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产业基础 释放优势潜能 全力打造综合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orseb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地处东北亚中心位置,现辖8区10县(市),幅员面积5.31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7086平方公里;总人口1063.6万,市区人口580万,是我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仅次于成都居第2位的特大城市,是东北北部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枢纽。国家实施振兴东北政策以来,特别是我市实施了“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新的发展战略,哈尔滨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4%,已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三次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达到412.7亿元、1384.6亿元和1868.6亿元,分别增长7.3%、17.1%和13.5%。
   一、取得成效,服务业占据全市经济半壁江山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现代服务业作为调结构的主攻方向,加快完善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打造服务业发展政策环境,推进服务业市场化进程,服务业发展进入加速期。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服务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884.5亿元增加到2010年1868.6亿元,年均增长14.6%,占GDP比重达到50.9%,比“十五”末期提高0.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91.6亿元,同比增长11.1%,拉动GDP增长6.6个百分点。服务业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二)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2010年,金融、物流、文化、信息业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实现650亿元,是2005年2倍多,年均增长15%,占服务业比重35%。以“冰城夏都”为主打品牌的大旅游格局初步形成,实现总收入371.8亿元,增长23%;物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实现社会物流总额 7713.4亿元,增长21.2%;金融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和20%;文化产业蓬勃发展,“COOL·哈尔滨”、音乐剧《蝶》、《中国·哈尔滨印象》成为新的文化品牌,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
   (三)创新步伐明显加快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服务业信息化平台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服务业、科技咨询、服务外包等新兴业态成为新的发展亮点。2010年,我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企业达到107户,实现营业收入39.5亿元,其中,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服务行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83.1%和7.6%。
   (四)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
   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230.7万人,比2005年增加47.5万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从2005年的37.8%提高到2010年的44%。金融、信息、房地产、物流等高端服务业就业人数达到25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5万人以上,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二、强化措施,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2009年,我市提出了实施“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新的发展战略,确定建设“北国水城、工业大城、科技新城、文化名城、商贸都城,努力把哈尔滨建设成现代大都市”的任务目标,进一步放大了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空间,释放了现代服务业发展潜能。围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着重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认真制定发展规划,引领现代服务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按照国家和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城市未来发展方向,我市在制定《哈尔滨市“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构建立足黑龙江、服务东北北部、辐射东北亚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初步把哈尔滨建成东北亚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物流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发展目标;以规划引领启动实施了产业“倍增”计划,力争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800亿元,贡献率达到55%以上,占经济总量比重达到52%;金融、物流、文化、信息服务四大产业增加值实现4年翻番;旅游业总收入突破960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二) 积极争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打造“两轮驱动”服务业发展模式
   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是我市突破服务业发展体制障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机遇。为此,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试点工作,在国家和省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于去年获批为全国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一是依托优势,明确定位。结合哈尔滨大城市、大农村、大工业、大农业的特点,我市紧紧依托产业基础,充分挖掘优势,把“建设先进制造业与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确定为改革试点的主攻方向,积极争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即: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两轮驱动”的服务业发展模式,推动三次产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传统农业必须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二是成立组织,专项推进。成立了由市发改委等部门组成的哈尔滨市服务业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专项推进试点工作,市政府专题召开了《哈尔滨市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结合哈尔滨实际,认真研究部署工作任务。三是制定政策,加大扶持。印发了《哈尔滨市先进制造业与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改革试点方案》、《哈尔滨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行动计划》、《哈尔滨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考核办法》、《哈尔滨市鼓励和支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优惠政策》等文件,全面启动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10年,我市在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专门设立了2000万元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用于20多个国家、省支持服务业项目的配套和扶持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服务业引导资金规模扩大到5000万元。四是突出重点,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和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在构建先进制造业综合服务体系方面,以江北科技创新城为依托,重点实施了技术研发、科技资源信息共享、科技企业孵化、技术交易和科技投融资五大平台建设。目前,科技创新城已签约研发类项目133个,总投资达109亿元;中科院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正式成立,10个直属院所的12个项目入驻,国家级研究中心、实验室已达11个。围绕哈南工业新城建设,我们重点发展了工业创意产业和中央商务区建设,其中金融数据中心和互联网数据中心年底前将竣工投入使用,神州数码信息产业园和苏宁电器物联网中心正在抓紧建设。在构建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方面,我们坚持“城市延伸、农村靠拢、专业组织衔接”的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城市金融、物流、科研、咨询等专业服务下乡进村,努力实现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截至目前,累计投放农户贷款237亿元,带动农户实现增收20亿元。同时,不断强化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等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起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发展。
   (三)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牵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去年以来,我市结合新战略建设任务,着力谋划和实施了一批现代服务业大项目,加快推进旅游、物流、金融、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服务业完成投资1719.5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64.8%。今年,我们又启动实施了哈尔滨华南城等125个、总投资1540亿元的现代服务业项目建设。一是在旅游上,充分发挥我市冰雪、湿地、森林和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打造集冰雪体验、湿地观光、避暑度假、文化旅游和旅游集散功能为一体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旅游集散中心。重点推进了金河湾湿地植物园、百里生态长廊滩岛生态修复工程、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工程等16个大项目建设,总投资达528亿元。二是在金融业上,推进了松北金融产业集聚区等5个大项目建设,总投资达82亿元。三是在物流上,依托国家和省的大通道建设,重点完善设施建设和市场建设,发展大物流、大平台、大服务,构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打造 “六园多节点、一核多放射”物流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重点推进了哈尔滨龙运物流园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神州物流综合园区等21个物流项目建设,总投资达342.3亿元。四是在文化产业上,围绕打造国际文化名城,依托冰雪风光、音乐名城、异域风情、金源文化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完善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重点推进了新媒体国家产业基地、哈尔滨大剧院、群力文化产业集聚区等6个重大项目建设,总投资达57.1亿元。五是在信息服务上,以建设“数字哈尔滨”为目标,以城市信息化、软件产业和动漫产业为重点,积极参与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面向产业、面向消费的信息服务业。重点推进物联网应用基础平台、哈南国际数据城等3个项目,总投资达118.8亿元。六是在商务服务上,立足优化城市商圈布局,吸引国内外一流的商贸服务企业落户我市,建设内外贸联通的市场体系。重点推进哈尔滨汽车交易市场、哈尔滨哈西万达广场、哈尔滨群力远大购物广场等16个商贸建设项目,总投资达228.1亿元。七是在农业、科技、公共及生活性服务上,重点推进了哈尔滨市现代农业示范区、黑龙江现代农业示范区、哈尔滨市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等大项目共23项,总投资达159.6亿元。在一系列大项目建设的带动下,今年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7.3亿元,同比增长30%。
   三、明确任务,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尽管我市服务业整体发展态势较好,但现代服务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服务业中比重仍然偏低;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融合度不强,第三产业对第一、第二产业没有形成有力支撑;现代服务业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不高,大中型企业服务需求内置等问题依然突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按照国家和省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发展战略,进一步抢抓机遇、创新机制,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产业融合度,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力争到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480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近期,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推进国家现代服务业试点工作为契机,加快发展综合服务体系
   继续深入落实试点工作方案,加快推进综合试点工作。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为核心,重点发展金融、旅游、物流、商贸、文化、科技、信息、房地产、社区服务9大现代服务产业,加快形成现代服务业综合体系。
   (二)以“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为牵动,加快现代服务业大项目建设
   坚持把谋划项目作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主动设计和生成一批现代服务业大项目,进一步充实完善现代服务业项目库。切实把我市确定的“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年”工作要求落到实处,重点抓好空港物流园区等125个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力促项目早竣工、早达产。同时,积极推动市属国有资本大重组,加快构建2-3个百亿元以上工业资产投融资平台。
   (三)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支撑,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载体建设
   加快培育一批特色突出、功能完善、具备良好基础条件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切实增强集聚效应和载体功能。鼓励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集聚发展,加快打造江北科技创新城和哈南工业新城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积极推动城市服务要素资源向农村延伸,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重点抓好大型检测中心等服务集聚区大项目建设,推动服务业均衡发展,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升。
   (四)以深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加快服务业保障机制建设
   进一步深化服务业体制改革,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审批、考核等各项措施,继续深化资金投入、政策环境、项目引进和人才培养等六大保障机制,努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一、内蒙古居民收入水平的演变过程及其现状   (一)内蒙古居民收入水平的演进   1.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了广大人民群众,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01元增加到2009年的15849.2元,扣除物价上涨指数,按可比价计算的增长幅度为888.3%,年均递增7.67%;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
期刊
一、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居民搬迁安置情况    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在乌达区淹没范围包括乌兰淖尔镇和滨河西区部分区域,涉及1948户、5702口人。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是利国利民的重点工程,是公益事业。涉及移民搬迁的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总体按照《乌达区城乡一体化及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乌达段征迁安置实施方案》中的各项补偿标准和操作办法开展淹没区居民搬迁安置工作。   2011年
期刊
残疾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根据我国第二次残疾人口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我国年龄段在0-25岁之间的残疾人达到了784万人,占我国残疾人口总数的9.44%,这个年龄段的残疾人与其同年龄段的弱势群体(如:贫困者,孤儿等)相比较,其残疾是伴随其整个生命历程的;与成年的残疾人群体相比较,这个年龄段的残疾人对于政府、社会和家庭的依赖性更高。残疾对于其教育、就业以至正常生活都有极大的影响。   一、我国特殊教育
期刊
牧区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国牧区发展滞后,与牧区发展研究成果不多,牧区发展研究方法单一,牧区政策农区化有重要关系。牧民增收、牧业发展、牧区和谐亟需“实践、理论、责任心”三位一体的研究成果支撑。盖志毅教授新著《新牧区建设与牧区政策调整——以内蒙古为例》在牧区发展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他对牧区发展研究方法的整合创新,对促进相关研究领域的科学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新牧区建设
期刊
“十一五”以来,二连浩特市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困难和挑战,全力推动口岸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累计完成165.3亿元,是上个五年的3.7倍,年均递增25.8%。该市还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积极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与“十五”期末相比,贸易额超千万美元的企业由28家增至41家,边境小额贸易规模由5.8亿美元增加到8.8亿美元,年均增长8.7%。
期刊
体制转轨时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来自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力量。内蒙古东部地区(简称蒙东)与东北三省(简称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目前政府干预行为过重,长远来看,市场是根本力量。经济、空间与制度机制是区域一体化的三个基点,它们均在市场力和政府力的范畴内有所体现。原因是:经济一体化依靠互补性反映供需的双方,而纯粹依靠市场力调控经济一体化过程有诸多弊端,必须结合制度力量;空间一体化中的可达性是交易成本
期刊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随着一些经济数据的变化,一些学者对中国经济走势产生了悲观的预期,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近日表示:“ 现在的经济结果还在掌控之下,目前对经济情况还是充满信心的,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他认为,现在问题的核心是两个,一是调控带来的流动性的收紧造成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再加上温州部分企业因为调控资金链断裂,带来一系列
期刊
记者:许院长多次强调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请问什么是低碳经济?能否做个简要概括的说明?   许柏年:什么是低碳经济?我在2009年发表的《低碳经济与内蒙古》一文中说过,关于低碳经济的概念,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说法。按我们的理解,低碳经济是在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基础上谋求最大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大体上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节约能源,提高能效,促进能源结构由以化石燃料为主逐步转向以可再生能
期刊
随着近年来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先后爆发,国际经济形势大幅下滑,我国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遭受了严重的冲击。于是,为保证我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国内学界围绕“劳动政策是否会成为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而其中的一个政策焦点就是最低工资制度。   最低工资制度自1993年实施至今,在我国已走过了17年的历程,其在提高低工资劳动者收入水平、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
期刊
摘要:本文对资本形成中的内外资融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ADF检验、OLS估计、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FDI存量与国内资本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FDI对全国国内投资产生了微弱的挤入效应,对三次产业分别产生了显著的挤入效应。FDI与全国及第一、三产业国内投资之间分别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与第二产业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及建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全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