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游戏,作为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游戏贯穿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将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活动形式,不仅可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跃活动的气氛,幼儿还可以在自然而然的游戏环境中获取新知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思维力、想象力等各方面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教师要学会巧用游戏,活跃活动气氛,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游戏 幼儿园教育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并将游戏活动有系统列入教育过程的幼儿园教育之父——福禄贝尔,对世界学前教育体系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的福禄贝尔”、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五指活动”课程理论也主张“游戏式”的教学。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在幼儿园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初入幼儿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笔者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尚且不足,存在许多的问题,那时的笔者多采取的是教师主导的教育教学模式,高控性强,教师在上头讲,幼儿坐在底下认真听,活动是教师一人的舞台,幼儿扮演的是一名“傀儡”,在活动中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被动的发展。例如在试讲美育教育活动《小小皮影人》时,我所采取的便是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由此产生的现象便是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师所组织的活动不感兴趣,无法专心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这引起笔者的思考,怎样的教育教学模式才能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到底怎樣的活动组织形式才能够深受幼儿喜爱呢?
答案显而易见,那便是游戏。教育专家们常强调游戏的重要性,那在实际活动的组织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现代幼儿教育研究表明,游戏对促进幼儿感知、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学前教育的相关文件也对游戏的教育作用、教育价值进行了强调,如《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将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强调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3]。”由此可见,作为幼儿最早、最基本的社会交往活动,游戏有其一定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1.活跃气氛,激发热情;2.简化教学,寓教于乐;3.开拓思维,发展想像等三个方面。
一、活跃气氛,激发热情
在活动中,教师采用游戏形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对比小学、中学课程的教育模式,幼儿园因其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要求等要求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以游戏化的内容为主。
例如,在进行绘本教育教学活动《跑龙套》的活动中,在活动前,我们设计与绘本故事内容相结合的游戏《一二三、木头人》作为活动导入环节,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木头人、木头树、木头花等接触了故事的相关内容,初步了解到本次活动是一次关于控制肢体动作的活动。以游戏活动进行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活动进行铺垫,活跃了整个活动的气氛,从而使幼儿在自然而然的环境中了解活动的主题。
二、简化教学,寓教于乐
因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中高等教育不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发展尚不完善,其水平低下,这就决定了幼儿园教师必须采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其所要表达的内容,而不是太过深奥的话语。
例如,在绘本故事活动《跑龙套》中,教师在讲完故事内容后,幼儿对跑龙套一词仍然没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在讲完故事之后,我们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串演故事内容,教师扮演故事里的大恐龙,幼儿扮演红鹿、野猪、狐狸等角色,通过游戏的形式将故事内容呈现出来,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从而也加深了对“跑龙套”一词的理解。整个活动氛围轻松有趣,幼儿在玩中了解了“跑龙套”的含义,真是做到了玩中学,玩中发展。
三、开拓思维,发展想象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特点之一,他们似乎有着用不完精力,其思维也异常活跃。幼儿期是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也是幼儿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各方面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期。教师要抓住幼儿发展的关键期,通过有效的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游戏化的教育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还可以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思维力、想象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例如《跑龙套》中,在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将自己心中不一样的木头树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并且要与周围的幼儿不一样。在游戏中,幼儿通过大胆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想象力等得到了发展。讲述完故事后,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理清故事脉络,加深故事的印象,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从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4]。”《幼儿园工作规程》也强调:“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可见,幼儿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以游戏贯穿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将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活动形式,才能迎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才能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幼儿教师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最基层阶段的教育引导者,更要学会巧用游戏,活跃活动气氛,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委员会令第25号发布.幼儿园工作规程.实施于1996,6,5.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7.
[3]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园本课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委员会令第25号发布.幼儿园工作规程.实施于1996,6,5.
关键词:游戏 幼儿园教育教学形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并将游戏活动有系统列入教育过程的幼儿园教育之父——福禄贝尔,对世界学前教育体系产生深刻的影响,“中国的福禄贝尔”、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五指活动”课程理论也主张“游戏式”的教学。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在幼儿园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初入幼儿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笔者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尚且不足,存在许多的问题,那时的笔者多采取的是教师主导的教育教学模式,高控性强,教师在上头讲,幼儿坐在底下认真听,活动是教师一人的舞台,幼儿扮演的是一名“傀儡”,在活动中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被动的发展。例如在试讲美育教育活动《小小皮影人》时,我所采取的便是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由此产生的现象便是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师所组织的活动不感兴趣,无法专心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这引起笔者的思考,怎样的教育教学模式才能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到底怎樣的活动组织形式才能够深受幼儿喜爱呢?
答案显而易见,那便是游戏。教育专家们常强调游戏的重要性,那在实际活动的组织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现代幼儿教育研究表明,游戏对促进幼儿感知、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学前教育的相关文件也对游戏的教育作用、教育价值进行了强调,如《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将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强调到:“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3]。”由此可见,作为幼儿最早、最基本的社会交往活动,游戏有其一定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1.活跃气氛,激发热情;2.简化教学,寓教于乐;3.开拓思维,发展想像等三个方面。
一、活跃气氛,激发热情
在活动中,教师采用游戏形式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拉近与幼儿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对比小学、中学课程的教育模式,幼儿园因其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要求等要求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以游戏化的内容为主。
例如,在进行绘本教育教学活动《跑龙套》的活动中,在活动前,我们设计与绘本故事内容相结合的游戏《一二三、木头人》作为活动导入环节,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木头人、木头树、木头花等接触了故事的相关内容,初步了解到本次活动是一次关于控制肢体动作的活动。以游戏活动进行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活动进行铺垫,活跃了整个活动的气氛,从而使幼儿在自然而然的环境中了解活动的主题。
二、简化教学,寓教于乐
因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中高等教育不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发展尚不完善,其水平低下,这就决定了幼儿园教师必须采用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其所要表达的内容,而不是太过深奥的话语。
例如,在绘本故事活动《跑龙套》中,教师在讲完故事内容后,幼儿对跑龙套一词仍然没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在讲完故事之后,我们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串演故事内容,教师扮演故事里的大恐龙,幼儿扮演红鹿、野猪、狐狸等角色,通过游戏的形式将故事内容呈现出来,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从而也加深了对“跑龙套”一词的理解。整个活动氛围轻松有趣,幼儿在玩中了解了“跑龙套”的含义,真是做到了玩中学,玩中发展。
三、开拓思维,发展想象
活泼好动是幼儿的特点之一,他们似乎有着用不完精力,其思维也异常活跃。幼儿期是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也是幼儿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各方面能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期。教师要抓住幼儿发展的关键期,通过有效的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游戏化的教育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还可以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促进幼儿思维力、想象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例如《跑龙套》中,在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将自己心中不一样的木头树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并且要与周围的幼儿不一样。在游戏中,幼儿通过大胆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想法,其想象力等得到了发展。讲述完故事后,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理清故事脉络,加深故事的印象,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从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4]。”《幼儿园工作规程》也强调:“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的基础阶段[]。”可见,幼儿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以游戏贯穿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将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活动形式,才能迎合幼儿的心理特点,才能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幼儿教师作为基础教育体系中最基层阶段的教育引导者,更要学会巧用游戏,活跃活动气氛,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委员会令第25号发布.幼儿园工作规程.实施于1996,6,5.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7.
[3]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园本课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7.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委员会令第25号发布.幼儿园工作规程.实施于199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