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结合课本教学和学生的生活进行作文训练,培养了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批改,促进了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学生学好其它功课的基础,也带动了其它学科的学习。
【关键词】教学改革 语文教学 作文训练 实践 尝试 思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学生虽是初中生,但写的作文中却常常错字连篇,用词不当的毛病也每篇必见,更不要说语意的表达,中心的体现了。显而易见,这些同学的作文根底没有奠基牢固。试想,没有牢固的作文根底训练谈什么正规的作文写作呢?于是,在教学之余,我进行了作文教學改革方面的尝试。
一、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适当布置课下短文写作,强化重点句式、重点词语的练习,循序渐进地学会汉语写作,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
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这种课下作文训练:
1、结合课本进行作文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和出现的语法点进行命题作文。如学习了茅盾的《白杨礼赞》,就让学生写“ 的礼赞”咏物作文,学习了方位词和《故乡》,便布置了《我的家》。最初是让学生完全依照课文仿写,一段时间以后,就开始改写、扩写、缩写、续写等多种形式的训练。如课本后练习中有阅读内容“去张新家玩”,就要求学生掌握人称的变化,直接引语的转换以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假如学生表现的好,我会采用另一种形式,让学生在课上根据课文内容讲一件事或一个故事,如学了《出师表》一文,我让学生在课上讲一个有关诸葛亮的故事,这时学生可能会结结巴巴,错误百出,但我边听边纠正。典型的错误可停下讲解后再继续让学生讲,然后让学生课后把该故事写成短文。文章写成之后错误就少多了,可稍修改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写的文稿讲。反复的说了写,写了说,学生就能生动而准确的写出和读出这个故事。这种训练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同步提高:结合课文作文,使学生能及时复习课文,学会运用所学的词语和语法知识;结合生活作文,使学生留心在生活中学习汉语、运用汉语;结合口语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听说能力,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训练作文水平。
2、结合生活进行作文训练。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上街买东西,到朋友家做客,放假探亲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作文素材。但进行这样的作文有其容易的一面也有其困难的一面。因为都是亲身经历、体验,故而容易做到言之有物,真实生动;但是完全是自己的体验则无文可仿,必须是自己写出的文句,则不免有些语病。不过从文章中暴露出的学习中的难点和弊病也极为真实确切。学生对这类作文积极性最高,尽管篇幅不长,短者三五百字,长者千余字,但都很有情趣。
我还注意结合生活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如写留言、请假条、寻物启事、贺卡、信函等,这些作文训练常常还有有趣的文化风俗内容,如贺卡:贺年卡上写什么;生日卡上对老人、长辈写什么,对同学写什么,对朋友写什么;结婚卡上写什么。对此学生不仅学得快,而且立刻就运用到生活中去。
课下作文训练的成效在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水平方面成就尤为突出。学生经过训练,不再惧怕作文,尝到了写的兴趣,从三言两语的便条到夹叙夹议的千字记叙文都能写,这就为高级阶段的专业学习和作文训练奠定了基础。
二、通过批改作文及时发现问题,检查教学效果,评估学生语文水平,积累丰富的材料,进行语文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最初,我的批改重点放在词语运用和句式运用上,同时注意对错别字的纠正。在词语方面,在课文中出现的往往只是词语的静态意义,而在作文中就反映出学生对它们的动态意义理解方面的不足。例如下面的病句:
①在少林寺,我发觉了一个石碑。
②上星期,我们学生和老师一起去少林寺和洛阳。
③次日,这个穷人下地干活去了。
我批改了上述有关作文后及时辨析了“发现”与“发觉”的相同与不同,又讲解了“和”、“跟”、“同”、“与”的词性和用法,还结合短文说明“次日”改为“第二天”的理由。学生喜欢用刚从朋友那儿听到的或读书看电视学到的新词,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这样做,另一方面也要教会他们正确使用这些词语。例如,学生王华不知从哪儿学会一个“马马虎虎”,你问他:“这本书你看懂了吧?”他说:“马马虎虎。”再问他“食堂的饭好吃吗?”他还是说“马马虎虎。”写篇作文,他写道“我的语文学得马马虎虎。”我就举了很多例句,给他讲清在什么场合下可用这个词,在什么场合下不宜用这个词。他以后再也不到处用“马马虎虎”了。此外,在句式方面,我在批改中还发现一些只有在篇章中才会发现的问题。教学中讲到某一句式时,会不断反复练习该句式,但在作文中如果不断重复使用同一句式则会使文章单调呆板。因此,教师可通过批改作文,教会学生选择不同形式的同义句式,丰富学生的表达方式。
指导学生学会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批改作文更是一项令语文教师头痛的苦差,尤其是在农村中学,班大人多,任务更重。正因为如此,大多数评语是:空话、套话、打隔山炮,指导意义不大。致使作文课上学生如熊猫玩竹没啥可写;办公室里,教师是大汗淋漓,批改太累,而作文质量提高甚微。怎样走出这个怪圈,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又能把语文教师从繁重的批改工作中解放出来,又能提高作文质量,是中学语文教师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课题。
为此,2011年秋我先在自己的两个班进行学生自评作文试验。为了让学生能适应这种新方法,我先为每个学生详细认真评改一篇作文,加眉批,写了分数和针对性较强的评语,作为样板对学生作典型引路。一个学期后,这两个班的作文成绩明显高于其它班。
评改的形式也由自评发展为互评,又发展为两个班互评、男女交换、优差生互评。评改后签名,写评改后记,评改寄语。还有互评后借别人的作文本写作文等不同形式。实践证明,作文教学改革非但没有损害整体教学,相反还有促进。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学好其它功课的基础,也带动了其它学科的学习。
总之,这种作文训练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全方位的交际能力而探索的一种教学方式,当然,这仅仅是尝试,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虽小有成效,但仍需不断实践和探讨。让我们为探索作文教学方法,为探索语文教学改革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吧。
【关键词】教学改革 语文教学 作文训练 实践 尝试 思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学生虽是初中生,但写的作文中却常常错字连篇,用词不当的毛病也每篇必见,更不要说语意的表达,中心的体现了。显而易见,这些同学的作文根底没有奠基牢固。试想,没有牢固的作文根底训练谈什么正规的作文写作呢?于是,在教学之余,我进行了作文教學改革方面的尝试。
一、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适当布置课下短文写作,强化重点句式、重点词语的练习,循序渐进地学会汉语写作,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
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这种课下作文训练:
1、结合课本进行作文训练。根据课文内容和出现的语法点进行命题作文。如学习了茅盾的《白杨礼赞》,就让学生写“ 的礼赞”咏物作文,学习了方位词和《故乡》,便布置了《我的家》。最初是让学生完全依照课文仿写,一段时间以后,就开始改写、扩写、缩写、续写等多种形式的训练。如课本后练习中有阅读内容“去张新家玩”,就要求学生掌握人称的变化,直接引语的转换以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假如学生表现的好,我会采用另一种形式,让学生在课上根据课文内容讲一件事或一个故事,如学了《出师表》一文,我让学生在课上讲一个有关诸葛亮的故事,这时学生可能会结结巴巴,错误百出,但我边听边纠正。典型的错误可停下讲解后再继续让学生讲,然后让学生课后把该故事写成短文。文章写成之后错误就少多了,可稍修改后再让学生根据自己写的文稿讲。反复的说了写,写了说,学生就能生动而准确的写出和读出这个故事。这种训练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的同步提高:结合课文作文,使学生能及时复习课文,学会运用所学的词语和语法知识;结合生活作文,使学生留心在生活中学习汉语、运用汉语;结合口语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强化听说能力,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训练作文水平。
2、结合生活进行作文训练。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上街买东西,到朋友家做客,放假探亲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作文素材。但进行这样的作文有其容易的一面也有其困难的一面。因为都是亲身经历、体验,故而容易做到言之有物,真实生动;但是完全是自己的体验则无文可仿,必须是自己写出的文句,则不免有些语病。不过从文章中暴露出的学习中的难点和弊病也极为真实确切。学生对这类作文积极性最高,尽管篇幅不长,短者三五百字,长者千余字,但都很有情趣。
我还注意结合生活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如写留言、请假条、寻物启事、贺卡、信函等,这些作文训练常常还有有趣的文化风俗内容,如贺卡:贺年卡上写什么;生日卡上对老人、长辈写什么,对同学写什么,对朋友写什么;结婚卡上写什么。对此学生不仅学得快,而且立刻就运用到生活中去。
课下作文训练的成效在培养学生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水平方面成就尤为突出。学生经过训练,不再惧怕作文,尝到了写的兴趣,从三言两语的便条到夹叙夹议的千字记叙文都能写,这就为高级阶段的专业学习和作文训练奠定了基础。
二、通过批改作文及时发现问题,检查教学效果,评估学生语文水平,积累丰富的材料,进行语文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最初,我的批改重点放在词语运用和句式运用上,同时注意对错别字的纠正。在词语方面,在课文中出现的往往只是词语的静态意义,而在作文中就反映出学生对它们的动态意义理解方面的不足。例如下面的病句:
①在少林寺,我发觉了一个石碑。
②上星期,我们学生和老师一起去少林寺和洛阳。
③次日,这个穷人下地干活去了。
我批改了上述有关作文后及时辨析了“发现”与“发觉”的相同与不同,又讲解了“和”、“跟”、“同”、“与”的词性和用法,还结合短文说明“次日”改为“第二天”的理由。学生喜欢用刚从朋友那儿听到的或读书看电视学到的新词,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这样做,另一方面也要教会他们正确使用这些词语。例如,学生王华不知从哪儿学会一个“马马虎虎”,你问他:“这本书你看懂了吧?”他说:“马马虎虎。”再问他“食堂的饭好吃吗?”他还是说“马马虎虎。”写篇作文,他写道“我的语文学得马马虎虎。”我就举了很多例句,给他讲清在什么场合下可用这个词,在什么场合下不宜用这个词。他以后再也不到处用“马马虎虎”了。此外,在句式方面,我在批改中还发现一些只有在篇章中才会发现的问题。教学中讲到某一句式时,会不断反复练习该句式,但在作文中如果不断重复使用同一句式则会使文章单调呆板。因此,教师可通过批改作文,教会学生选择不同形式的同义句式,丰富学生的表达方式。
指导学生学会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批改作文更是一项令语文教师头痛的苦差,尤其是在农村中学,班大人多,任务更重。正因为如此,大多数评语是:空话、套话、打隔山炮,指导意义不大。致使作文课上学生如熊猫玩竹没啥可写;办公室里,教师是大汗淋漓,批改太累,而作文质量提高甚微。怎样走出这个怪圈,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又能把语文教师从繁重的批改工作中解放出来,又能提高作文质量,是中学语文教师长期以来不断探索的课题。
为此,2011年秋我先在自己的两个班进行学生自评作文试验。为了让学生能适应这种新方法,我先为每个学生详细认真评改一篇作文,加眉批,写了分数和针对性较强的评语,作为样板对学生作典型引路。一个学期后,这两个班的作文成绩明显高于其它班。
评改的形式也由自评发展为互评,又发展为两个班互评、男女交换、优差生互评。评改后签名,写评改后记,评改寄语。还有互评后借别人的作文本写作文等不同形式。实践证明,作文教学改革非但没有损害整体教学,相反还有促进。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学好其它功课的基础,也带动了其它学科的学习。
总之,这种作文训练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全方位的交际能力而探索的一种教学方式,当然,这仅仅是尝试,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虽小有成效,但仍需不断实践和探讨。让我们为探索作文教学方法,为探索语文教学改革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