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特性视域下汉语文化负载词语英译探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root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本文将以翻译特性为视角,分别从翻译的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和历史性为出发点,对汉语文化负载词语的英译进行探析。
  关键词:文化负载;翻译特性;英汉翻译
  作者简介:尹希欢(1995.5-),女,汉族,大连普兰店人,硕士学位,辽宁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4--02
  一、汉语文化负载词语英译
  1.1 社会性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翻译活动始终是人类各民族、各文化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但是以翻译为媒介所进行的交流往往带有社会与文化的痕迹,也就是说翻译活动是受其所处地域的社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的。因而,翻译具有社会性,这种社会性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文艺复兴“the Renaissance”, 启蒙运动 “the Enlightenment”, 辛亥革命 “the 1911 Revolution against Qing Dynasty” 等等。
  1.2 文化性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不断创造、不断积累的结果。翻译与民族的发展共同存在,与文化的互动共同存在。一部翻译史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史书。如,英文的信件一般开门见山:I am writing to you to let you know that...但汉语信函常常有很多客套话,到信末才委婉地说道:有一件小事相求,不知道您能不能……这种表达的差异就是文化的因素造成的,
  1.3 符号转换性
  翻译具有符号转换性,并非是单纯地进行源语言与目的语之间的转换,也需要同时与环境和文化背景相结合。如,fish in the troubled waters 在汉语中的对应表达就是“浑水摸鱼”;同样的还有Great oaks from little acorns grow 在中文中对应的翻译就应当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其体现的就是翻译的符号转换性。
  1.4 创造性
  翻译的创造性是通过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出来的。翻译不仅仅是把一个瓶子里的水简单的倒到另一个瓶子里的过程,而是在这个过程中,译者要通过自己对文本的消化和理解,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如,Pebble-clear streams trellis the mountains 在译者的笔下就变成了“丛山环抱,溪水清澈见底,卵石历历在目”。原本平淡的几个英文单词经过译者的再创造,变得优美动人,读起来仿佛让人身临其境,能体会到自然的静谧宜人。
  1.5 历史性
  受历史和时代的限制,不同译者对同一文本的翻译自然是不同的。夏济安先生和徐翰林先生分别翻译了欧文的《西敏寺》,二者的译文大相径庭。原文:On one of those sober and rather melancholy days in the latter part of autumn,when the shadows of morning and evening almost mingle together夏译: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郁,造成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连接在一起,不可分别。徐译:正直深秋时节,这种天气让人感觉庄重而压抑,早晨的阴影几乎和傍晚的相互连接,给这岁末的幽情更加笼罩了一层灰蒙蒙的色彩。夏译句式整齐,是偏向于古诗词的翻译方向,而徐的译文则是更偏向于现代诗,二者所具有的历史性非常迥异,因此呈现出来的译文也大有不同。
  二、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的意义再生
  2.1 去字梏
  去字梏的意思就是摆脱字的牢笼桎梏。文本的涵义不是每个词语意义的简单相加。所以要想让翻译得到再生,并从原文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我们要在透彻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每个单词的意义,细心揣摩作者的意图,针对这个过程而言,全面把握上下文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如,get into a wax,get into 是进入的意思,wax是蜡,进入蜡的里面,在这里是翻译不同的。仔细考虑get into wax 并考虑文本提供的语境,会发现此处是使人生气的意思。This is just a small token of my appreciation. 这里的small token 是小礼物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意思,而这里的小意思,我们并不能翻译成a little meaning。
  2.2 重组句
  除了去字梏,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必然会涉及到在对原文的句子进行重新组合。精读熟读原文,把原文的意义、神韵全部把握住了,再根据不同的语言规律,破除语言的束缚重新组句。如,当我们观看体操运动员惊心动魄的表演时,最鼓舞我们的莫过于凯利的最后一跳,因为这一跳使得美国女孩们登上了冠军的领奖台。翻译成Nothing inspired us more as we watched the breathtaking performance of the gymnasts than the final jump of Kelly that put the American girls on the champion’s stand .这句话在翻译的时候,对句式进行了重新调整,如果按照原文的翻译,不仅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而且听起来并不通顺。
  2.3 建空间
  所谓的建空间,就是在我们刚才提到的去字梏、重组句的基础上,为目的语读者建立一个新的文本,同时在阅读这个新的文本时,使得原文的阅读和想象空间尽可能保持不变。下面我们来举几个例子。如,She can hardly be rated as a bright student. 无论如何,她算不上一位思维敏捷的学生。Keep Upright! 请勿倒置!My overcoat would not wear out. 我的大衣十分耐穿。If that isn’t what I want. 我所要的就是这个啊。
  三、结论
  本文通过从翻译的五个特性: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化性、创造性和历史性入手,采用举例证明的方法来探讨文化词语的英译。通过本文的探析,日后我们在进行翻译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上几方面的影响,使翻译真正发挥其跨文化交际的桥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翻译:“美化之艺术”——新旧世纪交谈录》。许渊冲、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许钧等著,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46-59页。
  [2]《翻译研究:从文本理论到权力话语》,吕俊,《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109页。
  [3]《文化与传播译丛总序》,周宪、许钧,商务印书馆,2000年。
  [4]《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廖七一编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64页。
  [5]《翻译经纬》,张泽乾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59页。
其他文献
摘 要:2014年上映的《孕城》给长期低迷的湖北电影带来了一点不一样的色彩。本文将从结构主义学史学的角度,分别采用茨维坦·托多洛夫的叙事理论和A·J·格雷马斯在叙事学的符号学的方法对电影文本进行分析。  关键词:《孕城》;结构主义;符号矩阵  作者简介:肖梓泉(1993.9-),男,土家族,湖北省宜昌市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
摘 要: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了“悲剧”理论,并对其作了详细的阐释。他将悲剧看成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形式,而在他那个时代有着以及之后的时代都将悲剧作为一种文学典范来创造。文艺复兴时期大剧作家莎士比亚著有四大悲剧,而其中的《哈姆雷特》则是悲剧之最。在《哈姆雷特》中体现了大量亚里士多德悲剧观,如由“好人”来作为悲剧主人公、人物的犯错误以及“净化说”,都深刻地体现着悲剧理念。  关键词:亚里
摘 要:本文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探讨英语言语幽默产生的原因。人类是模因机器,对某些事物抱有期望,但模因变异能使期望化为乌有,从而导致不和谐。默认语境与新语境之间的不协调会产生言语幽默。最大的变体是模因基因。模因基因有两种类型:同一信息以相同的形式传递,相同的信息以各种形式传递。  关键词:语言模因;模因基因;言语幽默  作者简介:刘云鹏(1995-),女,汉族,黑龙江省海伦人,哈尔滨师范大学外国语言
摘 要:街巷名称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展示着一个城市的山水,记录着其发展演变历史,反映着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指向标。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而玄武区则是南京重要的历史人文标志区,境内人文荟萃,古迹众多,这些特征尤其在街巷名称中反映出来。玄武区内的街巷名称,在语音和构词上存在多样性,其得名理据、缘由具有探讨价值。基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折射出其中所特有的语言文化信息,从而为
提 要:《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字书,其灵活规范的释义方式对后代字书及辞书的编撰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将结合训诂学有关理论,以《说文解字·心部》字为研究对象,对其释义方式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说文解字》;“心”部;释义方式  作者简介:凌芝(1994-),女,汉族,安徽省蚌埠市人,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
摘 要:本文以2016年Billboard(美国音乐公告牌)的流行冠军单曲歌词为例,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句法象似性理论中的语音象似性和顺序象似性进行语料分析。本文先对句法象似性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简要介绍,然后结合象似性中的语音象似性和顺序象似性对歌词进行分析论证。  关键词:语音象似性;句法象似性;顺序象似性;英语流行歌曲  作者简介:潘叶蕾(1992-),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西华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
摘 要:当今世界正在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日益加强,这使得跨文化研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通过中法之间批评语,恭维语和致谢语的比较研究,分析双方言语行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从文化因素角度分析导致差异的原因。有利于消除中法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让中法两国人民更好地了解异国文化及双方言语行为的习惯和特点,进而帮助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顺利交往,和谐共处,避免不必要的误会,进一步促进两
摘 要:沟通在这个交际型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委婉语作为一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对于有效的沟通能够起到润滑作用,委婉语通常是把原来显得强硬的、难以启齿的话语转换成不明说的、能够使人感到愉快的含糊说法,更容易让人接受从而起到更好的交际效果,目前委婉语使用范围逐渐扩宽且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是以 Verschueren 的语言顺应论为理论基础,浅析在具体语境中委婉语是如何对交际双方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