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必然跟运算、法则、符号等联系在一起的。难学、枯燥似乎成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绊脚石。要想使每一位小学生喜欢数学,并且能够长久的对数学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非引导他们亲身体验和发现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不行。那么,如何引导小学生感知、认识、体验和发现数学学习之美呢?谨提出五大策略,求教于大方之家,等盼得到批评指正。
一、启发引导,在观察感受中认识发现数学学习之美
数学是一种文化,同时数学也凝聚并积淀下了一代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我们有理由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这一切。要想让学生在观察感受中发现数学知识,提出有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首先在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如果老师能满腔热情的鼓励孩子们在观察中大胆想象,能够真诚的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能够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愉快宽松的人际环境,孩子们才能敢创造、敢猜想、敢挑战,才能在观察过程中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对称图形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是学生并不知道这些图形是因为对称而美。如果我们从生活中采撷对称的图、物,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因此,教学中,通过看、猜、摆、拼、做等一系列数学观察教学活动,启发引导学生明白轴对称的意义,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神奇魅力,认识发现数学学习之美。
二、形象展示,在直观展示中观察发现数学学习之美
教师的自身形象是教学中现身说法的活教材。在特定的条件下,它能够展示数学的魅力。教师的形象美主要表现在仪表、语言等方面,教者要以自身的仪态美、语言美、情感美及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美的教学教育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唤起学生对美的热烈追求。试想,如果数学教师教学语言不精炼,不严密,甚至词不达意,或者板书混乱,毫无计划,毫无条理,那么,不但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内容,而且也影响到数学教学的完美。教师的魅力一旦形成,在孩子们中的威性一定会很高,孩子们会认为自己的老师很好,因而在情感上喜欢老师,在心理上接纳老师,这样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容易形成,学生就能够直观感受学数学学习之美了。因此,每一位老师都应注重自身的形象修养,注重人格魅力,这也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之美获得的重要途径。
三、质疑问难,在探究尝试中体会发现数学学习之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估算甚至比口算和笔算应用得更为广泛,然而在估算方法的讨论上,我们常常追求算法的多样化,陶醉于“百花齐放”的场景中。表面上看孩子们都会估算了,达成了预定的目标,却往往忽视了方法背后的进一步思考,使数学思考大大“缩水”。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始终不能放弃的、始终坚守的应该是数学的理性之美!而数学问题的质疑问难,在探究尝试中恰恰是学生发现数学理性美的最佳路径。它能让孩子们不仅仅停留在方法的表层,止步于数学王国的“外壳”,而是透过表面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使得思维走向深刻、充满理性。?某些课的教学,可以直接切入正题,质疑问难,如今天我们要来研究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你认为什么情况下才需要估算呢?后来,再质疑问难,要求学生探究几种不同的估算方法运用准确度,课堂教学很有气氛,学生学得很投入,充满学习乐趣。可见,质疑问难,引领学生通过探究尝试,能有效地体会、发现数学学习之美。
四、深度汇谈,在分享交流中体验发现数学学习之美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数学教学要体现自主与合作,个体与群体实践思考及其成果的充分交流。在教学中,如果能基于小学生还很不在乎自己的对错荣耻的心理特点,充分让学生分享各自的分析、归纳、总结,参与整理和复习的全过程,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和能力形成,而且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之乐,数学知识之美。因此,数学教师要创设学生分享交流的学习情景,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给足学生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如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情景:每组同学的学具袋中都有几个纸片。请学生拿出面积很接近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想办法比较两张纸片面积的大小,指导学生分享交流各自的实践、体验和发现。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能够体现知识规律和认知规律,反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实践创新的数学教学新理念,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体验数学学习之美。
五、自主作业,在问题解决中感悟发现数学学习之美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提出挑战性问题的勇气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在课内外都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勤动脑,勤动手,独立完成作业,获得自我学习的认同和效能感,从而喜欢数学,体验到数学学习之美。如可以引导学生自主作业,动手设计制作一些教具等的问题解决中,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实验操作,切实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感悟发现数学之美。在不断强化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能只着眼于本学科知识的机械讲授,而是要充分发挥数学的思想教育和美育的功能,使学科教学成为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过程,成为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
数学学习是一种充满生机,充满着自由创造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只有经历对数学学习之美的感知、感受、体验和发现,小学生才能享受到数学学习的愉悦和快感。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上述五大策略,必将有效地引导小学生进行数学审美感知和感受,发现数学的简洁与抽象美、数学方法美、数与形的和谐美……,发现数学学习之美。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翁向新.《谈教师的素质与修养》.群众出版社,1992年.
[4]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一、启发引导,在观察感受中认识发现数学学习之美
数学是一种文化,同时数学也凝聚并积淀下了一代代人创造和智慧的结晶,我们有理由向学生展现数学所凝聚的这一切。要想让学生在观察感受中发现数学知识,提出有思考价值的数学问题,首先在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如果老师能满腔热情的鼓励孩子们在观察中大胆想象,能够真诚的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能够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愉快宽松的人际环境,孩子们才能敢创造、敢猜想、敢挑战,才能在观察过程中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对称图形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是学生并不知道这些图形是因为对称而美。如果我们从生活中采撷对称的图、物,启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因此,教学中,通过看、猜、摆、拼、做等一系列数学观察教学活动,启发引导学生明白轴对称的意义,感受到轴对称图形的神奇魅力,认识发现数学学习之美。
二、形象展示,在直观展示中观察发现数学学习之美
教师的自身形象是教学中现身说法的活教材。在特定的条件下,它能够展示数学的魅力。教师的形象美主要表现在仪表、语言等方面,教者要以自身的仪态美、语言美、情感美及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美的教学教育情境,在潜移默化中唤起学生对美的热烈追求。试想,如果数学教师教学语言不精炼,不严密,甚至词不达意,或者板书混乱,毫无计划,毫无条理,那么,不但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内容,而且也影响到数学教学的完美。教师的魅力一旦形成,在孩子们中的威性一定会很高,孩子们会认为自己的老师很好,因而在情感上喜欢老师,在心理上接纳老师,这样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容易形成,学生就能够直观感受学数学学习之美了。因此,每一位老师都应注重自身的形象修养,注重人格魅力,这也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之美获得的重要途径。
三、质疑问难,在探究尝试中体会发现数学学习之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估算甚至比口算和笔算应用得更为广泛,然而在估算方法的讨论上,我们常常追求算法的多样化,陶醉于“百花齐放”的场景中。表面上看孩子们都会估算了,达成了预定的目标,却往往忽视了方法背后的进一步思考,使数学思考大大“缩水”。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始终不能放弃的、始终坚守的应该是数学的理性之美!而数学问题的质疑问难,在探究尝试中恰恰是学生发现数学理性美的最佳路径。它能让孩子们不仅仅停留在方法的表层,止步于数学王国的“外壳”,而是透过表面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使得思维走向深刻、充满理性。?某些课的教学,可以直接切入正题,质疑问难,如今天我们要来研究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你认为什么情况下才需要估算呢?后来,再质疑问难,要求学生探究几种不同的估算方法运用准确度,课堂教学很有气氛,学生学得很投入,充满学习乐趣。可见,质疑问难,引领学生通过探究尝试,能有效地体会、发现数学学习之美。
四、深度汇谈,在分享交流中体验发现数学学习之美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数学教学要体现自主与合作,个体与群体实践思考及其成果的充分交流。在教学中,如果能基于小学生还很不在乎自己的对错荣耻的心理特点,充分让学生分享各自的分析、归纳、总结,参与整理和复习的全过程,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和能力形成,而且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之乐,数学知识之美。因此,数学教师要创设学生分享交流的学习情景,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给足学生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如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情景:每组同学的学具袋中都有几个纸片。请学生拿出面积很接近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想办法比较两张纸片面积的大小,指导学生分享交流各自的实践、体验和发现。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能够体现知识规律和认知规律,反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实践创新的数学教学新理念,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体验数学学习之美。
五、自主作业,在问题解决中感悟发现数学学习之美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就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提出挑战性问题的勇气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在课内外都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勤动脑,勤动手,独立完成作业,获得自我学习的认同和效能感,从而喜欢数学,体验到数学学习之美。如可以引导学生自主作业,动手设计制作一些教具等的问题解决中,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实验操作,切实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感悟发现数学之美。在不断强化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能只着眼于本学科知识的机械讲授,而是要充分发挥数学的思想教育和美育的功能,使学科教学成为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过程,成为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
数学学习是一种充满生机,充满着自由创造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只有经历对数学学习之美的感知、感受、体验和发现,小学生才能享受到数学学习的愉悦和快感。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上述五大策略,必将有效地引导小学生进行数学审美感知和感受,发现数学的简洁与抽象美、数学方法美、数与形的和谐美……,发现数学学习之美。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3]翁向新.《谈教师的素质与修养》.群众出版社,1992年.
[4]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