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其肝硬化与肝癌的影响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收治的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4例患者采用干扰素α-2b进行治疗,5Mu/次,3次/周,连续注射6个月;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甘利欣联合肝细胞生长素进行治疗,前期需静滴促肝细胞生长素100 mg,甘利欣30 ml,当患者病情稳定后需口服150ml甘利欣;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年内的肝硬化以及肝癌的情况。结果 在患者出院后的3年内,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实验组在随访第1年肝硬化0例,肝癌0例,发生率为0%;随访第2年,肝硬化0例,肝癌2例,发生率为3.7%;在随访第3年,肝硬化0例,肝癌1例,发生率1.9%;对照组在随访第1年肝硬化1例,肝癌1例,发生率为3.7%;随访第2年,肝硬化7例,肝癌4例,发生率为20.4%;在随访第3年,肝硬化15例,肝癌7例,发生率40.7%;实验组在随访三年内的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阻断患者的肝硬化以及肝癌的进一步恶化发展,且干扰素α-2b的阻断作用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加强。
关键词:干扰素α-2b;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
慢性乙型肝炎即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病变以肝脏炎为主。乙肝的患病率较高,其中儿童和青壮年最高,少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是目前临床中危害性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1]。近几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明显,其关键治疗应以缓解纤维化以及抗病毒为主。我院选取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收治的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其肝硬化与肝癌的影响的临床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收治的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相关检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且无肝硬化和肝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4例患者,男患者32例,女患者22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51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4年;平均病程5.1年;对照组59例患者,男患者36例,女患者23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53岁,平均年龄31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15年;平均病程4.9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收治的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4例患者采用干扰素α-2b进行治疗,5Mu/次,3次/周,连续注射6个月;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甘利欣联合肝细胞生长素进行治疗,前期需静滴促肝细胞生长素100 mg,甘利欣30 ml,当患者病情稳定后需口服150ml甘利欣[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年内的肝硬化以及肝癌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住院治疗期间检测患者的肝功能,1次/15d;B 超、CT以及甲胎蛋白检测,1次/3个月;出院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每6个月检查一次患者的B 超、CT以及甲胎蛋白。
1.4 数据处理
数据均采用 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患者出院后的3年内,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实验组在随访第1年肝硬化0例,肝癌0例,发生率为0%;随访第2年,肝硬化0例,肝癌2例,发生率为3.7%;在随访第3年,肝硬化0例,肝癌1例,发生率1.9%;对照组在随访第1年肝硬化1例,肝癌1例,发生率为3.7%;随访第2年,肝硬化7例,肝癌4例,发生率为20.4%;在随访第3年,肝硬化15例,肝癌7例,发生率40.7%;实验组在随访三年内的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硬化(LC)和肝细胞癌(HCC)的主要病因。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为3000万,其中15%左右可能会演变为肝硬化,3%左右可发展为肝癌,其中有大概30%左右的患者死于肝硬化或肝癌[3]。
乙型肝炎病毒是肝细胞癌的主要并发因素。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并发肝癌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00 倍。癌变基础是肝细胞炎症坏死,异型增生,腺瘤样增生均为癌前期表现。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病,炎症促进肝纤维化继续发展,阻断慢性乙型肝炎(CHB)向LC 和HCC 发展的有效方法是抗病毒和免疫治疗[4]。除去病因是防止肝纤维化最有效的措施。病情持续、反复活动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根本的是抗病毒治疗。干扰素可明显抑制肝纤维化,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扰素α-2b。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其中包括自身免疫现象、全身性反应、干扰素抗体或者精神症状异常等。干扰素α-2b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會逐渐降低,纤维程度减小,阻碍肝内炎症的恶化,显示肝纤维化好转[5]。当干扰素α-2b 为发生显著疗效时,同样会引起抗纤维化。当患者的感染得到清除以后,其早期纤维化的过程是可以逆转的,甚至再生结节和纤维隔的早期硬化同样可以逆转,逐渐修复病变的肝组织,但不能缓解已经成熟的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时间以及炎症的程度决定了肝炎后肝硬化的病变程度和状态。肝硬化病变的主要特征是肝纤维化以及肝细胞的坏死和再生。肝炎后肝硬化的过程历时较长,一般几年或数十年。其中会发生一次短暂急促的发作或数次肝炎活动,随之呈现终末期表现;也可能为患者终身未有肝炎活动。肝细胞炎症坏死可能对肝癌变有重要作用。在病毒复制和病变活动的肝硬化,坏死促使肝细胞基因变异,易于恶性转化。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干扰素α-2b进行治疗,在随访三年内的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阻断患者的肝硬化以及肝癌的进一步恶化发展,且干扰素α-2b的阻断作用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加强。
参考文献:
[1]祝斌华.α-2b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 例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2011,9(5):110-111.
[2]Liaw YF.Current therapeutic trends in therapy for chronic viral hepatitis.J Gastroenterol Hepatol,1997,12B346~ 53
[3]宣世英,李清华,吴树华,张健,吕维红,初蕾蕾,辛永宁,李宁,孙樱.重组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远期疗效及生命质量评价[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04)
[4]李声方,赵登蕴,刘贵章,覃亚勤,郑伟,唐杏明,冼欢.慢性乙型肝炎α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05)
[5]熊墨龙.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5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07)
关键词:干扰素α-2b;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
慢性乙型肝炎即乙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病变以肝脏炎为主。乙肝的患病率较高,其中儿童和青壮年最高,少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是目前临床中危害性较为严重的一种疾病[1]。近几年,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常规治疗方法效果不明显,其关键治疗应以缓解纤维化以及抗病毒为主。我院选取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收治的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其肝硬化与肝癌的影响的临床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收治的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相关检测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且无肝硬化和肝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4例患者,男患者32例,女患者22例;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51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4年;平均病程5.1年;对照组59例患者,男患者36例,女患者23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53岁,平均年龄31岁;病程最短7个月,最长15年;平均病程4.9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收治的1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4例患者采用干扰素α-2b进行治疗,5Mu/次,3次/周,连续注射6个月;对照组54例患者采用甘利欣联合肝细胞生长素进行治疗,前期需静滴促肝细胞生长素100 mg,甘利欣30 ml,当患者病情稳定后需口服150ml甘利欣[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3年内的肝硬化以及肝癌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住院治疗期间检测患者的肝功能,1次/15d;B 超、CT以及甲胎蛋白检测,1次/3个月;出院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每6个月检查一次患者的B 超、CT以及甲胎蛋白。
1.4 数据处理
数据均采用 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患者出院后的3年内,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其中实验组在随访第1年肝硬化0例,肝癌0例,发生率为0%;随访第2年,肝硬化0例,肝癌2例,发生率为3.7%;在随访第3年,肝硬化0例,肝癌1例,发生率1.9%;对照组在随访第1年肝硬化1例,肝癌1例,发生率为3.7%;随访第2年,肝硬化7例,肝癌4例,发生率为20.4%;在随访第3年,肝硬化15例,肝癌7例,发生率40.7%;实验组在随访三年内的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硬化(LC)和肝细胞癌(HCC)的主要病因。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约为3000万,其中15%左右可能会演变为肝硬化,3%左右可发展为肝癌,其中有大概30%左右的患者死于肝硬化或肝癌[3]。
乙型肝炎病毒是肝细胞癌的主要并发因素。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并发肝癌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00 倍。癌变基础是肝细胞炎症坏死,异型增生,腺瘤样增生均为癌前期表现。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病,炎症促进肝纤维化继续发展,阻断慢性乙型肝炎(CHB)向LC 和HCC 发展的有效方法是抗病毒和免疫治疗[4]。除去病因是防止肝纤维化最有效的措施。病情持续、反复活动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根本的是抗病毒治疗。干扰素可明显抑制肝纤维化,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扰素α-2b。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其中包括自身免疫现象、全身性反应、干扰素抗体或者精神症状异常等。干扰素α-2b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會逐渐降低,纤维程度减小,阻碍肝内炎症的恶化,显示肝纤维化好转[5]。当干扰素α-2b 为发生显著疗效时,同样会引起抗纤维化。当患者的感染得到清除以后,其早期纤维化的过程是可以逆转的,甚至再生结节和纤维隔的早期硬化同样可以逆转,逐渐修复病变的肝组织,但不能缓解已经成熟的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时间以及炎症的程度决定了肝炎后肝硬化的病变程度和状态。肝硬化病变的主要特征是肝纤维化以及肝细胞的坏死和再生。肝炎后肝硬化的过程历时较长,一般几年或数十年。其中会发生一次短暂急促的发作或数次肝炎活动,随之呈现终末期表现;也可能为患者终身未有肝炎活动。肝细胞炎症坏死可能对肝癌变有重要作用。在病毒复制和病变活动的肝硬化,坏死促使肝细胞基因变异,易于恶性转化。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干扰素α-2b进行治疗,在随访三年内的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阻断患者的肝硬化以及肝癌的进一步恶化发展,且干扰素α-2b的阻断作用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加强。
参考文献:
[1]祝斌华.α-2b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 例疗效观察[J].求医问药,2011,9(5):110-111.
[2]Liaw YF.Current therapeutic trends in therapy for chronic viral hepatitis.J Gastroenterol Hepatol,1997,12B346~ 53
[3]宣世英,李清华,吴树华,张健,吕维红,初蕾蕾,辛永宁,李宁,孙樱.重组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远期疗效及生命质量评价[J].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04)
[4]李声方,赵登蕴,刘贵章,覃亚勤,郑伟,唐杏明,冼欢.慢性乙型肝炎α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抗病毒治疗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05)
[5]熊墨龙.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5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