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取决于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而教师的专业水平随着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提高,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而且目前校本研修活动开展得也比较普遍。有效的“教”与“学”包括四个方面:课程——改革——目标——教师教学能力,有效的“教与学”需要把握的环节有课堂观察与评价、有效的课堂导入、有效的课堂讲授、课堂讲授提问与对话、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课后作业的管理;新课程理念下,怎样上好一节课成为思考的问题。从有效教学需要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有效教学中教学反思的作用、教学反思的途径以及教学反思实践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一些思考。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教学反思 校本培训 教学管理
一、教师有效教学进行教学反思的目的
1.达到教师的预期目标;
2.课堂交互方式及学生积极参与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3.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及有效性;
4.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和专业化发展。
二、教学反思的途径
1.教师个人教学反思(教学感悟)
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按照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预案(教案),在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中,通过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交流、探究等活动,根据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掌握和领会,课后教师自己对于课堂教学实际效果的总体感受和自我评价。
2.教师说课
(1)教学目标陈述要把课程改革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行整合、综合,突出本课的主线和“魂”。
(2)教学过程陈述要讲清楚整节课的脉络和流程,但不必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展开相应的陈述,只要就与整体目标密切相关的(重难点、教学实施策略),有创新意义的教学环节展开。
(3)反思务求实效,切忌空话、废话、套话,也不必“自我赞美”,扼要地反映执教的心路历程即可。
3.集体反思评议
利用学校举行的课堂教学活动平台(公开、示范、观摩等教学),进行“有效教学”教学反思。集体听课后,参与者(听课者)和授课教师在一个固定单元场所进行集体评议(有别于传统教学的“评课”),一般先进行评议(参与者),再由授课教师进行自我评议(不同于“说课”,不必详于教学环节),主要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效果及需要改进的方面。在此活动中,双方应站在教学的前沿,应互留足够的时间展开讨论,进行反思评议。双方要互换角色,调位思考探讨,预设达到的效果,最终达到效果优化。一方面,参与者各抒己见;另一方面,应给讲授者总结的机会。双方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参与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后,讲授者按照大家的建议总结和提升。这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反思评议的一般步骤如下:
(1)选择适当的切入点
参与者应根据文本课时的要求,按照当前学校教学资源有效利用的实际,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讲授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等选择适当的评议切入点。
(2)有效分析案例
参与者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教学案例,总结出案例中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参与教师之间讨论各自的观点和解决办法。
(3)总结和升华
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并从操作层面上来提炼概括案例中成功的经验,参与者思考运用到自身教学实践中的可能性。引导讲授教师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创造性地反思,不断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反思评议的一般要求:
(1)充分准备,提出问题
参与者对所议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弄清楚问题的实质,找到问题的关键,设定解决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
(2)营造氛围,畅所欲言
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祥和的氛围,使大家得以放松,组织者激发参与者踊跃发言,客观科学评价。一些有价值的设想往往经过“思维共振”的“头脑风暴”,通过对两个或多个设想的综合迅速发展起来。
(3)质疑设想,贵在提升
参与者提出自己的设想,要仔细分析,归纳,进行系统化处理;参与者对文本的讲授可提出质疑,并进行全面的评论。评论的重点,是研究有碍设想实现的所有限制性因素。在质疑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可行的新设想。对质疑中抽出的所有评价意见和可行设想,可做专门记录,以供系统总结、提升。
(4)综合评估,解决问题
在评议组长的主持下,全体参与者对质疑过程中抽出的评价意见进行科学评估,以便形成一个对解决所讨论问题实际可行的“最终设想一览”。此时,最好吸收一些相关骨干参加,这对最终评估很重要。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共同确定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进而提出最终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达到反思最终目的。
三、教学反思的目的贵在实践课堂教学创新
1.上好课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1)信息技术要为课程目标服务;
(2)体现学科教学的特殊规律(信息技术在学课教学中的运用不同);
(3)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4)讨论和探究要从“形似”走向“神似”(教学中自主、探究、合作等教学模式最终由“形似”达到“神似”)。
2.实施策略
(1)教学要前移,在设计阶段要把好方向(有效教学);
(2)教学过程要“磨”,重点是教师行为;
(3)反思与说课结合,凸显特点,张扬“风采”。教无定法,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实现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福华.新时期“研训一体”模式的发展之路[J].成人教育,2013,(12).
[2]解国祥.当代美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特点及其启示[J].中学课程辅导,2013,(12).
[3]周丽霞.“研训一体”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06).
[4]张福建,王维生.走进学校实践的教育理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5]申继亮.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陈玉琨.发展性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与操作[M].商务印书馆,2006.
关键词:有效教学 教学反思 校本培训 教学管理
一、教师有效教学进行教学反思的目的
1.达到教师的预期目标;
2.课堂交互方式及学生积极参与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3.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及有效性;
4.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和专业化发展。
二、教学反思的途径
1.教师个人教学反思(教学感悟)
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按照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预案(教案),在整个课堂教学流程中,通过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交流、探究等活动,根据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掌握和领会,课后教师自己对于课堂教学实际效果的总体感受和自我评价。
2.教师说课
(1)教学目标陈述要把课程改革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进行整合、综合,突出本课的主线和“魂”。
(2)教学过程陈述要讲清楚整节课的脉络和流程,但不必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展开相应的陈述,只要就与整体目标密切相关的(重难点、教学实施策略),有创新意义的教学环节展开。
(3)反思务求实效,切忌空话、废话、套话,也不必“自我赞美”,扼要地反映执教的心路历程即可。
3.集体反思评议
利用学校举行的课堂教学活动平台(公开、示范、观摩等教学),进行“有效教学”教学反思。集体听课后,参与者(听课者)和授课教师在一个固定单元场所进行集体评议(有别于传统教学的“评课”),一般先进行评议(参与者),再由授课教师进行自我评议(不同于“说课”,不必详于教学环节),主要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效果及需要改进的方面。在此活动中,双方应站在教学的前沿,应互留足够的时间展开讨论,进行反思评议。双方要互换角色,调位思考探讨,预设达到的效果,最终达到效果优化。一方面,参与者各抒己见;另一方面,应给讲授者总结的机会。双方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参与者提出自己的看法后,讲授者按照大家的建议总结和提升。这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反思评议的一般步骤如下:
(1)选择适当的切入点
参与者应根据文本课时的要求,按照当前学校教学资源有效利用的实际,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讲授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等选择适当的评议切入点。
(2)有效分析案例
参与者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教学案例,总结出案例中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及其解决策略,参与教师之间讨论各自的观点和解决办法。
(3)总结和升华
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并从操作层面上来提炼概括案例中成功的经验,参与者思考运用到自身教学实践中的可能性。引导讲授教师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创造性地反思,不断促进专业水平的提高。反思评议的一般要求:
(1)充分准备,提出问题
参与者对所议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弄清楚问题的实质,找到问题的关键,设定解决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
(2)营造氛围,畅所欲言
营造一种自由、宽松、祥和的氛围,使大家得以放松,组织者激发参与者踊跃发言,客观科学评价。一些有价值的设想往往经过“思维共振”的“头脑风暴”,通过对两个或多个设想的综合迅速发展起来。
(3)质疑设想,贵在提升
参与者提出自己的设想,要仔细分析,归纳,进行系统化处理;参与者对文本的讲授可提出质疑,并进行全面的评论。评论的重点,是研究有碍设想实现的所有限制性因素。在质疑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可行的新设想。对质疑中抽出的所有评价意见和可行设想,可做专门记录,以供系统总结、提升。
(4)综合评估,解决问题
在评议组长的主持下,全体参与者对质疑过程中抽出的评价意见进行科学评估,以便形成一个对解决所讨论问题实际可行的“最终设想一览”。此时,最好吸收一些相关骨干参加,这对最终评估很重要。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小组成员共同确定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进而提出最终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达到反思最终目的。
三、教学反思的目的贵在实践课堂教学创新
1.上好课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1)信息技术要为课程目标服务;
(2)体现学科教学的特殊规律(信息技术在学课教学中的运用不同);
(3)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4)讨论和探究要从“形似”走向“神似”(教学中自主、探究、合作等教学模式最终由“形似”达到“神似”)。
2.实施策略
(1)教学要前移,在设计阶段要把好方向(有效教学);
(2)教学过程要“磨”,重点是教师行为;
(3)反思与说课结合,凸显特点,张扬“风采”。教无定法,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实现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福华.新时期“研训一体”模式的发展之路[J].成人教育,2013,(12).
[2]解国祥.当代美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特点及其启示[J].中学课程辅导,2013,(12).
[3]周丽霞.“研训一体”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06).
[4]张福建,王维生.走进学校实践的教育理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5]申继亮.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陈玉琨.发展性教育质量保障的理论与操作[M].商务印书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