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教学的阶段目标共有28条,分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二学段(3—4年级):“留心周围事物,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第三学段(5—6年级):“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第四学段(7—9年级):“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能从文章中最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从上述作文要求不难看出,新课标特别强调: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写出的文章要有个性,有独特的感受;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的问世,将结束作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为学生搭建一个全新的、独特的、想象的、鲜活的写作平台,使之更趋向于人性化。新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学生的自主能力置于重要位置,强调教学的对话关系。课改期间,我在作文教学上作了下面一些改革和尝试。
练,强调的是方法,重视的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靠自身的努力掌握某种技能。练笔“播种行为,收获习惯”,向来被用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和写作习惯的方法。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每日写作1000秒”的做法,因为教学生写,首先必须解决无话可写的问题。缺少生活积累和思考积累是此问题的症结,每日花15分钟左右的时间写作,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必能提高作文水平。实践证明,“每日写作1000秒”的方法对写作确实有不少好处。
1、它是消除写作畏惧心理的一剂良药。刚进行“每日写作1000秒”时,学生们叫苦连天。他们说,原先每周两篇日记(有字数要求)已是搜肠刮肚了,如今竟要每天都写,岂不是强人所难吗?其他学科作业难道不要做了吗?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就是这样心不甘、情不愿,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写上“1000秒”的。诚然,这里面有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压力”。
然而,正所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生们写得越多,越觉得有话可说。他们的练笔盛载着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是是非非,变幻着景景色色、雾雨雷电。没有了束缚和禁忌,惧怕写作的心理成了“昨夜星辰昨夜风”,写起文章,思如泉涌。有的学生还因写作“一发不可收拾”,自觉地把“1000秒”时间延长,以求一吐为快。
2、它是学生练“功”的好场所。“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游泳理论好不好,得到水里试过才知道。锤炼文章,也得笔耕不辍,在写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采撷更多的写作素材,学生们学会了观察,不只是用眼睛,而是把所有的感觉器官调动起来,去摸摸、看看、听听、嗅嗅、闻闻,用心感受一花、一树、一草、一露珠,发现大自然中蕴蓄的生机、包涵的理趣。为了拓宽视野,他们学会了展开想象的翅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了使自己的文章丰富多彩,他们不得不“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生存状态、关注人类的未来和命运……青春不设防,精神无枷锁。他们在练笔中放胆直言,品评鲁迅、金庸、余秋雨,指点韩寒、痞子蔡、安妮宝贝,论说克隆、纳米、环保、“9.11”、美伊战争……率性真诚,自然成文。
3、它使课堂作文教学变得鲜鲜活活。“每天1000秒写作”绝不是“放羊式”写作,要想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收效更大,就得进行有序的练习。流于形式只会事倍功半,最终写作训练就会不了了之或一事无成。
在课堂训练中,我还把生活素材拿来作为话题。如要求学生对“他这样做对吗”、“古丈县卫生环保的成就”等事情发表看法,刺激他们关注现实、关注家乡,用自己的视角、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不鹦鹉学舌、拾人牙慧。这类文章,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我就予以肯定,绝不用所谓的准绳束缚住学生灵动的思维。
就这样,写作渐由“痛苦的折腾”变为“愉悦的享受”。学生们在“每日写作1000秒”的训练中,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作文潜能被挖掘出来,思想活跃了,笔头磨利了,对语文的兴趣也浓厚了,为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416300 湖南省古丈县古阳中学)
从上述作文要求不难看出,新课标特别强调: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写出的文章要有个性,有独特的感受;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新课程标准的问世,将结束作文教学中的种种弊端,为学生搭建一个全新的、独特的、想象的、鲜活的写作平台,使之更趋向于人性化。新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学生的自主能力置于重要位置,强调教学的对话关系。课改期间,我在作文教学上作了下面一些改革和尝试。
练,强调的是方法,重视的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靠自身的努力掌握某种技能。练笔“播种行为,收获习惯”,向来被用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思维能力和写作习惯的方法。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每日写作1000秒”的做法,因为教学生写,首先必须解决无话可写的问题。缺少生活积累和思考积累是此问题的症结,每日花15分钟左右的时间写作,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必能提高作文水平。实践证明,“每日写作1000秒”的方法对写作确实有不少好处。
1、它是消除写作畏惧心理的一剂良药。刚进行“每日写作1000秒”时,学生们叫苦连天。他们说,原先每周两篇日记(有字数要求)已是搜肠刮肚了,如今竟要每天都写,岂不是强人所难吗?其他学科作业难道不要做了吗?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就是这样心不甘、情不愿,却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写上“1000秒”的。诚然,这里面有语文老师兼班主任的“压力”。
然而,正所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生们写得越多,越觉得有话可说。他们的练笔盛载着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是是非非,变幻着景景色色、雾雨雷电。没有了束缚和禁忌,惧怕写作的心理成了“昨夜星辰昨夜风”,写起文章,思如泉涌。有的学生还因写作“一发不可收拾”,自觉地把“1000秒”时间延长,以求一吐为快。
2、它是学生练“功”的好场所。“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游泳理论好不好,得到水里试过才知道。锤炼文章,也得笔耕不辍,在写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采撷更多的写作素材,学生们学会了观察,不只是用眼睛,而是把所有的感觉器官调动起来,去摸摸、看看、听听、嗅嗅、闻闻,用心感受一花、一树、一草、一露珠,发现大自然中蕴蓄的生机、包涵的理趣。为了拓宽视野,他们学会了展开想象的翅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了使自己的文章丰富多彩,他们不得不“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关注人生、关注社会、关注生存状态、关注人类的未来和命运……青春不设防,精神无枷锁。他们在练笔中放胆直言,品评鲁迅、金庸、余秋雨,指点韩寒、痞子蔡、安妮宝贝,论说克隆、纳米、环保、“9.11”、美伊战争……率性真诚,自然成文。
3、它使课堂作文教学变得鲜鲜活活。“每天1000秒写作”绝不是“放羊式”写作,要想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收效更大,就得进行有序的练习。流于形式只会事倍功半,最终写作训练就会不了了之或一事无成。
在课堂训练中,我还把生活素材拿来作为话题。如要求学生对“他这样做对吗”、“古丈县卫生环保的成就”等事情发表看法,刺激他们关注现实、关注家乡,用自己的视角、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不鹦鹉学舌、拾人牙慧。这类文章,只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我就予以肯定,绝不用所谓的准绳束缚住学生灵动的思维。
就这样,写作渐由“痛苦的折腾”变为“愉悦的享受”。学生们在“每日写作1000秒”的训练中,由被动转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作文潜能被挖掘出来,思想活跃了,笔头磨利了,对语文的兴趣也浓厚了,为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416300 湖南省古丈县古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