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悲伤与勇气

来源 :中学文科·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5月12日以来,我的情绪一直在摇摆。一开始,我无意加入那个迅速蔓延的悲痛与同情的潮流,因为很多情感是不需要立刻表达和证明给别人看的。我甚至犹豫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是否应该立刻冲到一线,一方面现场经常让我感到无力,另一方面我也警惕自己成为一名职业“经验收集者”——看,在那个重要历史时刻,我在现场。我像所有人一样被电视画面与互联网上的照片所触动,却不清楚我该怎样理解这一突发性的事件。
  在前往北川时,我已经听说了很多关于灾区的骇人场面。我的年轻同事们,平生第一次看到了那么多尸体。在深夜,他们坐在废墟旁,看着少年们的尸身被一具具挖出来,排列在他们身旁,夜晚的空气里有浓重的腐臭气息。
  我不知道他们内心被怎样触动,这场景会对他们未来的人生路产生何种影响,这是他们一直欢乐、平稳的人生中遭遇到最重大的事件吧。我相信,这感受一定是复杂的,它不会仅仅是悲痛与同情……我记得5月15日都江堰的傍晚,有着灾后的宁静,一个带着口罩的女人面对着一栋楼房的瓦砾平淡地对我说,她的妹妹就在下面,已经3天了,而救援队暂缓了工作,看起来妹妹生还的希望不大;而在另一处临时帐篷旁,有一家人兴奋地给我们讲解他们如何幸运地离开映秀镇的过程,外公与外婆还滞留在那里,他们说起亲人,却仿佛在说着不相干的人;而隔壁帐篷里正传出麻将声……我们对于死亡有一种特殊的态度,甚至是豁达,在很多地区,除去颜色,葬礼和婚宴没有太多的区分。不是说我们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民族,而是我们有自己的方式,这方式则与漫长的传统、特殊的环境有关。
  对我而言,让我心头最为酸楚的,不是那废墟般的城市,不是巨石下露出一只儿童的脚,而是那对前往北川中学寻找女儿的中年夫妇。他们的表情大部分时刻是平静的,有一种在乡村可以普遍见到的木然,那与艰辛、单调的生活有关。他们有大女儿在上海工作,北川中学的小女儿也在准备考大学。教育是他们改变生活境遇的最可依赖的方式。这对夫妇话很少,可能是过去两天的焦虑已让他们无话可讲,也可能语言从来不是他们的表达方式。当因为封路,我们的车堵在路上时,他们一句抱怨都没有,只是在那里安静地等着。而到了现场,他们看起来那么茫然、无力。多少世代以来,中国的普通人不就是以个体的沉默、忍耐来承受社会的变迁与系统的失效的吗?
  当我再度回到北京,通过电视机与网络来了解灾情时,对北川县城与这对夫妇的生动记忆。开始被各种信息所冲淡与淹没。在电视与互联网上,那些画面依旧:倒塌的房屋、成堆的瓦砾、绿色军服的士兵、橙红色制服的救援队、踊跃的志愿者、担架上的伤员、温家宝总理焦虑的面容和动情的讲话,还有那些感人至深的场景与故事——一位老师用自己身体护住四位学生;一位医生一心救助伤员,却无力去寻找自己被压在废墟中的孩子……“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心连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些口号,此起彼伏,还有在网络上流传的诗篇——如果它也被称作诗的话——被一遍遍地朗诵。
  灾难的情绪进入人们的客厅,在餐桌上出现,在公司的格子间里,在出租车上,飘荡在空气中,人们的叹息中蕴涵着某种亢奋……它高潮的一幕在5月19日下午2点28分开始的全国性默哀里出现。
  那时,我在北京东区的万达广场,在林立的高楼中的空地上,来自一家证券公司的员工正整齐地站成4列,其他一些人则散落在周围。那种我很少听到的汽笛声突然响起,所有人都沉默着,除去不远处一个正在打电话的年轻人,他似乎对突然到来的声响和人群的沉静不知所以,尴尬地站在那里,电话还放在耳边。
  3分钟比我想象的更漫长,而且我感觉得到内心的某根神经被触动。但坦白而言,它不是来自于对灾难现场的记忆,而是来自于默哀现场的仪式感——人们都安静和犹豫,汽笛声响又是那么凄厉。我们是个喜好形式感、却很少有仪式感的社会。形式感要求你和别人一致,你根据别人而调整自己,而仪式则试图唤醒个人内心沉睡的一些情绪,你会自发地调整自己。
  在5月19~21日这3天的全国哀悼日,我心痛、无奈、几乎有些愤怒地看着这些人类的悲剧,很多人在面对悲剧时被唤醒的同情、善良、慷慨、助人精神,开始被滥用与利用。
  如果你打开电视机,会发现几乎所有电视台——不管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都在播放同样的地震新闻节目,所有的报纸都采用了黑白印刷——上面都是“国殇”、“天堂”这样的词语。而在人们的谈话里,“高尚情感”中开始不断加入了令人不快的元素——比起沙特阿拉伯的6000万美元,美国的50万美元太少;排列了跨国公司的“铁公鸡排行榜”;冯巩比姜昆更慷慨——于是,那个被很多人痛恨、希望能够被悲剧荡涤掉的无比简单、功利与庸俗的价值观,顽强地再次出现了。
  与此同时,另一些亟待需要展开的事情却迟缓未动。距离灾难发生已经10天了,但政府与公众的情感与理智似乎停留在灾难的最初阶段,甚至有一种更为集中和一致的趋向。
  最初,我理解并深切地感受到这种情绪。一场重大灾难,就像一场战争一样,能有力地将人们团结在一起。突然之间,所有的阶级、财富、性别、职业、智力、性格的差异都暂时消失了,人们感觉到空前的平等,也觉得自己是更大群体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找到了明确的归属感。人们抛弃掉日常的庸俗、斤斤计较,感觉到自己的生活获得了更大的意义。就像一位年轻记者在绵阳欣喜地发现了“灾时的共产主义”。这种热情富有感染力,但是注定难以长久,这并非令人叹息,而是根深蒂固的人类特性。
  而真正让我忧虑的是,事情已持续至今,但所有的媒体却开始用同一个口径说话,而且所有的私人记忆都变得一样,所有的悲痛情感都被引向“国家真伟大”,所有的悼念、慈善活动都可能变成了被形式化的集体行为时,所有对灾难更宽广和更深入的探讨都缺席,只有一种单一的悲痛,这样的复杂的人群、复杂的社会面对这样一种复杂的情况时,所有人却是“万众一心”……
  这些倾向蕴涵着我们时代另一场严重的危机——我们情感与理智上的双重匮乏。
  我们都记得王小波关于芭蕾舞“天鹅湖”的例证,再美妙的演出,如果重复让你观看200遍,最初的美感也会迅速淡化。同样的,那些悲痛的灾难画面、感人故事,经过60个电视台不间断、不停重复地播放,它也会让人产生异样的感觉。更何况,那些故事与情感的维度又是那样的单一——总是悲痛、感激与高尚,仿佛一个个丰富的个体,都被抽象成某种精神。
  这种个人故事与记忆的被抽象有着显而易见的后果——每个人、每种感情都是可以被轻 易替换的。在此刻,如果你需要的是一种“勇敢”,那么你可以寻找这个例证;那一刻需要的是“惨烈”,你可以寻找到那一幅画面……至于,这些具体的人是谁,意味着什么,则反而可能被忘记。
  这种抽象与被替换感,在普遍的公众情绪中也是如此强烈。对分裂的仇恨,可以被替换成爱国主义;对于西方的蔑视,可以立刻变成“为祖国的崛起而读书”;对于灾难的悲伤,也同样如此。在5月19日的默哀中,超过10000个人在天安门广场上高喊“加油四川!加油中国!”,不是说,为我们的地区与国家打气不对,而是对于死者的悼念与对国家的拥护不应该被混为一谈。前者是对生命本身的敬意,它与其他因素无关。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既没有尊重遇难者,也没有尊重我们自己的内心。
  如果这种替换一直持续下去,我们就会发现我们难以相信任何东西。造成这种倾向的原因很多,但很有可能,难以诚实地面对自身是最初的肇始原因。
  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是一棵大树上的树叶,我们具有相似性,却永远不会出现两片相同的叶子。这也意味着,每个人都用其独特的方式来感知外部世界和自身,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对于某一个妈妈来说,繁华的王府井是商业中心,而对于她3岁的小女儿来说,那里则是一个到处是腿的地方——她太小了,只能看见好多大人的腿。
  同样,对于祖国,每个人的感受不同,表达感受的方式也不同。辜鸿铭通过褒扬孔子哲学、女人小脚和嘲笑欧洲人来证明中国的优越性,表达自己对中国的情感,而鲁迅则是通过不间断地批评,你能说前者比后者更爱国,情感更深沉吗?当中日战争陷入胶着时,你不能要求沈从文、林语堂,或是西南联大校园里的学生杨振宁、李政道都到前线去。而今天风靡一时的作品《未央歌》,谁也想不到那是烽火岁月的记录,对于鹿桥来说,年轻人的友谊、爱情和幻想更重要……
  这些感受与思想的不同,使我们的国家保持了丰富性,它既为现实生活提供了多种可能,也为未来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参照和鼓舞。我真想象不出,倘若十年后(或许只要一年后),倘若人们想要更多地了解2008年5月12日这场地震,他们能找到什么资料——那浩如烟海的信息,都是雷同的,都是浅层反应,普遍缺乏个体的独特性与生动性……因为,人们不敢于或经常忘记了诚实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一个人对于别人的悲痛无动于衷,令人心痛,甚至可耻,因为他失去了感受力;但倘若一个人假装别人的悲剧就是自己的悲剧,用和别人一样的话来表达自己的痛苦,那么他同样是可疑的,他可能既虚伪又内心苍白……
  选自《金融时报》
其他文献
在美国第25届金酸莓电影颁奖仪式上,哈莉·贝瑞从颁奖人手中接过金酸莓“最差女主角”的奖杯。  金酸莓电影奖设立于1981年,跟奥斯卡奖正好相反,是专门为评选最差影片、最差导演和最差演员等所设的奖项。对于这个带有恶作剧意味的颁奖,好莱坞的明星们大都嗤之以鼻,过去不仅没有一个当红明星参加过金酸莓颁奖仪式,更没有一个女明星有勇气到现场领取“最差女主角”奖杯。  哈莉·贝瑞是美国好莱坞当红的女明星之一,曾
期刊
有这样一位女孩,8岁时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被载入吉尼斯记录;上小学了连跳两级,10岁时和父亲合写出一本12万字的书;11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年;16岁被辽宁大学破格录取,成为中国的第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是的,这位让你惊叹的天才少女却是一位聋人!她的名字叫周婷婷,被誉为“中国的海伦·凯勒”,如今21岁的她在今年9月将去波士顿大学攻读特殊教育管理博士学位。  你若问她,为什么能取得今天这样
期刊
我们中国,曾经是个女权不多,但女责比较多的地方。女责多,就因为有人老是盯着,一面欣赏,一面批判。平时当家作主,没女人什么事,别说做官,连科举考试的大门,女子都进不去,但是国家兴亡,女子有责,甚至可以说,首先是女子的责任。儒家称颂的夏商周三代,每代的灭亡,据说都是女子坏的事,坏起来的模式都一模一样,一个漂亮妞横空出世,三下五除二,一个伟大的朝代就葬送掉了。伟大的汉朝,坏事的有赵飞燕,同样伟大的唐朝,
期刊
19岁那年,我在休斯敦太空总署的太空梭实验室工作,同时也在总署旁边的休斯敦大学主修计算机专业。我整天处在学习、睡眠和工作之间,这些几乎占据了每天全部的时间,但是,只要有一分钟的闲暇时间,我都会把精力放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上。  我知道,写歌词不是我的专长,所以在最近的一段日子里,我时时刻刻都在寻找一位擅长写歌词的搭档与我一起创作。不久,一位叫“凡内芮”的朋友进入了我的生活。年仅19岁的凡内芮在德州的诗
期刊
1881年5月11日,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一个叫冯·卡门的男婴出生了,没有人相信他在日后会成为一位航空科学家。因为他的父亲是一位教授,他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也能跟他一样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所以在父亲的影响下,冯·卡门也爱上了读书。  在冯·卡门6岁时的一天晚上,冯·卡门的大哥出了一道题:“15×15是多少?”冯·卡门边玩边答:“225。”二哥接着问:“924×826是多少?”冯·卡门头也没抬一下说
期刊
就像学者热衷探讨“何为第一桶金”而很少有人探究“何为第一桶”一样,专家深度关注红绿灯的光谱分析,却很少有人关心“红绿灯底盘的颜色”。我注意到光天化日之下被人遗忘的角落,西方不少城市正逐渐改变之,让黑色黯然退去,让明黄闪亮登场!  细想起来洋人这点鬼把戏的确算不了什么,无论是基于色彩学还是心理学,黄颜色的穿透。力和凝聚力均属一等一的上上品。因此中国的老皇上对其情有独钟,外国伺候上帝的出租车对其也情有
期刊
故事发生在多年前的好莱坞。某制作人筹划已久,想要投拍一部气势恢宏的战争片。选择哪位导演呢?在可以考虑的范围之内,有两位名导不相伯仲,制作人一时犹豫不决。无奈之下,他决定先和两位导演面谈,也许在讨论电影细节的过程中,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制作人找到著名导演大卫·华德·葛瑞菲斯,一起研讨这部战争片的细节。在提到某个战争场面时,倾心于大手笔的葛瑞菲斯有个了不起的构想,为了达到逼真的拍摄效果,他希望
期刊
关艳无比的美国好莱坞影星海迪·拉马尔在晚年的时候,一直为自己过去的美丽而耿耿于怀。  《洛杉矶时报》的一位记者描写了他所看到的这位昔日美女,她坐在老式洋房窗户前,满脸堆满了皱纹和忧郁,在太阳底下,她青色的血管密布全身,身体状况糟糕极了。  她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如果我不美丽,也许现在我会更好。”海迪·拉马尔在上个世纪30年代,被人称为“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她还是位在电子科学方面颇有造诣的发明
期刊
美国歌星玛利亚·凯丽两岁时,父母离婚。她同母亲、姐姐住在一起。由于生活贫寒,母亲带着她和姐姐姐一共搬过13次家。她的姐姐15岁时就有了第一个孩子,16岁便草率地结了婚,后来由于生计所迫沦为妓女,最终患上艾滋病。  自甘堕落的姐姐成为家庭的耻辱,玛利亚·凯丽发誓要走出一条与姐姐截然相反的道路。从很小开始,她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练习唱歌。17岁的时候,在一次聚会上,她偶然碰到了索尼音乐公司总裁汤米
期刊
高处思低,低谷翻高    人生有高有低,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道理,但人在低谷时,知道该怎么做,就要很大的学问。有些人在低谷期时,郁郁寡欢,愤世嫉俗,怨天尤人,过了五年、十年,还是在原地抱怨,没有改变困境。  我真的觉得,经常抱怨的人看不到机会;遇到挫折总难免,但应该尽量不抱怨,想办法突破,我不认为有过不去的难关。在低谷沉静时,赶紧补粮,因为准备越妥当,当机会一来及时抓住,就够你撑高起很长的一段时间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