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设置,在职业学校的学历教育中强化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实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结合,培养出获得“双证”的毕业生,获得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效果。
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学历教育;结合
我国的职业教育脱胎于普通教育,多年来一直延续着学科本位的教学体系,重理论、轻技能。虽然经过近年来的教学改革,重视技能培养的观念已经确立,但与社会经济发展所要求的职业教育还有距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确立,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和基准点,如何使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培养出有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人才,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的。我校自经劳动厅批准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以来,在推行“双证书”、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细化岗位培养目标,实行模块化教学
学历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对比较宽泛,对学生要求的是较系统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沿袭大学体例,追求大而全、高而新,与实际生产、服务一线操作有比较大的距离。由于培养目标基本不涉及具体职业岗位,学生毕业后虽然可以有较广的从业面,但是岗位目标模糊,很难直接顶岗工作。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学历教育的培养目标,走出贪大求全的误区。
例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从名称上看,覆盖了涉及机与电的所有领域,且不说加工制造,单是应用,学生在校短短时间也无法了解全面。我们根据培养对象的情况,结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将机电专业的岗位目标细化为车工、钳工、电工、焊工,适当增加数控车床操作,实行模块教学。打破原来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将职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划分为若干模块,以技能为主线,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要求融为一体,每个模块都表示一个符合实际工作程序和工作规范的、易于为企业和受训者所接受的部分。
以钳工模块为例,通过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和咨询,根据用人单位对钳工这一工种的具体要求,并结合中级钳工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把钳工技术模块又分为“钳工基础知识”和“钳工技能训练”两大模块。其中,“钳工基础知识”模块再细分为“机械制图”、“机械常识”和“钳工工艺”三个小模块,三个小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同时又都是为钳工技能训练这一主题服务;“钳工技能训练”模块又分为划线、锯、锉、錾、钻、攻丝、套丝等小技能模块,按要求分阶段逐一训练。
由于目前尚没有正式出版的合适教材,我们根据各个小模块的具体要求,对每个小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遴选,并将这些内容汇编成册,及时编印出《钳工工艺与技能培训》教材,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实行模块化教学,真正做到了基础知识“必需、够用”;技能训练瞄准岗位、瞄准操作。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就业目标选择一个或数个工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由于课程开设贴近鉴定考试又比考试要求系统、宽阔,学生很容易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2.以职业资格考试课程替代学历教育课程
有一些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的知识内容比较系统和规范,符合学历教育正常教学的规律,我们将这样课程直接纳入正常教学计划,在学生学习后组织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例如旅游英语专业,将导游资格证考试要求的《全国导游基础》、《导游业务》、《旅游方针政策与法规》、《河南导游基础》、《旅游案例分析》等五门课程纳入正常教学。由于正常学历教育授课正规,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透彻,导游证考证通过率超过50%,远高于30%的平均通过率。近年来我们开设的类似课程还有很多,如英语等级考试的《实用英语》课、会计资格证的《财务会计学》等课程、计算机操作工的《微机原理》等课程、分析检验工的《分析化学》等课程、啤酒操作工和葡萄酒操作工的《酿酒工艺》等课程、焙烤工的《食品工艺》等课程、造纸工的《造纸工艺》等课程。
在组织这些课程教学时,一方面要注意遵循学历教育的教学规律,相对保持课程的完整与统一,不能以局部代替全体,为考证而教学;一方面也加强技能训练,弥补学科体系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不足。
3.职业知识课程前置,以适应学生就业需求
实行“2+1”模式,很多学生第三年要离校到就业单位顶岗实习,虽然有教师巡视辅导,但毕竟不同于正规、系统的教学。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若按传统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模式,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受到限制,到学生离校时还不能把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学完。那样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离校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为了确保专业知识学习,我们调整教学计划,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在保证基础知识“必需、够用”的情况下,将专业课教学时间前移,确保大部分学生顶岗实习前学完大部分专业课程。
学生与就业单位签订合同有一个时间过程,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离校时间有的先后相差一年,我们设置不同的专业模块,分岗位段组织教学,适应学生的就业需求,保证学生离校时至少能参加一种职业资格考试,拿到一个工种的资格证书。对于基础课程,调整到第五、六学期补上,以满足有升学要求的学生需要。
这样的课程安排,于系统化教学不利,甚至是有些混乱。但在职业教育同时承担就业和升学任务的现实情况下,在学生流动性比较大的情况下,也不失一种有效措施——满足了学生不同的求学需求,体现了教育的服务性。合理的安排,应该是将不同需求的学生分开组织教学,但在目前教学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还不能很好做到。
4.改善教学条件,适应结合需求
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结合,与单纯学历教育相比,有更高的教学条件要求。几年来,我们在教学条件改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保证了结合的开展。
4.1重视技能鉴定工作
学校非常重视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工作,鉴定站统归教学部门管理,并配备有力的专职工作人员。这样的机构设置,有利于一般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协调,方便各种课程、实训的统一安排,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结合提供了组织准备。 4.2增加实训设备
通过自筹资金、争取上级专项经费拨款,我校先后建设了食品焙烤、啤酒酿造、饮料、造纸、仪器分析、数控车床、钳工、电工、焊工、车工、美容、美术装潢、酒店服务等几十个实训室,购置了几百万元的设备,为学生进行职业岗位培训奠定了硬件基础。
4.3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采取组织各种培训、承担科研项目、参加社会考证等多种途径,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每年的暑假,都专门组织专业教师到生产服务一线去实习、调研,或到相关的学习班学习。学校利用暑假,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和调研,如安排旅游专业教师去宾馆做前厅经理、形象设计专业教师参加美容美发师培训、财会专业教师参加“会计实账高级班”学习;学校还轮流抽派专业教师以一个学期为时间段,深入企业顶岗工作,如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到企业从事销售工作,化工机电和食品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从事产品开发。学校要求,所有专业教师都应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到目前,已经有90%的教师达到了要求。现已有八十多名专业教师具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或鉴定资格,二十多名教师具有高级鉴定师资格。“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结合提供了教学保证。
4.4选用、编写适用教材
传统的学历教育教材过分重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较大脱节,不适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我们根据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的需要,选择使用比较系统的岗位培训教材,并根据需要。组织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自己编写适用教材。从少学时的《数学》、《英语》、《应用文写作》,到素质教育的《学会感恩》、《宽容教育读本》到各技能模块的实训教材比如《钳工工艺与技能培训》,每年都有10种左右的自编教材投入使用,保证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的教学内容合理。
5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的收获
通过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结合,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收获。首先,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职业岗位群或岗位需求组织教学,目标定位清晰,减少了教学的盲目性。其次,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兴趣和需求选定将来发展的职业岗位,学习兴趣高,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积极性大。第三,学生获证率提高,如导游资格证通过率超过50%。到毕业时,95%以上的学生获取了职业资格证书,40%以上的学生获取两个以上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第四,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我校先后11年获得省大中专就业先进单位,与教学质量高、学生获证率高有直接关系。第五,推动了教学改革。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从办学理念到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改革的进展,两年来,我校有多项教学成果获得省职业教育成果奖,模块教学等教学成果,就是在这种推动中获得的。
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学历教育;结合
我国的职业教育脱胎于普通教育,多年来一直延续着学科本位的教学体系,重理论、轻技能。虽然经过近年来的教学改革,重视技能培养的观念已经确立,但与社会经济发展所要求的职业教育还有距离。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确立,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和基准点,如何使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培养出有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人才,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探索的。我校自经劳动厅批准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以来,在推行“双证书”、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细化岗位培养目标,实行模块化教学
学历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对比较宽泛,对学生要求的是较系统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沿袭大学体例,追求大而全、高而新,与实际生产、服务一线操作有比较大的距离。由于培养目标基本不涉及具体职业岗位,学生毕业后虽然可以有较广的从业面,但是岗位目标模糊,很难直接顶岗工作。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学历教育的培养目标,走出贪大求全的误区。
例如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从名称上看,覆盖了涉及机与电的所有领域,且不说加工制造,单是应用,学生在校短短时间也无法了解全面。我们根据培养对象的情况,结合人才市场的需求,将机电专业的岗位目标细化为车工、钳工、电工、焊工,适当增加数控车床操作,实行模块教学。打破原来学科本位的课程体系,将职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划分为若干模块,以技能为主线,将理论知识与技能要求融为一体,每个模块都表示一个符合实际工作程序和工作规范的、易于为企业和受训者所接受的部分。
以钳工模块为例,通过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和咨询,根据用人单位对钳工这一工种的具体要求,并结合中级钳工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把钳工技术模块又分为“钳工基础知识”和“钳工技能训练”两大模块。其中,“钳工基础知识”模块再细分为“机械制图”、“机械常识”和“钳工工艺”三个小模块,三个小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同时又都是为钳工技能训练这一主题服务;“钳工技能训练”模块又分为划线、锯、锉、錾、钻、攻丝、套丝等小技能模块,按要求分阶段逐一训练。
由于目前尚没有正式出版的合适教材,我们根据各个小模块的具体要求,对每个小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认真遴选,并将这些内容汇编成册,及时编印出《钳工工艺与技能培训》教材,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实行模块化教学,真正做到了基础知识“必需、够用”;技能训练瞄准岗位、瞄准操作。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就业目标选择一个或数个工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由于课程开设贴近鉴定考试又比考试要求系统、宽阔,学生很容易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2.以职业资格考试课程替代学历教育课程
有一些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的知识内容比较系统和规范,符合学历教育正常教学的规律,我们将这样课程直接纳入正常教学计划,在学生学习后组织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例如旅游英语专业,将导游资格证考试要求的《全国导游基础》、《导游业务》、《旅游方针政策与法规》、《河南导游基础》、《旅游案例分析》等五门课程纳入正常教学。由于正常学历教育授课正规,学生对教学内容掌握透彻,导游证考证通过率超过50%,远高于30%的平均通过率。近年来我们开设的类似课程还有很多,如英语等级考试的《实用英语》课、会计资格证的《财务会计学》等课程、计算机操作工的《微机原理》等课程、分析检验工的《分析化学》等课程、啤酒操作工和葡萄酒操作工的《酿酒工艺》等课程、焙烤工的《食品工艺》等课程、造纸工的《造纸工艺》等课程。
在组织这些课程教学时,一方面要注意遵循学历教育的教学规律,相对保持课程的完整与统一,不能以局部代替全体,为考证而教学;一方面也加强技能训练,弥补学科体系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不足。
3.职业知识课程前置,以适应学生就业需求
实行“2+1”模式,很多学生第三年要离校到就业单位顶岗实习,虽然有教师巡视辅导,但毕竟不同于正规、系统的教学。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两年,若按传统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模式,专业知识的学习时间受到限制,到学生离校时还不能把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学完。那样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离校前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为了确保专业知识学习,我们调整教学计划,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在保证基础知识“必需、够用”的情况下,将专业课教学时间前移,确保大部分学生顶岗实习前学完大部分专业课程。
学生与就业单位签订合同有一个时间过程,同一个班级的学生离校时间有的先后相差一年,我们设置不同的专业模块,分岗位段组织教学,适应学生的就业需求,保证学生离校时至少能参加一种职业资格考试,拿到一个工种的资格证书。对于基础课程,调整到第五、六学期补上,以满足有升学要求的学生需要。
这样的课程安排,于系统化教学不利,甚至是有些混乱。但在职业教育同时承担就业和升学任务的现实情况下,在学生流动性比较大的情况下,也不失一种有效措施——满足了学生不同的求学需求,体现了教育的服务性。合理的安排,应该是将不同需求的学生分开组织教学,但在目前教学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还不能很好做到。
4.改善教学条件,适应结合需求
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结合,与单纯学历教育相比,有更高的教学条件要求。几年来,我们在教学条件改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保证了结合的开展。
4.1重视技能鉴定工作
学校非常重视职业技能鉴定站的工作,鉴定站统归教学部门管理,并配备有力的专职工作人员。这样的机构设置,有利于一般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协调,方便各种课程、实训的统一安排,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结合提供了组织准备。 4.2增加实训设备
通过自筹资金、争取上级专项经费拨款,我校先后建设了食品焙烤、啤酒酿造、饮料、造纸、仪器分析、数控车床、钳工、电工、焊工、车工、美容、美术装潢、酒店服务等几十个实训室,购置了几百万元的设备,为学生进行职业岗位培训奠定了硬件基础。
4.3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采取组织各种培训、承担科研项目、参加社会考证等多种途径,千方百计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每年的暑假,都专门组织专业教师到生产服务一线去实习、调研,或到相关的学习班学习。学校利用暑假,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和调研,如安排旅游专业教师去宾馆做前厅经理、形象设计专业教师参加美容美发师培训、财会专业教师参加“会计实账高级班”学习;学校还轮流抽派专业教师以一个学期为时间段,深入企业顶岗工作,如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到企业从事销售工作,化工机电和食品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从事产品开发。学校要求,所有专业教师都应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到目前,已经有90%的教师达到了要求。现已有八十多名专业教师具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或鉴定资格,二十多名教师具有高级鉴定师资格。“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结合提供了教学保证。
4.4选用、编写适用教材
传统的学历教育教材过分重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有较大脱节,不适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我们根据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的需要,选择使用比较系统的岗位培训教材,并根据需要。组织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自己编写适用教材。从少学时的《数学》、《英语》、《应用文写作》,到素质教育的《学会感恩》、《宽容教育读本》到各技能模块的实训教材比如《钳工工艺与技能培训》,每年都有10种左右的自编教材投入使用,保证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的教学内容合理。
5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的收获
通过实施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结合,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收获。首先,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针对职业岗位群或岗位需求组织教学,目标定位清晰,减少了教学的盲目性。其次,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兴趣和需求选定将来发展的职业岗位,学习兴趣高,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积极性大。第三,学生获证率提高,如导游资格证通过率超过50%。到毕业时,95%以上的学生获取了职业资格证书,40%以上的学生获取两个以上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第四,提高了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我校先后11年获得省大中专就业先进单位,与教学质量高、学生获证率高有直接关系。第五,推动了教学改革。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从办学理念到专业设置、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以就业为导向的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改革的进展,两年来,我校有多项教学成果获得省职业教育成果奖,模块教学等教学成果,就是在这种推动中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