住这一点就可着重心情和细节的描写:场面如何?心情如何?有什么动作、语言等?这样一来,一个小小的春游前的“零食分享会”就能写得很精彩,由此引入可以为之后的内容做好铺垫。除了春游,班级中一些小事也可以带来不同的心情,供学生积累,整理成素材,融入文章。比如,这周值日班级评出了“表扬”与“批评”的名单,以此奖罚值日认真与不认真的人,当我在台上宣读时大家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有感而发便能积累高质量的素材。
  三、 灵活模仿提升
  写了一段时间的日记后,学生对于写作的抵触心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强烈的表达欲望,但是长期单一的描写、叙述很难让其在写作上有质的突破。这时,就要引入,所谓“仿写”不是内容上的模仿,而是结构、语言、思路上的模仿,促进文章整体优化的一种训练方式。
  在这一环节,可以充分运用文本教材,引导学生借鉴、模仿,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创新,实现自身能力的最大化挖掘。首先,是结构上的仿写,中年级课文中有很多“以中心句为总述,后分层次加以叙述”的段落,对此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其中,《秋天的雨》十分典型,作者以一句“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总起,然后从不同的方面,像银杏树、枫树、果树以及菊花等方面描绘出秋天的色彩,十分生动。学生在理解后就能借鉴运用,有的学生掌握得很快,马上在之后的写作《秋游》中运用:“公园真美啊!一眼望过去,有成片的树林……”
  其次是语言的仿写,《火烧云》虽然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是其段落结构清晰,鉴赏性、可读性很强,其中作者独具匠心的描绘更是将语言艺术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们对火烧云的形状难以忘怀。在描写的过程中,除了采用比拟的手法,作者还使用了很多表示时间短促的词语,像“忽然”、“一会儿”、“一转眼”等,此外更是突出了词语精彩、句式灵活的特点。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到很多东西,有选择地模仿、借鉴并运用到写作中,久而久之就能提升写作水平,促进自身的突破,实现优化。
  总之,心情日记的引入是促进小学语文寫作教学的有效途径,不仅打破传统,摆脱僵化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还能创新引导,激活课堂,降低学生写作难度,鼓励其说真话,写实实在在的文章,在不断地积累、训练中培养能力,实现写作水平的提升。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中职学生学习文化基础学科为研究对象,从学习心理、障碍、方法、效益等方面探索提升中职文化基础学科教育的有效性,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关键词:价值取向;组织结构;教育技术;评价体系  一、 拓展文化課的价值取向,激活学生学习心理  提高文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校将强化文化课价值作为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首要地位。首先是通过各种途径,请专家开现代人才发展方向的讲座,优秀毕业生回校
摘 要:班级是学生成长的最基本的单位组织,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这就使得班级群体要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班级良好的群体关系是一个班级和谐发展的前提,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要根据行为组织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和心理规律,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构建班级中良好的群体关系,并以此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校的教育进步。  关键词:班级;群体关系;需要;态度;支持;认同  班级是一个有目
目的:观察中、重型外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经针刺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后对患者运动功能、平衡功能、认知功能及ADI的影响,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弊端逐渐显现,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掌舵人”,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管理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民主的班级氛围;注重学生主体意志,师生共建班级规章制度;创新管理模式,人人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重视“柔性”管理政策,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自主管理  班级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场
目的:研究冠脉支架植入术术前,术后对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提高冠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单项分类重复测定方差分析和相关性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12
摘 要:创新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美术课程作为好多师生眼中的“副科”,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其实,艺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活动。本文结合笔者教学体会,简述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
摘 要:小学生的作文要讲究创新。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好学生作文创新指导关键是要做好语言的创新、文体的创新和立意的创新三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创新;讲究;指导;方法  我国著名学者周海中曾经说过:“没有思想自由,就不可能有学术创新。”对于各行各业而言,创新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创新了才能保证自身不断进步,不被社会所淘汰。同样的道理,小学生的作文也是要讲究创新的。只有在作文写作中创新了,这位
摘 要:“学习最好的东西就是对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以最佳的学习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在初中美术的课堂上,教师必须要根据科目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教学,仔细探索,深入研究,大胆创新,寻求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充分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初中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兴趣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
摘 要: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认为树人育人的初始和终极是美育的用武之地。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只有从培养“备真善美三德之完全人物”的高度来认识美育的根本宗旨,才能充分尊重并实现美育。美术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笔者总结了一些美术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以期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兴趣;方法  美术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