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女孩创富,养龙虾做农民很快乐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l8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5后苏州女孩夏晨,旅欧四年,回国后奋斗三年成为高管,却突然跑到盱眙乡下成了一个种地的农民,又为了一个吃货最纯粹的心,成了拥有8000亩小龙虾塘的塘主。在盱眙吃着最鮮的小龙虾,过着最惬意的生活,每年销售千万,夏晨完美诠释了“农民”其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职业。
  海归高管辞职当农民
  夏晨,85后,正宗被江南水鄉浸润的苏州姑娘,从小到大,都在父母安排好的轨道里有序生活。高考填志愿时,看到不少同学都填了外省的大学,夏晨不理解,得到的回答却是:你不想趁着大学四年好好释放一回?夏晨愕然,想想也是这个道理,不过她更“野”,直接报了瑞士的大学。
  大学期间,夏晨一边读书,一边打工赚钱,然后拿着攒下的钱利用假期出去玩儿,瑞士四年,夏晨几乎跑遍了整个东西欧。路上的景色很美,但让夏晨印象最深的却是瑞士的农民,她喜欢他们身上自然散发出来的幸福感,农民这份职业,在他们来说甚至有着小小的骄傲,这在国内的大部分农民身上是体味不到的。
  2011年夏天,夏晨大学毕业回到了家乡,进入苏州一家涉外五星级连锁酒店担任市场销售。用了三年的时间,夏晨从销售做到高级主管,不出意外几年后就能成为CEO。人生巅峰不过如此,但夏晨却觉得迷茫,每天西装不脱身,电话不离手,睁开眼想到的只有绩效考核,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让夏晨感觉自己鲜活的生命正在被城市的大口一点点吞噬。
  即便迷茫,夏晨却找不到宣泄的出口,这让她失落,特别是到了每年的旅游黄金周,忙得人仰马翻时,夏晨的失落就尤为明显,这让她无比想念在瑞士读书到处乱跑的日子。为了排解这种不良情绪,一有机会,夏晨就约上三五好友自驾。
  2013年9月,夏晨跟几个朋友从苏州自驾到盱眙,三百多公里的路程,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吃小龙虾。九月的天气,夏热渐隐,秋凉未到,他们开车经过一片很大的湖面,接近湖边的地方,有很多白鹭,微风吹过,水牛趴在湖边安静慵懒,这让夏晨觉得连田里的空气都是甜的。这样的景象,让夏晨一下想起了在瑞士的日子:安逸宁静,风吹着,鸟飞着。
  那次旅行结束回到苏州,盱眙便成了夏晨的执念,在脑子里生了根。但工作不得不继续,只是有了盱眙扎下的印象,夏晨越来越觉得疲于奔命成为生活不见血泪的悲伤,她似乎听到了内心的召唤:回到农村去,做快乐的农夫。
  堂堂海归,去盱眙做农夫?一有这个念头,夏晨先给自己提了醒,留学四年,就为了去农村吗?夏晨反复问自己,但她知道,这根本是个伪命题,因为自己内心其实早就有了答案。
  有了决定,夏晨马上开始筹划,说服周围的家人朋友一起开始这个农业筑梦计划。几年的职业生涯锻炼了夏晨的判断力和行动力,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动农业发展,她觉得未来的政策也一定会不断向农业方向倾斜,这让夏晨下定了决心。
  2014年初,夏晨打包行李到了盱眙,租了民房,这引得村里的孩子撒着欢儿的来夏晨这里扎堆儿,看这群穿着洋气的哥哥姐姐们笨拙地收拾屋子,大叔大妈们看着这群“城里的孩子”相互对视一眼,然后笑笑,心想不过是闹着玩儿罢了。
  夏晨却不想闹着玩儿,她要做一个规模化的国家级园区,因为她知道,农业只有做规模化、集约化才有出路。
  小龙虾吃货变塘主
  初到乡下,夏晨拿着手机到处拍,看什么都好奇,连野荠菜都没见过的这帮年轻人,更是把麦苗儿当成了韭菜,看着夏晨带着一帮人“扑棱”一阵子,仍然没有要走的意思,便有朋友打电话问夏晨:“放着好好地工作不要,跑到乡下去种菜,你是不是疯了?”还有摆明了看笑话:“海归不挺好?硬要两脚往田里插?”
  取笑、不理解,对夏晨来说当然不是问题,冷嘲热讽中,夏晨承包的1000亩农场搞起来了,菜也种起来了。这个爱笑的姑娘,经常像个地主似的围着自己的菜场遛弯儿,看见有村子里的长辈走过来,她会拉着人家攀谈:你看我种的玉米、菜心、番茄熟了,抽空摘几个给您送去?我又做了自动灌溉系统,您要不要参观下?要不我也给您改装一下吧?……爱搭讪的夏晨,一下成了农村大叔大妈们最喜欢的姑娘。
  自从亲手建造起了农庄,夏晨的生活里便没有了小情调和叹气,而是全被田野和绿色霸占了,时间久了,城里的朋友们也就慢慢接受了这个女海归跑去当了一个快乐小农民的事实。
  快乐的农民夏晨,一下成了朋友圈的红人,开始有人专程跑来看她,为了尽地主之谊,每次朋友来,夏晨除了带着他们逛菜园摘菜,少不了的行程就是带着他们去吃盱眙的明星特产——小龙虾。
  盱眙小龙虾壳薄、肉嫩、个大,夏晨曾经带着一个北京来的闺蜜,两人在饭店点了满满两盆,抓着微烫的小龙虾,掀开薄薄的红虾壳,剥出晶莹洁白的虾肉,吮吸出金色的虾黄,和鲜美热辣的汤汁一同送进嘴里,还有什么比吃着小龙虾喝着啤酒更痛快地事情呢?
  从2014年到2016年,三年的时间,来看望夏晨的朋友天南海北都有,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却一直夸赞着盱眙的龙虾品质超级棒,几年下来,夏晨不知道自己和朋友们到底吃掉了多少只小龙虾。但就是在这个吃的过程中,兼具农民和吃货特质的夏晨又冒出了一个想法:与其出去买着吃,为什么不自己动手养呢?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夏晨就觉得兴奋,骨子里遏制不住的冲动鼓舞着夏晨,她马上开始对盱眙的小龙虾养殖现状和市场做起了调查。
  两个多月的时间,夏晨跑遍了盱眙,这一调查,夏晨才发现盱眙小龙虾的数量根本没有那么多,开龙虾馆的多,养殖的少,规模化养殖更是少之又少,当地很多餐馆打着盱眙龙虾的旗号,却是其他产地冒充的。夏晨有了主意:盱眙的龙虾养殖业还有持续发展的巨大空间。而且在盱眙做小龙虾养殖在先天资源上就占了优势,除了水质条件优渥,还因为这里属于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日照总量两千二百多小时,而且当地向来以农业发展为主,没有工业污染,所以土壤条件也非常优秀。
  2016年3月2日,经过充足的准备后,夏晨召集伙伴们开会,她拿着调查数据说:“盱眙当地的假冒小龙虾都这么多,那么外地会是什么情况呢?”伙伴们异口同声:“假的多!”夏晨继续鼓气:“所以,真正优质的盱眙龙虾一定会供不应求!而且品牌价值已经从2015年的60多亿飙升到了今年的166亿。”小伙伴们惊讶地闭不上嘴,最后在夏晨一句“盱眙小龙虾的影响力必定会不断扩大”中,一群年轻人达成了新的约定:小龙虾养殖干起来!   协议达成后,夏晨才觉得从农场主到塘主的身份转换,原来只是一个想法的距离。
  成功不仅是创富千万
  吃掉四万多只小龙虾,这是一个吃货最纯粹的表现,用一个吃货的心,去做一项跟美食有关的事业,夏晨觉得这事儿一定能成。
  摇身一变成为养殖场的塘主后,夏晨开始为养殖场选址。丈量了盱眙的几万亩土地后,夏晨最终把园区选在了盱眙的“母亲湖”龙泉湖边上,这里是盱眙城区饮用水取水口,国际二级水质。作为酒店管理出身的夏晨,对放进嘴巴的食物一向都是挑剔的,她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养出品质最好的小龙虾。
  2016年6月份,夏晨签下了8000多亩的土地,然后一边带着工人们挖了400多亩池塘,一边学习小龙虾养殖技术。夏晨这个女海归回乡发展养殖业的事迹很快传到当地政府耳中,有关部门马上为夏晨提供了许多技术方面的支持。为了确保生态安全,夏晨还采用了生态养殖的方式稻田养虾,在稻田周围开挖回字形的沟渠,达到“稻虾共作,生态永续”的目的。
  养殖场建起来后,夏晨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基地巡查,观察小龙虾的生长情况。每天晚上,也是夏晨最辛苦的时候,因为晚上是龙虾活动最频繁的时间段,等到八九点钟的时候,她就打着手电筒绕着虾池慢慢地走上一圈,把纠缠在一起的小龙虾分开,确保它们都有独立生长的空间,然后把遇到的疑惑问题记下来,找专家们寻找答案。
  因为崇尚自然养殖,在小龙虾的喂养上夏晨也不敢马虎,把水草作为主要饵料来源,等龙虾长到8钱以上,她才会通知工人开捕,这时候捞上来的小龙虾肚皮白、鳃白、馅白,这“三白”正是水质干净和自然养殖的证明。
  考虑到自己毕竟是半道出家,夏晨还主动和盱眙的龙虾协会合作,在技术服务、渠道资源方面寻求全方位的支持,为基地建设保驾护航。目前,夏晨的小龙虾基地每亩的年产量预计在400斤左右,到2017年夏天,就会有四十万斤又大个又美味的正宗盱眙小龙虾上市,按照往年的市场平均价26元每斤,四十万斤的小龙虾,将是千万元的进账,这个数字一下让夏晨和伙伴们沸腾了。
  为了让自己的小龙虾在鱼龙混杂的盱眙站稳市场,夏晨注册了自己的专属品牌:农本尚品。虽然品牌的发展已经可以预见,但只凭借个人的力量很难保证迅速让“农本尚品”脱颖而出。再三考虑后,夏晨想到了众筹,她期待更多有识之士的加入,一起打造一片最具规模效益的、最正宗的盱眙小龍虾基地,做吃货界的干净品质虾。
  2017年3月25日,夏晨的眾筹开始,399元既可以成为2平米小龙虾塘主,获得三年收益权,并拥有专属塘主证;两万元就可以成为盱眙小龙虾的代理人获得优先代理权;五万元则可以成为共建人,坐拥5亩小龙虾,每年出产的小龙虾由夏晨代为销售,扣除销售、管理等费用后,约1500——2200斤的收益全部汇入共建人账户。巨大的市场需求面前,夏晨的小龙虾养殖前景光明,她的众筹刚发出不到两个小时,便被敏锐的投资人一秒而空。
  因为爱吃,夏晨亲手摘掉了自己海归的帽子,跑去盱眙当了个种地养虾的农民。她记得小时候总被大人们教育:“不好好读书,长大以后就只能去当农民。”然而等她长大了,跟别人介绍自己是农民的时候,对方眼睛里还是有些错愕和不相信,但是现在,夏晨就想做好农民这份工作,从自己这个不大的项目开始,慢慢改变大多数人对农民的误解,一个坐拥8000亩养殖场的塘主,年销售过千万,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职业。
  吃最鲜的小龙虾,过最热烈的生活,夏晨觉得“农民”这个身份真是太牛了! 编辑/贺长虹
其他文献
金达莱是个漂亮柔弱的韩国女孩,虽然从小到大追求者不断,但她一直没谈过一场完整的爱情。不是她不想,而是不敢。  原来,金达莱有严重的慢性哮喘,每年的冬春季节,她的肺里似乎都塞进一台鼓风机,呼啦啦扯着,声音惊悚诡异。每当病情发作,漂亮的小脸蛋就扭曲成一团灰黑的抹布,令人不敢直视。她看遍了首尔的呼吸科专家,但病情一直不能彻底控制。这样的慢性病不是所有男人都能接受的,害怕受伤的金达莱因此始终紧闭心房。  
期刊
17世纪到20世纪中期时,一些欧洲探险家为宫廷贵族寻找珍稀植物,这些人不仅敢于冒险、体力过人,最重要的是非常热爱植物。  如今,在日本也有这样一个人,他攀岩走壁,潜入孤岛,被野熊追赶,被群蚁袭击,上演着类似贝尔·格里尔斯挑战荒野的大戏。他就是是西畠清顺,日本最会玩的“农夫”。  一次旅游,改变人生  1980年,西畠清顺出生于日本,他的家族从1868年起就世代经营花艺商铺“花宇”,作为第五代掌门人
期刊
杨洋17岁就以《新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一角,横空出世,不料此后四五年,这位美少年却陷入人生低谷,此后他因“歪打正着”出演《左耳》及《盗墓笔记》命运出现转折。这两年更是不断突破,一路飙红不停歇。2017年2月19日,他的蜡像入驻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近期,他和刘亦菲领衔主演的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已杀青,将于今年暑期与观众见面。  “军艺”里的坚强少年  杨洋1991年出生在上海一个艺术之家,从小就开
期刊
在全球犯罪率持续走高、各国狠抓“平安”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的时候,从荷兰却突然传来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奇葩消息:因国内罪犯不断减少,导致大量监狱空置,难以为继,不得不靠对其他国家出租牢房以维持经营。  众所周知,荷兰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大麻合法、性服务公开,允许同性婚姻……这样的国家真的会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治安状况吗?他们有着怎样的妙招去遏制犯罪呢?本刊记者采访了山东青州铭园花卉公司的技术员秦怀远,
期刊
今年40岁的江苏女白领陈亦可有个14岁的女儿。因为职业缘故,她经常出差,女儿一直是由父母照顾。  在女儿11岁那年,陈亦可和丈夫选择离婚,并要走了女儿的抚养权。为了给女儿更好的生活,陈亦可工作更忙了,只有周末才能陪女儿。女儿曾经半开玩笑地说她是个“周末妈妈”,这让陈亦可深感愧疚。但幸运的是,她的女儿并没有因此受到负面影响,而是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健康茁壮地成长,这跟陈亦可的快乐教育密不可分——  
期刊
在眼下火爆的收藏市场中,那些承载过悠久历史的古钱币因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成为艺术品交易中最热门的一个类别,不仅各大拍卖会为其设立了钱币专场,民间交流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一些珍品的价格更是屡创新高。  可是,古币收藏水深路险,倘若其中一旦夹杂阴毒的使奸耍坏,更会让投下巨资的藏友面临难以躲避的凶险……  “跳楼”得救遇挚友  大清早,罗传友就遇到了撬行的愣头青。  罗传友家住云南瑞丽一个小县城,前几
期刊
在德国柏林的蒂尔加藤公园,每天早上的水池边,都热闹非凡,鸟儿梳理着羽毛,群鹅引颈高歌,然后下水、嬉戏、闲逛……唯独有一只灰白相间的鹅,孤单地站在路边,目光一直望向一个方向。  “呆头鹅”一直傻傻地站着,连位置都没挪动一下,到了大约早上八九点钟的时候,一个骑着摩托车的男人来到了公园,隔着还有很远的距离,“呆头鹅”便激动地大叫,扑棱着翅膀飞奔过去……  從摩托车上下来的男人,叫埃尔勒,是一名退休的销售
期刊
据统计,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形形色色的奇葩“择聘”条件常令求职者无所适从。  2017年4月5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人民法院判决了一起“醉酒致死”案。为了得到心仪的工作,21岁女孩陆瑶独自赴约,去接受求职单位老板牟先力的酒量考验。在明知对方不能喝酒的情况下,一天之内,牟先力让陆瑶喝了8两白酒,最终引发了一场人间悲剧。  就业遇瓶颈  2015年初,即将从
期刊
中国一汽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省部级高官徐建一个性非常鲜明:官大任性,语言粗鲁,脾气暴躁,动辄就公然扇下属的耳光。更为奇葩的是,被徐建一抽耳光的下属最终总能得到提拔重用,并成为替他敛财的铁杆心腹。因此,为了获得提拔的机会,数十个下属开始趋之若鹜地将脸呈现到徐建一的面前,等待着他的一记耳光……  于是,在一阵阵“啪啪啪”的耳光声中,一群光怪陆离的官员上演了一出奇葩的官场现形记。  官大任性,好扇耳
期刊
油画《春天里的耶稣》是沙皇俄国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三位画家联手绘制的一幅名画,在过去的60年里,它一直高挂在圣彼得堡博物馆的展厅接受千万观众的观赏,可是自从画作挂上去之后,展馆的7位管理员先后暴病身亡。事实上,这幅画在捐赠前就是一幅不吉祥的画,拥有者奥尔洛夫家族先后有26人因为癌症去世。于是,油画杀人不胫而走。第七任管理员死后,他的侄子日采科走上了调查真相的道路,他能够成功吗?画作背后究竟有着怎样波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