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绮梦相思树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5653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思树的花盛开于暮春时节,像是专为挽留春天的尾巴而举行的鲜花盛典,然后在空中划上一道时光的弧线,缓缓滑翔,直至夏的来临。
  一
  在诏安悬钟古城的果老山上,是长满相思树的地方。
  那是阳光薄金,春风微凉之际,踟蹰于相思树间,一阵馨香轻轻飘送入怀里的刹那间,风卷残云般掏空了思绪。
  看似与浪漫无关的相思树,在乡间谱写着最为经典的生命秘笈。《文选?左思〈吴都赋〉》:“楠榴之木,相思之树。”刘逵注:“相思,大树也。材理坚,斜(邪)斫之则文可做器。其实如珊瑚,历年不变,东冶有之。”
  它生于南国,生长快得有点傻大个,枝干不大树冠却繁茂如小山。在热滚滚的阳光下苍翠依然,仿佛专为抵抗太阳而存在。在贫瘠的土地,也能疯长,在山林、在原野、在溪边、在海滨、在人迹罕至的悬崖边上在山间只要有一棵树,就有了一片相思树林的母本,落地的相思子会破土而出,浸润在时光中蔓延成一片树林。狂风骤雨顶多把它的头扭一扭,却奈何不了它的坚韧与顽强。
  在闽南,我的故乡,曾经随处可遇见相思树,撇开相思树的烂漫花季,只识得它的实惠,记住它的奉献。在纯农耕时代,时常看见乡间池塘的岸边,偶尔有几株相思树迎风而立,牧童偷懒把牛绳绕在树上,然后自个儿爬到树上掏鸟窝,或者双手紧紧抓着树干荡秋千,然后砰的一声溜到池塘里,在水里嬉闹一会儿,这才浑身湿漉漉地上了岸,扯着牛绳子继续到山间放牛去了。而今,遗憾的是通常脚力所及,车马所致、目之所见,满眼的是速生桉抢眼的狂傲之姿。为什么有漫山遍野的速生桉,偏偏就不是相思树呢?我常常这样叹惋。
  这实在是平凡又可贵的树。走近它,感知它的淡淡花香,仔细凝视它的花姿,细碎的花瓣渺小又谦卑,好在整棵树,却不卑不亢地生出一树繁花来,谁的花有它们惹眼与风情?那是一棵金黄为主色调扎染成的花树,小小的绿叶谦逊衬托着花蕊,成片花海荡漾的金色波浪,覆盖了视觉的方向,风过处,柔韧的树枝扭着、飘着,花雨阵阵……
  这样的坚强、这样的芳香,偏偏越来越少在视野间招摇。
  好像它的名字,浪漫而诗意,会招蜂引蝶招惹无尽的麻烦似的。
  二
  长在风景秀丽的梅岭果老山上的相思树,一下子成了我心中的宠儿,无比眷念的树。它和海风、海浪、蓝天、松树、摩崖石刻、关帝庙、悬钟古城成了组合音响,或者山水画长卷。
  绕过关帝庙,拾级而上果老山。山并不高,临海,海拔几百米而已,相思树长长的叶子在微风中优雅地舞蹈,空气中的味道经过叶子的过滤与风的飘送,夹杂着花的清香与树体的气息沁入心脾。山上的树和山上的摩崖石刻相依相随,日夜相依、四季相伴、荣辱与共、风情万端。大小不一的摩崖石刻掩映在花与树之间,松树、相思树相依相随,长满山坡。模糊了字迹的摩崖石刻依稀可见其气势磅礴的意蕴,小心地拨开葳蕤的杂树枝,以手指摸着笔画,慢慢猜度诗的内容。山上怪石嵯峨,八峰环拱,有“青莲耸秀”“山城出色”“水绕悬城”“海国开文”等明代卫戌城堡和抗倭将士题镌的碑刻三十七方。时光慢慢流淌,手表的滴答声几乎停滞,独有相思树的花姿在那里招摇。
  松树苍劲翠绿,相思树柔中有刚,随风摇曳。僵硬与柔软胶合在一起,已经分不清彼此。相思树上凝聚的香味儿,自然的馨香与史迹的糅合,一点一滴能成为一幅画里的墨宝。
  高高的亭子间,周围满是相思树,时时有小黄花纷飞而来。在这里,可以静坐、下棋、玩扑克、闲聊、谈心、听曲、说古道今、家长里短,长待着不厌倦,可以独处,可以结伴而聚。浪漫的思绪油然而生,怅惘之情骤然而至。如梦的情形是这样,在山间小道上,两个年轻人手牵着手奔跑着、欢笑着……头上顶着恣意横生的树桠子,头上沾着朵朵相思花,没有大声喧哗,只听风声鸟语,山间的一切都满着、横溢着一股气息,久久不能散去。
  抵达山顶,极目远眺。花的力量,是一种收敛自如的光芒。满山的相思花在这暮春时节简直载歌载舞,它们不必盛妆,就在空中野餐、餐风饮露,在旷野中高歌,在摇摇晃晃的醉态中嬉闹。
  它们何其潇洒,但在人看来,并不解其意,更不会体会它们的喜怒哀乐。村野顽童,随意攀上树的枝桠间,双手摇着枝桠,片刻间,繁花落英缤纷,站在树底下的顽童则装着怪脸,让落花把自己点缀成大花脸,树上的顽童则随手採下几小撮花,然后扔给大家。好在相思树性情温和、柔韧婀娜,可雕塑性极强,任凭孩童顽劣。在摄影家镜头下,相思花与果老山上的摩崖石刻交相辉映,以蓝天衬底,一幅蓝天白云下树石相依的美图便出浴了,比电脑PS的图像更为精妙。
  无论山中曲折的小径,还是相思树下的黄土地,这里,总像专为闲人设置的休闲去处。走在山崖间,恍惚觉得自己是山上的一块石头,与某棵相思树,还有散漫开来的野花一道痴痴地等待人们的足音。在这里,倚在相思树下,可以望海、听涛、具有未凿的天真、古朴、深邃、沉郁,具有苍凉的古意。
  三
  在任何时候,最不辜负自然恩赐的莫过于“文人墨客”,特能感受自然的滴水之恩。平凡的东西需要不平凡的眼睛来发现它,相思树在文人墨客眼里更像一世缘,几生情,它的一片叶子、一朵小花、一树纷繁、满山芬芳。当它升格为文化意义时,那就是一树黄花一树金,花谢花飞满地锦了。
  对于相思树,历来入诗入文者不少, 出自近代诗人梁启超的《台湾竹枝词》印象深刻。
  相思树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手握柴刀入柴山,柴心未断做柴攀。
  郎自薄情出手易,柴枝离树何时还?
  相思树底说相思,自古如是。风中的相思树,无奈西风渐紧花纷飞,恰似点点离人泪。繁花落尽,修一颗云水禅心。绵延千年的情怀却在当下变得脆弱与无奈。
  相思树下,又有多少新人类愿意“ 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 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以“快”字当头的心情,用最飞速的便捷放纵发酵最原始的情感,留下一树惆怅。
  即将回返,无语痴立,一种无形的不舍悲凉的滋味在胸臆间上下摇晃,地上柔柔的杂草分不清彼此。阵阵海风飘送相思树花儿的香味儿,有点儿醉醺醺的,不仅有点痴狂,不是武陵人,何似武陵人?山岚照人,风声如涛,每一个心底的角落,都在向着这一片土地下跪,聚拢的是一份岁月磨损不了的情怀,以便在困厄之中汲取力量。
其他文献
在戏曲舞台上,我们常可看到一些角色脸上用红、白、黑、黄、蓝等色彩勾绘一些象征性的图案,既增强人物感染力和戏剧效果,又平添了难以言尽的舞台美,这就是享誉中外的戏曲脸谱。  百态千姿的戏曲脸谱,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别具风格的造型艺术。脸谱孕育于上古图腾,发源于春秋时代的傩祭。傩祭是一种驱鬼的宗教乐舞,舞者戴的是“黄金四目”的假面具,这种面具后来演变成脸谱。相传1400多年前,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兰陵王长恭勇武
期刊
骄阳下,汽车在大山腹地还算平坦的山道上行驶,沿途满目葱茏,庄稼、果树、翠竹青青,如一片片、一团团浓绿的雾,在烈日下张扬着慰人的清凉。不知绕过了多少个山路“十八弯”,采访车停在一片开阔的山间平地,南山宫——以阅尽数百年风霜的从容姿态,亲切地迎接我们的到来……  尚未步入其中,南山宫的端庄华美,已美丽得使我意外。  这是一座宫殿式古建筑,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屋脊饰有二龙戏珠,两檐间斗拱密集、相互勾连
期刊
旧上海的传奇里,有一个雅致女子名叫张爱玲,在一个如同老式旧棉靴一样温暖而又滞旧的洋房里,长相清丽的张爱玲说——与其做一个平庸的人,过一辈子清闲生活,终其身,默默无闻,不如做一个特别的人。随后她去香港念书,经历了后来促使她写出《倾城之恋》的香港战乱。而1942年的上海文坛,终于宿命般地等到了这个女子从沦陷后的香港归来,她脱俗的聪明和才华只属于上海。  从此,她的生命如一袭华美的袍,一夜之间横空出世,
期刊
所有的言情小说都在写这两个字,当然不仅仅是言情小说,名著也多如此。记得最早接触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是儿时去翻了母亲的书架,书架上两卷本的厚厚的大书吸引了我的好奇心。那时没有兴趣读这么厚的小说,但卷首两句话,让我记了一辈子: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为什么呢?大概这就是所有的人都曾有过的疑问。其实,所有言情故事开始都是一个模式——“真幸福呀!”只是当妻子或丈夫开始不满意
期刊
一  葱绿中流泻着大片苍翠的诏安渐山,双峰齐耸,白云缭绕。东南临浩瀚大海,西北连巍峨乌山。海湾里咸淡的海风徐徐吹来,给登临山峦的我们带来凉爽。走进被称之为“七贤庵”的古色古香建筑,却发现原来是座祠堂。抬头仰望,我看见的是由先人题写的“石榴祠”字样,史籍称这里为“七贤庵”。至于“石榴祠”名称的来历,乃是因为这座渐山千年以来都种植着满山遍野的石榴树,红彤彤的石榴花将绵延数里的渐山装点得绚烂娇艳,故名之
期刊
岁月是一把刀,刀刀催人老,所以,当你日渐年老的时候,你就会明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人生最大的本钱。接下来的人生,你想的最多的是,你还可以活多久。  当你日渐年老的时候,所有的工作要学会慢慢放下,年老的时候,就该退休养老。这个时候,还能活多久,是横亘在每个人面前的一个不可逾越的紧迫课题,不容逃避,所以我们都要学会思索。  当你还年轻,身体还没衰老的时候,几乎少有人谈论还能活多久的话题。他们在一起
期刊
一  自明朝中期设立县治,时光又匆匆向前,流到了483年后的某一天。忽如一夜春风来,福建南部边城诏安县满城欢欣,它守到了一个扬眉吐气的日子。在这块长年寂寞的土地里,有一个沉睡的精灵被唤醒了。  事情的出现绕不开一个人,福建省司法警察训练总队队长、党委书记陈万发。2012年5月,他受福建省委组织部选派,到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诏安挂职,任县委常委。  异地挂职这种培养锻炼干部的方式,客观上起到激发当
期刊
对于中国古代文人来说,入世或出世,是他们人生道路上必然要面临的选择。入世者,为求济世报国,为图光耀门楣,这是多数知识分子十年寒窗、苦读诗书的人生目标。而一旦遭遇仕途坎坷、政治黑暗,他们有的便转而走向山林,选择隐居,借寄情山水来消解内心的苦闷。  天性爱自然者,淡泊名利、清静无为,用深居简出来修身养性。此类人选择隐居,可以在自由逍遥中领悟人生、洞察天道。庄子曾经做过漆园小吏,此后便一直奉行隐居不仕的
期刊
漳州,自唐垂拱二年(686)建郡以来,有无数的先贤圣哲为之呕心沥血创业发展,使之繁荣;为之辛勤耕耘教化育人,使之文明。然而在这13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漳州有幸与朱熹、王阳明这两位儒圣结缘,成为全国一个少有的二圣过化之地,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当之无愧,实至名归。  紫阳过化兴文风  宋绍熙元年(1190),朱熹(1130-1200)由朝散郎直宝文阁学士调任知漳州,并于四月二十四日正式典牧
期刊
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曾有大济苍生的宏愿。29岁时初涉仕途,出任江州祭酒,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40岁那年,因“耕植不足以自给”,“生生所资,未见其术”,生计所迫,而“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又求为彭泽令,这是他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出仕。当然,他的几度出仕并不真是为了求得一点酒钱(那不过是陶公调侃和自嘲罢了),而是为了实现自己匡时济世的抱负。可是,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民族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