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一些错误是正常的现象,错题是学生思考问题解法时出现偏差的反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对错题案例进行仔细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并改正错误,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本文将结合实际的错题案例来进行分析和研究,谈一谈我的见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 错题分析 意义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142-02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经常会看到学生写作业时犯得错误。学生作业中的“错题”是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反应,是学生数学能力的体现。学生错题是难免的,那么如何在学生做错题后帮助学生进行分析解读,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及时纠正就成了我们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教师成功的错題分析能帮助学生吸取经验,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规避再犯同样的错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一些常见的错题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一、小学数学错题分析的意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数学教师都会发现这样的状况:自己在课堂上激情饱满,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上引导学生练习时,学生也能正确的回答问题。但是到了学生真正自己完成作业时,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错误出现。这时,很多教师都会产生疑惑,明明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课上都掌握了课本重点知识,那在课下习题练习时他们怎么还会出错呢?是因为他们粗心大意吗?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我发现学生解题时犯的错误并不能用简单的粗心大意来解释,每一种典型的错题都有其对应的原因。在学生犯错之后,我们教师可以对这些错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学生的错误原因,并找出应对的方法“对症下药”。教师这样分门划类的具体分析,能够活化学生的解题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小学数学常见出错案例及解决措施
1.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足
概念是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元素,尽管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多次强调的概念重要性,学生也表示掌握了数学概念。但概念是抽象的,小学生课下练习时总容易混淆概念,犯一些概念性的错误。例如,在进行简便运算练习时,我就发现学生犯了这样的错误:计算32×99时,学生列出了这样的算式32×100-1=3200-1=3199,而正确的答案是3200-32=3168。
解决方法:在这个错题案例之中,学生知道运用凑整这一简便运算方法,但是他们对概念掌握的不够扎实,错误的运用了概念。针对这种情况,我告诉学生为使等式成立,应该在100-1处加括号,并向他们演示了为什么要添括号,不添括号这个算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之后,我在黑板上运用乘法分配律给学生展示了32×(100-1)的计算过程,同时我还引导学生用乘法的意义去理解,32×99表示99个32相加,我们把它看成100个32,多算了一个32,要直接减去一个32,算式就变成32×100-32。这样,通过我在黑板上的详细演示,学生了解到了自己犯错误的原因,在以后做同样习题时就会注意正确的运用简便算法。
2.学生粗心大意不仔细审题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环节,只有审明题意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解题。小学生心智不成熟,在审题时总因为粗心大意而犯下错误:他们不是忽略了题目中的关键解题因素就是扭曲了题目中的表达意思,或者干脆大概浏览一遍就匆匆忙忙的解题,导致错误百出。例如,有这样的一道习题:一建筑队要修建总长度为1800米的道路,已经以每天修150米的速度修了8天,余下每天修200米,那么修完这条路还需要几天?一些学生在粗略审题后,想当然的以为这种问题不都是让计算修完路需要用多长时间吗,得出了11天这样的答案。而实际上,这道题问的是剩多少天能够修完,正确的答案是3天。
解决方法:经过分析,学生犯这些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在平时练习中经常遇到类似习题,在遇到相似的问题时,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思考,不仔细审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进行错题讲解时,特意强调了审题的重要性,并根据题目进行了变化,以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
3.思维形成定势,脱离生活实际
尽管在课上传授知识时已经尽可能的贴近实际生活,但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的身影,教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遇到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时,学生会因为解题形成的思维惯性而犯一些错误。
例如,我曾经让学生们解过这样一道应用题:春天,学校准备组织学生进行郊游,老师和学生一共是26人,过河时,每只船只能载4个人,学校至少应该租多少只船?很多学生都这样解答:26÷4=6(只)……2(人)。所以学校至少要租6只船。而实际上,答案是7只。
解决方法:在解答类似的问题时,学生已经习惯了列出算式得出的商和余数都是直接的答案,他们忽视了生活因素,直接写出了自己认为的答案,因为欠缺考虑,不符合实际他们的答案是错的。这个错题案例又十分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因此在进行错题分析时,我引导学生在遇到此类题目时注意与实际生活需求结合:“一只船只能坐4个人,但是余数不应该抹掉,因为他们是春游的学生,他们不能和别的人挤在一只船上,只能再租一只船。”通过我这样的解释,同学们恍然大悟。分析完之后,我又提醒他们在以后遇到与生活有关的应用题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实际生活来解答,不要陷入惯性思维导致思维僵化。
数学错题一直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且因为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出错类型更是不胜枚举。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及时进行错题分析,找到出错的根源所在,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避免学生犯同样错误,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江艳华.例谈小学数学错例辅导[J].时代教育,2013(16).
[2]韩旻.给错题加点甜味——浅谈小学数学错例资源的整理和利用[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6(4).
【关键词】小学数学 错题分析 意义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9-0142-02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经常会看到学生写作业时犯得错误。学生作业中的“错题”是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反应,是学生数学能力的体现。学生错题是难免的,那么如何在学生做错题后帮助学生进行分析解读,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及时纠正就成了我们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教师成功的错題分析能帮助学生吸取经验,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规避再犯同样的错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一些常见的错题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一、小学数学错题分析的意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数学教师都会发现这样的状况:自己在课堂上激情饱满,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上引导学生练习时,学生也能正确的回答问题。但是到了学生真正自己完成作业时,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错误出现。这时,很多教师都会产生疑惑,明明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课上都掌握了课本重点知识,那在课下习题练习时他们怎么还会出错呢?是因为他们粗心大意吗?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分析,我发现学生解题时犯的错误并不能用简单的粗心大意来解释,每一种典型的错题都有其对应的原因。在学生犯错之后,我们教师可以对这些错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学生的错误原因,并找出应对的方法“对症下药”。教师这样分门划类的具体分析,能够活化学生的解题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小学数学常见出错案例及解决措施
1.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足
概念是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元素,尽管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多次强调的概念重要性,学生也表示掌握了数学概念。但概念是抽象的,小学生课下练习时总容易混淆概念,犯一些概念性的错误。例如,在进行简便运算练习时,我就发现学生犯了这样的错误:计算32×99时,学生列出了这样的算式32×100-1=3200-1=3199,而正确的答案是3200-32=3168。
解决方法:在这个错题案例之中,学生知道运用凑整这一简便运算方法,但是他们对概念掌握的不够扎实,错误的运用了概念。针对这种情况,我告诉学生为使等式成立,应该在100-1处加括号,并向他们演示了为什么要添括号,不添括号这个算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之后,我在黑板上运用乘法分配律给学生展示了32×(100-1)的计算过程,同时我还引导学生用乘法的意义去理解,32×99表示99个32相加,我们把它看成100个32,多算了一个32,要直接减去一个32,算式就变成32×100-32。这样,通过我在黑板上的详细演示,学生了解到了自己犯错误的原因,在以后做同样习题时就会注意正确的运用简便算法。
2.学生粗心大意不仔细审题
审题是解题的关键环节,只有审明题意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来解题。小学生心智不成熟,在审题时总因为粗心大意而犯下错误:他们不是忽略了题目中的关键解题因素就是扭曲了题目中的表达意思,或者干脆大概浏览一遍就匆匆忙忙的解题,导致错误百出。例如,有这样的一道习题:一建筑队要修建总长度为1800米的道路,已经以每天修150米的速度修了8天,余下每天修200米,那么修完这条路还需要几天?一些学生在粗略审题后,想当然的以为这种问题不都是让计算修完路需要用多长时间吗,得出了11天这样的答案。而实际上,这道题问的是剩多少天能够修完,正确的答案是3天。
解决方法:经过分析,学生犯这些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在平时练习中经常遇到类似习题,在遇到相似的问题时,他们就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思考,不仔细审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进行错题讲解时,特意强调了审题的重要性,并根据题目进行了变化,以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
3.思维形成定势,脱离生活实际
尽管在课上传授知识时已经尽可能的贴近实际生活,但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的身影,教师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在遇到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时,学生会因为解题形成的思维惯性而犯一些错误。
例如,我曾经让学生们解过这样一道应用题:春天,学校准备组织学生进行郊游,老师和学生一共是26人,过河时,每只船只能载4个人,学校至少应该租多少只船?很多学生都这样解答:26÷4=6(只)……2(人)。所以学校至少要租6只船。而实际上,答案是7只。
解决方法:在解答类似的问题时,学生已经习惯了列出算式得出的商和余数都是直接的答案,他们忽视了生活因素,直接写出了自己认为的答案,因为欠缺考虑,不符合实际他们的答案是错的。这个错题案例又十分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因此在进行错题分析时,我引导学生在遇到此类题目时注意与实际生活需求结合:“一只船只能坐4个人,但是余数不应该抹掉,因为他们是春游的学生,他们不能和别的人挤在一只船上,只能再租一只船。”通过我这样的解释,同学们恍然大悟。分析完之后,我又提醒他们在以后遇到与生活有关的应用题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实际生活来解答,不要陷入惯性思维导致思维僵化。
数学错题一直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而且因为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出错类型更是不胜枚举。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及时进行错题分析,找到出错的根源所在,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避免学生犯同样错误,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江艳华.例谈小学数学错例辅导[J].时代教育,2013(16).
[2]韩旻.给错题加点甜味——浅谈小学数学错例资源的整理和利用[J].数学大世界旬刊,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