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要讲究方法,教学方法既有传统的,也有创新的,好不好全在于使用当与不当。要根据教学的规律和原则、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际进行了初步探讨。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效率优化 新课标 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文字,学好语文意义重大。《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应发展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很多教师都在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有效率才会使课堂教学有意义、有质量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的实施要依赖于教师、学生、教学手段和教具等多方面资源,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就要求教学资源有机配合,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释放其积极性与热情,从而获取新知。随着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变更,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给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但不可否认,一些教师未能深入领会、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教学实践中偏离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指向,致使课堂教学效率偏低。
1.片面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忽视文本的真正价值取向
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和体验。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形象和情感,把握文章内涵的多义性、模糊性,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批判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曲解了“多元解读”和“个性化阅读”的真正意涵,不顾文本自身的价值,听任学生天马行空的发表意见,无限制的理解文本。初中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對于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读,但却不能对自己的思考做正确的评价。
2.注重“形”而忽视质
讨论式和问题式教学是初中语文较为普遍的教学方式,它可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两种方式的条件性,以至于有些问题要独立思考,而且还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这就不能采取讨论;有些问题讨论出了轨,以至背道而驰;有些问题超过了中学生的认知范围,结果导致问题不了了之;有些问题的质量不高,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其课堂教学也就毫无效率而言。
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1.设置悬念进行课堂导入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来设计导入,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心理学上认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概括地说,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根据这个原理,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2.用教材教
教材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学功能的物质基础。教师凭借教材可以和学生进行建设性对话,可以引领学生发现知识、创新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材不断地加工创造,使之切合学生的实际,符合文本的基本要求,合乎教师的个性特征。为此,教师要以教材为平台,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和重组,改变传统“教教材”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侧重隐性知识的传授,着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力求“用教材教”。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范文,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科学知识的精华,永远是学生终生发展最基本、不过时和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用好教材是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首要前提。用好教材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教师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人文思想。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也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其次要把教材用实、用好、用活。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用活,则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上,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当然,教师要以客观、严谨的态度来审视教材,不是无视教材而纵横无度地“创新”和“开发”,使简单问题复杂化。
3.注重能力迁移
语文是一个大课堂,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认为仅靠几节语文课就能训练好学生的语文能力,那无疑是一种短视和急功近利的看法。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语文教学应注重篇与篇、篇与单元、单元与册乃至课内与课外等横向联系,加大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力度。课堂教学中,如果不及时训练,学生所学知识只能短暂停留,而无法形成能力。因此,语文课应尽可能让学生实现横向迁移,从而形成能力。
4.用和谐的课堂氛围感染学生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角色”。情感的沟通,愉悦的体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他们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紧凑有致的教学节奏、生动有趣的语言、自然亲切的教态等都是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重要条件。但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教风,特级教师魏书生说:“民主像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接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营造良好的教风,教师应该严以律己,面对教学中的错误和失误,敢于公开自我批评。要宽以待生,平等对待班级学生,态度和蔼、作风民主、不端架子,重视学生解放思想,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并能倾听不同意见,尊重学生正确的想法,提倡进取精神,注重创造一种自由、宽松、和谐的空气以利于学生积极思维,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民主的教风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也只有在民主教风的熏染下,才能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结语
总之,要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真正发挥它的作用,真正成为高效课堂。
一、有效率才会使课堂教学有意义、有质量
我们知道教学过程的实施要依赖于教师、学生、教学手段和教具等多方面资源,而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就要求教学资源有机配合,在单位时间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释放其积极性与热情,从而获取新知。随着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变更,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给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但不可否认,一些教师未能深入领会、落实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教学实践中偏离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指向,致使课堂教学效率偏低。
1.片面强调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忽视文本的真正价值取向
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学生个体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和体验。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形象和情感,把握文章内涵的多义性、模糊性,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批判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曲解了“多元解读”和“个性化阅读”的真正意涵,不顾文本自身的价值,听任学生天马行空的发表意见,无限制的理解文本。初中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對于同一文本有不同的解读,但却不能对自己的思考做正确的评价。
2.注重“形”而忽视质
讨论式和问题式教学是初中语文较为普遍的教学方式,它可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两种方式的条件性,以至于有些问题要独立思考,而且还要给予足够的时间,这就不能采取讨论;有些问题讨论出了轨,以至背道而驰;有些问题超过了中学生的认知范围,结果导致问题不了了之;有些问题的质量不高,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其课堂教学也就毫无效率而言。
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1.设置悬念进行课堂导入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教学规律,结合课文重点内容来设计导入,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宜、精当的问题导入,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心理学上认为:思维过程通常是从需要应付某种困难,解决某个问题开始,概括地说,思维总是从某个问题开始。根据这个原理,新课的导入,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既体现教学重点又饶有趣味的问题,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创设逐疑探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
2.用教材教
教材是语文教学内容的载体,是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发挥语文教学功能的物质基础。教师凭借教材可以和学生进行建设性对话,可以引领学生发现知识、创新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材不断地加工创造,使之切合学生的实际,符合文本的基本要求,合乎教师的个性特征。为此,教师要以教材为平台,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和重组,改变传统“教教材”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侧重隐性知识的传授,着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力求“用教材教”。初中语文教材所选范文,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积淀,科学知识的精华,永远是学生终生发展最基本、不过时和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用好教材是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首要前提。用好教材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教师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人文思想。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中蕴含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也才能备出高质量的课。其次要把教材用实、用好、用活。用实,就是使教材更加切合本地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用好,就是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用活,则体现在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上,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当然,教师要以客观、严谨的态度来审视教材,不是无视教材而纵横无度地“创新”和“开发”,使简单问题复杂化。
3.注重能力迁移
语文是一个大课堂,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认为仅靠几节语文课就能训练好学生的语文能力,那无疑是一种短视和急功近利的看法。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语文教学应注重篇与篇、篇与单元、单元与册乃至课内与课外等横向联系,加大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力度。课堂教学中,如果不及时训练,学生所学知识只能短暂停留,而无法形成能力。因此,语文课应尽可能让学生实现横向迁移,从而形成能力。
4.用和谐的课堂氛围感染学生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角色”。情感的沟通,愉悦的体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他们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紧凑有致的教学节奏、生动有趣的语言、自然亲切的教态等都是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重要条件。但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教风,特级教师魏书生说:“民主像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接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营造良好的教风,教师应该严以律己,面对教学中的错误和失误,敢于公开自我批评。要宽以待生,平等对待班级学生,态度和蔼、作风民主、不端架子,重视学生解放思想,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并能倾听不同意见,尊重学生正确的想法,提倡进取精神,注重创造一种自由、宽松、和谐的空气以利于学生积极思维,鼓励他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民主的教风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也只有在民主教风的熏染下,才能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结语
总之,要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真正发挥它的作用,真正成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