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包括中央电视台的《绿水青山看中国》等诸多电视节目里,他出口成章,古典文学、诗词、幽默段子信手拈来;他与著名文化学者郦波教授一起,被评为“江苏高校七大网红老师”;他被誉为“诗词达人” “最有才的图书管理员”,他,就是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的馆员赵炜。
奔跑的背诗少年
赵炜的父亲是一位乡镇邮递员。每天晚上,父亲从邮局把第二天要送的报刊杂志带回家,报刊在家里存放的这个晚上,赵炜都会如饥似渴地把大部分报刊迅速阅览一遍。
真正激发起对诗词的热爱,还是赵炜上小学二年级时。一天,他去邻居家玩,发现有位木匠叔叔正在给邻居家打衣橱。让人惊喜的是,这位木匠叔叔竟然有一本图文并茂的诗词书。小赵炜一看就喜爱得不行,那时候图画书都很少见,更何况还是一本带图画的诗词书。原来,那时候流行在衣橱上画几幅图,同时配上一两句诗词。小赵炜立即跟木匠叔叔软磨硬泡,把那本书借回家。图画他没法描下来,里面的诗词他一口气全部抄录了下来。
之后,赵炜就利用每天晨跑的机会,一边奔跑一边大声背诵那些诗词。于是每天清晨,少年、诗歌与朝阳就成了一道风景。
尽管大学读的是英语专业,可赵炜最大的嗜好还是中文写作。同宿舍的同学对此不屑一顾:“人家新闻单位招收的都是新闻、中文专业的毕业生,怎么可能接收一个学外语的呢?”听闻此言,赵炜表示不服。大学期间,除了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外,他每日舞文弄墨,俾夜作昼,乐此不疲。中午,其他同学在宿舍午休,他拎着一个大号水杯跑到教室写稿。晚上十点,宿舍统一关灯,有时,宿舍的几位同学点蜡烛打牌,他就在旁边借着烛光誊抄稿子。工夫不负有心人,从大三第二个学期到大四毕业,短短一年半时间,赵炜就在《中国煤炭报》《安徽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200篇,成为当时在校的5000多名大学生中,发表文章数量最多的一个。毕业前,学校专门为赵炜举办了一次作品展示,在长达二十多米的海报栏内,贴满了赵炜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一时引来众多同学驻足流连。学校还专门下发文件,号召全校学生学习赵炜勤于笔耕、奋发上进的精神。
毕业后,赵炜凭大学里发表的200篇文章收到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邀请。后来又凭借突出的写作特长,被南京审计大学特聘。在南京审计大学校党委宣传部工作的八年时间,赵炜笔耕不辍,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审计报》等报刊又发表文章600余篇。
不是看山即读书
在赵炜看来,读书是人生最惬意的事。2011年,赵炜如愿以偿地成为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的馆员。从此以后,经史子集,左诗右词,“画眉声里推蓬坐,不是看山即读书”,成了赵炜每日惬意的工作生活状态。清代学者张潮认为:“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赵炜窃喜自己成了最有福气的人,每日徜徉在书山词海中与李太白对饮,对苏子瞻对弈。
白天上班,不但工作之余勤勉读书,晚上下班到家后,即使去澡堂泡澡,赵炜也要带上几本书,趁休息的间隙看几页。每次寒暑假往返于内蒙古老家和南京,最终的行李都是书;平时坐校车上下班时,坐公交地铁时,每次必携书以读;中午从办公室到食堂的路上,有时也要在口袋里装上写满诗词的卡片,走路时掏出卡片背诵。
2014年5月赵炜听说河北卫视正在播出《中华好诗词》,他跃跃欲试地报了名。几天后的一个下午,赵炜接到了该节目编导打来的电话。编导在电话里测试了他30多首诗歌,他只答错了一首。编导在向节目制片人汇报赵炜的诗词储备时,标注的是“大神级”。最终,赵炜被定为《中华好诗词》第二季的选手。这是他的荧屏首秀,没想到从此一发不可收,赵炜开始了自己的“触电”人生。
2015年11月8日,录制贵州卫视《最爱是中华》,12月16日录制江苏卫视《一站到底》,12月22日录制广西卫视《收藏马未都》……有的选手跟赵炜开玩笑:“赵老师是把所有传统文化类、答题类节目横扫一遍呀。”
寓教于乐的段子手
前后录制21期电视节目的奥秘,除了具备渊博的知识之外,还要求选手具有独特的人生经历、才艺。赵炜古典文学、诗词功底深厚,还非常幽默风趣,他能根据节目特点,创作出与主持人、點评嘉宾、选手互动的幽默段子——
“纪老师,您的经历太励志、太感人了。我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对那些外表长得悲催的、内心又自卑的男生们讲,男人长得丑不要紧,关键是要有才,你看人家纪连海老师,也不比你好看,可是人家成功了,人家那是不靠爹,不靠妈,奋斗的汗水大把抓;不拼脸,不避短,丰收的田野不减产……”“吃饭吃一半,没菜了;洗澡洗一半,没水了;上网上一半,没电了;答题答一半,不答了——那不是我风格!”“地毯是用来走红的,蜡烛是用来照明的,有了炜哥的加盟,《一站到底》的收视率会爆棚的!”赵炜这些精彩而幽默的语言一下就感染了所有观众。
在2016年1月18日播出的《一站到底》节目中,赵炜凭借渊博的知识和幽默的段子,乐翻了观众,一举斩获了周冠军。节目播出后,南京审计大学师生的微信圈、各种群、QQ都被刷屏了“我们大学图书馆的赵炜老师表现得太精彩了。”“赵老师给我们南京审计大学争光啦!”“最有才图书馆管理员”的赞誉不胫而走,观众们也亲切的称他为“最有才的段子手”。
2017年8月,赵炜刚刚参与录制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的9集大型益智文化节目《绿水青山看中国》。选手上场时要做自我介绍,赵炜说了这样一段话来让主持人撒贝宁猜测他的职业:“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就有很多人在我办公室门外排队,有时队伍蜿蜒曲折,长达几百米。等到一开门,大家蜂拥而入,你看——有挤掉袜子的,有挤掉鞋子的,有挤掉眼镜的,有摔坏iPad的,有跌倒的,有崴脚的,有掉了钱包趴在地上苦苦寻找的,有叫苦不迭爬起来仍然拼命往里跑的!”
撒贝宁听得一脸蒙圈:“你是——超市保安?”
“No!我是图书馆管理员!”
赵炜不仅自己读诗读史,还常常利用诗词来引导、教育大学生们。他看到有同学在图书馆一直玩手机,不看书,不学习,就很替他们惋惜。赵炜知道大学生们从小听到的大道理太多了,说多了不仅无益,还惹人烦,就跟他们说:“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同学们听着觉得有趣,赵炜再稍一解释,他们马上领会了其中的深意,这比讲大道理有意思多了。他们放下了手机,捧起了书本。
初夏,真正的高温还没到来,一次巡查阅览室时,有同学要求开空调,赵炜先说:“开!”同学们兴奋地鼓掌,掌声刚落,他又接着说:“开什么开!”同学们一片笑声,他就接着说:“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披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同学们已经领教过赵炜的诗词教育,想想气温还没有超过26度,会心之下,也便不再要求开空调了。
这就是赵炜,他读诗,读出了快乐,读出了幽默,读出了人生新境界。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奔跑的背诗少年
赵炜的父亲是一位乡镇邮递员。每天晚上,父亲从邮局把第二天要送的报刊杂志带回家,报刊在家里存放的这个晚上,赵炜都会如饥似渴地把大部分报刊迅速阅览一遍。
真正激发起对诗词的热爱,还是赵炜上小学二年级时。一天,他去邻居家玩,发现有位木匠叔叔正在给邻居家打衣橱。让人惊喜的是,这位木匠叔叔竟然有一本图文并茂的诗词书。小赵炜一看就喜爱得不行,那时候图画书都很少见,更何况还是一本带图画的诗词书。原来,那时候流行在衣橱上画几幅图,同时配上一两句诗词。小赵炜立即跟木匠叔叔软磨硬泡,把那本书借回家。图画他没法描下来,里面的诗词他一口气全部抄录了下来。
之后,赵炜就利用每天晨跑的机会,一边奔跑一边大声背诵那些诗词。于是每天清晨,少年、诗歌与朝阳就成了一道风景。
尽管大学读的是英语专业,可赵炜最大的嗜好还是中文写作。同宿舍的同学对此不屑一顾:“人家新闻单位招收的都是新闻、中文专业的毕业生,怎么可能接收一个学外语的呢?”听闻此言,赵炜表示不服。大学期间,除了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外,他每日舞文弄墨,俾夜作昼,乐此不疲。中午,其他同学在宿舍午休,他拎着一个大号水杯跑到教室写稿。晚上十点,宿舍统一关灯,有时,宿舍的几位同学点蜡烛打牌,他就在旁边借着烛光誊抄稿子。工夫不负有心人,从大三第二个学期到大四毕业,短短一年半时间,赵炜就在《中国煤炭报》《安徽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200篇,成为当时在校的5000多名大学生中,发表文章数量最多的一个。毕业前,学校专门为赵炜举办了一次作品展示,在长达二十多米的海报栏内,贴满了赵炜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一时引来众多同学驻足流连。学校还专门下发文件,号召全校学生学习赵炜勤于笔耕、奋发上进的精神。
毕业后,赵炜凭大学里发表的200篇文章收到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的邀请。后来又凭借突出的写作特长,被南京审计大学特聘。在南京审计大学校党委宣传部工作的八年时间,赵炜笔耕不辍,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审计报》等报刊又发表文章600余篇。
不是看山即读书
在赵炜看来,读书是人生最惬意的事。2011年,赵炜如愿以偿地成为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的馆员。从此以后,经史子集,左诗右词,“画眉声里推蓬坐,不是看山即读书”,成了赵炜每日惬意的工作生活状态。清代学者张潮认为:“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赵炜窃喜自己成了最有福气的人,每日徜徉在书山词海中与李太白对饮,对苏子瞻对弈。
白天上班,不但工作之余勤勉读书,晚上下班到家后,即使去澡堂泡澡,赵炜也要带上几本书,趁休息的间隙看几页。每次寒暑假往返于内蒙古老家和南京,最终的行李都是书;平时坐校车上下班时,坐公交地铁时,每次必携书以读;中午从办公室到食堂的路上,有时也要在口袋里装上写满诗词的卡片,走路时掏出卡片背诵。
2014年5月赵炜听说河北卫视正在播出《中华好诗词》,他跃跃欲试地报了名。几天后的一个下午,赵炜接到了该节目编导打来的电话。编导在电话里测试了他30多首诗歌,他只答错了一首。编导在向节目制片人汇报赵炜的诗词储备时,标注的是“大神级”。最终,赵炜被定为《中华好诗词》第二季的选手。这是他的荧屏首秀,没想到从此一发不可收,赵炜开始了自己的“触电”人生。
2015年11月8日,录制贵州卫视《最爱是中华》,12月16日录制江苏卫视《一站到底》,12月22日录制广西卫视《收藏马未都》……有的选手跟赵炜开玩笑:“赵老师是把所有传统文化类、答题类节目横扫一遍呀。”
寓教于乐的段子手
前后录制21期电视节目的奥秘,除了具备渊博的知识之外,还要求选手具有独特的人生经历、才艺。赵炜古典文学、诗词功底深厚,还非常幽默风趣,他能根据节目特点,创作出与主持人、點评嘉宾、选手互动的幽默段子——
“纪老师,您的经历太励志、太感人了。我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对那些外表长得悲催的、内心又自卑的男生们讲,男人长得丑不要紧,关键是要有才,你看人家纪连海老师,也不比你好看,可是人家成功了,人家那是不靠爹,不靠妈,奋斗的汗水大把抓;不拼脸,不避短,丰收的田野不减产……”“吃饭吃一半,没菜了;洗澡洗一半,没水了;上网上一半,没电了;答题答一半,不答了——那不是我风格!”“地毯是用来走红的,蜡烛是用来照明的,有了炜哥的加盟,《一站到底》的收视率会爆棚的!”赵炜这些精彩而幽默的语言一下就感染了所有观众。
在2016年1月18日播出的《一站到底》节目中,赵炜凭借渊博的知识和幽默的段子,乐翻了观众,一举斩获了周冠军。节目播出后,南京审计大学师生的微信圈、各种群、QQ都被刷屏了“我们大学图书馆的赵炜老师表现得太精彩了。”“赵老师给我们南京审计大学争光啦!”“最有才图书馆管理员”的赞誉不胫而走,观众们也亲切的称他为“最有才的段子手”。
2017年8月,赵炜刚刚参与录制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推出的9集大型益智文化节目《绿水青山看中国》。选手上场时要做自我介绍,赵炜说了这样一段话来让主持人撒贝宁猜测他的职业:“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就有很多人在我办公室门外排队,有时队伍蜿蜒曲折,长达几百米。等到一开门,大家蜂拥而入,你看——有挤掉袜子的,有挤掉鞋子的,有挤掉眼镜的,有摔坏iPad的,有跌倒的,有崴脚的,有掉了钱包趴在地上苦苦寻找的,有叫苦不迭爬起来仍然拼命往里跑的!”
撒贝宁听得一脸蒙圈:“你是——超市保安?”
“No!我是图书馆管理员!”
赵炜不仅自己读诗读史,还常常利用诗词来引导、教育大学生们。他看到有同学在图书馆一直玩手机,不看书,不学习,就很替他们惋惜。赵炜知道大学生们从小听到的大道理太多了,说多了不仅无益,还惹人烦,就跟他们说:“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同学们听着觉得有趣,赵炜再稍一解释,他们马上领会了其中的深意,这比讲大道理有意思多了。他们放下了手机,捧起了书本。
初夏,真正的高温还没到来,一次巡查阅览室时,有同学要求开空调,赵炜先说:“开!”同学们兴奋地鼓掌,掌声刚落,他又接着说:“开什么开!”同学们一片笑声,他就接着说:“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披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同学们已经领教过赵炜的诗词教育,想想气温还没有超过26度,会心之下,也便不再要求开空调了。
这就是赵炜,他读诗,读出了快乐,读出了幽默,读出了人生新境界。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