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教学,其整个过程都应该贯穿着、渗透着“情”,语文教学本身就具有着集智育、德育、美育、情育于一身的特质。我们在重视智育、德育、美育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情育”的功能,因为有“情育”的语文教学才能走进学生心里,缺少“情育”的语文教学是没有色彩没有灵魂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定善于用语文的深情蜜意浇灌学生的精神家园,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选入的《小巷深处》(第6课)就是对学生进行“情育”熏陶、感恩教育的好教材。
一.《小巷深处》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小巷深处》描述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劳动妇女收养了“我”——一个弃婴,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收入含辛茹苦把“我”抚养大的不平凡的故事。从体裁看,它是小说,又是感人至深的叙事性散文。文章按时间顺序,以“我”对“养母”的感情变化为线索,通过一个楚楚可怜又无比动人的养母形象,抒写了“养母”对“我”——一个养女,无私而深切的爱,以及“我”对“养母”的感情变化历程。这对不寻常的母女俩的故事,从小巷深处走来,点点滴滴、荡气回肠,悲欢离合、酸甜苦辣都在小巷深处里、悠悠往事中。这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又适合学生欣赏水平的适龄之作,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授这样的文章,“情育”当先。
可喜的是,在有关《小巷深处》的教学论文及教案里,确实觅到了“情育”的内容,只是人们不约而同地把此篇的“情育”目标确定为亲子教育、母爱教育,于是对此篇的概括也就有了两种近似的说法:一说“这是一个母爱的故事。”一说“这是一个母女情深的故事。”这两种说法也许都没什么错,但深读此篇便会发现这样概括实在不够准确。大家忽视了一个最不应该忽视的关键点:《小巷深处》的母女俩不是普通的母女俩,女儿是一个“黑不溜秋,眉不是眉,眼不是眼”的弃婴,对女儿来说母亲是养母,母亲是一个双目失明、生活极度贫困的单身妇女,对母亲来讲女儿是养女。这母女俩之间没有一点血缘关系,非亲生母女,准确说她们是“养母”和“养女”的关系。因此,《小巷深处》讲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母女情深的故事,它所歌颂的也绝不是堪比寻常的母爱,而是高于寻常母爱、超越血脉亲情的人间大爱。
二.《小巷深处》深恩无限
《小巷深处》的“瞎眼姨娘”视“从村头坡顶上捡来的”弃婴为己出,一分一分地积攒,拿出自己卖冰棍赚来的全部血汗钱,不但给“我”一个家,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还供养“我”到县城重点中学读书,并把一个“丑女孩”打扮得“颇具城市少女风采”,这其中的付出是常人按常情无法猜测和想象的。
台湾著名教育家高震东先生说得好,“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寻常母爱,再伟大再艰辛也是寻常母爱,因为这是人之本能,也是母亲的责任,是正常人性的美丽光芒。如果说“盲母亲”收养“我”还有一丝私心的话(如好心人所说“总比不知冷热的竹棒强”,“老来也有个靠”),可当“我”开始厌恶那个“特别贫穷的家”,渐渐与“盲母亲”产生隔膜,甚至淡忘了“守候在冰棍箱旁”顶着“毒辣的阳光”却始终“如同一尊雕像”的“盲母亲”,直至忘记了回家的路,“盲母亲”的爱却有增无减。她还是“那么死心眼”地每月给“我”送来“一些营养品及生活费”,明知“我”变了,还“满面春风”地为“我”遮掩,依旧“坐在太阳最毒的地方”为“我”做着没有指望的一切。这种爱源自一颗朴素的大善之心,是可以感动天地的大义之举,是超乎寻常母爱的最可贵最神圣的大爱。所以,《小巷深处》中“盲母亲”给予“我”的不是普通的爱,甚至不能说是爱,而是一种比天高比海深的“恩”。她和千万母亲一样,也为儿女——“我”的点点进步而激动,自豪,陶醉,以至于“我”的一篇作文竟成了她的“珍藏”,老师夸赞“我”的一句话竟让母亲“高兴得落了泪”。对“我”来说,她是母亲,更是“恩人”。教授这样的作品,我们究竟应该教会学生什么,真正让他们懂得什么呢?
三.《小巷深处》的情育内容
1.《小巷深处》有凄凉更有大爱
《小巷深处》的“我”被弃是不幸的,而能被“盲母亲”收养,又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在秋风落叶的悲凉环境中,在围观人们的冷漠中,她向“我”敞开了“瘦瘪却温暖”的胸怀,为“我”,她“拆掉了自己住了十几年的小木棚,搬进了小巷最深处那间门口有两个滑溜溜石凳的小房子”,为我,她耗尽了“所有的积蓄”,为“我”,甚至改变了她以往的泼辣性格,为“我”,任凭太阳炙烤,四季忙碌。换来的是“饭桌上经常能见到的荤菜”,和“我”见不到补丁的衣服,还有到城里读书的优越。世间因为有“盲母亲”这样的“神”才显得格外的温暖,格外的可爱。
但作为教师也不应该逃避现实,更不应该回避问题,比如课文反映的“弃婴问题”、生母与养母的问题,都应该敞开心扉和学生交流,并正面告诉学生,这就是人间万象,这就是人情冷暖,告诉他们,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能在亲生父母的抚养下长大成人。这样,学生便不会有“我会被遗弃吗?”的困惑了。不过,社会上的确有“我”这样的悲剧在发生,也许距离我们很远,也许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发生在我们身上,那我们又应该怎样面对呢?这个问题不解决,这篇课文的真意便无从体现,这篇课文的“情育”意义便会大打折扣。
2.《小巷深处》有迷失也有悔悟
红尘有爱,孤儿不孤,弃儿不弃。“盲母亲”对“我”恩重如山、恩深似海,多少年如一日,不离不弃,可“我”对“盲母亲”的感情却一波三折,颇有点让人心寒的味道。
由于幼时的纯真无邪、长大后的爱慕虚荣,“我”由最初对生活感到满足,并为有这样的母亲而自豪转为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依相伴,到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殷勤的招呼声”,与家完全隔绝,再到“老婆婆”的教导点醒下终于悔悟的情感历程。不难看出,“我”情感回归的原因在于好心的“老婆婆”对“我”的背叛和“母亲”的执着实在看不下去时忍不住说的那句“造孽!”“造孽”一词在贵州方言、湖南方言、四川话、湖北方言里是有可怜的意思(对“盲母亲”而言),但用在此处至少不仅仅是“可怜”之意。联系上文,这个词是在“老婆婆”得知“我”“考的真的很好”时说出的,后面紧接一声无言胜有言的长叹,弦外之音便是你虽然现在成绩好,如果忘恩负义总有一天会报应的。显然对“我”来说,“造孽”具有做坏事(将来要受报应)的通常意义。再联系下文,下文是“老婆婆”的教导(“莉呀,你有出息了,可不能没良心啊。”)“造孽”的含义就更加明确了。而且从全篇的语言风格来看,难见方言成分,都是顺畅的普通话。正因为“我”理解了“造孽”的全部内涵,“老婆婆”的话才如同惊雷,唤醒了虚荣的“我”,迷失的“我”,忘恩的“我”。
3.《小巷深处》的真意是感念养母恩深
“盲母亲”虽是养母却胜过生母,凭自己的残疾之躯养活了我,这份非比寻常的养母恩“我”非但没有加倍珍惜,加倍报答,反要和她划清界限,“我”岂不成了忘恩负义之人,“我”的良心何在?
古语云“生的恩情还好报,养的恩情报不完”。这个理未成年的初中生未必明白,作为有语文感的语文老师,教授这样的课文不会只满足于通过语言、动作、心理、外貌以及环境描写来刻画人物等知识点的挖掘,还必须带领学生深入体验文情、理解文意,让学生懂得感恩,这其中要特别关照那些有特殊家庭背景和身世的学生(以课文中的“我”为个例),告诉他们更应该懂得感恩,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则要启发他们理解单亲父母的难处和他们所给予自己的那双倍的爱,让每个学生都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念父母们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
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养育之恩”,一般认为“养育之恩”重于“生育之恩”,事实也是如此。课文中“我”的生母纵有千种理由万种难处也不该弃“我”于瑟瑟风中、荒凉“坡顶”,生而不养枉为人母,而自养不及的“盲母亲”却把“我”放进她“瘦瘪却温暖的怀里”,以崇高无私的爱呵护“我”长大。从“盲母亲”身上,我们看到了养母的深恩,看到了伟大人性的神圣光芒。对“我”而言,“盲母亲”所付出的是一份“我”倾尽一生都无法报答的大恩大德。
中国文化和教育一向十分注重“情”字,传统文化讲“有恩不报非君子,忘恩负义是小人。”知恩图报是常情也是天理,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这些具体的“情育”内容还没有真正入世的初中生也未必明白。
所以,《小巷深处》的“情育”应围绕“情”,而不是“亲”,应突出对“恩深似海的养母恩”的理解,而不是对“一般的母爱”的解读,其“情育”目标应该是感恩教育,让学生知恩、感恩,感念父母(特别是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并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特别是养父母)的深恩。
吴海地,广西桂林农业学校教师。
一.《小巷深处》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小巷深处》描述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劳动妇女收养了“我”——一个弃婴,用自己卖冰棍的微薄收入含辛茹苦把“我”抚养大的不平凡的故事。从体裁看,它是小说,又是感人至深的叙事性散文。文章按时间顺序,以“我”对“养母”的感情变化为线索,通过一个楚楚可怜又无比动人的养母形象,抒写了“养母”对“我”——一个养女,无私而深切的爱,以及“我”对“养母”的感情变化历程。这对不寻常的母女俩的故事,从小巷深处走来,点点滴滴、荡气回肠,悲欢离合、酸甜苦辣都在小巷深处里、悠悠往事中。这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又适合学生欣赏水平的适龄之作,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授这样的文章,“情育”当先。
可喜的是,在有关《小巷深处》的教学论文及教案里,确实觅到了“情育”的内容,只是人们不约而同地把此篇的“情育”目标确定为亲子教育、母爱教育,于是对此篇的概括也就有了两种近似的说法:一说“这是一个母爱的故事。”一说“这是一个母女情深的故事。”这两种说法也许都没什么错,但深读此篇便会发现这样概括实在不够准确。大家忽视了一个最不应该忽视的关键点:《小巷深处》的母女俩不是普通的母女俩,女儿是一个“黑不溜秋,眉不是眉,眼不是眼”的弃婴,对女儿来说母亲是养母,母亲是一个双目失明、生活极度贫困的单身妇女,对母亲来讲女儿是养女。这母女俩之间没有一点血缘关系,非亲生母女,准确说她们是“养母”和“养女”的关系。因此,《小巷深处》讲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母女情深的故事,它所歌颂的也绝不是堪比寻常的母爱,而是高于寻常母爱、超越血脉亲情的人间大爱。
二.《小巷深处》深恩无限
《小巷深处》的“瞎眼姨娘”视“从村头坡顶上捡来的”弃婴为己出,一分一分地积攒,拿出自己卖冰棍赚来的全部血汗钱,不但给“我”一个家,把“我”调养得“像个千金小姐”,还供养“我”到县城重点中学读书,并把一个“丑女孩”打扮得“颇具城市少女风采”,这其中的付出是常人按常情无法猜测和想象的。
台湾著名教育家高震东先生说得好,“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寻常母爱,再伟大再艰辛也是寻常母爱,因为这是人之本能,也是母亲的责任,是正常人性的美丽光芒。如果说“盲母亲”收养“我”还有一丝私心的话(如好心人所说“总比不知冷热的竹棒强”,“老来也有个靠”),可当“我”开始厌恶那个“特别贫穷的家”,渐渐与“盲母亲”产生隔膜,甚至淡忘了“守候在冰棍箱旁”顶着“毒辣的阳光”却始终“如同一尊雕像”的“盲母亲”,直至忘记了回家的路,“盲母亲”的爱却有增无减。她还是“那么死心眼”地每月给“我”送来“一些营养品及生活费”,明知“我”变了,还“满面春风”地为“我”遮掩,依旧“坐在太阳最毒的地方”为“我”做着没有指望的一切。这种爱源自一颗朴素的大善之心,是可以感动天地的大义之举,是超乎寻常母爱的最可贵最神圣的大爱。所以,《小巷深处》中“盲母亲”给予“我”的不是普通的爱,甚至不能说是爱,而是一种比天高比海深的“恩”。她和千万母亲一样,也为儿女——“我”的点点进步而激动,自豪,陶醉,以至于“我”的一篇作文竟成了她的“珍藏”,老师夸赞“我”的一句话竟让母亲“高兴得落了泪”。对“我”来说,她是母亲,更是“恩人”。教授这样的作品,我们究竟应该教会学生什么,真正让他们懂得什么呢?
三.《小巷深处》的情育内容
1.《小巷深处》有凄凉更有大爱
《小巷深处》的“我”被弃是不幸的,而能被“盲母亲”收养,又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在秋风落叶的悲凉环境中,在围观人们的冷漠中,她向“我”敞开了“瘦瘪却温暖”的胸怀,为“我”,她“拆掉了自己住了十几年的小木棚,搬进了小巷最深处那间门口有两个滑溜溜石凳的小房子”,为我,她耗尽了“所有的积蓄”,为“我”,甚至改变了她以往的泼辣性格,为“我”,任凭太阳炙烤,四季忙碌。换来的是“饭桌上经常能见到的荤菜”,和“我”见不到补丁的衣服,还有到城里读书的优越。世间因为有“盲母亲”这样的“神”才显得格外的温暖,格外的可爱。
但作为教师也不应该逃避现实,更不应该回避问题,比如课文反映的“弃婴问题”、生母与养母的问题,都应该敞开心扉和学生交流,并正面告诉学生,这就是人间万象,这就是人情冷暖,告诉他们,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能在亲生父母的抚养下长大成人。这样,学生便不会有“我会被遗弃吗?”的困惑了。不过,社会上的确有“我”这样的悲剧在发生,也许距离我们很远,也许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就发生在我们身上,那我们又应该怎样面对呢?这个问题不解决,这篇课文的真意便无从体现,这篇课文的“情育”意义便会大打折扣。
2.《小巷深处》有迷失也有悔悟
红尘有爱,孤儿不孤,弃儿不弃。“盲母亲”对“我”恩重如山、恩深似海,多少年如一日,不离不弃,可“我”对“盲母亲”的感情却一波三折,颇有点让人心寒的味道。
由于幼时的纯真无邪、长大后的爱慕虚荣,“我”由最初对生活感到满足,并为有这样的母亲而自豪转为沉默,回避同学,开始厌恶自己的家,不再与母亲相依相伴,到淡忘了家,淡忘了母亲“殷勤的招呼声”,与家完全隔绝,再到“老婆婆”的教导点醒下终于悔悟的情感历程。不难看出,“我”情感回归的原因在于好心的“老婆婆”对“我”的背叛和“母亲”的执着实在看不下去时忍不住说的那句“造孽!”“造孽”一词在贵州方言、湖南方言、四川话、湖北方言里是有可怜的意思(对“盲母亲”而言),但用在此处至少不仅仅是“可怜”之意。联系上文,这个词是在“老婆婆”得知“我”“考的真的很好”时说出的,后面紧接一声无言胜有言的长叹,弦外之音便是你虽然现在成绩好,如果忘恩负义总有一天会报应的。显然对“我”来说,“造孽”具有做坏事(将来要受报应)的通常意义。再联系下文,下文是“老婆婆”的教导(“莉呀,你有出息了,可不能没良心啊。”)“造孽”的含义就更加明确了。而且从全篇的语言风格来看,难见方言成分,都是顺畅的普通话。正因为“我”理解了“造孽”的全部内涵,“老婆婆”的话才如同惊雷,唤醒了虚荣的“我”,迷失的“我”,忘恩的“我”。
3.《小巷深处》的真意是感念养母恩深
“盲母亲”虽是养母却胜过生母,凭自己的残疾之躯养活了我,这份非比寻常的养母恩“我”非但没有加倍珍惜,加倍报答,反要和她划清界限,“我”岂不成了忘恩负义之人,“我”的良心何在?
古语云“生的恩情还好报,养的恩情报不完”。这个理未成年的初中生未必明白,作为有语文感的语文老师,教授这样的课文不会只满足于通过语言、动作、心理、外貌以及环境描写来刻画人物等知识点的挖掘,还必须带领学生深入体验文情、理解文意,让学生懂得感恩,这其中要特别关照那些有特殊家庭背景和身世的学生(以课文中的“我”为个例),告诉他们更应该懂得感恩,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则要启发他们理解单亲父母的难处和他们所给予自己的那双倍的爱,让每个学生都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念父母们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
重情重义、知恩图报的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养育之恩”,一般认为“养育之恩”重于“生育之恩”,事实也是如此。课文中“我”的生母纵有千种理由万种难处也不该弃“我”于瑟瑟风中、荒凉“坡顶”,生而不养枉为人母,而自养不及的“盲母亲”却把“我”放进她“瘦瘪却温暖的怀里”,以崇高无私的爱呵护“我”长大。从“盲母亲”身上,我们看到了养母的深恩,看到了伟大人性的神圣光芒。对“我”而言,“盲母亲”所付出的是一份“我”倾尽一生都无法报答的大恩大德。
中国文化和教育一向十分注重“情”字,传统文化讲“有恩不报非君子,忘恩负义是小人。”知恩图报是常情也是天理,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这些具体的“情育”内容还没有真正入世的初中生也未必明白。
所以,《小巷深处》的“情育”应围绕“情”,而不是“亲”,应突出对“恩深似海的养母恩”的理解,而不是对“一般的母爱”的解读,其“情育”目标应该是感恩教育,让学生知恩、感恩,感念父母(特别是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并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特别是养父母)的深恩。
吴海地,广西桂林农业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