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们的学生一起“赏”古诗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eilj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语文课上的古诗词教学,往往简单停留在背诵,了解诗歌大意,以及所表达的诗人思想感情,用这些来应付考试就可以了。其实,与其说教古诗,倒不如和学生一起“赏”古诗,只要学生学会欣赏,自然会感悟,有了感悟能力,自然就会理解和背诵,这样的教学效果远比死记硬背的效率要高得多,简单的多。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赏”古诗。
  一、“赏”诗人。
  所谓“赏”诗人,就是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即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倾向以及诗歌特点。每一个作品,都与作者的生平及时代背景很有关系,他的诗歌也会表露他的思想。诗人作诗,无非是有感而作,他的作品都是他思想展示的过程,也就形成了每个诗人独特的写作风格及特点。如陶渊明在作品中流露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表达一种思念田园和渴望归隐的情感。杜甫一生,把国家的变故、民间百姓的疾苦、个人经历、所思所感,都写入诗中,真实的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社会现实,他的诗记录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写实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同情、热爱人民、关心百姓的安危冷暖、喜怒哀乐的思想,情意真挚,发人深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搜寻作者的资料,包括诗人的生平,思想,时代背景等,适当的进行背景介绍,这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领会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培养激发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赏”诗境。
  “赏”诗境,顾名思义就是欣赏诗句描绘的意境,包括景物的描绘和情景的描述。中学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 古典诗词的教学,应以学生受到诗的熏陶为主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在诵读的基础上,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句,应教会学生体味诗的意境,培养审美能力。把握诗的独特语言,是深入诗歌的意境,领略深层内涵的前提。大家知道,诗歌是诗人形象思维的产物,无论是摹景状物,还是叙事抒情,诗人总是吧自己深切的感受和激昂的情绪,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倾吐在诗的字里行间。尤其古诗,更加讲究炼字炼句炼意,注重凝练、含蓄、形象、生动,由此使诗的意象和诗句、章节上出现明显的跳跃现象,其间有意省略的过渡和关联的诗句,便成了留给读者的想象、思索、补充的“空白”。教师就应利用这,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再现诗的形象和画面,使学生自然而然的进入诗歌深层的意境之中,领略诗的独特魅力。
  三、“赏”诗情。
  就是理解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积累,古诗描写的内容不同,所表现的诗人情感也不同。比如,边塞诗大多表现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决心,也有部分边塞诗人对连年征战的厌恶和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咏物诗大多表现的是对所咏事物的喜爱,借以表现自己高洁的志向和节操。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抓住诗中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词,比如“愁”、“悲”、“怨”、“泪”、“喜”等,轻松的去理解诗中的情感,从而才能真正理解诗的内涵,受到精神的熏陶。
  四、“赏”诗句。
  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优秀的诗词作品,读起来抑扬顿挫,听起来韵味无穷,这是因为它具备了音韵之美。构成音韵美的方法丰富多彩,押韵、平仄、句式、对偶、语调、回旋、重叠等,都可以增加语言的音韵美。古诗的音韵美,历经几千年一直在华夏大地上萦绕,诗的音韵美得益于我们的汉语,汉语音韵优美,韵律和谐,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诗画语言之一。单音节发音的汉语,节奏感比任何一种发音长度不一的拼音语言都强的多。古代诗人赋诗,似乎是在用汉字为音符作曲。所以我们欣赏汉语古诗,一定要充分欣赏和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在对诗音韵美的欣赏中,得到艺术和心灵的享受。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作品,语言风格、语言艺术也各不相同。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幽寂静穆;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高适、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李商隐诗风的清丽俊逸;杜牧诗风的含蓄绰约。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诵读,以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气氛,尤其对一些美言名句更要从诵读出发,结合学生的再造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去欣赏这些千古名句,感受诗句的音韵美、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但平淡之中蕴涵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平易近人,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不加修饰,是一种质朴的美。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当然,要欣赏品读诗句,心里的默读远远不够,最好是诵读出声,且反复多遍,这样再用心体会,就一定能欣赏到诗句美妙的音韵美,学生也达到了积累的效果。
  让咱们的学生,在老师的启发、诱导、解惑下,以欣赏的角度说出自己的体会,以欣赏的眼光学古诗,才能真正体会到古诗的美。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美术课堂中,不能照本宣科那样会显得低效无聊,而是切合学生实际设计出来的凝练典型且富有趣味和启发性、并明确指向教学目标、能激起学生积极回应的有效提问。恰当的提问就像“引线”和“催化剂”一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紧奏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作为美术课堂重要的导学手段,设计高质量的美术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实现美术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作出重要
期刊
摘要:从学生的学习方面而言,不同的学生对学习有着自身不同的感悟与体会,并且,学生之间也存在着性格、智力水平等个体差异。所以,学生在学习方面会有着不同的发展,而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更是如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高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优。  关键词:高中数学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数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
期刊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校德育承担着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的巨大使命。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更是关系到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同时,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必须的。由此可见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作为班
期刊
摘要: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文从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等四个方面就素质教育教学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 创新意识  新时期的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
期刊
所谓的行动研究,就是为行动而进行的研究,不是脱离教师的教学实际而是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让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博克汉姆也说过:“教师有研究的机会,如果抓住这种机会,不仅能有力而迅速地发展教学技巧,而且将赋予教师的个人工作以生命力和尊严。”教育家
期刊
一、慨况  大型苗族歌舞剧《仰欧桑》荣获全国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12-2014)奖,这是贵州文艺界的一件喜事。  《仰欧桑》是苗族人民的文化艺术精品,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各级关心民族艺术的领导、文化艺术界的专家等对将《仰欧桑》搬上舞台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2003年,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决定打造黔东南苗、侗两个主体民族的大剧,苗族首选是《仰阿莎(仰欧桑)》这个题材。2013
期刊
摘 要: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学习兴趣 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忽视了学生兴趣培养。教学仍停留在老师包讲、学生包练的单调、枯燥机械重复的教学模式中。新课程要求,要针对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习主体的个性差异来设计适合使不同学生得到相应发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获得成
期刊
摘要:选择组织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后,接下来就是内容的呈现问题。一般地,在不同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的指导下,就有不同的内容组织和呈现形式,它通常由课程编制的价值取向和课程编制的专业技术所决定。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程 呈现原则  在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上,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注意形式的多样化、生动化  通常我们不能确保学生都能非常清楚学习数学的目的和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
期刊
摘要:“字如其人”,一手好字就如一个人的门面一样重要。早年没有机会学习书法,等上班工作了认识到写好字的重要性,还可以靠自学书法来补救。只要“得法”就找到了入门的钥匙,持之以恒的练习一段时间就可以有很大的收获。  关键词:钢笔书法;自学;研究;  我自97年开始从事书法教学至今,十几年的书法教学使我深深喜爱上了书法。在从事书法的教学中,也使我更加认识到对于一个人写一手好字的重要性。“字如其人”,一手
期刊
[摘要]:在教数学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群体”。他们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好的方法。觉得自己根本就不是学数学的料,导致厌学,从而成绩下降,最后自暴自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困生”。他们不仅时刻困扰着初中数学教学,也时常影响着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转化他们。我们要用爱和责任,想尽办法来尽可能的挽救每一个差生。这样才不违背教育的真谛;且有利于民族的发展。  [关键词]:学困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