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环境下图书馆配的挑战与机遇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jl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冠肺炎疫情对图书馆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对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方式提出了迭代要求。文章分析线上馆配会相较于传统订购模式的技术优势及其对馆配业的“危”“机”转化能力,客观提出线上馆配会在发展初期存在的不足以及优化路径,设想线上馆配会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全面渗透环境下的发展趋势和建设思路。
  【关  键  词】新冠肺炎疫情;线上馆配;图书馆配
  【作者单位】潘春辉,福建省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0.20.009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限制了线下图书馆的借阅和咨询服务,国内各大馆配会被迫取消,图书馆的资源建设面临严峻考验。在此背景下,馆配商迅速转变办会理念,将馆配会从线下向线上迁移,使其在“云端”得以呈现。所谓“线上馆配会”,即馆配商联合出版机构,依托于互联网,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搭建线上图书订购平台,采购方通过信息终端获取图文并茂的图书信息,实现跨越时空的、无接触式的订购体验。线上馆配会虽是应对疫情的无奈之举,但实践证明,线上馆配会的出现将成为馆配业务模式和生态转型的转折点。
  一、信息技术赋能线上馆配会
  1.跨时空性
  图书现采相较于线上图书订购,时间较为固定且需要一定的空间场所布展才能保证采购顺利进行。线上的虚拟采购平台代替了实体书店和订货会现场,采购人员所有的订购流程都基于虚拟会场,不仅时间较为灵活自由、无须实体空间支持,而且免除采购人员舟车劳顿,节约了成本,轻松实现远程订购。同时,线上馆配会跨越时空无接触式的特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病毒感染的风险,是疫情防控期间图书采购的优化方案,也为馆藏建设方式提供了更多选择。
  2.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使馆配生态链的服务对象由图书馆细化至个人,缓解了出版社“内容”、馆配商“营销”、图书馆“用户”之间的结构性矛盾[1]。线上订购模式中,馆配商只需提供荐购账号,不同专业背景、学历层次的馆员和读者便可获得采购权,并通过平台获取海量图书信息,将阅读需求直接传递给馆配人员作为最终采购的重要决策依据,得到荐购的有效反馈。线上平台打破传统“馆社商”的馆配链条,通过荐购将用户融入供需平台,不但使资源建设更具指向性,而且还对PDA模式的进行了有益尝试。
  3.纸电同步营销
  此次线上馆配会上,众多馆配商不约而同地将“纸电同步”的采购模式融入平台,开辟纸电同步专区,推动纸书和电子书的融合采购。纸电同步订购的推进,既能解决馆藏图书种类和复本数之间的矛盾,又能化解日益增长的馆藏量和馆舍空间不足之间的冲突,是优化馆藏文献类型结构、合理配置采购经费的有效途径。疫情环境下,读者对电子资源的需求剧增,无接触式阅读成为首选,纸电同步订购顺应了电子资源的阅读趋势。
  4.布展品类齐全
  线上馆配的特征是海量数据的多维揭示与有序呈现,通过线上办会,可以免除出版社参会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线上馆配会的数据不拘泥于新书,可轻松展示二三十万种甚至更多的图书,扩大了图书馆的采选面。线上布展相较于实体布展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方便图書馆对出版时间跨度大、收藏价值高的系列丛书、大套书、多卷书及经典图书进行补配和订购;二是有效避免由于样书乱架、丢失以及展会现场拥挤等客观因素用户错失好书的状况发生。
  5.分众营销引导精准订购
  三新文化集团的线上馆配平台提供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出版社书目以及联合体专区四大入口;山东中教和百万庄公司的网上馆配会则将书目细分为中图分类法、出版社、出版商、主题书单推荐、荐购排行榜五种批量采选路径。一言概之,各馆配商力求从用户类型、选购习惯、采选效率、阅读群体等维度出发,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专业化、个性化的采选路径,满足了不同类型用户的采选需求。线上选书的营销模式更注重引导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采选,有效减少用户在采选时的盲目性,提升了采购供应链的效率和精准度,初步实现了“为图书馆找书”和“为书找图书馆”的设想。
  6.高效的数据定位和聚类能力
  线上采购平台的搜索引擎可以轻松实现书名、作者、ISBN号、出版时间、定价乃至中图法分类、大众分类、学科分类、阅读对象等多种检索点的组合检索,既能精确定位单一图书,又能实现符合检索条件的图书聚类。采购人员可根据采选需求要素灵活设定检索条件,筛选符合自身要求的书目清单,进行相同主题、类别、属性图书的批量采选。线上平台强大的数据筛选能力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订购需求,深化了个性化的采选方式,未来,自助式订购将成为可能。
  7.馆际数据决策参考
  馆际采购参考是近年图书馆预定系统中的一项新技术,通过各图书馆数据的上传搭建起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传统现采模式受制于技术条件,无法实现馆际采购参考,而线上订购平台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赋能,不仅可以利用馆际采购数据了解同类型馆的采购趋势、优化馆藏结构,而且能掌握本地区图书馆的采购数据,为采选提供决策参考,有利于资源采购的横向协同,实现文献资源的区域共享。
  二、线上馆配会响应时局、转危为机
  1.图书馆应急管理机制的创新之举
  为保障后疫情时代图书馆各项服务正常有序开展,馆藏建设不能“停摆”。疫情的风险性和馆藏建设的紧迫性相叠加的局面对馆藏资源建设方式和途径提出了新的要求。线上馆配会凭借其远程化、场景化、精准化等特征有利于疫情环境下馆藏资源建设的延续,成为图书馆应急管理预案在资源建设方面的良好示范,彰显了馆配人员的创新服务理念与应变能力,为馆配行业复工复产提供了参考。
  2.馆配商的自救策略   疫情背景下,线上馆配会的举办虽是无奈之举,但在客观上为馆配商节约了场地租金和参会人员的差旅费用,并且免除了大量的公务接待事宜,有效压缩了馆配商办会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对企业抗击疫情、降本增效、缓解生存压力具有现实意义。线上馆配会可以说是馆配商的自救与突围,引发了业界对馆配会进一步改革的思考。
  3.资源建设数字化转型之机
  2018年8月16日,国际图联发布《全球愿景报告》[2]。报告的“十大亮点”中表明,图书馆必须拥抱数字化创新,认同数字化创新在发挥图书馆的潜能、造福社会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在“十大机遇”中呼吁图书馆必须跟上持续的技术变革,确保图书馆拥有合适的工具、基础设施、资金和技能,以抓住数字化创新所提供的机遇。至今,图书馆的数字化转型已有多年,但资源建设方式的更迭明显滞后于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疫情催生的线上馆配会很好地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运用到资源建设过程中,远程化采购、个性化采购、借鉴式采购、纸电同步采购将成为可能,引领着采购思维模式的革新,为采选方式的变革和资源类型的协调发展创造了绝佳契机。
  4.业务流程整合之时
  纸电同步的采购模式虽然存在采购平台不统一、与馆内采购系统尚未兼容、电子书出版滞后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但读者对纸电同步的需求是刚性的,同步出版的趋势不可逆转。纸电同步的革新要求图书馆主动作为,不仅要对采购平台进行优化升级,还要重新认定业务范围和业务流程,对组织机构进行优化重组和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将纸书采购和电子书采购并轨,虚拟馆藏和实体馆藏同步协调建设,发挥1+1>2的协同作用。
  三、线上馆配会的思考
  1.重资源呈现,轻信息渠道建设
  图书馆参与馆配会的意义不仅在于补充馆藏,还在于与出版发行机构进行零距离的交流和沟通。出版社可借此机会了解图书馆的采选重点和读者阅读倾向,提前策划图书出版选题、有针对性地调整营销策略。
  2.线上平台亟待统一
  目前,各线上平台还处于各自开发、单独运转的运营模式,平台间无法实现数据互通,使用多平台的图书馆订购过程烦琐低效,且难以摸清整体订购情况。对此,馆配商在纵向深化平台采选功能的同时也应重视横向平台间的沟通与合作,在保证平台优势和特色的前提下,在线上采选初期开放平台数据接口,实现平台间订购数据的交互,待线上采选模式成熟后再考虑将各线上平台的优势整合,形成系统合力,共同开发统一数据处理、统一操作界面的线上馆配平台,用户从系统的不同入口登录,采选不同书商的馆配资源,实现线上订购一体化、一站式。届时,各馆配商的竞争将转变为资源与服务的竞争,对馆藏建设来说大有裨益。
  3.线上平台与图书馆系统期待对接
  当前,线上馆配平台与馆内采购系统尚未融合。虽然线上馆配平台具备馆藏数据的导入功能,但本质与以往线下馆配会的查重形式并无二致,导入数据的时滞性和不完整性依旧存在。由于馆藏数据具有实时变化的动态性特征,将线上平台的数据端口与馆藏数据端口对接,实现馆藏数据实时获取,有助于从以下三方面提升采购效能:一是采购数据实时更新,解决馆内外采购平台的数据同步问题,有效避免重复订购;二是方便采购人员在订购过程调取海量馆藏书目数据作为新书采选的决策参考;三是实现线上平台采购经费精准统计,合理统筹经费使用。
  四、线上馆配会未来可期
  1.线上馆配常态化
  线上馆配会是馆配商和图书馆不得已采取的一种应急采购模式。以2020年全国馆配商联盟春季图采会为例,参会图书馆2435家,参展出版单位492家,5天时间共采购码洋2.91亿元,采购册数410万册,其中,读者荐购码洋8857万元。疫情环境下还能实现各项数据的逆势上扬,充分证明线上馆配会的办会理念和运营模式是符合业内预期的。因此,线上馆配会不应仅定位于突发事件下的图书采购应急方案,还可以顺应馆配市场发展趋势,常态化办会,丰富馆配市场的营销方式。
  2.同步办会,相得益彰
  正如数字阅读无法替代传统阅读,线上馆配会同样无法取代线下馆配会。线上馆配会可以轻易解决单体或同类图书的检索和定位问题,线下馆配会则给予用户无法比拟的真实感。同步办会环境下,图书馆可根据馆藏需求、辦会时间地点和参会费用等因素综合考量,灵活选择最优的参会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用户无法亲临馆配现场的遗憾和损失。同时,云端和线下双轨制的馆配营销模式用户辐射面更广、参与度更高,其销售总额势必超越任何单一形式的馆配会,理应成为馆配会的新常态。
  3.构建跨界协同机制
  尊重人性、用户思维、连接一切、跨界融合是“互联网+”的核心价值[3]。在传统馆配产业链中,出版社、馆配商、图书馆三大主体分别处于线状信息流的上、中、下游(如图1),数据呈片段式流动,读者的隐形需求逐级传递,被动低效,采购行为缺乏整体协同性。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线上订购平台,为主体间信息流构建提供了新的可能,包括读者在内的馆配要素均可实现信息互联渗透,读者需求被置于信息交互的核心区域(如图2)。馆配信息生态链立体互通、高度互联的网状形态能有效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时效性。另外,图书馆还可以依托云平台强大的数据存储能力,实现图书采购信息传递链与供应链的有效对接,进而使采购渠道的上、中、下游群体实现更有利的信息交流与互动[4]。
  4.助推馆社书目数据直通
  传统采购模式中,图书馆获取的书目数据是由馆配商“过滤”后的数据信息,而在线上馆配产业链中,馆配商应调整自身定位,专注于为馆社双方搭建沟通桥梁,维护平台的良好运转,提供资源整合、信息推送、买卖交易等服务[5]。出版社可以利用EDI系统对接技术将书目数据实时上传至线上平台,亦可通过线上平台监测书目数据的下载量和订购量,推动按需出版模式构建,降低营销风险。   5.大数据分析、预测能力亟待开发利用
  当前,线上馆配会已经初步实现了差异化订购模式,如三新文化集团的线上馆配会就提供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全民选书等入口。线上馆配会是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云采购平台,拥有强大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能够对读者在使用馆藏资源过程和荐购过程中产生的读者行为数据进行深入挖掘,获悉读者的阅读偏好与习惯;同时,能够实时反映读者需求变化,从而预测读者的实际需求,再结合读者身份推送相应图书[6]。线上馆配会也可尝试使用大数据技术将图书馆的类型、经费、地域、重点藏书、馆藏使用情况等数据转化成量化指标,并与线上馆配资源进行数据分析并寻找关联,输出定制化的采购书单,智能辅助采选,推动线上馆配朝智慧型馆配升级。
  6.建立图书评价机制,深化科学决策
  高质量的书评是对图书内容的有效提炼,是读者阅读智慧的汇聚,是图书采购价值判断的重要参考。一直以来,媒体评论、名家点评、读者评论等书评信息在馆配资源中较为稀缺。线上订购平台初期可通过连接主流图书媒体的评论、图书销售的好评率等信息辨析图书采购价值和读者认可度。从长远发展上看,线上馆配平台可借鉴电商评价模式,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图书评价机制,并鼓励图书馆和读者对图书发表评论;设置荐购的星级和馆藏借阅指数;建立书评奖励制度等活跃图书评论的氛围,乘众人之智以深化线上馆配的科学性。
  7.开发线上馆配APP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普及率迅速提高,APP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线上馆配APP相较于PC端,操作过程更加高效便捷,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荐书、接收新书推送、利用碎片时间参与订购,有效提升馆配会的参与度。且手机APP的许多功能是PC端不易实现的,比如定位、扫描拍照、音视频传输和AI技术等。馆配商可根据使用对象开发相应的APP,如出版社营销APP、图书馆订购APP、读者荐购APP等,满足图书数据信息的多维度呈现以及“馆社商”三者信息实时交互的需要,真正实现移动办公。手机APP与PC平台协同开发使用对于拓展线上馆配会的终端功能、增强客户黏度也可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弘. “互联网+”环境下馆配生态系统现状及其建构研究[J]. 出版发行研究,2019(11):90-93.
  [2]Global Vision Repot[EB/OL]. (2018-08-01)[2020-05-15]. https://www. ifla. org/globalvision/report.
  [3]朱珍. “互聯网+”背景下的图书馆馆配发展策略研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1):129-131.
  [4]曹雪梅.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图书采购渠道管理研究[J]. 图书馆学刊,2019(10):56-59
  [5]宋旅黄,赵冉. “互联网+”背景下中文纸质图书采购模式的变革——以三新书业为例[J]. 图书情报知识,2016(2):54-59.
  [6]王芙蓉.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读者决策的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模型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7(12):54-59.
其他文献
杨文轩,知名出版策划人,中国出版协会常务理事,单向街书店联合创始人,曾担任当当网总编辑,出任华文天下图书有限总编辑,北京童立方文化品牌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是我国出版业之变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目前专注于儿童内容产业投资,对儿童阅读、亲子教育以及文化产业、出版产业转型、数字出版、文化衍生品均有深入研究。出版业之变迁不只是读者阅读喜好之变,也是出版行业的市场化以及媒介更迭趋势之变。对于出版业的意见领袖杨文
期刊
【摘 要】新闻媒体在脱贫攻坚中发挥重要作用,而省级融媒体平台作为省域范围内的重要媒体,对各地扶贫工作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文章以新甘肃云为例,剖析其通过智能化实现实时更新,精准化呈现扶贫信息;通过多维度呈现扶贫,立体化提供内容服务;通过多部门联动服务,数据化提高扶贫效率的成功经验。  【关 键 词】智媒平台;脱贫攻坚;新甘肃云  【作者单位】梁佳,西华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219.27 【文
期刊
【摘 要】1949年初期,体育期刊在国家政策的指导支持下应运而生,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承担着体育传播的重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期刊市场细分化显现,新媒体给传统体育期刊带来新一轮冲击。而伴随新中国诞生的《新体育》在危机面前,积极调整发行策略,从传播媒介、杂志内容、价值导向等方面求新求变,成功实现期刊转型,为其他传统体育媒体发展提供参考经验。  【关 键 词】体育期刊;《新体育》;时效性;媒体融合 
期刊
【摘 要】重大节庆报道是我国新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以新华网“庆祝建党99周年”报道为例,分析了融媒体环境下重大节庆报道的融合策略。从新华网的融合报道经验来看,其主要做法是策划专题专栏,重点阐释新时代党的新思想;打造首部竖屏故事片,讲述基层党员干部故事;利用新型表达形式,回忆党的99年光荣历史。新华网的这些做法在众多媒体中独树一帜,具有学习和参考价值。  【关 键 词】融媒体;节庆报道;新
期刊
【摘 要】 电影作为大众文化形式,是开展文化扶贫的重要一翼。电影与扶贫的互动旨在将扶贫事业中的多元文化聚合且统一于电影这种艺术文化形式之中,其实现机理可以从覆盖全国的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服务网络,以及电影创制和电影文化活动两个维度发力。电影文化与贫困地区文化资源的有效链接,能够激发贫困群体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进而将文化自信转化为发展自信,裨益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只有充分展现电影文化
期刊
【摘 要】 网红经济的崛起启发了品牌运营者,从而诞生品牌“网红化”的传播对策。然而,由于成本的压力以及策略的局限性,导致许多小微品牌在尝试网红化传播时浪费了宝贵的经费与营销创意。文章以网红饮料品牌元气森林为例,阐述该品牌早期的网红化传播对策及具体实施路径,以期为广大小微品牌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 键 词】网红品牌;品牌传播;小微品牌  【作者单位】周星桔,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自媒体脱口秀节目是以口语为主要话语形态的节目,既要遵循传统的叙事模式,也要发挥即时性和原生化的口语讲话风格。自媒体脱口秀节目的代表《罗辑思维》,所呈现的叙事话语方式带给受众全新的视听体验,从对话语主体的魅力人格打造到话语主线的设置,从用基本的话语单元构建新叙事话语的能力到让受众产生“感觉”的话语接受风格等,都对自媒体脱口秀节目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叙事学;《罗辑思
期刊
【摘 要】融媒体时代,电视媒体依然拥有报道优势。面对2020年的防汛抗洪形势,各大电视媒体综合运用电视新闻报道和融媒体手段,为防汛抗洪做出了积极贡献。电视媒体发挥电视报道优势,运用全媒体传播渠道,创新融媒体表达方式,起到了传播汛情信息、普及防汛知识和坚定抗洪信心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融媒体;电视媒体;防汛抗洪;报道  【作者单位】张薇,云南大学新闻学院;张媛媛,云南大学新闻学院,云南农业
期刊
【摘 要】内容依托教学法(CBI)近年来在大学英语、对外汉语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广泛流行,因其将语言置于有意义的框架中,使传统的语言基本功培养与具体的知识讲解相融合。然而与CBI教学法配套的立体化教材建设仍略显不足。尤其在中国文化类英文课程中,教材多局限于传统形式,缺少有体系的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配套材料,无法达到立体化教材的要求。文章以《中国文化概论》英文课程为例,研究立体化教材建设现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国家出版基金曲艺类资助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种类也日趋多元丰富。本研究以2020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昆曲音乐概论”为例,深入分析新时期国家出版基金曲艺类资助项目的价值导向。研究发现,“声音讲述故事—故事传播文化—文化促进认同”是此类项目的价值目标,对“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大有助益。  【关 键 词】国家出版基金;曲艺类资助项目;“昆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