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财经商贸类中职学校“‘两课’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ybul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加工制造和财经商贸两类学校为例,分析不同专业性质对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指出在我国目前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并不具有普适性;进而提出“‘两课’一体”才是适合我国财经商贸类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职学校;财经商贸;“两课”一体
  
  一、问题的提出
  2005年颁发的《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通用模式。然而,5年多来,全国各中职学校推行这一模式的结果却存在强烈反差:工科类学校取得的成效较为明显,并在如何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方面,创造出深圳“宝安模式”和顺德“双零”模式等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具体模式;而在财经商贸类学校推行的结果却不尽人意,全面推行“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依旧有难度。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各职业学校在构建学生培养模式过程中,必须遵循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这一国际通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反映的正是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和要求,因此应该积极推行。矛盾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反映在构建学生培养模式问题上,就是决不能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简单化,盲目照搬照套;而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专业性质、人才培养目标及毕业生岗位工作特性对能力结构的要求,构建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不同专业性质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下面,笔者以加工制造和财经商贸两类学校为例,分析不同专业性质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根据教育部2010年4月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加工制造类学校有34个专业、112个专业(技能)方向,对应231个职业或岗位;财经商贸类学校有21个专业、53个专业(技能)方向,对应124个职业或岗位。研究分析发现,专业性质不同对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培养目标和就业导向方面不同;(2)毕业生岗位工作特点和对职业技能要求方面不同;(3)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方式不同;(4)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安排上不同;(5)对待校企合作的态度不同;(6)政府支持力度不同。
  三、从实际出发,构建财经商贸类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
  以上分析还表明,无论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实效性来讲,还是从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难度来看,笔者认为,适合财经商贸类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为“‘两课’一体”模式。
  (一)“‘两课’一体”模式的涵义。
  所谓“两课”,即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课堂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课外活动则包括学校组织的大型综合性活动、各个专业或学科组织的技能性、职业性、特色性、社会实践性活动以及各种社团组织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活动等。
  根据我国《职业分类大典》的阐述,职业技能主要包括专业技能、一般技能和核心技能等三种技能。“两课”对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课堂教学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以及培养和训练学生一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目的明确、组织严密、要求严格以及过程严谨的特点,决定了它对财经商贸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其实效性远非时下推崇的“工学结合”模式所能比拟。但是,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技能方面也有其局限性。根据学校调查和企业反馈信息可知,财经商贸专业学生最为企业看重的职业技能是组织协调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等核心技能,这与该专业毕业生岗位工作主要是与“人”打交道的特点是完全一致的。然而这种核心技能的培养往往是课堂教学的“短板”,但却是课外活动的“强项”。课外活动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多样性、趣味性、灵活性、自主性、包容性和广泛参与性等特点,不仅为培养锻炼学生核心技能提供广阔舞台,并且日益成为学生技能训练的“第二课堂”。
  “‘两课’一体”模式,就是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紧密结合、互为补充、相互协调、形成一体,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一种“似旧实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它要求学校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既要重视第一课堂教学,也要重视第二课堂活动;既要重视书本知识和一般技能、专业技能的传授和训练,更要注重学生核心技能的培养锻炼和“职业人格”的塑造。
  (二)“‘两课’一体”模式是对传统“两课”的扬弃。
  在中职学校,“两课”说法早已有之。故“‘两课’一体”并非对传统“两课”的简单否定,而是扬弃。它肯定并继承了“两课”的合理内核,同时根据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和现实条件,赋予“两课”以全新内涵。
  首先,从课堂教学看。一是在功能定位上,突出课堂教学是培养训练学生一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主要渠道;二是在教学内容上,不仅增加了实训教学环节,形成“专业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岗前实训”逐层递进的“阶梯式”实训教学体系,而且实训课时占到专业教学总课时的一半以上;三是在教学模式上,无论理论性教学还是实训教学,都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师评价→教师讲解……”的“讲练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生本式” “项目式” “任务驱动式”等全新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四是在教学方法上,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师生互动为根本要求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其次,从课外活动看。一是在功能定位上,突出课外活动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和培养锻炼学生核心技能的主要途径;二是在活动内容上,突破传统较为单一的文体性活动,突出体现职业教育要求、具有浓厚专业或学科色彩的技能性、职业性、特色性和社会实践性活动;三是在活动形式上,注重知识性、趣味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融合与统一;四是在活动组织上,突出所有活动都是在学校人才培养计划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再次,从“两课”关系看。一是在“两课”向度上,传统“两课”是各自独立、彼此分离的,开展课外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课堂教学才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新的“两课”是紧密联系、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一体化”模式,同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二是在“两课”组织实施上,新的“两课”则既有两个部门共同实施,也有各自独立实施,但目标指向都是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
  (三)“‘两课’一体”模式的实施。
  推行“‘两课’一体”模式,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这是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基本依据。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将企业用人需求与学校专业性质、教育资源条件和生源素质等因素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合理定位,以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
  (2)认真研究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学生培养计划应包括德育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和课外活动计划。它是指引“两课”活动有序开展的基本依据。制定学生培养计划时,应注意将德育目标要求分别融入教学计划和课外活动计划之中;教学计划和课外活动计划则应注意做到各尽所能、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形成一体,共同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3)大力推进“两课”改革。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实训教学,建立与工作岗位对接的“专业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岗前实训”逐层递进的“阶梯式”实训教学体系。学校应加强“教学做”一体化课室建设和实训中心建设,保证实训场地、实训设备、实训教学软件、实训教材以及实训师资等充分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提高实训质量。对课外活动则必须加强计划和指导,突出专业性、职业性、技能性、特色性和社会实践性,切实发挥培养锻炼学生核心技能的作用。
  (4)建立以技能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现行的“学分制”评价体系仍然是以课程考试考核成绩为核心的评价模式,与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目标的“‘两课’一体”模式难以对接,尤其是核心技能评价,在现行评价模式中完全是空白。因此必须改革现行学生评价体系和方法,建立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评价模式,这不仅是推行“‘两课’一体”模式的需要,同时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5)因专业制宜,合理确定学制。国务院《决定》中明确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这就是许多中职学校学制上实行“2 1”模式的原因。笔者认为,“2 1”模式对财经商贸类学校则基本不合适。因为财经商贸专业毕业生工作特点主要是与“人”打交道,既要掌握一定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一定人文素质和社会技能。很显然,“2 1”模式很难达到如此要求。因此,建议财经商贸类学校以实行“2.5 0.5”模式较为适宜。
  (作者单位: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朱守锂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中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分析了当前中职生的学习现状,论述了阅读训练对培养英语语感能力的作用,提出了如何培养语感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阅读;训练;语感培养  大量的英语阅读训练是扩展学生知识视野和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阅读不应只是为了掌握语法、词汇,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获取新的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通过阅读,学习者也可得到必要的语言输入,从
2001年在美国发生的“9·11事件”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人类战争新的里程碑。突然袭击的凶残,悲剧的惨烈,让各国政府以及全球善良的民众大为震撼。美国政府事前的毫无警觉,事
摘 要:数形结合是根据数量与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研究对象的数学特征、寻找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思想。本文结合具体事例,论述了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直观性、快捷性、奇异性和突破性。  关键词:数学;数形结合;教学方法  数形结合的思想,简而言之即对于所研究的代数问题,有时可研究其对应的几何性质使问题得以解决(以形助数);或者对于所研究的几何问题,可借助于对应图形的数量关系使问题
摘 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水平是次发达地区职业教育顺利发展的关键。对照“双师型”教师标准要求,次发达地区中职学校的“双师型”师资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如何建立一支师德高尚,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关系到次发达地区中职学校办学特色、发展规模和人才质量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次发达地区;中职学校;双师型     在次发达地区发展中职教育是推进当地人
收稿日期:2014-04-16  作者简介:丘英(1972-),女,广东梅州城西职业技术学校语文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生本教育理念、积极心理学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探索。(广东梅州/514031)摘要: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入学门槛低,中职生源质量下降,出现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困扰着中职教师。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中职生课堂教学出现的系列问题作为着手点,着重探讨解决的对策。  关
摘要:本文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条件、提升教师信息化素质的紧迫性、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和基本素质要求以及教师信息化素质的递升通道进行了阐述,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教师素质    近十年来,教育信息化技术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计算机及其网络已经渗透到校园的各个层面,学校管理、教务管理、课程教学和教学辅导等层面都有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持。现代教师不仅要适应信息化的环境,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