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师的工作既要配合新课改,更要配合学校的以高考为主的思路。如今的实际状况有不少因素:如高考考试制度、教师工作繁重、学生的学业成绩等制约着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评价。但作为新形势下的新型教师,我们该如何时学生进行评价,是值得教师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兼物理教师的工作经验,就新形势下对学生的评价应更注重过程评价、口头评价、个体差异等结合自身教学实例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评价新形势课程改革过程评价 口头评价个体差异
多年来,我国评价学生的重心在于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变过去那种过分强调甄别、区分与选拔的功能,使评价“不能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要有机地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学生成长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评价指标导向和评价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实现自我
认识、自我教育,明确发展方向,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评价应该是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笔者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兼高中物理教师的工作经验,就新形势下我们高中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略谈些拙见。
一、评价的基本原则
日前,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学生评价暴露出来的诸多实践问题已经作为影响实验继续推进的关键因素进入人们的视野,要求改革学生评价现状已成普遍共识,也成为我们反思改革成效的热点问题。当前,学生评价出现了诸多新生事物,有的成效显著,有的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也有的需要继续寻找实践的落脚点。新形势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该有以下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在注重对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评价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不能单纯以文化课考试成绩评价、选拔学生。
2.发展性原则
评价要用发展的观点,以激励学生健康、主动、全面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将终结性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3.科学性原则
建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严格评价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健全诚信制度和监控机制,全面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的真实情况。
4.多样化原则
评价要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等级评定与描述性评语相结合,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二、制约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因素
如今的实际状况,有不少因素制约着教师对学生的正确的评价,就我比较浅薄的认知水平,我认为制约着学生评价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
1.高考考试制度严重影响学生的评价
当前,在学生的升学、就业录取选拔上,主要是以高考分数为标准。“一考定终身”,上了线就可以被录取,上不了线的,即使你平时表现得再好也只能遗憾终生。考试分数是“硬件”,其他方面则不考察。目前,我国的教育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时期,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许多教育界认识注意到了一个严峻的事实:“考试不改,课程改革恐怕难以顺利进行。”要真正“走进”新课程,真正实施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真正全面、正确地评价学生,还确实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2.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导致对学生评价的不全面
在我所执教的高中,以及我市的多所高中学校里,每位教师基本都超标准工作量,班主任除了日常管理工作以外还要承担超工作量的课时。并且几乎每周3个以上的晚修时间,每天早上7点上班,晚上9点半以后才能下班回家。如此繁重的工作量,实在很难腾出时间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3.学生的学业成绩很大程度体现学生平时的表现
自古以来,分数就一直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现在也没有多大的改变,只是我们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罢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生平时的表现,这是不可否认的,所以我们基本按照“考试=评价”来评价一个学生,分数高的为好学生,分数低的为表现不良的学生。由于考试有其很大的优势——“易操作性”,我们虽然也认识到“考试=评价”的很多弊端,但是由于我们所受的制约较大,所以这个形式好像并没有要改革的意思。
作为普通的人民教师,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我们没有能力去废除,学生们既然选择上高中就读就是希望能在三年后考取理想的大学,每位高中教师都不敢忽视高考,教育学生不重视高考。高中学校里的工作基本都是围绕如何提高学生高考成绩开展。老师们的工作也都肯定是服从学校安排的。
三、现实中教师对学生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们越是把评价与高校招生这些高利害的事情挂钩,其效果适得其反,学校和学生越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联合糊弄教育行政部门。如果我们淡化它的功利色彩,强化它的激励功能,学校就能灵活运用这一评价体系。我们是课程改革新形势下的新型教师,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在保证学生能以最佳状态参加高考的同时应该更关注学生们全面发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激励学习热情,促进全面发展。
笔者认为,现如今的教师在对学生评价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重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评价
以往的评价重在结果评价,既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甲乙丙丁的分类评价。其实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会形成好的或不好的习惯,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可以及时纠正学生们不良习惯。学生们好或不好的习惯会伴随他们整个人生,我们不应该只关注于他们是否获得好成绩,而更应该关心他们如何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他们,为他们将来美好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重视口头评价。及时评价
老师们看似平常的一句话有时学生可能会为之趋之若鹜,曾记得3年前,我在我班上无意间口头表扬了一名男生的一道比较难的作业题目解题方式“具有超强的物理逻辑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甚至超越了我”。现在这名学生也考入了某师范大学的物理教育专业。口头评价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场合,我班还有一名学生平时的人际关系非常好,有一次开家长会,他的家长走到我旁边小声地问我他的小孩怎么样,我当时想跟他说一下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但是我注意到了那名男生就刚好在教室里面,我就有意识地提高音量的对他家长说:“您不用担心您的小孩,每一次班里选优的投票他都拿最高选票,我还想让您给全体家长做一个专题讲座呢。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实际上这名学生的成绩在班上并不算得非常出色,但是如果我以他的成绩代替了他的评价估计效果要差得多。
教师的口头及时的评价特别是鼓励性的口头评价有时 甚至比班主任期末的评语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3.重视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特长
学生们不可能每个都一样,存在个体差异。我们在关注学生们能否有足够的能力参加高考的同时,应该也关注那些在学习能力有所欠缺的学生。去年我担任一个补习班的班主任,这个班有一部分学生在前一年的高考中总分基本在200分以下。在原来的学校里老师们都基本把他们看做是“瘟神”巴不得早日送走。让他们再参加一次高考估计成绩也不会提高太大。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如他们中的一位女生,当我给她复习了F=ma后,给了质量,给了加速度,她就是不懂如何算出合力。可以说这位女生在学习物理的能力上有一定的先天缺失。但是她拥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我交代给她办的事情(不是学习方面的)她基本都可以非常完美的完成。为此我鼓励她以后可以参与文员之类的工作,一直给她很高的评价,这位学生也一直都没有丧失信心,虽然后面这位学生没有考入本科,只高价上了一所专科学校,但是我相信凭她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热情,以后她也会非常成功。我班还有一名女生,成绩也是非常糟糕,如果让她参加普通高考她是肯定只能上一个专科学校。但是她有绘画特长,我就经常鼓励她,肯定她这方面的发展会很有前途,如今这名学生在广西艺术学院的绘画专业学习。学生们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我们应该重视发展他们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不是每个学生都必须上大学才能成才的。
学生是发展的个体,我们所做的事情都应该为学生们的将来着想,不管我们用什么方法,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往,学生评价无限制地放大总结性评价的功能,过度关注学期末、学年末对学生进行一次性的测评,并成为实践中人们的价值诉求。孰不知,正是由于这样的学生评价导致教育活动中对教育目的这一价值因素的轻视,使教育实践背离了教育目的的宗旨,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和教育目标的实践性缺失。当前,许多教师已经普遍地接受并积极开展新形势学生评价,尽管各教师的做法不尽相同,但坚持“注重过程”、“关注个体差异”已成共识。
[参考文献]
[1]薛爱月对目前影响学生评价的因素分析法制与社会,2007(4)
[2]杨国胜,新课标下物理探究式教学物理教学探讨,2006(2)
[3]李彰有走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困境之浅见教育考试,2009(2)
[4]陈玉华,普通高中学生评价改革的视点与评析现代教育科学,2009(4)
[5]王敏勤,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虚化现象及对策研究考试与评价,上海教育科研,2009(10)
[关键词]评价新形势课程改革过程评价 口头评价个体差异
多年来,我国评价学生的重心在于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严重制约了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变过去那种过分强调甄别、区分与选拔的功能,使评价“不能仅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要有机地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学生成长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评价指标导向和评价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实现自我
认识、自我教育,明确发展方向,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众所周知评价应该是激励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笔者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兼高中物理教师的工作经验,就新形势下我们高中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略谈些拙见。
一、评价的基本原则
日前,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关于学生评价暴露出来的诸多实践问题已经作为影响实验继续推进的关键因素进入人们的视野,要求改革学生评价现状已成普遍共识,也成为我们反思改革成效的热点问题。当前,学生评价出现了诸多新生事物,有的成效显著,有的仍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也有的需要继续寻找实践的落脚点。新形势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应该有以下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在注重对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评价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不能单纯以文化课考试成绩评价、选拔学生。
2.发展性原则
评价要用发展的观点,以激励学生健康、主动、全面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将终结性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3.科学性原则
建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严格评价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健全诚信制度和监控机制,全面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的真实情况。
4.多样化原则
评价要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等级评定与描述性评语相结合,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二、制约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因素
如今的实际状况,有不少因素制约着教师对学生的正确的评价,就我比较浅薄的认知水平,我认为制约着学生评价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点:
1.高考考试制度严重影响学生的评价
当前,在学生的升学、就业录取选拔上,主要是以高考分数为标准。“一考定终身”,上了线就可以被录取,上不了线的,即使你平时表现得再好也只能遗憾终生。考试分数是“硬件”,其他方面则不考察。目前,我国的教育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时期,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许多教育界认识注意到了一个严峻的事实:“考试不改,课程改革恐怕难以顺利进行。”要真正“走进”新课程,真正实施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真正全面、正确地评价学生,还确实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2.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导致对学生评价的不全面
在我所执教的高中,以及我市的多所高中学校里,每位教师基本都超标准工作量,班主任除了日常管理工作以外还要承担超工作量的课时。并且几乎每周3个以上的晚修时间,每天早上7点上班,晚上9点半以后才能下班回家。如此繁重的工作量,实在很难腾出时间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3.学生的学业成绩很大程度体现学生平时的表现
自古以来,分数就一直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现在也没有多大的改变,只是我们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罢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学生平时的表现,这是不可否认的,所以我们基本按照“考试=评价”来评价一个学生,分数高的为好学生,分数低的为表现不良的学生。由于考试有其很大的优势——“易操作性”,我们虽然也认识到“考试=评价”的很多弊端,但是由于我们所受的制约较大,所以这个形式好像并没有要改革的意思。
作为普通的人民教师,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制度我们没有能力去废除,学生们既然选择上高中就读就是希望能在三年后考取理想的大学,每位高中教师都不敢忽视高考,教育学生不重视高考。高中学校里的工作基本都是围绕如何提高学生高考成绩开展。老师们的工作也都肯定是服从学校安排的。
三、现实中教师对学生评价应该注意的问题
我们越是把评价与高校招生这些高利害的事情挂钩,其效果适得其反,学校和学生越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联合糊弄教育行政部门。如果我们淡化它的功利色彩,强化它的激励功能,学校就能灵活运用这一评价体系。我们是课程改革新形势下的新型教师,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在保证学生能以最佳状态参加高考的同时应该更关注学生们全面发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激励学习热情,促进全面发展。
笔者认为,现如今的教师在对学生评价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重在学习生活过程中评价
以往的评价重在结果评价,既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甲乙丙丁的分类评价。其实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会形成好的或不好的习惯,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可以及时纠正学生们不良习惯。学生们好或不好的习惯会伴随他们整个人生,我们不应该只关注于他们是否获得好成绩,而更应该关心他们如何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他们,为他们将来美好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重视口头评价。及时评价
老师们看似平常的一句话有时学生可能会为之趋之若鹜,曾记得3年前,我在我班上无意间口头表扬了一名男生的一道比较难的作业题目解题方式“具有超强的物理逻辑思维能力,解题能力甚至超越了我”。现在这名学生也考入了某师范大学的物理教育专业。口头评价要注意方式方法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场合,我班还有一名学生平时的人际关系非常好,有一次开家长会,他的家长走到我旁边小声地问我他的小孩怎么样,我当时想跟他说一下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但是我注意到了那名男生就刚好在教室里面,我就有意识地提高音量的对他家长说:“您不用担心您的小孩,每一次班里选优的投票他都拿最高选票,我还想让您给全体家长做一个专题讲座呢。他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实际上这名学生的成绩在班上并不算得非常出色,但是如果我以他的成绩代替了他的评价估计效果要差得多。
教师的口头及时的评价特别是鼓励性的口头评价有时 甚至比班主任期末的评语起的作用要大得多。
3.重视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特长
学生们不可能每个都一样,存在个体差异。我们在关注学生们能否有足够的能力参加高考的同时,应该也关注那些在学习能力有所欠缺的学生。去年我担任一个补习班的班主任,这个班有一部分学生在前一年的高考中总分基本在200分以下。在原来的学校里老师们都基本把他们看做是“瘟神”巴不得早日送走。让他们再参加一次高考估计成绩也不会提高太大。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的优点,如他们中的一位女生,当我给她复习了F=ma后,给了质量,给了加速度,她就是不懂如何算出合力。可以说这位女生在学习物理的能力上有一定的先天缺失。但是她拥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我交代给她办的事情(不是学习方面的)她基本都可以非常完美的完成。为此我鼓励她以后可以参与文员之类的工作,一直给她很高的评价,这位学生也一直都没有丧失信心,虽然后面这位学生没有考入本科,只高价上了一所专科学校,但是我相信凭她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热情,以后她也会非常成功。我班还有一名女生,成绩也是非常糟糕,如果让她参加普通高考她是肯定只能上一个专科学校。但是她有绘画特长,我就经常鼓励她,肯定她这方面的发展会很有前途,如今这名学生在广西艺术学院的绘画专业学习。学生们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我们应该重视发展他们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不是每个学生都必须上大学才能成才的。
学生是发展的个体,我们所做的事情都应该为学生们的将来着想,不管我们用什么方法,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往,学生评价无限制地放大总结性评价的功能,过度关注学期末、学年末对学生进行一次性的测评,并成为实践中人们的价值诉求。孰不知,正是由于这样的学生评价导致教育活动中对教育目的这一价值因素的轻视,使教育实践背离了教育目的的宗旨,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和教育目标的实践性缺失。当前,许多教师已经普遍地接受并积极开展新形势学生评价,尽管各教师的做法不尽相同,但坚持“注重过程”、“关注个体差异”已成共识。
[参考文献]
[1]薛爱月对目前影响学生评价的因素分析法制与社会,2007(4)
[2]杨国胜,新课标下物理探究式教学物理教学探讨,2006(2)
[3]李彰有走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困境之浅见教育考试,2009(2)
[4]陈玉华,普通高中学生评价改革的视点与评析现代教育科学,2009(4)
[5]王敏勤,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虚化现象及对策研究考试与评价,上海教育科研,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