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九年级学生学习化学伊始,出于好奇心驱使和变幻莫测的化学实验吸引,学生对本学科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但随着时间推移,学学生学习兴趣分化现象凸显。引起兴趣分化现象原因复杂。但是归纳起来,主要与教师教法、目标的选择、学法的指导有关。克服兴趣分化现象的办法是坚持教法改进、兴趣的激发和学法的指导。
关键字:初中化学;兴趣;分化;克服
化学是九年级新增学科,学习伊始,出于好奇心驱使和变幻纷繁的化学实验吸引,每个学生都对本学科充满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但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知识难度的不断加大,学生学习兴趣分化现象便凸显出来,有的越学畏难情绪越大,成绩越来越差,学习兴趣越来越谈,甚至丧失学习信心;有的越学越活,成绩越来越好,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这种现象在各个学校都不同程度上存在。出现“兴趣分化现象”原因是什么,如何克服“兴趣分化现象”,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是值得初中化学教师认真研究、实践的问题,本文就试从兴趣分化现象成因与如何克服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兴趣分化现象成因
学校教育的历史已经雄辩证明,教师的课堂教学既是学生产生学习、研究兴趣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实践证明,作为学生最初具有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逐步到兴趣分化,尽管原因复杂,但是归纳起来,主要与教师教法、目标的选择、学法的指导有关。
(一)教法失当因
首先,重理论,轻实际。俗话说,方法恰当,事半功倍;方法不恰当,事倍功半。一定条件下,教师教法失当,是导致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分化的首要原因。化学教师在传统教学思想和现行教材知识体系的影响下,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过分强调对化学理论、符号、公式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容易忽视生活实际与理论间的紧密结合,导致化学的诸多知识成了无根之草,因缺乏现实生活的依附,学生无法在短时内体念到学习化学知识、符号,公式等的愉悦感,自然慢慢地对学科失去信心和兴趣。
其次,重演示,轻实验。化学课堂的特点就是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化学的概念、过程、结论、符号和公式等。课堂演示实验,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可以缺少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教学进度和课堂教学的顺畅,轻视了演示实验对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性,直接将教师的演示实验简单化、过场化和讲台化,必然导致学生对教师演示实验器具难以认识和分辨、记住,演示过程看不清楚,结论难以理解,慢慢导致部分同学回归到书本知识传统学法,从而慢慢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再次,重成绩,轻兴趣。任何学科教学最终都要接受检测,特别是处于毕业班,语文、数学、外语、化学、物理等学科考试临近,在各科都要参加考试,且都想取得良好甚至优秀成绩的条件下,教师容易陷入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布置促进考试成绩的提高,从而更加关注学生学科作业练习和不断诊断的卷面成绩,忽视坚持化学科学教学特点和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激发。在这种中考压力的不断增加和教师、学生兴奋点转移情况下,部分学生学习化学兴趣自然就会逐步弱化,甚至完全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兴趣的分化。
(二)目的不明因
首先,注意宏观目的,轻微观目的。国家课程到地方课程体系虽然强调了化学的自然学科地位和学科特点,在教材中也突出对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激发和逐步引导,对部分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基础知识的编排,以期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科学基本素质,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化学奠定基础宏观目标。宏观的课程标准,要细化到每个阶段,每一知识领域,甚至每一堂课教学目标,具体目标明确,才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检测和自我补差,才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而考试的现实压力,导致教师容易注意宏观目标,忽视课堂教学目标的研究和设计,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目标不明,从而逐步影响部分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其次,重初始目的,轻连续性目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发展过程,人的兴趣和认知也是连续发展的过程。在实际化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都会根据“首堂效应”,高度重视化学的第一堂课,千方百计让学生对化学内涵,外延、特点以及对人类以及我们生活的价值,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或者现场演示实验形式,诱惑学生学习化学,目的明确。受好奇心和新鲜感驱使,导致学生普遍对化学感兴趣并下定决心学好化学,出现普遍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浓厚。但是受“视觉和听觉疲劳”心理影响,再加上教师忽视对学生学习化学目的连续兴趣的激发,导致部分学生对化学好奇和新奇感逐渐减弱,学习目的逐渐模糊,甚至失去目的,从而失去学习化学兴趣,随着时间的推进,学生学习化学兴趣逐渐产生分化。
再次,重课标目的,轻个体目的。国家颁布化学课程标准,既是教师教学的法规性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接受检测的法规性依据。但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课标的协调同步发展是个复杂的问题。化学课程标准是理性、统一性的目标,是国家培养人所具有的基本化学素养目标与规格,教师对课标的认知和课堂设计却是具体、针对学班的,再智慧的教师也容易忽视设计出针对具体尤其是在大班教学条件下每一学生学习需要的学习目标,特别是在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下,要教师设计出针对每一学生课堂教学目标,实现因材施教,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课堂上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学习化学需要的目标,个体缺乏自我检测指标和没有达到预期发展,必然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学法指导因
首先,重广泛讲授,轻个别指导。学生的需要是不同、甚至千差万别的,尤其是处于身心转型发展的初中学生。现实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是根据大多数人设计和开展的,很难做到针对少数甚至个别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基础、习惯差,身心发展缓慢,而对化学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要确保每一位学生从课堂中,都能够有所收获和发展,必然要求教师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在重视普遍讲授条件下,在加强集体指导同时,加强对个别学生的当面指导,如指导预习、指导听课、指导观察、指导实验、指导作业等,既满足学班多数学生学习普遍需要,也满足少数个别学生的特殊需要。但是现实教学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教师注重广泛讲授,轻视个别指导,随着时间推移,造成部分学生学习方法欠缺,不得要领而失去学习兴趣。 其次,重书面作业,轻实验操作。化学是初三才有的新课程,受传统数学,语文和外语学习方式的惯性影响,尤其高度关注考试分数的客观情况下,部分教师及学生对化学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未能充分理解、认识和坚持,仍然停留在加强作业练习,布置与批改,或者追求作业的完成和成功率上,轻视了化学动手实验包括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实验报告技术性问题。片面追求提高分数,片面强调书面作业的短期效应,而对化学学科的实验操作未能引起更多重视,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再次,重现成结论,轻实验过程。初中化学课程既设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理论和原理,也设计了化学实验操作程序和装置图形,特别是地方提供的化学参考书,更提供了实验需要得出的科学结论。由于长期以来“师道尊严,唯书唯上”一直影响着化学的教学与学习,特别是受传统学习方式影响,部分学生习惯沿用死记、死背原理和结论做法,对于诸多需要通过实验才能够掌握的基本化学知识和技术不习惯,主要依靠运用原理和结论进行推理分析得出结论,缺乏实际的操作检验和证明,最终让化学学科几乎沦为纯理论学,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兴趣分化现象克服
辩证法告诉我们,仅停留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上,无论再提好多问题和进行多么深刻分析,最终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任何问题和分析都将失去应有的价值。所以,我们分析了导致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分化原因后,提出坚持教法改进、兴趣的激发和学法的指导化学分化现象的克服就成为应有的逻辑。
(一)坚持教法改进
首先,注重教学方式转变,促进学生高效听课。教师要在严格遵循化学学科教与学规律,充分研究化学的学科教与学特点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和反思以往自身“教”和学生“学”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在认真反思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进备课形式,内容和过程,备好每一节课,坚持做到“师为主导,学为主体”备课理念,通过备课,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知识、技能储备准备,做课堂听课的真正主动者,逐步构建能让学生通过主动、创新学习,体验到有学习愉悦感的高效课堂,不断激发学生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
其次,注重实验教学设计,促进学习能力提升。化学实验是通过实际操作,检验、巩固和升华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的最好办法,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实验观察中,思维得以充分活跃,思考得到进一步深入,知识达到进一步理解,技能达到进一步掌握,装置达到进一步熟悉,更能容易既学到书本知识,又能够学到实际化学实验操作技术,从而达到掌握和巩固化学知识目的。如在学习实验室制氢气药品选择时,分别指导学生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从亲手实验中观察到不同现象,再由学生得出不用镁和铁的制取氢的原因,得出的知识结论理解更容易,记忆更深刻。同时学生因自主实验时兴趣较高,为避免学生操作的盲目性,教师要加强学生实验目的、方法和操作技术的指导,引导学生将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术乐趣,促进科学探究化学的能力和品质形成。
最后,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增进化学科学性培养。在化学学习后期,随着多学科学习压力和知识难度增大,很多同学难以在个别重点知识上得以突破,特别是化学试题中的科学探究题、实验装置设计题等,这是对学生综合思维和技术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都应当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验室中去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如放置一段时间的生石灰干燥剂成分探究及验证;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成分探究及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等,只有通过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探究实践,才能真正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才能促进学生不断掌握解决知识上的理解问题,从而进一步强化对化学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兴趣培养。
(二)坚持兴趣激发
首先,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化学学科学习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实验条件,一方面在加强教科书、或者有关参考书设计的化学实验题目实验的同时,尽可能创造条件,鼓励在家长帮助下,让学生在家庭动手设计并做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小实验,如“水变牛奶”、“无字天书”、“魔棒点灯”等趣味实验,让学生在纷繁变幻的小实验现象中对学科充满无尽的好奇,再引以化学学习方法的介绍和化学知识应用传授。比如:开展家庭花盆泥土酸碱性的检测,身边自来水、河水、矿泉水酸碱度的检测,其他社会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化学难题等实验,指导学生学会书写小实验报告,并在课堂中交流分享实验成果,通过这些化学实验,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持久兴趣。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对于紧张的初三学习生活来讲,开展适当的化学课外活动,对学生极具诱惑力。化学课外活动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一下自己,得到身心锻炼,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魔术表演”,家庭小实验成果的展示等,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一步巩固书本知识,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及思维方式,远比死记硬背更有效率。
再次,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学记》云:“安其学而亲其师”;“隐其学而疾其师”。所以,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关系学生的健康发展,当然关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持久性。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坚持走进学生心灵,充分了解和认识每一位学生心理和个体需要,从而进一步坚持做到在教学中,一方面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教学方法和内容,千方百计为每一学生发展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学习化学需要;另一方面要通过艺术的方法,指导学生不断克服心理障碍,改进学习化学方法,在不断改进中去体念学习化学成功的喜悦等[3],让师生关系始终处于教、学和谐状态,使学生对教师的化学教学心悦诚服甚至崇拜状态,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持学习化学兴趣的持久性。
(三)坚持学法指导 首先,加强听课方法指导,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听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完善课本知识和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听课的指导。一般来讲,要指导学生在听课时的重点有:每节课内容的学习目标、要求,对疑难问题的解答和补充,对重点问题的观察、实验、分析及典型题例的思路解法和技巧等。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要善于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和记忆,注意听、思结合,动脑和动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在遇到问题时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还能怎样?”促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问题的发现及思考,使问题成为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不断制造内在的一种求知渴望和学习动力,久而久之不仅能大大提高其学习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形成长期的学科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氧气的制法时,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思考: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对实验发生和收集装置选择的影响是什么?实验室制备物质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另如在学习“氢气的还原性”时,就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装氧化铜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为什么要先通氢气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氢气还是先停止加热?若操作错误会引起什么后果?这样通过听、观、思结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分析习惯,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其次,加强实验方法指导,培养观察思维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比较、分析及归纳等实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实验方法指导。其中,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学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保证,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每一位学生学会观察,把握实验中的分类观察的内容、重点和方法。例如: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一般是按照蜡烛燃前、燃烧及熄灭这三个环节的探究顺序,通过指导学生对蜡烛的组成,颜色、溶解性、密度、状态等物理性质观察后,开始对蜡烛燃烧时火焰变化、分层等进行系列观察和探究,最后引导学生对蜡烛熄灭后的现象开展观察和探究,让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入手领会学习化学观察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现象观察过程中,学会归纳并能抓住从出现的颜色改变、伴随现象、生成物性状、质量变化及能量转变等现象中反应出的化学本质问题。这样,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也培养了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再次,加强作业方法指导,逐步提高作业的成功率。加强作业方法指导,提高作业成功率,既是进一步发展学习兴趣的主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保持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基础。以化学的解题为例,教师要坚持作业“三步指导”:第一步,认真审题。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这是顺利解题的必要前提。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在审题时做到认真细致,全面深刻。如在读题时,对题目文字和插图的一些关键之处进行重点标,并细致考察、品味,反复斟酌,坚持“五不”,即“不人为改题目条件,不人为改题目的内涵和外延,不轻易放过题目细节,不以想象代替事实,不放过与解决题目有关的信息”,做到掌握信息准确无误,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实质,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排除与解题无关的信息干扰等。第二步,细致分析。指导学生学会从条件到问题,从问题到条件的正反细致分析、理论和实际现象细致分析,明确解题过程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的正确运用等,善于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联想,找出知识之问的联结点。重视一题多联,即对题目分解组合,挖掘引申,归纳应用,提高分析问题的全面性、敏捷性、灵活性。第三步,反思过程。有的学生平时做题不少,但考试时常出现解题差错或失误,这与他们平时解题后缺少必要的反省思维有一定关系。教师应坚持引导学生进行解题过程反思。首先,反思解题方法本身是正确,推理过程是否无可挑剔,结论是否符合题目要求等。其次,反思是否有更简捷的解法,有些题目通过常规的解法虽然推得结果,但往往繁琐费时,如果在常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反省思维,多动脑筋,往往可以开阔思路,得出灵活变通的巧解方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最后,反思结论是否合理、完整。有些题的题目具有迷惑性强,解题所推结论似是“有理”却“无理”,或者受题目中某些信息的干扰和不能周密考虑问题,往往产生解题失误或所推结论不够完整。这时解题后反思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学生作业“三步”指导,既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引导学不断提高作业成功率,从而从平时作业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作者单位: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学校)
(责任编校:张文杰)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
[2]李炳亭.我们的教育学-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M].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7).
[3]王新义,门淑敏.化学益智思维游戏[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1).
关键字:初中化学;兴趣;分化;克服
化学是九年级新增学科,学习伊始,出于好奇心驱使和变幻纷繁的化学实验吸引,每个学生都对本学科充满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但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知识难度的不断加大,学生学习兴趣分化现象便凸显出来,有的越学畏难情绪越大,成绩越来越差,学习兴趣越来越谈,甚至丧失学习信心;有的越学越活,成绩越来越好,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这种现象在各个学校都不同程度上存在。出现“兴趣分化现象”原因是什么,如何克服“兴趣分化现象”,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是值得初中化学教师认真研究、实践的问题,本文就试从兴趣分化现象成因与如何克服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兴趣分化现象成因
学校教育的历史已经雄辩证明,教师的课堂教学既是学生产生学习、研究兴趣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实践证明,作为学生最初具有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逐步到兴趣分化,尽管原因复杂,但是归纳起来,主要与教师教法、目标的选择、学法的指导有关。
(一)教法失当因
首先,重理论,轻实际。俗话说,方法恰当,事半功倍;方法不恰当,事倍功半。一定条件下,教师教法失当,是导致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分化的首要原因。化学教师在传统教学思想和现行教材知识体系的影响下,在教学过程中,容易过分强调对化学理论、符号、公式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容易忽视生活实际与理论间的紧密结合,导致化学的诸多知识成了无根之草,因缺乏现实生活的依附,学生无法在短时内体念到学习化学知识、符号,公式等的愉悦感,自然慢慢地对学科失去信心和兴趣。
其次,重演示,轻实验。化学课堂的特点就是演示实验,通过演示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化学的概念、过程、结论、符号和公式等。课堂演示实验,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不可以缺少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教学进度和课堂教学的顺畅,轻视了演示实验对学生学习兴趣影响性,直接将教师的演示实验简单化、过场化和讲台化,必然导致学生对教师演示实验器具难以认识和分辨、记住,演示过程看不清楚,结论难以理解,慢慢导致部分同学回归到书本知识传统学法,从而慢慢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再次,重成绩,轻兴趣。任何学科教学最终都要接受检测,特别是处于毕业班,语文、数学、外语、化学、物理等学科考试临近,在各科都要参加考试,且都想取得良好甚至优秀成绩的条件下,教师容易陷入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布置促进考试成绩的提高,从而更加关注学生学科作业练习和不断诊断的卷面成绩,忽视坚持化学科学教学特点和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激发。在这种中考压力的不断增加和教师、学生兴奋点转移情况下,部分学生学习化学兴趣自然就会逐步弱化,甚至完全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兴趣的分化。
(二)目的不明因
首先,注意宏观目的,轻微观目的。国家课程到地方课程体系虽然强调了化学的自然学科地位和学科特点,在教材中也突出对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激发和逐步引导,对部分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基础知识的编排,以期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科学基本素质,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化学奠定基础宏观目标。宏观的课程标准,要细化到每个阶段,每一知识领域,甚至每一堂课教学目标,具体目标明确,才能够促进学生自我检测和自我补差,才能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而考试的现实压力,导致教师容易注意宏观目标,忽视课堂教学目标的研究和设计,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目标不明,从而逐步影响部分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其次,重初始目的,轻连续性目的。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发展过程,人的兴趣和认知也是连续发展的过程。在实际化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都会根据“首堂效应”,高度重视化学的第一堂课,千方百计让学生对化学内涵,外延、特点以及对人类以及我们生活的价值,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或者现场演示实验形式,诱惑学生学习化学,目的明确。受好奇心和新鲜感驱使,导致学生普遍对化学感兴趣并下定决心学好化学,出现普遍学生学习化学兴趣浓厚。但是受“视觉和听觉疲劳”心理影响,再加上教师忽视对学生学习化学目的连续兴趣的激发,导致部分学生对化学好奇和新奇感逐渐减弱,学习目的逐渐模糊,甚至失去目的,从而失去学习化学兴趣,随着时间的推进,学生学习化学兴趣逐渐产生分化。
再次,重课标目的,轻个体目的。国家颁布化学课程标准,既是教师教学的法规性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接受检测的法规性依据。但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与课标的协调同步发展是个复杂的问题。化学课程标准是理性、统一性的目标,是国家培养人所具有的基本化学素养目标与规格,教师对课标的认知和课堂设计却是具体、针对学班的,再智慧的教师也容易忽视设计出针对具体尤其是在大班教学条件下每一学生学习需要的学习目标,特别是在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下,要教师设计出针对每一学生课堂教学目标,实现因材施教,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课堂上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学习化学需要的目标,个体缺乏自我检测指标和没有达到预期发展,必然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学法指导因
首先,重广泛讲授,轻个别指导。学生的需要是不同、甚至千差万别的,尤其是处于身心转型发展的初中学生。现实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是根据大多数人设计和开展的,很难做到针对少数甚至个别学生,特别是那些学习基础、习惯差,身心发展缓慢,而对化学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要确保每一位学生从课堂中,都能够有所收获和发展,必然要求教师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在重视普遍讲授条件下,在加强集体指导同时,加强对个别学生的当面指导,如指导预习、指导听课、指导观察、指导实验、指导作业等,既满足学班多数学生学习普遍需要,也满足少数个别学生的特殊需要。但是现实教学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教师注重广泛讲授,轻视个别指导,随着时间推移,造成部分学生学习方法欠缺,不得要领而失去学习兴趣。 其次,重书面作业,轻实验操作。化学是初三才有的新课程,受传统数学,语文和外语学习方式的惯性影响,尤其高度关注考试分数的客观情况下,部分教师及学生对化学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未能充分理解、认识和坚持,仍然停留在加强作业练习,布置与批改,或者追求作业的完成和成功率上,轻视了化学动手实验包括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实验报告技术性问题。片面追求提高分数,片面强调书面作业的短期效应,而对化学学科的实验操作未能引起更多重视,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再次,重现成结论,轻实验过程。初中化学课程既设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实验理论和原理,也设计了化学实验操作程序和装置图形,特别是地方提供的化学参考书,更提供了实验需要得出的科学结论。由于长期以来“师道尊严,唯书唯上”一直影响着化学的教学与学习,特别是受传统学习方式影响,部分学生习惯沿用死记、死背原理和结论做法,对于诸多需要通过实验才能够掌握的基本化学知识和技术不习惯,主要依靠运用原理和结论进行推理分析得出结论,缺乏实际的操作检验和证明,最终让化学学科几乎沦为纯理论学,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兴趣分化现象克服
辩证法告诉我们,仅停留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上,无论再提好多问题和进行多么深刻分析,最终不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任何问题和分析都将失去应有的价值。所以,我们分析了导致初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分化原因后,提出坚持教法改进、兴趣的激发和学法的指导化学分化现象的克服就成为应有的逻辑。
(一)坚持教法改进
首先,注重教学方式转变,促进学生高效听课。教师要在严格遵循化学学科教与学规律,充分研究化学的学科教与学特点的基础上,仔细分析和反思以往自身“教”和学生“学”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在认真反思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进备课形式,内容和过程,备好每一节课,坚持做到“师为主导,学为主体”备课理念,通过备课,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知识、技能储备准备,做课堂听课的真正主动者,逐步构建能让学生通过主动、创新学习,体验到有学习愉悦感的高效课堂,不断激发学生保持学习化学的兴趣。
其次,注重实验教学设计,促进学习能力提升。化学实验是通过实际操作,检验、巩固和升华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的最好办法,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实验观察中,思维得以充分活跃,思考得到进一步深入,知识达到进一步理解,技能达到进一步掌握,装置达到进一步熟悉,更能容易既学到书本知识,又能够学到实际化学实验操作技术,从而达到掌握和巩固化学知识目的。如在学习实验室制氢气药品选择时,分别指导学生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从亲手实验中观察到不同现象,再由学生得出不用镁和铁的制取氢的原因,得出的知识结论理解更容易,记忆更深刻。同时学生因自主实验时兴趣较高,为避免学生操作的盲目性,教师要加强学生实验目的、方法和操作技术的指导,引导学生将单纯的兴趣转化成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技术乐趣,促进科学探究化学的能力和品质形成。
最后,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增进化学科学性培养。在化学学习后期,随着多学科学习压力和知识难度增大,很多同学难以在个别重点知识上得以突破,特别是化学试题中的科学探究题、实验装置设计题等,这是对学生综合思维和技术能力训练的一个重要途径,都应当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实验室中去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如放置一段时间的生石灰干燥剂成分探究及验证;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成分探究及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反应等,只有通过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探究实践,才能真正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才能促进学生不断掌握解决知识上的理解问题,从而进一步强化对化学学科本身的科学性兴趣培养。
(二)坚持兴趣激发
首先,做好选做实验及家庭小实验。根据化学学科学习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实验条件,一方面在加强教科书、或者有关参考书设计的化学实验题目实验的同时,尽可能创造条件,鼓励在家长帮助下,让学生在家庭动手设计并做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小实验,如“水变牛奶”、“无字天书”、“魔棒点灯”等趣味实验,让学生在纷繁变幻的小实验现象中对学科充满无尽的好奇,再引以化学学习方法的介绍和化学知识应用传授。比如:开展家庭花盆泥土酸碱性的检测,身边自来水、河水、矿泉水酸碱度的检测,其他社会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化学难题等实验,指导学生学会书写小实验报告,并在课堂中交流分享实验成果,通过这些化学实验,逐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持久兴趣。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对于紧张的初三学习生活来讲,开展适当的化学课外活动,对学生极具诱惑力。化学课外活动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一下自己,得到身心锻炼,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魔术表演”,家庭小实验成果的展示等,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一步巩固书本知识,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兴趣及思维方式,远比死记硬背更有效率。
再次,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学记》云:“安其学而亲其师”;“隐其学而疾其师”。所以,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关系学生的健康发展,当然关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持久性。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坚持走进学生心灵,充分了解和认识每一位学生心理和个体需要,从而进一步坚持做到在教学中,一方面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教学方法和内容,千方百计为每一学生发展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学习化学需要;另一方面要通过艺术的方法,指导学生不断克服心理障碍,改进学习化学方法,在不断改进中去体念学习化学成功的喜悦等[3],让师生关系始终处于教、学和谐状态,使学生对教师的化学教学心悦诚服甚至崇拜状态,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持学习化学兴趣的持久性。
(三)坚持学法指导 首先,加强听课方法指导,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听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完善课本知识和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过程。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听课的指导。一般来讲,要指导学生在听课时的重点有:每节课内容的学习目标、要求,对疑难问题的解答和补充,对重点问题的观察、实验、分析及典型题例的思路解法和技巧等。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要善于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和记忆,注意听、思结合,动脑和动手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在遇到问题时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还能怎样?”促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问题的发现及思考,使问题成为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不断制造内在的一种求知渴望和学习动力,久而久之不仅能大大提高其学习思维能力,还有助于形成长期的学科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氧气的制法时,就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思考: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对实验发生和收集装置选择的影响是什么?实验室制备物质时应当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另如在学习“氢气的还原性”时,就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装氧化铜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为什么要先通氢气再加热?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氢气还是先停止加热?若操作错误会引起什么后果?这样通过听、观、思结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分析习惯,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
其次,加强实验方法指导,培养观察思维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比较、分析及归纳等实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实验方法指导。其中,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观察能力的培养是教师教学过程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的重要保证,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每一位学生学会观察,把握实验中的分类观察的内容、重点和方法。例如:在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一般是按照蜡烛燃前、燃烧及熄灭这三个环节的探究顺序,通过指导学生对蜡烛的组成,颜色、溶解性、密度、状态等物理性质观察后,开始对蜡烛燃烧时火焰变化、分层等进行系列观察和探究,最后引导学生对蜡烛熄灭后的现象开展观察和探究,让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入手领会学习化学观察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现象观察过程中,学会归纳并能抓住从出现的颜色改变、伴随现象、生成物性状、质量变化及能量转变等现象中反应出的化学本质问题。这样,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而且也培养了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再次,加强作业方法指导,逐步提高作业的成功率。加强作业方法指导,提高作业成功率,既是进一步发展学习兴趣的主要环节,也是促进学生保持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基础。以化学的解题为例,教师要坚持作业“三步指导”:第一步,认真审题。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这是顺利解题的必要前提。因此必须指导学生在审题时做到认真细致,全面深刻。如在读题时,对题目文字和插图的一些关键之处进行重点标,并细致考察、品味,反复斟酌,坚持“五不”,即“不人为改题目条件,不人为改题目的内涵和外延,不轻易放过题目细节,不以想象代替事实,不放过与解决题目有关的信息”,做到掌握信息准确无误,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实质,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排除与解题无关的信息干扰等。第二步,细致分析。指导学生学会从条件到问题,从问题到条件的正反细致分析、理论和实际现象细致分析,明确解题过程的知识点以及知识点的正确运用等,善于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联想,找出知识之问的联结点。重视一题多联,即对题目分解组合,挖掘引申,归纳应用,提高分析问题的全面性、敏捷性、灵活性。第三步,反思过程。有的学生平时做题不少,但考试时常出现解题差错或失误,这与他们平时解题后缺少必要的反省思维有一定关系。教师应坚持引导学生进行解题过程反思。首先,反思解题方法本身是正确,推理过程是否无可挑剔,结论是否符合题目要求等。其次,反思是否有更简捷的解法,有些题目通过常规的解法虽然推得结果,但往往繁琐费时,如果在常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反省思维,多动脑筋,往往可以开阔思路,得出灵活变通的巧解方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最后,反思结论是否合理、完整。有些题的题目具有迷惑性强,解题所推结论似是“有理”却“无理”,或者受题目中某些信息的干扰和不能周密考虑问题,往往产生解题失误或所推结论不够完整。这时解题后反思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学生作业“三步”指导,既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引导学不断提高作业成功率,从而从平时作业中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作者单位:成都市第四十三中学校)
(责任编校:张文杰)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4).
[2]李炳亭.我们的教育学-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M].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7).
[3]王新义,门淑敏.化学益智思维游戏[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