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化石油气钢瓶是危险性较大的移动式特种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引起事故,给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使石油液化气充装行业步入正轨,形成良好的长效管理机制,山西省运城市质监局将特种设备监管作为全局的工作重心,石油液化气充装行业的监管成为重中之重。
条件限制 监管困难重重
运城全市辖1区2市10县、146个乡镇(办事处)、3338个行政村,全市乡村人口351万,占71%,是个典型的农业地级市。全市目前共有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单位33家,规模大小不一,管理良莠不齐,其中仅垣曲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液化气充装站和永济电机厂液化气充装站为国营性质,充装与发放场所分开,钢瓶产权明晰,管理规范,基本按规范要求进行;现今运城全市液化气钢瓶检验站仅1家,而流转中的液化气钢瓶约30万只,注册登记液化石油气钢瓶20000只,占液化气瓶重量的7%左右,有25%的气瓶应当予以报废,40%的气瓶超期未检验;由于液化石油气的使用普遍,人们的安全意识不够,加之运城市质监局特监科专职科员少,多种现实因素使得液化石油气瓶的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出现了气瓶档案不健全,充装不规范,报废、检验率低等问题。
因地制宜 措施初现成效
为了进一步整治和规范气瓶充装工作,运城市质监局将气瓶监管作为一项重点、难点工作,不断探索完善监管制度,使这项责任重大的工作有新的突破。
运城市质监局首先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钢瓶的状况进行全面评定。对于符合安全技术指标的钢瓶对其外表进行翻新处理,并更换角阀内部的橡易损件,可以有效地保护钢瓶,延长钢瓶使用时间,对于不符合安全技术指标的钢瓶则予以判废,并由检验单位进行破坏性处理;为防止报废瓶的再度使用,运城市质监局历来都严格地控制着报废瓶的处理,指定由钢瓶检验站对于报废瓶进行破坏性处理,并禁止返还给客户。
其次为了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运城市质监局必须坚持监督与服务并举的原则,宣传、引导、监管等多手段齐抓,使气瓶充装单位走自我规范管理的路子,促进行业整体安全形势的好转。
宣传开道,营造浓厚的氛围。要扭转人们的意识,进一步加大安全用气宣传力度,形成液化气钢瓶安全齐抓共管的局面。运城市质监局大量印制《气瓶安全使用常识》宣传单,宣传内容要以引导群众识别报废钢瓶、使用合格钢瓶为主,向社会免费发放;在当地电视等各种媒体上播出如气瓶安全使用知识提醒的飘字字幕或插播相关公益广告,多种形式进行长期地宣传、提醒,让用户能够随时看到,让广大消费者认识到气瓶安全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液化气钢瓶安全进社区”活动,在全市各居民集中小区和各乡镇所辖农村张贴气瓶知识海报,同时设立液化气违法经营举报电话,共同监督,人人参与。
提高门槛,分类分级管理。运城市质监局充分结合年度评审,对现有液化气站按地域分布、经营规模等情况分为A、B、C三级,实行分级管理。要通过分级管理,逐步实现液化气站由“家庭型”向“规模型”、“质量型”的转变,从源头上加大安全系数。同时帮扶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完善有关许可手续,拿到《气瓶充装许可证》,早日正常运转起来,对确实不符合条件但长期违法经营的气站,要痛下决心,彻底让它出局,排除安全隐患。
树立典型,引导气站规范经营。运城市质监局定期要求全市所有液化气体充装单位负责人集中到管理规范的气站进行现场学习考察,将适合运城市液化石油充装行业的运营模式很好地推广开来;同时经常邀请专家给充气站进行“充电”,组织气站学习国家气瓶充装安全监察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充装许可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等,并与他们签订特种设备安全承诺书,以明确目标,增加气瓶充装单位安全责任自我加压意识。
提高素质,加大监管力度。针对运城市液化气站分散的现状,运城市质监局强调液化气充装监管工作的主体下放到各县级局,加强各县级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的培训和管理,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使得各县级局中的基层执法人员在培训后强化责任意识;运城市质监局要求继续将液化气站的日常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责任细化以加大执法力度,并要切实依据现实状况,采取驻站监管或加大巡查频次等多种方法,对屡犯不改的液化气充装单位要按照法律规定从重从严处罚,从源头上杜绝装不合格气瓶的行为。
制定政策,确保监管到位。2010年运城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重点就是液化石油气充装行业的整顿,重拳出击,专项整治,强化内部管理,实行日常工作与行政绩效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出台《关于液化石油气瓶注册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做好液化石油气瓶报废和检验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以运城市质监局不定期抽查联合县级局日常抽查来确保监管力度,对违规充装气体单位,坚决予以查处,使得各项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经过一年的努力,运城市的液化石油充装行业较以前有了明显改善,质监局对液化石油气钢瓶监管工作逐步走上底数清楚、瓶检合格、充装规范、管理有效、气瓶周转有序的科学发展的轨道,液化石油气瓶管理初现成效。2010年运城市质监局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地完成了全年检验11269只气瓶、报废12895只气瓶的工作量,而这些数字在一年前仅仅停留在1000-2000只,成功打响了液化石油气瓶安全管理的第一枪。
运城市质监局的液化石油气瓶监管也许不是最先进的,却是在成长中的、最适合运城市现状的管理模式。运城市质监局分管设备的乔泽明副局长介绍道,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监管要常抓强管,专项治理已经在不断的探索中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2011年乃至今后气瓶监管的工作将转为在不断的总结、完善、再探索中走向常规,气瓶安全“保卫战”要坚持长期不懈地打下去。
运城市局集中报废处理
1600只液化气钢瓶
3月15日,运城市质监局在建安液化气钢瓶检验站,对近期收缴的1600余只超过使用年限的液化气钢瓶进行了集中报废处理。市局潘志孝局长、乔泽明副局长、贾秀民总工参加了气瓶报废活动。
此次销毁的钢瓶主要来自全市各液化气充装站,市建安液化气钢瓶检验站技术人员经过逐个检验,确定现场千余只液化气钢瓶均达到报废年限。工作人员将按照气瓶安全技术规范,首先清除瓶内残留液体,然后经过高温焚烧处理,最后进行切割,使这些钢瓶彻底报废。
根据国家标准,普通民用液化气钢瓶使用期限为15年、工业钢瓶的使用年限为30年。所有钢瓶必须经钢瓶检验机构定期检验,使用超使用年限钢瓶或者超检验周期钢瓶,均存在安全隐患。市质监局提醒广大群众:务必使用合格钢瓶,确保家人和财产安全。
条件限制 监管困难重重
运城全市辖1区2市10县、146个乡镇(办事处)、3338个行政村,全市乡村人口351万,占71%,是个典型的农业地级市。全市目前共有液化石油气钢瓶充装单位33家,规模大小不一,管理良莠不齐,其中仅垣曲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液化气充装站和永济电机厂液化气充装站为国营性质,充装与发放场所分开,钢瓶产权明晰,管理规范,基本按规范要求进行;现今运城全市液化气钢瓶检验站仅1家,而流转中的液化气钢瓶约30万只,注册登记液化石油气钢瓶20000只,占液化气瓶重量的7%左右,有25%的气瓶应当予以报废,40%的气瓶超期未检验;由于液化石油气的使用普遍,人们的安全意识不够,加之运城市质监局特监科专职科员少,多种现实因素使得液化石油气瓶的监管难度进一步加大,出现了气瓶档案不健全,充装不规范,报废、检验率低等问题。
因地制宜 措施初现成效
为了进一步整治和规范气瓶充装工作,运城市质监局将气瓶监管作为一项重点、难点工作,不断探索完善监管制度,使这项责任重大的工作有新的突破。
运城市质监局首先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钢瓶的状况进行全面评定。对于符合安全技术指标的钢瓶对其外表进行翻新处理,并更换角阀内部的橡易损件,可以有效地保护钢瓶,延长钢瓶使用时间,对于不符合安全技术指标的钢瓶则予以判废,并由检验单位进行破坏性处理;为防止报废瓶的再度使用,运城市质监局历来都严格地控制着报废瓶的处理,指定由钢瓶检验站对于报废瓶进行破坏性处理,并禁止返还给客户。
其次为了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运城市质监局必须坚持监督与服务并举的原则,宣传、引导、监管等多手段齐抓,使气瓶充装单位走自我规范管理的路子,促进行业整体安全形势的好转。
宣传开道,营造浓厚的氛围。要扭转人们的意识,进一步加大安全用气宣传力度,形成液化气钢瓶安全齐抓共管的局面。运城市质监局大量印制《气瓶安全使用常识》宣传单,宣传内容要以引导群众识别报废钢瓶、使用合格钢瓶为主,向社会免费发放;在当地电视等各种媒体上播出如气瓶安全使用知识提醒的飘字字幕或插播相关公益广告,多种形式进行长期地宣传、提醒,让用户能够随时看到,让广大消费者认识到气瓶安全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积极开展“液化气钢瓶安全进社区”活动,在全市各居民集中小区和各乡镇所辖农村张贴气瓶知识海报,同时设立液化气违法经营举报电话,共同监督,人人参与。
提高门槛,分类分级管理。运城市质监局充分结合年度评审,对现有液化气站按地域分布、经营规模等情况分为A、B、C三级,实行分级管理。要通过分级管理,逐步实现液化气站由“家庭型”向“规模型”、“质量型”的转变,从源头上加大安全系数。同时帮扶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完善有关许可手续,拿到《气瓶充装许可证》,早日正常运转起来,对确实不符合条件但长期违法经营的气站,要痛下决心,彻底让它出局,排除安全隐患。
树立典型,引导气站规范经营。运城市质监局定期要求全市所有液化气体充装单位负责人集中到管理规范的气站进行现场学习考察,将适合运城市液化石油充装行业的运营模式很好地推广开来;同时经常邀请专家给充气站进行“充电”,组织气站学习国家气瓶充装安全监察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充装许可安全技术规范和标准等,并与他们签订特种设备安全承诺书,以明确目标,增加气瓶充装单位安全责任自我加压意识。
提高素质,加大监管力度。针对运城市液化气站分散的现状,运城市质监局强调液化气充装监管工作的主体下放到各县级局,加强各县级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员的培训和管理,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使得各县级局中的基层执法人员在培训后强化责任意识;运城市质监局要求继续将液化气站的日常监管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责任细化以加大执法力度,并要切实依据现实状况,采取驻站监管或加大巡查频次等多种方法,对屡犯不改的液化气充装单位要按照法律规定从重从严处罚,从源头上杜绝装不合格气瓶的行为。
制定政策,确保监管到位。2010年运城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的重点就是液化石油气充装行业的整顿,重拳出击,专项整治,强化内部管理,实行日常工作与行政绩效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出台《关于液化石油气瓶注册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关于做好液化石油气瓶报废和检验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并以运城市质监局不定期抽查联合县级局日常抽查来确保监管力度,对违规充装气体单位,坚决予以查处,使得各项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经过一年的努力,运城市的液化石油充装行业较以前有了明显改善,质监局对液化石油气钢瓶监管工作逐步走上底数清楚、瓶检合格、充装规范、管理有效、气瓶周转有序的科学发展的轨道,液化石油气瓶管理初现成效。2010年运城市质监局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地完成了全年检验11269只气瓶、报废12895只气瓶的工作量,而这些数字在一年前仅仅停留在1000-2000只,成功打响了液化石油气瓶安全管理的第一枪。
运城市质监局的液化石油气瓶监管也许不是最先进的,却是在成长中的、最适合运城市现状的管理模式。运城市质监局分管设备的乔泽明副局长介绍道,液化石油气钢瓶的监管要常抓强管,专项治理已经在不断的探索中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2011年乃至今后气瓶监管的工作将转为在不断的总结、完善、再探索中走向常规,气瓶安全“保卫战”要坚持长期不懈地打下去。
运城市局集中报废处理
1600只液化气钢瓶
3月15日,运城市质监局在建安液化气钢瓶检验站,对近期收缴的1600余只超过使用年限的液化气钢瓶进行了集中报废处理。市局潘志孝局长、乔泽明副局长、贾秀民总工参加了气瓶报废活动。
此次销毁的钢瓶主要来自全市各液化气充装站,市建安液化气钢瓶检验站技术人员经过逐个检验,确定现场千余只液化气钢瓶均达到报废年限。工作人员将按照气瓶安全技术规范,首先清除瓶内残留液体,然后经过高温焚烧处理,最后进行切割,使这些钢瓶彻底报废。
根据国家标准,普通民用液化气钢瓶使用期限为15年、工业钢瓶的使用年限为30年。所有钢瓶必须经钢瓶检验机构定期检验,使用超使用年限钢瓶或者超检验周期钢瓶,均存在安全隐患。市质监局提醒广大群众:务必使用合格钢瓶,确保家人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