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美国大选的帷幕随着希拉里参选徐徐升起,读懂此时的美国政治经济,预测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对于很多国家、公司、组织和个人都至关重要。决定谁将最终入主白宫的重要因素往往并非竞选人本身的影响力,而是取决于执政党政府最后两年的执政成果以及选民对其业绩的认可程度。
民主党希拉里一枝独秀
2015年4月12日,早就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希拉里·克林顿参加总统竞选的消息,终于被一封来自克林顿竞选委员会主席约翰·颇迪斯塔(John Podesta)的电子邮件所证实:YES,希拉里正式宣布参加201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
此消息的发布,意味着多年来的猜测被画上了一个句号。这是希拉里第二次参加美国总统角逐。和8年前所不同的是,当时民主党内候选人众多且势均力敌,还有着奥巴马这样的黑马,党内对决已是一场持久血战,而最终的结果是经验老到、人气甚旺的希拉里败给了初出茅庐的奥巴马。可是这一次,民主党除了希拉里之外,竟然没有一位拿得出手的第二候选人。
奥巴马在消息发布的前一日(4月11日)称,“我想她会是一位出色的总统”,并表示“在2008年的选举中,她是位令人敬畏的候选人,在最终和共和党的决选中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她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国务卿。她是我的朋友。”坊间猜测,奥巴马这是在兑现当初他当选后拉拢希拉里时许下的承诺——“如果八年后你决定参选,我支持你!”
为何希拉里的入场会如此夺人眼球呢?这当然与她的政治身份和影响力有关,更为重要的是,此役恐怕是这位愈挫愈勇的女政治家誓夺美国总统宝座的最后一次血战,而其结果也事关美国究竟何时会出现第一位女总统。
2008年,奥巴马最终赢得美国总统宝座以后,不计“前嫌”高调邀请希拉里入阁担任国务卿。重用“对手”,既得体地保护了输赢双方的风度与体面,又人尽其能,挽留住了杰出的人才。
不过,在美国,高度发达的媒体,民主、共和两党对峙与无所不在的分析、猜度,八卦与花边新闻的不断揭露,都让政治人物难有隐私。当时很多人就猜测,强势的希拉里之所以愿意“屈就”,真正的原因正是为了8年后的东山再起。其实细看希拉里的肢体语言、在公开场合发表的各种言论以及行为,很多美国人都心照不宣地认为,她心里从来就没有服气过奥巴马,为了再次竞选总统,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忍耐和克制,将《论语》中的“小不忍则乱大谋”演绎到了极致。
很多人认为希拉里获得民主党候选人提名已经是板上钉钉,但是共和党那边却是黑马乱蹿,恐怕让希拉里有防不胜防和提心吊胆的感觉。
黑马乱蹿的共和党阵营
与民主党阵营中希拉里受到党内76%支持的一枝独秀形成巨大反差,共和党候选人可谓是黑马众多却都乏善可陈。观察共和党的竞选阵营,不能不提一位已高调宣布出局的潜在候选人,曾在2012年获得共和党候选人提名、但最终败北的前马萨诸塞州前州长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
此公一表人材,很是有“总统相”,且在2012年时被公认最具“被选上的可能性”。他当年一手创建的贝恩资本,如今是全球赫赫有名的私募基金,自己当然也早就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后来出山当了几年州长过了把官瘾。执政期间也算有所建树,他受命于1998年美国奥委会因贿赂丑闻和资金短缺而黔驴技穷的危难之际,最终力挽狂澜,成功举办了2002年盐湖冬奥会,自此名声大振。罗姆尼既有哈佛大学的法学和MBA双学位,又有成功的经商和从政经验,所以此前被不少评论家看好,认为是与希拉里旗鼓相当的实力派选手。
在商言商,依笔者看,罗姆尼如果当选将是美国人民的福音,因为毫无疑问他的政策会是亲商、小政府、大市场和低税收的共和党一贯政策,同时又会比较倾向于建立一定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点可以从他在当州长时通过自勺‘‘全民保险”略见一斑。都说美国总统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首席执行官,如果罗姆尼当选,他将拥有一张最合格的首席执行官履历表:名校毕业,自主创业,做过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担任过州长。只是,其之前最主要的资金赞助者都决定押宝在布什家族的第三位总统候选人、前佛罗里达州州长杰布·布什(Jeb Bush)身上,所以罗姆尼只好“知趣”地知难而退了。当然,他退出竞选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在慎重考虑要不要再次参选后,我决定给共和党内其他领导人作为总统候选人的机会。”
这样一位强大候选人的退出,不仅战略性地改变了共和党内部候选人的竞争格局,同时也大大改变了希拉里可能要面对的对手和圆梦白宫的可能性——两者都变得更难预测。从希拉里本身而言,她可能更愿意对付知根知底、实力很强但是和自己一样曾同为奥巴马手下败将的罗姆尼。
受到大财团青睐的杰布·布什,尽管在共和党内部候选人中位居第一,可支持率也不过23%。他头顶布什家族的显赫声望,这其实相当于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第一个可能伤了自己的是美国人对一家出三个总统显然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第二个伤了自己的可能是迄今为止还有很多美国人对他哥哥小布什总统执政8年抱有不满和抱怨。所以小心谨慎的杰布决定在竞选中不提家族的姓氏,他的团队甚至为他设计了竞选的标志Jeb!,刻意省略了布什这个赫赫有名的姓氏。
当然,如果布什能在共和党的内部竞争中脱颖而出,挑战希拉里,那将会再次上演一场布什家族单挑克林顿家族的复仇好戏,为本次大选增加不少看点。
支持率紧随布什之后的则是前阿肯色州州长迈克·赫卡比( Mike Huckabee)。此公也是美国政坛老手,2008年参加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竞选名落孙山。他东山再起的路径跟希拉里有所不同,竞选失利后,他选择到著名的福克斯新闻(FoxNews)政治频道做主持人,从保持知名度来看,做得还是不错的。但是依笔者之见,美国人民渴望看到新面孔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所以他的知名度既是资本,也是包袱。
支持率排名第三的共和党候选人是参议员兰德·保罗(Rand Paul),这位医生出身的政治家几乎不为美国以外的世界所知。但是同样是医生出身的父亲罗恩·保罗或许还有人记得。罗恩2012年参与了共和党候选人的竞选,虽然从政多年,但看上去不像总统,谈吐举止也不像个总统,再加上他当时已经77岁了,所以想赢得共和党的提名根本没门,更别说战胜奥巴马了。兰德虽有个比他有名气的父亲,但是这个名气似乎不沾也罢。 排名第四的马可·鲁比奥(MarcoRubio)倒是不可小觑。这位来自佛罗里达州的参议员是一位70后古巴裔美国人,年仅44岁。这家伙不仅长得英俊潇洒,是个大帅哥,而且言谈举止中已经略有“总统相”。马可在共和党内的名气和份量都还不够,要想获得共和党候选人提名绝非易事,但如果他能走到那一步,共和党对他战胜希拉里反倒是比其他人更有把握。已经有评论家认为如果他获得共和党的提名将是希拉里的噩梦。
首先光是从年龄来讲,展现在美国人民面前的就是新旧两个时代的政治家。第二,他的拉丁裔血统无疑会为他赢得人数增速最快的少数民族选票助一臂之力,而过去这些选民常常是倾向于投票给民主党,所以他出战会有四两拨千斤的颠覆作用。第三是他的观点和立场非常保守,这使他能够赢得党内最保守的“茶党”的支持。所以对马可来说,出线的预赛将异常艰苦,但如果冲入决赛,对垒希拉里则非常有利。
最后传来的消息是,前德州州长里克·佩里(Rick Perry)宣布参选,他承诺要“终止失败的领导力”。此公也是2012年的败将之一,佩里当年宣布参选之初势头强劲,一度超越罗姆尼,成为共和党阵营的领头羊。但由于在随后的一系列预选辩论中频频失误,佩里的支持率迅速下滑。后来在艾奥瓦州预选中仅排名第五,在随后的新罕布什尔州预选中则彻底垫底,最后灰溜溜地宣布退选共和党总统竞选人。就条件而言,里克同样长相帅气,且有着当州长的经验。
决定或是放风要参加竞选的共和党候选人有十几个,笔者最不看好的则是惠普前首席执行官卡莉·菲奥莉娜(CarlyFiorina)。卡莉当年因身为第一个领导财富20强企业的女性首席执行官十分高调,但公司业绩差得一塌糊涂。据说她最后被董事会逼迫辞职时,惠普员工奔走相告,举杯相庆。这样的首席执行官居然也希望能凭借自己是女性候选人这样一个差异化战略入主白宫,实在是低估了美国人民的智商和情商。
还有一个低估了美国人民智商和情商的共和党候选人是赫赫有名的房地产亿万富翁唐纳德·特朗普(DonaldTrump)。坊间评论他宣布参加竞选的新闻发布会“简直就像是一场自恋的狂欢会”。以“我”字为中心的词一共被使用了257次,而提到“美国”和“美国人”不过7次。“我正式竞选美国总统,我们会使我们的国家再次伟大”算是他说的最有政治家品味的话。接下来就是类似“我真的很富有。我对我的财富深感骄傲。我干得棒极了!”土豪气十足的胡言乱语。2016年大选最敏感的题目就是贫富不均,以他的富豪身份和土豪风格,唐纳德是作也死,不作也死。看来商场的情商和政治场上的情商并非同类项。
“大选经济学”
2016年是总统大选年,2015年就属于大选前一年。历史虽然不能用来准确地预测未来,但是其借鉴作用却不可忽视。那么大选前一年通常有着怎样的历史轨迹呢?首先,总统大选前的股市通常都会很不错,至少在过去的76年中,但凡是大选前一年,股市的表现都不会让人失望。理由很简单,大选前是美国政客为赢得大选做实事讨好选民的时候。
经济学家的解释是,大选前一年股市的强劲和经济的好转绝非偶然。因为执政党和总统或是希望业绩卓越得以连任,或是如现在的奥巴马希望名垂青史并为党内候选人铺垫道路,所以竭尽全力刺激经济。而一向与执政党就意识形态较劲的反对党,此时往往也不得不表现得相对理性,支持经济发展,因为他们知道大选来临,一味地纠缠在两党的斗争中很可能惹恼选民,在大选中遭到唾弃。同时,两党的竞选承诺通过各种媒体把选民的期望值忽悠得挺高,无形中提高了消费者信心。
有趣的是,大选后的一到两年经济往往较差,股市通常也比较低迷,成为一个规律,这是因为有希望就有失望,而且大选后两党继续搞政治斗争和扯皮,忽略经济建设。由此不难推断,2015和2016年,美国经济会在美国总统大选的推动下持续增长。
谁主白宫?
虽然现在就预测2016的大选结果显得太幼稚和荒唐,但是分析一下竞选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对国之纲领,还是公司战略或个人发展,都不失为有意义的“家庭作业”。因为这些因素在未来的十几个月当中还有相当的可变性,所以最初的结果出来后还需要密切观察,随时调整。
在此借用《通往总统宝座的十三把钥匙(The Thirteen Keys to the Presidency》>中的理论。这是一本不太出名但非常有趣的书,它根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得出结论,在相当于13道选择题的“十三把钥匙”中,如果有6个或更多的选择答案是“错”的话,执政党(即现在的民主党)将拱手让出白宫给对手(共和党)(附表)。以眼下的现实来判断,8对5错,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状况和已经知道的两党的候选人状况,民主党将卫冕白宫成功,而希拉里不出意外的话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统。
当然,不难看出,这13个因素在未来还具有相当的变数,只有不断地观察和调整才能最终作出准确的预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本书通过这13道题想要阐述一个重要理论:其实候选人本身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并不是举足轻重的,决定谁将最终入主白宫的重要因素常常取决于执政党政府最后两年的执政成果以及选民对其业绩的反应。
民主党希拉里一枝独秀
2015年4月12日,早就被炒作得沸沸扬扬的希拉里·克林顿参加总统竞选的消息,终于被一封来自克林顿竞选委员会主席约翰·颇迪斯塔(John Podesta)的电子邮件所证实:YES,希拉里正式宣布参加201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
此消息的发布,意味着多年来的猜测被画上了一个句号。这是希拉里第二次参加美国总统角逐。和8年前所不同的是,当时民主党内候选人众多且势均力敌,还有着奥巴马这样的黑马,党内对决已是一场持久血战,而最终的结果是经验老到、人气甚旺的希拉里败给了初出茅庐的奥巴马。可是这一次,民主党除了希拉里之外,竟然没有一位拿得出手的第二候选人。
奥巴马在消息发布的前一日(4月11日)称,“我想她会是一位出色的总统”,并表示“在2008年的选举中,她是位令人敬畏的候选人,在最终和共和党的决选中给予了我很大的支持。她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国务卿。她是我的朋友。”坊间猜测,奥巴马这是在兑现当初他当选后拉拢希拉里时许下的承诺——“如果八年后你决定参选,我支持你!”
为何希拉里的入场会如此夺人眼球呢?这当然与她的政治身份和影响力有关,更为重要的是,此役恐怕是这位愈挫愈勇的女政治家誓夺美国总统宝座的最后一次血战,而其结果也事关美国究竟何时会出现第一位女总统。
2008年,奥巴马最终赢得美国总统宝座以后,不计“前嫌”高调邀请希拉里入阁担任国务卿。重用“对手”,既得体地保护了输赢双方的风度与体面,又人尽其能,挽留住了杰出的人才。
不过,在美国,高度发达的媒体,民主、共和两党对峙与无所不在的分析、猜度,八卦与花边新闻的不断揭露,都让政治人物难有隐私。当时很多人就猜测,强势的希拉里之所以愿意“屈就”,真正的原因正是为了8年后的东山再起。其实细看希拉里的肢体语言、在公开场合发表的各种言论以及行为,很多美国人都心照不宣地认为,她心里从来就没有服气过奥巴马,为了再次竞选总统,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忍耐和克制,将《论语》中的“小不忍则乱大谋”演绎到了极致。
很多人认为希拉里获得民主党候选人提名已经是板上钉钉,但是共和党那边却是黑马乱蹿,恐怕让希拉里有防不胜防和提心吊胆的感觉。
黑马乱蹿的共和党阵营
与民主党阵营中希拉里受到党内76%支持的一枝独秀形成巨大反差,共和党候选人可谓是黑马众多却都乏善可陈。观察共和党的竞选阵营,不能不提一位已高调宣布出局的潜在候选人,曾在2012年获得共和党候选人提名、但最终败北的前马萨诸塞州前州长米特·罗姆尼(Mitt Romney)。
此公一表人材,很是有“总统相”,且在2012年时被公认最具“被选上的可能性”。他当年一手创建的贝恩资本,如今是全球赫赫有名的私募基金,自己当然也早就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后来出山当了几年州长过了把官瘾。执政期间也算有所建树,他受命于1998年美国奥委会因贿赂丑闻和资金短缺而黔驴技穷的危难之际,最终力挽狂澜,成功举办了2002年盐湖冬奥会,自此名声大振。罗姆尼既有哈佛大学的法学和MBA双学位,又有成功的经商和从政经验,所以此前被不少评论家看好,认为是与希拉里旗鼓相当的实力派选手。
在商言商,依笔者看,罗姆尼如果当选将是美国人民的福音,因为毫无疑问他的政策会是亲商、小政府、大市场和低税收的共和党一贯政策,同时又会比较倾向于建立一定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点可以从他在当州长时通过自勺‘‘全民保险”略见一斑。都说美国总统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首席执行官,如果罗姆尼当选,他将拥有一张最合格的首席执行官履历表:名校毕业,自主创业,做过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担任过州长。只是,其之前最主要的资金赞助者都决定押宝在布什家族的第三位总统候选人、前佛罗里达州州长杰布·布什(Jeb Bush)身上,所以罗姆尼只好“知趣”地知难而退了。当然,他退出竞选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在慎重考虑要不要再次参选后,我决定给共和党内其他领导人作为总统候选人的机会。”
这样一位强大候选人的退出,不仅战略性地改变了共和党内部候选人的竞争格局,同时也大大改变了希拉里可能要面对的对手和圆梦白宫的可能性——两者都变得更难预测。从希拉里本身而言,她可能更愿意对付知根知底、实力很强但是和自己一样曾同为奥巴马手下败将的罗姆尼。
受到大财团青睐的杰布·布什,尽管在共和党内部候选人中位居第一,可支持率也不过23%。他头顶布什家族的显赫声望,这其实相当于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第一个可能伤了自己的是美国人对一家出三个总统显然并没有太大的兴趣;第二个伤了自己的可能是迄今为止还有很多美国人对他哥哥小布什总统执政8年抱有不满和抱怨。所以小心谨慎的杰布决定在竞选中不提家族的姓氏,他的团队甚至为他设计了竞选的标志Jeb!,刻意省略了布什这个赫赫有名的姓氏。
当然,如果布什能在共和党的内部竞争中脱颖而出,挑战希拉里,那将会再次上演一场布什家族单挑克林顿家族的复仇好戏,为本次大选增加不少看点。
支持率紧随布什之后的则是前阿肯色州州长迈克·赫卡比( Mike Huckabee)。此公也是美国政坛老手,2008年参加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竞选名落孙山。他东山再起的路径跟希拉里有所不同,竞选失利后,他选择到著名的福克斯新闻(FoxNews)政治频道做主持人,从保持知名度来看,做得还是不错的。但是依笔者之见,美国人民渴望看到新面孔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所以他的知名度既是资本,也是包袱。
支持率排名第三的共和党候选人是参议员兰德·保罗(Rand Paul),这位医生出身的政治家几乎不为美国以外的世界所知。但是同样是医生出身的父亲罗恩·保罗或许还有人记得。罗恩2012年参与了共和党候选人的竞选,虽然从政多年,但看上去不像总统,谈吐举止也不像个总统,再加上他当时已经77岁了,所以想赢得共和党的提名根本没门,更别说战胜奥巴马了。兰德虽有个比他有名气的父亲,但是这个名气似乎不沾也罢。 排名第四的马可·鲁比奥(MarcoRubio)倒是不可小觑。这位来自佛罗里达州的参议员是一位70后古巴裔美国人,年仅44岁。这家伙不仅长得英俊潇洒,是个大帅哥,而且言谈举止中已经略有“总统相”。马可在共和党内的名气和份量都还不够,要想获得共和党候选人提名绝非易事,但如果他能走到那一步,共和党对他战胜希拉里反倒是比其他人更有把握。已经有评论家认为如果他获得共和党的提名将是希拉里的噩梦。
首先光是从年龄来讲,展现在美国人民面前的就是新旧两个时代的政治家。第二,他的拉丁裔血统无疑会为他赢得人数增速最快的少数民族选票助一臂之力,而过去这些选民常常是倾向于投票给民主党,所以他出战会有四两拨千斤的颠覆作用。第三是他的观点和立场非常保守,这使他能够赢得党内最保守的“茶党”的支持。所以对马可来说,出线的预赛将异常艰苦,但如果冲入决赛,对垒希拉里则非常有利。
最后传来的消息是,前德州州长里克·佩里(Rick Perry)宣布参选,他承诺要“终止失败的领导力”。此公也是2012年的败将之一,佩里当年宣布参选之初势头强劲,一度超越罗姆尼,成为共和党阵营的领头羊。但由于在随后的一系列预选辩论中频频失误,佩里的支持率迅速下滑。后来在艾奥瓦州预选中仅排名第五,在随后的新罕布什尔州预选中则彻底垫底,最后灰溜溜地宣布退选共和党总统竞选人。就条件而言,里克同样长相帅气,且有着当州长的经验。
决定或是放风要参加竞选的共和党候选人有十几个,笔者最不看好的则是惠普前首席执行官卡莉·菲奥莉娜(CarlyFiorina)。卡莉当年因身为第一个领导财富20强企业的女性首席执行官十分高调,但公司业绩差得一塌糊涂。据说她最后被董事会逼迫辞职时,惠普员工奔走相告,举杯相庆。这样的首席执行官居然也希望能凭借自己是女性候选人这样一个差异化战略入主白宫,实在是低估了美国人民的智商和情商。
还有一个低估了美国人民智商和情商的共和党候选人是赫赫有名的房地产亿万富翁唐纳德·特朗普(DonaldTrump)。坊间评论他宣布参加竞选的新闻发布会“简直就像是一场自恋的狂欢会”。以“我”字为中心的词一共被使用了257次,而提到“美国”和“美国人”不过7次。“我正式竞选美国总统,我们会使我们的国家再次伟大”算是他说的最有政治家品味的话。接下来就是类似“我真的很富有。我对我的财富深感骄傲。我干得棒极了!”土豪气十足的胡言乱语。2016年大选最敏感的题目就是贫富不均,以他的富豪身份和土豪风格,唐纳德是作也死,不作也死。看来商场的情商和政治场上的情商并非同类项。
“大选经济学”
2016年是总统大选年,2015年就属于大选前一年。历史虽然不能用来准确地预测未来,但是其借鉴作用却不可忽视。那么大选前一年通常有着怎样的历史轨迹呢?首先,总统大选前的股市通常都会很不错,至少在过去的76年中,但凡是大选前一年,股市的表现都不会让人失望。理由很简单,大选前是美国政客为赢得大选做实事讨好选民的时候。
经济学家的解释是,大选前一年股市的强劲和经济的好转绝非偶然。因为执政党和总统或是希望业绩卓越得以连任,或是如现在的奥巴马希望名垂青史并为党内候选人铺垫道路,所以竭尽全力刺激经济。而一向与执政党就意识形态较劲的反对党,此时往往也不得不表现得相对理性,支持经济发展,因为他们知道大选来临,一味地纠缠在两党的斗争中很可能惹恼选民,在大选中遭到唾弃。同时,两党的竞选承诺通过各种媒体把选民的期望值忽悠得挺高,无形中提高了消费者信心。
有趣的是,大选后的一到两年经济往往较差,股市通常也比较低迷,成为一个规律,这是因为有希望就有失望,而且大选后两党继续搞政治斗争和扯皮,忽略经济建设。由此不难推断,2015和2016年,美国经济会在美国总统大选的推动下持续增长。
谁主白宫?
虽然现在就预测2016的大选结果显得太幼稚和荒唐,但是分析一下竞选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对国之纲领,还是公司战略或个人发展,都不失为有意义的“家庭作业”。因为这些因素在未来的十几个月当中还有相当的可变性,所以最初的结果出来后还需要密切观察,随时调整。
在此借用《通往总统宝座的十三把钥匙(The Thirteen Keys to the Presidency》>中的理论。这是一本不太出名但非常有趣的书,它根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得出结论,在相当于13道选择题的“十三把钥匙”中,如果有6个或更多的选择答案是“错”的话,执政党(即现在的民主党)将拱手让出白宫给对手(共和党)(附表)。以眼下的现实来判断,8对5错,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状况和已经知道的两党的候选人状况,民主党将卫冕白宫成功,而希拉里不出意外的话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总统。
当然,不难看出,这13个因素在未来还具有相当的变数,只有不断地观察和调整才能最终作出准确的预测。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本书通过这13道题想要阐述一个重要理论:其实候选人本身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并不是举足轻重的,决定谁将最终入主白宫的重要因素常常取决于执政党政府最后两年的执政成果以及选民对其业绩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