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很多人来说,去南极可能是一生的梦想,但对于当地的“土著”企鹅来说,游客的到来却可能是对它们生命的威胁。随着南极游的火爆,越来越多游客踏足南极大陆,使得原本与世隔绝、免疫系统脆弱的企鹅面临的病菌威胁增加,甚至可能会危及到它们的生命。
去年近四万游客踏足南极
上世纪50年代后期,智利和阿根廷将500余名游客带上南极,便成了南极旅游的开始。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南极游的人数增长缓慢,1995年之前,每年到访南极的人数还不到8000人,如今却数以万计,尤其是中国赴南极游的人数,从2004年的37人猛增到了2014年的3367人,仅次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就在2011年之前,国际南极旅游者协会甚至都没把中国列入其游客数据统计表。随着国人数量的增多,南极游的“中国味”也越来越浓,邮轮上开始出现中文导游、中餐,甚至麻将桌。
前往南极旅游,一类是乘船登陆,游客乘飞机到达南美洲,在智利、阿根廷等国的港口乘坐破冰船前往南极大陆边缘,有不同的线路,并安排一定次数的登陆。另一类,是乘坐两三千人的巨型邮轮,不登陆,以路过方式观看南极风光。除此以外,还有南极点深度游、飞机直接登陆南极大陆等形式。不过这一类的费用昂贵,高达五六十万元。当然,较高的经济门槛也是好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南极游人数的作用。
南极游并非说走就走
报名南极游的旅客会发现,别的团交完钱签了合同就完事,但南极游还需要经过一次“面试”:比如,你愿不愿意旅行期间全程不喝瓶装水?你愿不愿意与企鹅始终保持5米以上距离不惊扰它们?你愿不愿意为自己的碳足迹埋单……这些“面试”的问题,都来自于《南极条约》。南极虽是无界之国,但并不意味着当地的法律处于真空状态。事实上,《南极条约》体系包括200多项建议和协定,比如为保证当地生物不受人类寄生病菌的侵害,人类一律不得向南极动物喂食;登岛时,为了不将外来生物带入南极,大家都得换邮轮上已准备好的特制靴子,无论是下船上船都需要清洗;登岛后,也必须遵循探险人员为游客们踩出的安全路线行走。参团者必须认同并自愿签署这些特殊的“戒律”,才能开启南极之旅。
因为南极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签证办理主要取决于从哪里出发,现在大多以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为主,上述国家的签证申请困难,准备材料多,流程很复杂。极地旅行对游客的身体素质和生存技能等也有高要求,游客需提前在寒冷状态下接受适应性训练和生存技能培训。在驶往南极的游轮上,也会安排一系列由探险家、生物学家、气候学家等讲授的关于南极的知识讲座。
生态环境面临的危害
对不远万里来到南极的游客来说,和企鹅近距离接触并拍照留念,已经成为南极游的必选动作。尽管有《南极条约》约束,但大量游客的造访,对南极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确实存在。
专家认为,大多数南极旅客在开始极地旅行前,都会花时间在气候寒冷的地区进行训练和准备。对纯净的南极大陆来说,这绝对是个坏消息,因为抗寒性强的植物种子很可能会被携带入境,在南极生根发芽、繁衍生息。外来物种的入侵,有可能彻底改变已被孤立数百万年的南极生态系统,而当地那些要经过许多年才能生长起来的苔藓,一旦被游客踩踏,就可能面临毁灭性的破坏。
研究人员比较从1947年开始记录的数据后发现,游客携带到南极的病原体已经威胁到企鹅的生命,像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鸡痘等感染,已造成数千只企鹅的死亡。企鹅长期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南极大陆,免疫系统相对脆弱,难以应对来自南极大陆以外的细菌病毒,很容易被感染生病。而气候变暖,更是对企鹅的生存环境雪上加霜,因为温暖的气候更有利于病毒的传播。
不过,也有专家反驳称,目前还没有足够多的证据来证明野生企鹅数量受到疾病的严重影响,而企鹅的死亡也不排除是迁移到南极的其他动物携带了病菌。但为了保护企鹅,研究人员还是建议游客在登上南极大陆前,一定要遵守纪律清洁靴子,以降低疾病传播的几率。
除此之外,游客信手丢弃的垃圾对脆弱的南极而言也是致命的。科考人员曾在南极海岸看到大量的垃圾被刮到海岸上来,队员在解剖一只漂浮的死鸟时发现,乌的胃里充满了塑料。与企鹅近距离拍照留念,也容易传播游客随身携带的病菌。随手带走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石头作纪念,实际上是带走了企鹅筑巢时非常难得的必需品。
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南极游不再遥不可及,越来越多的国人也乐于为极地旅行埋单,但这也给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考验。近日,《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又限制旅游机构船员搭载的人数不能超过500人,在任何时间同一登陆点只允许一只船登陆,一次至多登陆100人。这一切的初衷,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片纯净之地。
“不许带来什么,也不许带走什么。只能带走记忆和一颗纯净的心。”这是国际南极旅游业者协会对游客的要求。“你很难去保护一个并不了解的东西。在南极,你所收获的不只是探险的刺激,而是彻底读懂‘环保’的意义,终会明白所保护的究竟是什么。”曾9次登陆南北极的“2014南极低碳之旅”的组织者高杰如是说。每一个去极地旅行的人,都可以将自身的触动切实转化为行动,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或许,这种正能量的传递,远比极地旅游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有价值。
(本刊编辑综合整理)
去年近四万游客踏足南极
上世纪50年代后期,智利和阿根廷将500余名游客带上南极,便成了南极旅游的开始。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南极游的人数增长缓慢,1995年之前,每年到访南极的人数还不到8000人,如今却数以万计,尤其是中国赴南极游的人数,从2004年的37人猛增到了2014年的3367人,仅次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就在2011年之前,国际南极旅游者协会甚至都没把中国列入其游客数据统计表。随着国人数量的增多,南极游的“中国味”也越来越浓,邮轮上开始出现中文导游、中餐,甚至麻将桌。
前往南极旅游,一类是乘船登陆,游客乘飞机到达南美洲,在智利、阿根廷等国的港口乘坐破冰船前往南极大陆边缘,有不同的线路,并安排一定次数的登陆。另一类,是乘坐两三千人的巨型邮轮,不登陆,以路过方式观看南极风光。除此以外,还有南极点深度游、飞机直接登陆南极大陆等形式。不过这一类的费用昂贵,高达五六十万元。当然,较高的经济门槛也是好事,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南极游人数的作用。
南极游并非说走就走
报名南极游的旅客会发现,别的团交完钱签了合同就完事,但南极游还需要经过一次“面试”:比如,你愿不愿意旅行期间全程不喝瓶装水?你愿不愿意与企鹅始终保持5米以上距离不惊扰它们?你愿不愿意为自己的碳足迹埋单……这些“面试”的问题,都来自于《南极条约》。南极虽是无界之国,但并不意味着当地的法律处于真空状态。事实上,《南极条约》体系包括200多项建议和协定,比如为保证当地生物不受人类寄生病菌的侵害,人类一律不得向南极动物喂食;登岛时,为了不将外来生物带入南极,大家都得换邮轮上已准备好的特制靴子,无论是下船上船都需要清洗;登岛后,也必须遵循探险人员为游客们踩出的安全路线行走。参团者必须认同并自愿签署这些特殊的“戒律”,才能开启南极之旅。
因为南极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签证办理主要取决于从哪里出发,现在大多以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为主,上述国家的签证申请困难,准备材料多,流程很复杂。极地旅行对游客的身体素质和生存技能等也有高要求,游客需提前在寒冷状态下接受适应性训练和生存技能培训。在驶往南极的游轮上,也会安排一系列由探险家、生物学家、气候学家等讲授的关于南极的知识讲座。
生态环境面临的危害
对不远万里来到南极的游客来说,和企鹅近距离接触并拍照留念,已经成为南极游的必选动作。尽管有《南极条约》约束,但大量游客的造访,对南极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确实存在。
专家认为,大多数南极旅客在开始极地旅行前,都会花时间在气候寒冷的地区进行训练和准备。对纯净的南极大陆来说,这绝对是个坏消息,因为抗寒性强的植物种子很可能会被携带入境,在南极生根发芽、繁衍生息。外来物种的入侵,有可能彻底改变已被孤立数百万年的南极生态系统,而当地那些要经过许多年才能生长起来的苔藓,一旦被游客踩踏,就可能面临毁灭性的破坏。
研究人员比较从1947年开始记录的数据后发现,游客携带到南极的病原体已经威胁到企鹅的生命,像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鸡痘等感染,已造成数千只企鹅的死亡。企鹅长期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南极大陆,免疫系统相对脆弱,难以应对来自南极大陆以外的细菌病毒,很容易被感染生病。而气候变暖,更是对企鹅的生存环境雪上加霜,因为温暖的气候更有利于病毒的传播。
不过,也有专家反驳称,目前还没有足够多的证据来证明野生企鹅数量受到疾病的严重影响,而企鹅的死亡也不排除是迁移到南极的其他动物携带了病菌。但为了保护企鹅,研究人员还是建议游客在登上南极大陆前,一定要遵守纪律清洁靴子,以降低疾病传播的几率。
除此之外,游客信手丢弃的垃圾对脆弱的南极而言也是致命的。科考人员曾在南极海岸看到大量的垃圾被刮到海岸上来,队员在解剖一只漂浮的死鸟时发现,乌的胃里充满了塑料。与企鹅近距离拍照留念,也容易传播游客随身携带的病菌。随手带走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石头作纪念,实际上是带走了企鹅筑巢时非常难得的必需品。
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南极游不再遥不可及,越来越多的国人也乐于为极地旅行埋单,但这也给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考验。近日,《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又限制旅游机构船员搭载的人数不能超过500人,在任何时间同一登陆点只允许一只船登陆,一次至多登陆100人。这一切的初衷,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片纯净之地。
“不许带来什么,也不许带走什么。只能带走记忆和一颗纯净的心。”这是国际南极旅游业者协会对游客的要求。“你很难去保护一个并不了解的东西。在南极,你所收获的不只是探险的刺激,而是彻底读懂‘环保’的意义,终会明白所保护的究竟是什么。”曾9次登陆南北极的“2014南极低碳之旅”的组织者高杰如是说。每一个去极地旅行的人,都可以将自身的触动切实转化为行动,参与到环境保护当中。或许,这种正能量的传递,远比极地旅游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有价值。
(本刊编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