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常见病,尤其是在中老年人群中,腰椎间盘突出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一般而言,对于绝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即可有效缓解症状,针药合用的治疗方法在患者在治疗初期能有效改善臨床症状。
[关键词]针灸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3-0333-01
一、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的,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和腰部活动受限、伴一侧或两侧下肢外侧感觉减退或区域性麻木、脊椎侧弯、腰背肌痉挛等。是引起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随着人们现代生活的紧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高达15.2%,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腰椎间盘突出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素问·刺腰痛论篇》中提到:“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又云:“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医学心悟》亦说:“腰痛拘急,牵引腿足” 说明本病可由外伤引起,症状为腰痛合并下肢痛,咳嗽时加重。这与西医所说的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基本相似。《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表明风寒湿邪是“痹证”的病因。而本病究其本为肾气不足,腰府不坚,加之风寒湿邪,跌仆劳损而致气血凝滞,经络痹阻,不通则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分两大种。非手术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手术治疗法,手术适应证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合并椎管狭窄者。手术方法经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切除,或经椎板间隙行椎间盘切除。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经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内椎间盘切除。合并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者,需要同时行脊柱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成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顽固性疾病,此病属于多发病且其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而目前在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应用最多是采用非手术疗法,据临床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85%的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后均有良好的疗效。
三、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键盘突出
中医各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认识上有较大的差异。主要辨证方法有:①分型辨证;②分期辨证;③分期加分型辨证。专家认为本病发病不外乎损伤、外感及内伤故将其辨证 。 分为四型:风寒痹症、肾气亏虚、气虚血瘀、痰湿阻滞。将其分为血瘀型、寒湿型、湿热型、肝肾亏虚型。将其按照发病的轻重缓急分期辨证为急性期、慢性期 和缓解期。将其分期加分型辨证分为:①急性期:a气 滞血瘀型;b风寒型。②缓解期;③康复期:多因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所致,临床分为阳虚和阴虚两型。
分型辨证治疗:发现该病以气滞血瘀证、寒湿证、肝肾亏虚证 等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应用比较频繁。治疗上以活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止痛、补肝肾强筋骨为主,并随证略有偏重。所用的代表方药有当归、川芎、杜仲、独活、牛膝、地龙、桑 寄生、没药、乳香等,其中当归应用次数最多。气滞血瘀型和肝肾亏虚型是两种最常见的证型,其病机是肝肾亏虚、气滞血瘀、后者又分寒湿或热阻络,其核心是经气不利,认为内治之法宜补益肝肾、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 其中X光片示腰椎凸向左侧弯者,为气虚血瘀,加黄芪、当归;凸向右弯者为血虚气滞,加熟地、乌药;骨质疏松为肾精亏虚,加龟板、鳖甲;唇样增生,痛加萆薢;尖样增生,痛加附子;横生骨刺痛加乌头。阴虚阳亢者,治宜知母、黄柏、生地;后突为阳虚阴盛,治宜温阳散阴,药用巴戟天、枸杞、肉桂;左前突治同左侧弯;左后突治同右弯;右前突治同右弯;右后突治同左弯;脱水变性为肾阴不足,宜大滋肾水,药用二地,归、芍、二至丸等,六味地黄丸或可见效;髓核突出,神经根炎性水肿,必用乳香、没药;纤维环破裂,加用天南星较好;椎管狭窄有脊髓压迫症状者,重用牛膝、天麻、徐长卿。将腰椎间盘突出分为急性期、缓解期与恢复期,分别选用身痛逐瘀汤、独活寄生汤、金匮肾气丸治疗, 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类似专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记载颇多。有中医专家讲腰椎间盘突出分为太阳太阴合病、太阳少阴合病、少阳阳明合病、阳明太阴合病、少阴病和厥阴病等,分别采用麻黄汤合附子理中汤,后以桂枝人参汤加味;桂枝加附子汤与肾着汤加味;大柴胡汤;大黄附子汤合并四逆散;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麻杏苡甘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结合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所得,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四期:急性疼痛期宜清热利湿、祛风通络佐安神之剂,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整复期宜祛瘀活血止痛佐续筋之剂,方用新伤续断汤加减;缓解期宜通经活络佐调理气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后期宜益肝肾补气血柔筋,补虚扶正,参以柔筋之品。传统中药制剂治法:临床常用的中药制剂较多,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常见的药物包括腰痛灵胶囊,红花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外治法:主要借助各传统中药外敷、膏药外贴、熏洗 等方法使药物通过皮肤,作用受累的神经根部位,以达到消炎镇痛,减轻症状的目的。用筋骨消肿止痛膏外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会减轻或消除椎间盘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减轻炎性反应,促进炎性递质吸收。推拿手法作用于腰背部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根血液及营养的供应,改变缺氧缺血状态,阻断杨峥介质对于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促使炎性介质的吸收。而拔伸和斜搬法能增大椎间隙,减轻椎管内压力,增加椎管外压力,促使骸核的回纳,解除神经根和周围软组织黏连,改变突出物和神经根之间的连接位置,缓解或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解除疼痛。
四、结语
由于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方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规范的诊断标准、病例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疗效判定标准;总结出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法或方法组合,最大程度地发挥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和潜力,以提高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陈莉,毕再红,易先芳.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眼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药物与人,2014.
[2]张红 针灸加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评价[期刊论文]-医学信息,2013.
[3]彭辉跃.针灸推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
[关键词]针灸推拿;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43-0333-01
一、引言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的,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和腰部活动受限、伴一侧或两侧下肢外侧感觉减退或区域性麻木、脊椎侧弯、腰背肌痉挛等。是引起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随着人们现代生活的紧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高达15.2%,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腰椎间盘突出概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腰痛”、“痹证”范畴。《素问·刺腰痛论篇》中提到:“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又云:“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医学心悟》亦说:“腰痛拘急,牵引腿足” 说明本病可由外伤引起,症状为腰痛合并下肢痛,咳嗽时加重。这与西医所说的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基本相似。《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表明风寒湿邪是“痹证”的病因。而本病究其本为肾气不足,腰府不坚,加之风寒湿邪,跌仆劳损而致气血凝滞,经络痹阻,不通则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分两大种。非手术疗法,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其治疗原理并非将退变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回复原位,而是改变椎间盘组织与受压神经根的相对位置或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手术治疗法,手术适应证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合并椎管狭窄者。手术方法经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切除,或经椎板间隙行椎间盘切除。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经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内椎间盘切除。合并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者,需要同时行脊柱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成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顽固性疾病,此病属于多发病且其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而目前在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应用最多是采用非手术疗法,据临床统计数据显示大约有85%的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后均有良好的疗效。
三、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键盘突出
中医各家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型认识上有较大的差异。主要辨证方法有:①分型辨证;②分期辨证;③分期加分型辨证。专家认为本病发病不外乎损伤、外感及内伤故将其辨证 。 分为四型:风寒痹症、肾气亏虚、气虚血瘀、痰湿阻滞。将其分为血瘀型、寒湿型、湿热型、肝肾亏虚型。将其按照发病的轻重缓急分期辨证为急性期、慢性期 和缓解期。将其分期加分型辨证分为:①急性期:a气 滞血瘀型;b风寒型。②缓解期;③康复期:多因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所致,临床分为阳虚和阴虚两型。
分型辨证治疗:发现该病以气滞血瘀证、寒湿证、肝肾亏虚证 等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应用比较频繁。治疗上以活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止痛、补肝肾强筋骨为主,并随证略有偏重。所用的代表方药有当归、川芎、杜仲、独活、牛膝、地龙、桑 寄生、没药、乳香等,其中当归应用次数最多。气滞血瘀型和肝肾亏虚型是两种最常见的证型,其病机是肝肾亏虚、气滞血瘀、后者又分寒湿或热阻络,其核心是经气不利,认为内治之法宜补益肝肾、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 其中X光片示腰椎凸向左侧弯者,为气虚血瘀,加黄芪、当归;凸向右弯者为血虚气滞,加熟地、乌药;骨质疏松为肾精亏虚,加龟板、鳖甲;唇样增生,痛加萆薢;尖样增生,痛加附子;横生骨刺痛加乌头。阴虚阳亢者,治宜知母、黄柏、生地;后突为阳虚阴盛,治宜温阳散阴,药用巴戟天、枸杞、肉桂;左前突治同左侧弯;左后突治同右弯;右前突治同右弯;右后突治同左弯;脱水变性为肾阴不足,宜大滋肾水,药用二地,归、芍、二至丸等,六味地黄丸或可见效;髓核突出,神经根炎性水肿,必用乳香、没药;纤维环破裂,加用天南星较好;椎管狭窄有脊髓压迫症状者,重用牛膝、天麻、徐长卿。将腰椎间盘突出分为急性期、缓解期与恢复期,分别选用身痛逐瘀汤、独活寄生汤、金匮肾气丸治疗, 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类似专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记载颇多。有中医专家讲腰椎间盘突出分为太阳太阴合病、太阳少阴合病、少阳阳明合病、阳明太阴合病、少阴病和厥阴病等,分别采用麻黄汤合附子理中汤,后以桂枝人参汤加味;桂枝加附子汤与肾着汤加味;大柴胡汤;大黄附子汤合并四逆散;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麻杏苡甘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结合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所得,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四期:急性疼痛期宜清热利湿、祛风通络佐安神之剂,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整复期宜祛瘀活血止痛佐续筋之剂,方用新伤续断汤加减;缓解期宜通经活络佐调理气血,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后期宜益肝肾补气血柔筋,补虚扶正,参以柔筋之品。传统中药制剂治法:临床常用的中药制剂较多,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药物。常见的药物包括腰痛灵胶囊,红花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外治法:主要借助各传统中药外敷、膏药外贴、熏洗 等方法使药物通过皮肤,作用受累的神经根部位,以达到消炎镇痛,减轻症状的目的。用筋骨消肿止痛膏外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会减轻或消除椎间盘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减轻炎性反应,促进炎性递质吸收。推拿手法作用于腰背部放松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神经根血液及营养的供应,改变缺氧缺血状态,阻断杨峥介质对于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促使炎性介质的吸收。而拔伸和斜搬法能增大椎间隙,减轻椎管内压力,增加椎管外压力,促使骸核的回纳,解除神经根和周围软组织黏连,改变突出物和神经根之间的连接位置,缓解或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解除疼痛。
四、结语
由于针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方法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规范的诊断标准、病例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疗效判定标准;总结出公认的最佳治疗方法或方法组合,最大程度地发挥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和潜力,以提高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参考文献
[1]陈莉,毕再红,易先芳.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眼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药物与人,2014.
[2]张红 针灸加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评价[期刊论文]-医学信息,2013.
[3]彭辉跃.针灸推拿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