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dd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合理利用不断向纵深发展, 既要挖掘、整理、开发其科学、文学、史学、美学和社会学等文化内涵, 扩大其职能, 又要不断探索建立各类旅游资源的外延机制,启动综合整体优势, 以带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民俗文化对异地他乡的旅游者来说,其神秘、罕见、趣味等都构成了一种强大的诱惑。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保护
  —、民俗旅游
  (一)民俗旅游定义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
  (二)民俗旅游资源内容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 都各有特色, 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 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 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二、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过度开发使民俗资源破坏严重
  一些地方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对民俗旅游进行掠夺式开发,结果造成了许多民族文化资源遭受到严重破坏,一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我们还未来得及认清其社会性质和作用时就已消失、解体;一些民间习俗由于缺乏有效保护,在强烈的现代文明冲击下逐渐消失。一些民族文化遗址和民族建筑遭受严重损害,有的造成永久性破坏;一些民间艺术品手工艺品由于过度市场化而失去了当地特有的传统艺术设计。
  (二)过度商业化扭曲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原始性
  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使传统文化商业化、庸俗化的现象时有出现。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本应尊重民俗、弘扬民族文化,而个别旅游项目与个别地区却以低格调的民俗进行简单的文化场景模仿,民俗文化被随意庸俗化,以至于失去民俗的本色。这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淳朴的民俗被歪曲,甚至一些不健康的陳规陋习也被错误地当成民俗特色大加渲染。
  (三)外来文化加速了对旅游民俗文化的侵蚀
  旅游活动实际上是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在这个过程中,旅游地民俗文化受到了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和现代观念的冲击,服装配饰、饮食、建筑、节日风俗等都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长此以往,旅游地的民俗将会被同化,神秘性的特点逐渐减弱,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就随之下降。
  三、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与开发模式
  (一)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1.独特性原则
  这是指发挥“为我独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国,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独一无二”的民俗旅游项目。只有在开发特色民俗旅游资源的特异性上下功夫,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如何判断某一民俗旅游项目具有独特性,可以参照旅游资源主要度量指标:珍惜度,古悠度,奇特度,规模度,完整度,审美度,组合度。以上旅游资源评价的七个标准体系,应用时必须分别判断,综合比较。
  2.保护性原则
  在这里,保护性原则有二重含义:其一是指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其二是指对人类生存空间的保护。民俗旅游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财富,但有不少人面对它时,不是加倍珍惜,妥善保护,而是熟视无睹,淡然处之,甚至还进行破坏性,掠夺性地开发。因此,保护和抢救民俗旅游资源是开发,利用的前提,没有保护的开发是掠夺性,破坏性的开发,没有抢救即将消亡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先决条件,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也就是等于一纸空文。
  3.参与性原则
  随着旅游者阶层的扩大,旅游知识的增长,级别等级的提高,“经历”越来越成为购买的核心。如今,越来越多的旅游者要求旅行生活能有文化的吸引,运动的内容有冒险的趣味,要求参与其中而不是从旁观赏。民俗风情旅游最大的优势是旅游者能亲身体验民俗风情,参与民间活动,感受浓郁的人情味。
  4.文化性原则
  “文化是明天的经济”。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在建设民俗风情项目时,高度重视其文化内涵,既要有较高的起点和要求,充分开发,利用优秀的民俗文化,摒弃民俗文化中落后,反动的成分。所以,首先要鉴别,评定民俗项目的内涵和表现形式是否确定属于民族优秀文化;其次,如果是属于优秀文化的民俗风情,还要科学地实事求地评平定其水平和价值。达到一定水平和品位的至少在一个地区范围内是最好的或一流的,并在更大范围内有一定吸引力,才予以肯定和进行恰当地开发建设。
  5.乡土性和古朴性原则
  民俗风情是反映本土性的民风民情,民族文化,民俗生活,民族历史传统等,它具有区域性,传统性,古朴性。如果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不遵循这一原则,将民俗风情庸俗化或“洋化”,这就会导致传统文化及其特色的丧失。
  (二)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1.集锦荟萃式
  指将散布于一定地域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和美国弗罗里达州锦绣中华、北京中华民族村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台湾九族文化村集中表现了高山族、耶鲁族等分布于台湾附近的九个民族的民俗文化。这一模式的优点是可以让游客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能领略到原本花很长时间、很长路才能了解到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内涵,如果建设态度不够严谨,可能会歪曲民俗文化。
  2.复古再现式
  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罗、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美国的“活人博物馆”、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吴文化公园,优点是可以令时光“倒流”,满足游客原本不能实现的愿望,但也存在着与集锦荟萃式共同的缺点。
  3.主题附会式
  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苏州名园“网狮”传统上仅白天对外开放,让游人欣赏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和文化内涵,夜间不能对外开放,但近期“网狮”推出了“古典夜园”活动,利用园内各厅堂分别表现一两段苏州评弹、昆曲等各种各种类型的民俗文化艺术,游客同时可以领略苏州园林在夜景下的意境,很受好评。
  民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且它是活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不是古代遗迹,一旦失去就不是修复的问题。是遗产就有它的价值,而且要用它产生价值。用研究保护民俗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遗留下的文化,我们庆幸赶得上体验得到。
  参考文献:
  [1] 刘芳.论民俗旅游[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 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张海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上海:高师理13科学刊,2004.
  [4]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J]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私募股权基金是一种金融安排,也属于股本投资的一种,私募股权基金也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金融市场,通过发行基金的融资方式筹集资金并对企业进行投资用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这也对企业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了非常好的机遇。  【关键词】:私募股权基金;金融;投资  1 引言  私募股權基金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发展也比较缓慢,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国内市场不健全,另一方面是因为私募股权基金方面的法律制度不健
期刊
【摘要】: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加强企业的货币资金管理,完善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货币资金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的关键环节;注重货币资金的使用效果,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是企业提高资产收益的重要途径。货币资金是流动性很强的资产,贯穿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血液”,它在流动和周转中实现增值和效益。因此,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内部控制体系,合理和有效地使用管理资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期刊
【摘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目前集团公司已有多家单位发展成为国有控股、民营合资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汝州电化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随着体制的变化,加上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员工队伍的构成日益复杂、思想状况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做为维护员工思想稳定的重要力量,政工队伍建设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汝州电化公司,针对混合所有制政工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解决对策,希望为以
期刊
【摘要】:康德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混淆了现象与自在之物之间的原则界限,把自在之物当成了可认识的现象,于是便产生了“先验的幻相”并为其所欺骗。与之相应,康德在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中展开了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学说,赋予理性矛盾特有的形式,破除了旧形而上学的独断迷梦和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康德;先验幻相;二律背反  一、先驗幻相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的“先验辩证论”中,为了说明人的认识产
期刊
【摘要】:在2022年,与世举目的冬奥会将在我国张家口举行,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受到了全国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我国张家口地区虽然未步入发达地区行列,然而冰雪运动、申冬奥成功均推进了张家口的发展,当然按照目前的形式来讲,其发展的潜力是无可限量的。本文通过以申奥成功、冰雪运动产业为基础,从天然资源、交通运输以及管理等等多个方面,剖析申奥成功对我国张家口经济、文化全方面的影响,并且提出卓有成效的建议,进一步
期刊
【摘要】:在古代社会,服饰不只是具有防寒保暖的功效,同时也是身份和等级的外在表现,具有鲜明强烈的政治功能。本论文选取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封建等级制度达到顶峰的清朝宫廷服饰为切入点,从清代服饰的基本功能、服饰制度的演变以及其服饰中所呈现的政治功能性,从一个朝代透视中国历代政治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服饰元素;清代宫廷;政治  1 清代发展历史简述  历时更迭,难逃失败之命运,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
期刊
【摘要】:棚户区改造作为武汉市的一个重要的民生项目,在其发展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棚户区改造并不是那么顺利,在改造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资金不足,棚户区居民的安置纠纷,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的冲突,政策上有诸多限制等,而这些问题让武汉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难上加难,截止到现在,武汉市棚户区的改造工作也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和预期。本论文在调研,收集各类资料,汇总比较分析后,对武汉市棚户区改造现阶段出
期刊
【摘要】:建筑业的不断壮大推动了我国房地产管理水平的逐渐加强,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房地产管理工作中依然有着非常多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推动房地产管理的变革创新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房地产管理;推动;创新  1 引言  伴随国内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房地产行业是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成员之一,其发展状况和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伴
期刊
【摘要】: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致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向了自主创业之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具有门槛低、成本少、风险小等优越性的网上创业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项选择,也普遍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但是摆在大学生及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是怎样提高网络创业的成功率。通过分析大学生在网络创业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大学生应合理定位,选择合适的网络创业领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风险意识,开展系统创业
期刊
【摘要】:从近两年参加我院双选会的就业单位中抽取50家就业学生相对较多的就业单位用人标准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用人要求。通過调查研究,得出一定的结果。这个结果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目的型、针对性、适应性和有效性,培养素质高、适应性强的技能型人才,从而减少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标准差异。更好地促进毕业生就好业和好就业,让毕业生成为各企业相互争抢的优秀人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