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对中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后,观察对其保健知识态度以及保健行为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学生130名作为本次研究调查对象;对其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实施为期3个月的培训以及指导。在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前后对其展开问卷调查工作,针对中学生对于营养知识知晓率、心理状态变化以及健康行为执行情况予以回顾性分析。结果:完成为期3个月健康教育后,同健康教育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中学生对于营养知识知晓率以及健康行为执行情况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于中学生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期间,通过合理方法的应用,可以将中学生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显著提高,可以将以往的不良习惯加以有效改变,同时提高中学生的保健行为。
[关键词]健康教育;中学生;保健知识态度;保健行为
中图分类号:TH5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2-0000-01
人们在寻求正常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健康知识属于极为关键的理论知识。当前,诸多健康教育课程有效融入到中学生教学课程中,其目的在于对中学生的健康行为进行有效培養,可以将其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显著提高,从而将中学生的保健行为显著提高,进一步将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显著提高,使其可以更有效率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1]。本文将确定最佳方法提高中学生的保健知识态度以及保健行为作为研究目的,以此证明健康教育的开展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中学生130名作为本次研究调查对象;其中男91例,女39例;对于所有中学生在开展调查工作前,未对其开展相关健康知识课程教育工作。
1.2 方法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展开,对于调查问卷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系统性指导,之后于临床实施反复修订,最终合理完成调查问卷的制作。针对调查问卷涉及的内容进行有效规范,主要体现为中学生对于健康内涵的了解程度、中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中学生对健康行为的执行情况以及中学生的心理状态表现等[2]。之后安排教学针对中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主要选择不记名的方法,学生在完成问卷填写后进行回收,最终130名调查问卷获得全部回收,回收率达到了100%。
学生在完成问卷调查之后,对其展开健康教育课程培训工作。主要就健康知识的具体改变、对饮食进行调理的方法、科学作息规律的培养方法、针对意外伤害进行处理的具体方法、针对环境污染的具体防护方法、针对传染性疾病的具体防护方法以及相关卫生常识性问题等。每周对中学生实施为期3课时的调查,共需要对中学生实施为期3个月的培训,完成培训后继续将制定的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发放,具体调查内容同开展前调查内容保持一致,最终对前后调查结果加以对比分析[3]。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0.0完成中学生调查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调查结果)以%形式完成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2.1 康知识掌握率比较
干预前人体需要六大营养元素掌握50名(38.46%);干预后为125名(96.15%);干预前食物多样化有益健康掌握59名(45.38%);干预后为126名(96.92%);干预前每日蔬菜进食量超过300克掌握61名(46.92%);干预后为127名(97.69%);干预前饮食注重清淡少盐掌握57名(43.85%);干预后为123名(94.62%);干预前少进食油炸食物以及烧烤食物掌握60名(46.15%);干预后为120名(92.31%);干预前肥胖症的害处掌握52名(40.00%);干预后为119名(91.54%);健康教育干预后,中学生在健康知识掌握率方面高于干预前非常明显(P<0.05)。
2.2 健康行为执行情况比较
干预前每天吃早餐中学生85名(65.38%);干预后为129名(99.23%);干预前三餐时间规律化81名(62.31%);干预后为127名(97.69%);干预前睡眠时间合理中学生52名(40.00%);干预后为126名(96.92%);干预前每周进行2次或3次体育锻炼中学生53名(40.77%);干预后为127名(97.69%);干预前对体重能够合理控制中学生53名(40.77%);干预后为129名(99.23%);健康教育干预后,中学生健康行为执行率高于干预前非常明显(P<0.05)。
3、讨论
对于中学生开展健康知识调查工作发现,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表现比较差,并且经过本次研究,通过对中学合理开展健康知识课程培训工作,对于学生健康知识掌握率可以确保获得有效提高,并且对中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以及规范行为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可以将中学生存在的一些消极心态进行有效调整,从而对于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可以奠定坚实基础,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加以有效提高,从而为后续良好生活方式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本次研究结果加以分析发现,完成为期3个月健康教育后,同健康教育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中学生对于营养知识知晓率以及健康行为执行情况明显改善(P<0.05),有效证明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价值非常高,其对中学生保健知识态度的端正以及保健行为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对中学生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对中学生合理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端正其保健知识态度,并且为健康保健行为的养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凸显了健康教育的开展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丽霞.探讨中学生青春期的健康教育常识与保健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5):325-326.
[2] 姜保俊,魏万宏,邓玉玲等.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5,31(2):192-193.
[3] 陳春英.口腔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口腔健康意识的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9(10):1391-1392.
[4] 李宝莉.延安市某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行为与习惯的调查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6,20(z1):401,403.
[关键词]健康教育;中学生;保健知识态度;保健行为
中图分类号:TH5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2-0000-01
人们在寻求正常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健康知识属于极为关键的理论知识。当前,诸多健康教育课程有效融入到中学生教学课程中,其目的在于对中学生的健康行为进行有效培養,可以将其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显著提高,从而将中学生的保健行为显著提高,进一步将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显著提高,使其可以更有效率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1]。本文将确定最佳方法提高中学生的保健知识态度以及保健行为作为研究目的,以此证明健康教育的开展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中学生130名作为本次研究调查对象;其中男91例,女39例;对于所有中学生在开展调查工作前,未对其开展相关健康知识课程教育工作。
1.2 方法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展开,对于调查问卷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系统性指导,之后于临床实施反复修订,最终合理完成调查问卷的制作。针对调查问卷涉及的内容进行有效规范,主要体现为中学生对于健康内涵的了解程度、中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中学生对健康行为的执行情况以及中学生的心理状态表现等[2]。之后安排教学针对中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主要选择不记名的方法,学生在完成问卷填写后进行回收,最终130名调查问卷获得全部回收,回收率达到了100%。
学生在完成问卷调查之后,对其展开健康教育课程培训工作。主要就健康知识的具体改变、对饮食进行调理的方法、科学作息规律的培养方法、针对意外伤害进行处理的具体方法、针对环境污染的具体防护方法、针对传染性疾病的具体防护方法以及相关卫生常识性问题等。每周对中学生实施为期3课时的调查,共需要对中学生实施为期3个月的培训,完成培训后继续将制定的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发放,具体调查内容同开展前调查内容保持一致,最终对前后调查结果加以对比分析[3]。
1.3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0.0完成中学生调查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调查结果)以%形式完成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2.1 康知识掌握率比较
干预前人体需要六大营养元素掌握50名(38.46%);干预后为125名(96.15%);干预前食物多样化有益健康掌握59名(45.38%);干预后为126名(96.92%);干预前每日蔬菜进食量超过300克掌握61名(46.92%);干预后为127名(97.69%);干预前饮食注重清淡少盐掌握57名(43.85%);干预后为123名(94.62%);干预前少进食油炸食物以及烧烤食物掌握60名(46.15%);干预后为120名(92.31%);干预前肥胖症的害处掌握52名(40.00%);干预后为119名(91.54%);健康教育干预后,中学生在健康知识掌握率方面高于干预前非常明显(P<0.05)。
2.2 健康行为执行情况比较
干预前每天吃早餐中学生85名(65.38%);干预后为129名(99.23%);干预前三餐时间规律化81名(62.31%);干预后为127名(97.69%);干预前睡眠时间合理中学生52名(40.00%);干预后为126名(96.92%);干预前每周进行2次或3次体育锻炼中学生53名(40.77%);干预后为127名(97.69%);干预前对体重能够合理控制中学生53名(40.77%);干预后为129名(99.23%);健康教育干预后,中学生健康行为执行率高于干预前非常明显(P<0.05)。
3、讨论
对于中学生开展健康知识调查工作发现,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表现比较差,并且经过本次研究,通过对中学合理开展健康知识课程培训工作,对于学生健康知识掌握率可以确保获得有效提高,并且对中学生良好生活习惯以及规范行为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可以将中学生存在的一些消极心态进行有效调整,从而对于其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可以奠定坚实基础,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加以有效提高,从而为后续良好生活方式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本次研究结果加以分析发现,完成为期3个月健康教育后,同健康教育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中学生对于营养知识知晓率以及健康行为执行情况明显改善(P<0.05),有效证明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价值非常高,其对中学生保健知识态度的端正以及保健行为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对中学生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发挥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对中学生合理开展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端正其保健知识态度,并且为健康保健行为的养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凸显了健康教育的开展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丽霞.探讨中学生青春期的健康教育常识与保健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5):325-326.
[2] 姜保俊,魏万宏,邓玉玲等.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15,31(2):192-193.
[3] 陳春英.口腔健康教育对中学生口腔健康意识的效果评价[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9(10):1391-1392.
[4] 李宝莉.延安市某中学生口腔保健知识、行为与习惯的调查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6,20(z1):4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