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合作学习;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1—0077—01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有很多优越性。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了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谈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 教师方面
1.合作学习的分组。教师对全班学生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即每个小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除此之外,还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流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2.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要体现哪些教学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除此之外,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教学“统计”一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一般需要学生合作,简单的问题则可由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
3.分配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等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4.全班学生一起交流。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困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
5.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取得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合作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作具体的指导,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学生方面
1.认识合作的重要性。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合作。这样,学生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才会愿意与别人合作。
2.学会收集资料。现在是信息社会,培养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收集有利于自己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3.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衡量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
4.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人已经解决了问题,也可能没有人完全解决问题,需要大家一起讨论,攻克难点,最终形成解决方案。
5.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努力,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是大有好处的。
6.个人责任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笙 编辑:谢颖丽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1—0077—01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有很多优越性。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了全体学生的个性发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谈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 教师方面
1.合作学习的分组。教师对全班学生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即每个小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除此之外,还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流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2.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要体现哪些教学理念。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除此之外,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教学“统计”一课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一般需要学生合作,简单的问题则可由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
3.分配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怎样完成任务,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小组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个人的学习成果怎么样)。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等解决问题,进而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4.全班学生一起交流。让每个小组的报告员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了解每个小组学习的情况,同时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困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
5.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取得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合作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作具体的指导,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学生方面
1.认识合作的重要性。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不愿意合作学习,认为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与他人交往。教师要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合作。这样,学生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才会愿意与别人合作。
2.学会收集资料。现在是信息社会,培养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收集有利于自己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3.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和互动的基础,也是衡量个人交际能力的重要指标。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合作探究问题。
4.讨论问题。讨论是合作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人已经解决了问题,也可能没有人完全解决问题,需要大家一起讨论,攻克难点,最终形成解决方案。
5.建立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成员之间只有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才能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努力,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是大有好处的。
6.个人责任感。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要为小组的学习任务承担一部分责任,不要有依赖思想,也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笙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