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男儿有泪不轻弹”,在采访《翟城春秋》的导演、摄影师侯一民的那天,他却真诚地直言自己在拍摄时,眼泪经常会模糊取景框。当他完全进入自己记录的情景中,随着人物命运的跌宕而感情起伏的时候,他甚至会丢掉手中的机器,参与到激烈的争论之中。
“我用我的心,记录下一个‘跪着’生存的人群—人类最大的劳动者群体:中国农民,我的拍摄对象,我的同胞,我的亲人们。”
——侯一民
引子
图片别样熊猫
故事先从侯一民拍摄大熊猫说起。
二十年前,在中国西部最原始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六年,侯一民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潜心拍摄野生大熊猫。凭借他专业的图片摄影能力,他不仅捕捉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大熊猫生活场景,取得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更挖掘了大熊猫不易被人察觉的一面:它憨憨的表情,并没有掩盖住它的兽性;大熊猫可以很温情地面对镜头,也同样会因其野性而让人望而却步;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可以非常简单自然,也依然存在着种种误区和危机。
铺垫
镜头对准农民
大熊猫的拍摄暂告一段落之后,侯一民不知疲倦地开始了他新的七年。镜头贴近了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依然是独自一人,完全自筹经费,从1997年开始至2004年,他与最底层农民交谈、沟通,甚至生活起居都和他们在一起。2000多个胶卷也许算不得什么,300多个小时的原始录音采访记录可能也算不得什么,难的是他完全像一个苦行僧一样,倾尽自己所有,更难想象他克服了多少的困难和阻力,拒绝了多少的诱惑和试探。在这个处处充满投机的时代,他出于“爱和同情”的初衷,居然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一直到这个时候,咱们故事的主人公手上拿的仍然是那几款不变的相机,终于,DV来了。
高潮
翟城DV春秋
长期对农民生存状况的关注,使侯一民一直浸泡在与之相关的氛围中。2005年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应友人的邀请,去河北省定州市东亭镇翟城村,参与记录农村合作社的情况。之前丰富的图片摄影经验,使侯一民好像并没有疑虑拍摄DV的可行性。当听说要去“记录”时,他敏锐地嗅到里面的价值,第一反应是:一定要带上DV!
翟城村不大,名气并不小。与之相关的名字是:“晏阳初”、“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早在民国时期,这里就是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发源地、中国近代村民民主自治第一村,也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农民合作社所在地。在这样的传统之下,翟城村的农民建立合作社,是一个农民自己参与的过程,也是他们对自己命运的新的尝试。农民对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渴望,对如何克服自身和环境的不足产生的矛盾、冲突,这一切被真实、生动地记录下来。
和使用相机一样,侯一民手中的DV并没有限于简单的记录。“我们也可以感受、参与,但这决不是一个纯粹的记录,应该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事情。”经过六七年拍摄农民积蓄的情感,对农民命运的关切,使他不是一个机器的操控者而已,围绕农民的整个生活,侯一民几乎是完全被农民的生活所充满,常常晚上一两点才能睡,而DV也因此紧紧跟随。战利品是52个小时的素材。
第一次与DV结缘,使用的是索尼150P,在低照度的时候它呈现很粗砺的画面,而这恰好与整个气氛很一致。作为专业摄影师,侯一民对关系镜头的敏感、对矛盾的捕捉、对表情的特写,常常让许多看素材的人以为是多机位拍出的。
他说自己并不认识机器,但是他“会用眼睛去衡量”,他也认为很多人没有这种职业素质,所以就去依靠技术参数,但那只是参考。乍听有点玄乎,其实也不难,“通过看大量好的东西就能培养出好眼睛”。
问及当时完全放弃自己最擅长的图片拍摄的原因,侯一民坦言:“其实也很难舍,但我一点也不遗憾,”DV有它的迷人之处,比如它的运动感,它对声音的利用。最让侯一民看重的是DV影像有着极佳的传播能力,“无论你是做艺术家还是什么工作者,你的角色常常是传播者。”虽然有着强烈图片情结的侯一民坚信,用图片也会很精彩,但是他说必须学会放弃。不过没准厂商们以后会设计一种DV图片的双料机器,让你鱼和熊掌都得兼,期待吧!
未完
陆口村70号
第二次DV拍摄,侯一民专门买了一台索尼190P。《陆口村70号》是他2006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80岁的双目失明的老祖母和13岁的孙女相依为命……这个痛苦且伤感的主题,侯一民却说“在拍的过程中,我体会到里面的诗意,有的时候老人出了画面我都不能察觉”。虽然她经历了无数的人生苦难,但是她的生命力、她不屈的人生态度,使侯一民常常忘记他曾经沉浸在老人的痛苦之中,甚至会忘记拍摄。
侯一民从来不干涉被摄者,他甚至不能叫“导演”,他常常在老人旁边静静地恭候着,就在刹那间,“她的动作会突然有一个精彩的”。拍摄的最后,无论图片还是DV,“都要让老人忘掉我的存在”。侯一民认为这是起码的职业素质:让被摄者心态放松。这是一种人与人的沟通,是一种很微妙的情绪,一种信任。
在图片摄影中成功的视觉经验也被应用到DV拍摄中,比如特写的刻画方式、对典型瞬间的感受,有时常常是用长镜头来表现。对于DV,侯一民强调它的传播能力是不可估量的:“我创作,就希望它要传播,因为我不是在自娱自乐。”
终归,DV或图片,都离不开灵魂的交流、驾驭工具的训练、深厚的技术能力和对摄影语言的掌握。
“我用我的心,记录下一个‘跪着’生存的人群—人类最大的劳动者群体:中国农民,我的拍摄对象,我的同胞,我的亲人们。”
——侯一民
引子
图片别样熊猫
故事先从侯一民拍摄大熊猫说起。
二十年前,在中国西部最原始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六年,侯一民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潜心拍摄野生大熊猫。凭借他专业的图片摄影能力,他不仅捕捉了大量生动有趣的大熊猫生活场景,取得了难得的第一手资料,更挖掘了大熊猫不易被人察觉的一面:它憨憨的表情,并没有掩盖住它的兽性;大熊猫可以很温情地面对镜头,也同样会因其野性而让人望而却步;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可以非常简单自然,也依然存在着种种误区和危机。
铺垫
镜头对准农民
大熊猫的拍摄暂告一段落之后,侯一民不知疲倦地开始了他新的七年。镜头贴近了当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依然是独自一人,完全自筹经费,从1997年开始至2004年,他与最底层农民交谈、沟通,甚至生活起居都和他们在一起。2000多个胶卷也许算不得什么,300多个小时的原始录音采访记录可能也算不得什么,难的是他完全像一个苦行僧一样,倾尽自己所有,更难想象他克服了多少的困难和阻力,拒绝了多少的诱惑和试探。在这个处处充满投机的时代,他出于“爱和同情”的初衷,居然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一直到这个时候,咱们故事的主人公手上拿的仍然是那几款不变的相机,终于,DV来了。
高潮
翟城DV春秋
长期对农民生存状况的关注,使侯一民一直浸泡在与之相关的氛围中。2005年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应友人的邀请,去河北省定州市东亭镇翟城村,参与记录农村合作社的情况。之前丰富的图片摄影经验,使侯一民好像并没有疑虑拍摄DV的可行性。当听说要去“记录”时,他敏锐地嗅到里面的价值,第一反应是:一定要带上DV!
翟城村不大,名气并不小。与之相关的名字是:“晏阳初”、“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早在民国时期,这里就是中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发源地、中国近代村民民主自治第一村,也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农民合作社所在地。在这样的传统之下,翟城村的农民建立合作社,是一个农民自己参与的过程,也是他们对自己命运的新的尝试。农民对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渴望,对如何克服自身和环境的不足产生的矛盾、冲突,这一切被真实、生动地记录下来。
和使用相机一样,侯一民手中的DV并没有限于简单的记录。“我们也可以感受、参与,但这决不是一个纯粹的记录,应该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事情。”经过六七年拍摄农民积蓄的情感,对农民命运的关切,使他不是一个机器的操控者而已,围绕农民的整个生活,侯一民几乎是完全被农民的生活所充满,常常晚上一两点才能睡,而DV也因此紧紧跟随。战利品是52个小时的素材。
第一次与DV结缘,使用的是索尼150P,在低照度的时候它呈现很粗砺的画面,而这恰好与整个气氛很一致。作为专业摄影师,侯一民对关系镜头的敏感、对矛盾的捕捉、对表情的特写,常常让许多看素材的人以为是多机位拍出的。
他说自己并不认识机器,但是他“会用眼睛去衡量”,他也认为很多人没有这种职业素质,所以就去依靠技术参数,但那只是参考。乍听有点玄乎,其实也不难,“通过看大量好的东西就能培养出好眼睛”。
问及当时完全放弃自己最擅长的图片拍摄的原因,侯一民坦言:“其实也很难舍,但我一点也不遗憾,”DV有它的迷人之处,比如它的运动感,它对声音的利用。最让侯一民看重的是DV影像有着极佳的传播能力,“无论你是做艺术家还是什么工作者,你的角色常常是传播者。”虽然有着强烈图片情结的侯一民坚信,用图片也会很精彩,但是他说必须学会放弃。不过没准厂商们以后会设计一种DV图片的双料机器,让你鱼和熊掌都得兼,期待吧!
未完
陆口村70号
第二次DV拍摄,侯一民专门买了一台索尼190P。《陆口村70号》是他2006年开始拍摄的纪录片:80岁的双目失明的老祖母和13岁的孙女相依为命……这个痛苦且伤感的主题,侯一民却说“在拍的过程中,我体会到里面的诗意,有的时候老人出了画面我都不能察觉”。虽然她经历了无数的人生苦难,但是她的生命力、她不屈的人生态度,使侯一民常常忘记他曾经沉浸在老人的痛苦之中,甚至会忘记拍摄。
侯一民从来不干涉被摄者,他甚至不能叫“导演”,他常常在老人旁边静静地恭候着,就在刹那间,“她的动作会突然有一个精彩的”。拍摄的最后,无论图片还是DV,“都要让老人忘掉我的存在”。侯一民认为这是起码的职业素质:让被摄者心态放松。这是一种人与人的沟通,是一种很微妙的情绪,一种信任。
在图片摄影中成功的视觉经验也被应用到DV拍摄中,比如特写的刻画方式、对典型瞬间的感受,有时常常是用长镜头来表现。对于DV,侯一民强调它的传播能力是不可估量的:“我创作,就希望它要传播,因为我不是在自娱自乐。”
终归,DV或图片,都离不开灵魂的交流、驾驭工具的训练、深厚的技术能力和对摄影语言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