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阅读策略,在阅读《红楼梦》时被运用得比较广泛。
一方面原因是,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结构,即以两个事件或者一个事件的两个方面构成一回左右的内容,并常常在回目中用工整的对句方式概括出来,如《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这样,从情节单元组合角度,比较事件两两相对的意义,成了阅读的基本方法之一,即使读者未必有这样明确的意识,这种比较法依然潜在影响着读者对情节的理解。
另一方面,就《红楼梦》来说,把不同人物加以比较刻画,是曹雪芹创作的显著特点。宝钗和黛玉,袭人和晴雯,尤二姐和尤三姐等等,每组人物两者之间思想、性格的差异是大家所熟悉的。从小说第五回呈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來看,依次出现的人物大致构成两两相对的比较关系,即宝钗和黛玉,元春和探春,湘云和妙玉,迎春和惜春,凤姐和巧姐,李纨和秦可卿。而这样的组合关系也暗示我们,可以从比较的角度,来解读小说展开过程中呈现的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纠正某些学者的不当看法。比如李纨和秦可卿相对,就是以李纨的为人低调、内敛、清心寡欲来和秦可卿做人张扬、八面讨好、心气甚高做比较的,甚至也有行止无瑕和私德有亏方面的比较意味。而有些学者认为李纨曾经与王熙凤争夺贾府管理权和发生经济纠纷,这导致她私德有亏。这样的观点,既在小说中难以找到确凿的依据,也违背“金陵十二钗”正册人物组合的基本规则。类似的比较阅读,大家谈得已多,这里不再赘言。我主要谈另外两方面的比较阅读。
关于不同版本的比较阅读
有人认为,接触不同版本是对专家学者的要求,对普通读者特别是中学生来说,提这样的建议,可能不切实际。对此我并不认同。需要明确的是,我这里说的是阅读不同版本,而不是对不同版本的渊源、流变等做研究,所以对中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另外,比较阅读未必需要直接看未经校点、整理的脂抄本或者程印本的影印本,而只需要选一些经过专家校点、整理、注释的本子来阅读。只要这些整理本依据的底本是不同的就可以了。最方便的做法是,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以庚辰本为底本和以程乙本为底本的两种整理本,进行比较阅读。因为这两种整理本都有不少专家参与编校,注释也比较精当,适合普通读者阅读。而且,这两个版本在《红楼梦》的脂抄本和程印本两大系统中均有一定的代表性。
庚辰本是手抄本,在抄写过程中造成的脱漏和衍文不少;而程印本在脂抄本基础上做了不少修改,虽改正了一些失误,本来正确却改错了的文字也相当多(特别是第二次印刷的程乙本,错误更多)。在整体思想艺术价值方面,庚辰本要高出程乙本许多,所以建议同学们在进行比较阅读时,应该以庚辰本为底本的整理本作为依据,把程乙本为底本的整理本作为一种参照。在实际阅读中,也不必逐回逐字对照阅读,如果真这样做,不但很难坚持,还有可能败坏阅读的兴趣。
可以考虑采用这样几种比较阅读方式:第一种是两个版本各选取一回,比如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逐字对照,记下笔记,然后进行归类梳理。第二种是选取某个重要事件,如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等,来两相对照。第三种,稍稍复杂一些,比如把前八十回中有关刘姥姥两次进荣国府的四五回内容进行前后串联式比较,从而就两种版本围绕刘姥姥描写的差异性形成基本判断。
在比较阅读中,虽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判断,但“对不对”与“好不好”的两个基本标准依然适用于《红楼梦》的比较阅读。
所谓“对不对”的问题,这里举两个例子。第二十八回写贾宝玉唱的“抛红豆”一曲,其中有一句写抒情主人公为相思所困扰的曲词,庚辰本作“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但在程乙本中,“金莼”作“金波”。这个“波”字就改错了。因为“玉粒金莼”是指米饭和莼菜,二者都是固体,如此才有在忧愁中难以下咽的感觉,换成流动的液体“波”,如何会有“噎喉”的感觉?此外,把米饭和莼菜并举,其实也暗示了江南女子的饮食习惯,在“莼”改为“波”字后,这种地域特征就弱化了。再看一例,第四十回写刘姥姥进贾府,贾母带刘姥姥一早进大观园游玩,二人当时正往探春住所去,送早饭的人过来,问把早饭摆放到哪里,贾母说:“你三妹妹那里就好。”但是在程乙本中,“就好”的“就”字被删除,似乎早饭只有放到探春屋里吃才是好的,这样的断语,显然不符合贾母说话一向的稳重和妥帖。
下面再看两个“好不好”的比较。第七回庚辰本写焦大醉骂,说的是“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程乙本作“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表面看,程乙本这样改没问题,而且更符合逻辑,但醉酒人胡言乱语的生动性就失去了。再看一例,宝玉挨打后,宝钗去探望,庚辰本写的是:
(宝钗)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这段文字,程乙本是这样的:
(宝钗)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
从逻辑上看,程乙本把宝钗说的那个“疼”字删除,是符合“刚说了半句”这一描写的。但接下去,庚辰本写了宝钗的心理活动,是“自悔说的话急了”,而程乙本全部改为对害羞神态的描写。这样,描写的层次就单调了,而且,庚辰本中的这句心理描写意义非常大。庚辰本中宝钗没有觉得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仅仅是“自悔说的话急了”,这生动揭示出,宝钗的内心深处是多么自觉地压制了情感的表达,甚至当这种情感脱口而出时,已经无意间为自己找了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也就是“说的话急”。当然,在这个例子中,程乙本的文字本身并不是一种错误,甚至删除了“疼”字,更符合逻辑,但相比庚辰本的总体表达,程乙本艺术的生动性和思想的深刻性都是打了折扣的。
关于相关评论的比较阅读
阅读《红楼梦》,熟悉文本本身是最重要的,在此前提下,再稍稍阅读一些相关的评点或者经典评论,对于深化《红楼梦》的阅读有相当大的帮助。在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红楼梦》的阅读单元,还专门提出了为相关研究文献撰写综述的要求。以往一些读者,比较留意《红楼梦》的各种评点,比如脂砚斋的评点、黄小田的评点,还有“三家”(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点等,并将这些评点加以比较。通过比较他们阅读的侧重点和不同看法,从中汲取养料,获得启发,这当然也有价值,但我想着重谈百年红学史中出现的重要论著。 对于中学生来说,有关作者生平或者《红楼梦》版本等的考证性文章,暂时可不必涉猎。但可以看几本从思想艺术方面来评价《红楼梦》的论著,这里推荐两本,一本是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还有一本是舒芜的《红楼说梦》。这两本书,基本是用社会学视野对《红楼梦》加以分析。前者如书名所示,以人物为专题,后者则主要以情节段落为专题。两书放在一起比较阅读,不仅论题有互补性,而且思想立场也基本是相似的。但把这两本书结合起来读,还不是本文所特指的比较阅读,因为我提出的论著的比较阅读,指的是要把王昆仑在民国时期由国际文化服务社出版的《红楼梦人物论》和20世纪60年代由三联书店出版的《红楼梦人物论》加以比较阅读。因为这本论著,在后出的版本中,几乎每篇都被作者改写了。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在阅读时,整体读完前一版本后,再挑选出其中的一篇或者几篇来与后一版本中的同题文章进行逐段逐字的比较阅读,这不但有助于深入理解《红楼梦》本身,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优秀的《红楼梦》读者和评论者的研究思路是怎样发展和调整的,其表达的文字又是如何逐步完善的。这样,对我们自己的阅读和思路调整,也有很大启发。限于篇幅,这里仅举一例。
在第一篇的“花袭人论”中,民国时期的版本在第四段中有这样的文字:
他(指曹雪芹)以十分郑重的态度写宝钗,以十分艰苦的心理写黛玉,以十分生动的情调写凤姐,对于宝钗和黛玉觉得还写得不够,便再加上宝玉身边两个重要的丫鬟:以极细腻的笔法写袭人,以极明朗的調子写晴雯。
在修改版中,这段文字是:
他以艰苦沉重的心情写黛玉,以郑重深曲的笔墨写宝钗,以酣畅活泼的情调写凤姐。作者又根据社会真实看出处于高贵地位、富于文化教养的小姐中,有黛玉宝钗两种对立性格,在出身下层、受人奴役的丫鬟中,也存在着晴雯和袭人两种立场、两种性格的代表人物。
应该说,这两段文字都很精彩、很有感染力。但两相比较,原文在情感上较热烈,而修改版在思考上更完整、在表达上更清晰的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
第一,原文用“十分”和“极”这样的词,有强化感情力度的效果,而“写得不够,便再加上”云云,也是论者设想小说作者有一吐为快的心态。不过,修改版中,这样表示情感强度的词都被删除了,代之以更恰切的形容词,比如对宝钗的描写,用“郑重深曲”代替“十分郑重”,等等。第二,原文先说宝钗,在修改版本中先说黛玉,从而显示出作者对黛、钗二人地位的评价发生变化。第三,最重要的是,原文中没有提出晴雯和袭人究竟与黛玉、宝钗间构成怎样的对照关系,在修改版中则清晰地揭示了这种关系。至于晴雯、袭人两人的性格在修改版中没有被提及,也许是因为作者认为,相比对人物的性格呈现,揭示人物的对照关系更为重要,而且这种关系的揭示已把人物性格暗含其中(通常所谓的“钗影黛副”,已经为人所熟知),更何况在其他段落,这些性格特征有更全面的揭示和剖析。
总之,比较阅读是一种大家都熟悉的阅读策略,具体到《红楼梦》的阅读,究竟怎么比较,比较什么,还有着宽阔的思考空间。这里仅提出两点建议和展开路径,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方面原因是,中国古典章回小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结构,即以两个事件或者一个事件的两个方面构成一回左右的内容,并常常在回目中用工整的对句方式概括出来,如《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这样,从情节单元组合角度,比较事件两两相对的意义,成了阅读的基本方法之一,即使读者未必有这样明确的意识,这种比较法依然潜在影响着读者对情节的理解。
另一方面,就《红楼梦》来说,把不同人物加以比较刻画,是曹雪芹创作的显著特点。宝钗和黛玉,袭人和晴雯,尤二姐和尤三姐等等,每组人物两者之间思想、性格的差异是大家所熟悉的。从小说第五回呈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來看,依次出现的人物大致构成两两相对的比较关系,即宝钗和黛玉,元春和探春,湘云和妙玉,迎春和惜春,凤姐和巧姐,李纨和秦可卿。而这样的组合关系也暗示我们,可以从比较的角度,来解读小说展开过程中呈现的丰富复杂的人物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纠正某些学者的不当看法。比如李纨和秦可卿相对,就是以李纨的为人低调、内敛、清心寡欲来和秦可卿做人张扬、八面讨好、心气甚高做比较的,甚至也有行止无瑕和私德有亏方面的比较意味。而有些学者认为李纨曾经与王熙凤争夺贾府管理权和发生经济纠纷,这导致她私德有亏。这样的观点,既在小说中难以找到确凿的依据,也违背“金陵十二钗”正册人物组合的基本规则。类似的比较阅读,大家谈得已多,这里不再赘言。我主要谈另外两方面的比较阅读。
关于不同版本的比较阅读
有人认为,接触不同版本是对专家学者的要求,对普通读者特别是中学生来说,提这样的建议,可能不切实际。对此我并不认同。需要明确的是,我这里说的是阅读不同版本,而不是对不同版本的渊源、流变等做研究,所以对中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另外,比较阅读未必需要直接看未经校点、整理的脂抄本或者程印本的影印本,而只需要选一些经过专家校点、整理、注释的本子来阅读。只要这些整理本依据的底本是不同的就可以了。最方便的做法是,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以庚辰本为底本和以程乙本为底本的两种整理本,进行比较阅读。因为这两种整理本都有不少专家参与编校,注释也比较精当,适合普通读者阅读。而且,这两个版本在《红楼梦》的脂抄本和程印本两大系统中均有一定的代表性。
庚辰本是手抄本,在抄写过程中造成的脱漏和衍文不少;而程印本在脂抄本基础上做了不少修改,虽改正了一些失误,本来正确却改错了的文字也相当多(特别是第二次印刷的程乙本,错误更多)。在整体思想艺术价值方面,庚辰本要高出程乙本许多,所以建议同学们在进行比较阅读时,应该以庚辰本为底本的整理本作为依据,把程乙本为底本的整理本作为一种参照。在实际阅读中,也不必逐回逐字对照阅读,如果真这样做,不但很难坚持,还有可能败坏阅读的兴趣。
可以考虑采用这样几种比较阅读方式:第一种是两个版本各选取一回,比如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逐字对照,记下笔记,然后进行归类梳理。第二种是选取某个重要事件,如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等,来两相对照。第三种,稍稍复杂一些,比如把前八十回中有关刘姥姥两次进荣国府的四五回内容进行前后串联式比较,从而就两种版本围绕刘姥姥描写的差异性形成基本判断。
在比较阅读中,虽然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判断,但“对不对”与“好不好”的两个基本标准依然适用于《红楼梦》的比较阅读。
所谓“对不对”的问题,这里举两个例子。第二十八回写贾宝玉唱的“抛红豆”一曲,其中有一句写抒情主人公为相思所困扰的曲词,庚辰本作“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但在程乙本中,“金莼”作“金波”。这个“波”字就改错了。因为“玉粒金莼”是指米饭和莼菜,二者都是固体,如此才有在忧愁中难以下咽的感觉,换成流动的液体“波”,如何会有“噎喉”的感觉?此外,把米饭和莼菜并举,其实也暗示了江南女子的饮食习惯,在“莼”改为“波”字后,这种地域特征就弱化了。再看一例,第四十回写刘姥姥进贾府,贾母带刘姥姥一早进大观园游玩,二人当时正往探春住所去,送早饭的人过来,问把早饭摆放到哪里,贾母说:“你三妹妹那里就好。”但是在程乙本中,“就好”的“就”字被删除,似乎早饭只有放到探春屋里吃才是好的,这样的断语,显然不符合贾母说话一向的稳重和妥帖。
下面再看两个“好不好”的比较。第七回庚辰本写焦大醉骂,说的是“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程乙本作“咱们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表面看,程乙本这样改没问题,而且更符合逻辑,但醉酒人胡言乱语的生动性就失去了。再看一例,宝玉挨打后,宝钗去探望,庚辰本写的是:
(宝钗)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这段文字,程乙本是这样的:
(宝钗)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不觉眼圈微红,双腮带赤,低头不语了。
从逻辑上看,程乙本把宝钗说的那个“疼”字删除,是符合“刚说了半句”这一描写的。但接下去,庚辰本写了宝钗的心理活动,是“自悔说的话急了”,而程乙本全部改为对害羞神态的描写。这样,描写的层次就单调了,而且,庚辰本中的这句心理描写意义非常大。庚辰本中宝钗没有觉得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仅仅是“自悔说的话急了”,这生动揭示出,宝钗的内心深处是多么自觉地压制了情感的表达,甚至当这种情感脱口而出时,已经无意间为自己找了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也就是“说的话急”。当然,在这个例子中,程乙本的文字本身并不是一种错误,甚至删除了“疼”字,更符合逻辑,但相比庚辰本的总体表达,程乙本艺术的生动性和思想的深刻性都是打了折扣的。
关于相关评论的比较阅读
阅读《红楼梦》,熟悉文本本身是最重要的,在此前提下,再稍稍阅读一些相关的评点或者经典评论,对于深化《红楼梦》的阅读有相当大的帮助。在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中《红楼梦》的阅读单元,还专门提出了为相关研究文献撰写综述的要求。以往一些读者,比较留意《红楼梦》的各种评点,比如脂砚斋的评点、黄小田的评点,还有“三家”(王希廉、张新之、姚燮)评点等,并将这些评点加以比较。通过比较他们阅读的侧重点和不同看法,从中汲取养料,获得启发,这当然也有价值,但我想着重谈百年红学史中出现的重要论著。 对于中学生来说,有关作者生平或者《红楼梦》版本等的考证性文章,暂时可不必涉猎。但可以看几本从思想艺术方面来评价《红楼梦》的论著,这里推荐两本,一本是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还有一本是舒芜的《红楼说梦》。这两本书,基本是用社会学视野对《红楼梦》加以分析。前者如书名所示,以人物为专题,后者则主要以情节段落为专题。两书放在一起比较阅读,不仅论题有互补性,而且思想立场也基本是相似的。但把这两本书结合起来读,还不是本文所特指的比较阅读,因为我提出的论著的比较阅读,指的是要把王昆仑在民国时期由国际文化服务社出版的《红楼梦人物论》和20世纪60年代由三联书店出版的《红楼梦人物论》加以比较阅读。因为这本论著,在后出的版本中,几乎每篇都被作者改写了。所以,我建议同学们在阅读时,整体读完前一版本后,再挑选出其中的一篇或者几篇来与后一版本中的同题文章进行逐段逐字的比较阅读,这不但有助于深入理解《红楼梦》本身,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优秀的《红楼梦》读者和评论者的研究思路是怎样发展和调整的,其表达的文字又是如何逐步完善的。这样,对我们自己的阅读和思路调整,也有很大启发。限于篇幅,这里仅举一例。
在第一篇的“花袭人论”中,民国时期的版本在第四段中有这样的文字:
他(指曹雪芹)以十分郑重的态度写宝钗,以十分艰苦的心理写黛玉,以十分生动的情调写凤姐,对于宝钗和黛玉觉得还写得不够,便再加上宝玉身边两个重要的丫鬟:以极细腻的笔法写袭人,以极明朗的調子写晴雯。
在修改版中,这段文字是:
他以艰苦沉重的心情写黛玉,以郑重深曲的笔墨写宝钗,以酣畅活泼的情调写凤姐。作者又根据社会真实看出处于高贵地位、富于文化教养的小姐中,有黛玉宝钗两种对立性格,在出身下层、受人奴役的丫鬟中,也存在着晴雯和袭人两种立场、两种性格的代表人物。
应该说,这两段文字都很精彩、很有感染力。但两相比较,原文在情感上较热烈,而修改版在思考上更完整、在表达上更清晰的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
第一,原文用“十分”和“极”这样的词,有强化感情力度的效果,而“写得不够,便再加上”云云,也是论者设想小说作者有一吐为快的心态。不过,修改版中,这样表示情感强度的词都被删除了,代之以更恰切的形容词,比如对宝钗的描写,用“郑重深曲”代替“十分郑重”,等等。第二,原文先说宝钗,在修改版本中先说黛玉,从而显示出作者对黛、钗二人地位的评价发生变化。第三,最重要的是,原文中没有提出晴雯和袭人究竟与黛玉、宝钗间构成怎样的对照关系,在修改版中则清晰地揭示了这种关系。至于晴雯、袭人两人的性格在修改版中没有被提及,也许是因为作者认为,相比对人物的性格呈现,揭示人物的对照关系更为重要,而且这种关系的揭示已把人物性格暗含其中(通常所谓的“钗影黛副”,已经为人所熟知),更何况在其他段落,这些性格特征有更全面的揭示和剖析。
总之,比较阅读是一种大家都熟悉的阅读策略,具体到《红楼梦》的阅读,究竟怎么比较,比较什么,还有着宽阔的思考空间。这里仅提出两点建议和展开路径,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