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深耕古诗的过程中,研读者必然会遇到所谓“意境”这个概念。每每深研古诗,阅读文学理论文献的时候,总绕不开“意境”一词,言必称意境,而且在悠悠千年的中国古典文学长河中,一代代文学大家、诗文人都在不厌其烦地强调古诗“意境”的重要性。现代文学研究中,关于意境的探讨文章与见解更是浩如烟海,大家都在孜孜不倦地试图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揭示这个打开诗人、诗歌大门的钥匙。说不完的意境,往往让人难以琢磨的意境!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在如此庞大的意境文论体系里,能自我领悟其真谛之一二已属不易,更遑论将这种看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传递给学生了。这真的是一个问题。
首先,到底什么是古诗中所谓的“意境”呢?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他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这是一般教科书中的解释,虽然表达上会有差异,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审美,意象等是意境密钥的关键词。这一系统之中有一个与意境联系密切的莫过于“意象”,由意象而境界,虽然并非如此简单,但其中的思维逻辑却果真如此。因此意象也便非常重要。所谓意象,通常也解释为浸染了情感、思绪、情绪等等内生力量的事与物。
意境与意象之论,绝不是只言片语能够解释清楚的,理论上的探索必然是非常艰深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者而言,这种理论上的探索也并非主要着力点。
事实上,从小学生古典诗词学习的角度来说,我们主要的教学目的是除识文断字、句读解读之外,让小学生能够通过诗文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审美的敏感度,同时密切联系到生活,从诗词到生活,从生活到心灵。
在意境的基本框架中,我们来探讨一下在具体教学环节突破“意境”堡垒的密钥。
事实上,在古代文论中,关于意境的探讨主要是一种体验式的领悟,并非理性主义角度逻辑分析。这实际上给了小学语文教学以启发,实际上可以借用“化学反应”来实现这种体悟。
第一是还原反应。
所谓还原,顾名思义,就是力所能及地还原诗歌中的情景,将诗人所营造的客观环境再现出来,以实现一种“身临其境”的物质基础。换句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用在诗词理解中也很贴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不身临原上,感受雨露阳光的自然伟力,仅仅在温室里看看花草,甚至仅仅在冰冷的屏幕前略一眼风景图片或者视频,没有春风拂面的感受,阳光曝晒的感受,万难体会枯荣的意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了这么许多的诗歌,教了这么许多年的语文,直到一天,来到终南山下,在晴好的碧空里,远眺南山,悠然而生一种悠然自得之情,一种有弃城市于不顾,此件乐不思蜀的情绪。如若在此情此景,再读古诗,再叙诗人之背景材料,所谓的诗歌之“意境”必然了然于胸,最终的审美效果也不言而喻了。
第二是催化反应。
所谓催化,顾名思义,必然予以催化剂于原来的事境之中,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这个道理古人早已顿悟,如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以酒为催化剂,催生出常态之下动人心魄的美妙诗篇;如久居幽篁的王维,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画家王维更是以画催化出亦诗亦画的传世佳作。这给我们的启发必然是充分调动视觉与听觉的审美感官,不断以此刺激审美情趣,实现对于美的“意境”的领悟。“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静中有动,促织之声,畫面与声音的美妙在此熔于一炉,阅读领悟此诗不如放一段小夜曲来的痛快。
第三是置换反应。
所谓置换,顾名思义,依然是身临其境的第二层,换位思考,用现代人的思维接续、置换作者的思绪,从而达到共鸣。这一点想来是颇有纠缠的,读古诗、学古诗,是尽最大可能还原来的好呢,还是置换新人新事来的妙呢。实则并不矛盾,用辩证的眼光来看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我们说既要还原,又可置换,毕竟诗人与读者隔着时空的界限,难以逾越,时代、环境、思想甚至气候都在熟悉万变,更何况微妙的“意境”了。所以此论的一个前提是,意境之体悟虽然有一定的共鸣与共识,但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也在情理之中。再以上文“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为例,想来生存于钢筋混凝土的都市孩童,万难再有挑着夜灯,完促织的机会了,况且到处灯火辉煌,明明如昼,一灯明让还原反应难以实现,即便想象也难,如此不如置换反应一番,在虚拟场景的还原中,重在带着城市思维与知识进行换位思考,对于城市的生活方式、城市问题进行一些有益思考,想来这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总之,三种化学反应仅仅为了问题的探析方便,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要灵活掌握,重点在体会古人那种体验式的思维方式,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去对接这种思维,便在“意境”的堡垒内部形成突破,更好地传递给学生体验美、向往美的道德情操,培育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心智健康美好的合格人才。
在深耕古诗的过程中,研读者必然会遇到所谓“意境”这个概念。每每深研古诗,阅读文学理论文献的时候,总绕不开“意境”一词,言必称意境,而且在悠悠千年的中国古典文学长河中,一代代文学大家、诗文人都在不厌其烦地强调古诗“意境”的重要性。现代文学研究中,关于意境的探讨文章与见解更是浩如烟海,大家都在孜孜不倦地试图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揭示这个打开诗人、诗歌大门的钥匙。说不完的意境,往往让人难以琢磨的意境!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在如此庞大的意境文论体系里,能自我领悟其真谛之一二已属不易,更遑论将这种看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传递给学生了。这真的是一个问题。
首先,到底什么是古诗中所谓的“意境”呢?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他同文学典型一样,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这是一般教科书中的解释,虽然表达上会有差异,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审美,意象等是意境密钥的关键词。这一系统之中有一个与意境联系密切的莫过于“意象”,由意象而境界,虽然并非如此简单,但其中的思维逻辑却果真如此。因此意象也便非常重要。所谓意象,通常也解释为浸染了情感、思绪、情绪等等内生力量的事与物。
意境与意象之论,绝不是只言片语能够解释清楚的,理论上的探索必然是非常艰深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者而言,这种理论上的探索也并非主要着力点。
事实上,从小学生古典诗词学习的角度来说,我们主要的教学目的是除识文断字、句读解读之外,让小学生能够通过诗文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审美的敏感度,同时密切联系到生活,从诗词到生活,从生活到心灵。
在意境的基本框架中,我们来探讨一下在具体教学环节突破“意境”堡垒的密钥。
事实上,在古代文论中,关于意境的探讨主要是一种体验式的领悟,并非理性主义角度逻辑分析。这实际上给了小学语文教学以启发,实际上可以借用“化学反应”来实现这种体悟。
第一是还原反应。
所谓还原,顾名思义,就是力所能及地还原诗歌中的情景,将诗人所营造的客观环境再现出来,以实现一种“身临其境”的物质基础。换句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用在诗词理解中也很贴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不身临原上,感受雨露阳光的自然伟力,仅仅在温室里看看花草,甚至仅仅在冰冷的屏幕前略一眼风景图片或者视频,没有春风拂面的感受,阳光曝晒的感受,万难体会枯荣的意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了这么许多的诗歌,教了这么许多年的语文,直到一天,来到终南山下,在晴好的碧空里,远眺南山,悠然而生一种悠然自得之情,一种有弃城市于不顾,此件乐不思蜀的情绪。如若在此情此景,再读古诗,再叙诗人之背景材料,所谓的诗歌之“意境”必然了然于胸,最终的审美效果也不言而喻了。
第二是催化反应。
所谓催化,顾名思义,必然予以催化剂于原来的事境之中,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这个道理古人早已顿悟,如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以酒为催化剂,催生出常态之下动人心魄的美妙诗篇;如久居幽篁的王维,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画家王维更是以画催化出亦诗亦画的传世佳作。这给我们的启发必然是充分调动视觉与听觉的审美感官,不断以此刺激审美情趣,实现对于美的“意境”的领悟。“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静中有动,促织之声,畫面与声音的美妙在此熔于一炉,阅读领悟此诗不如放一段小夜曲来的痛快。
第三是置换反应。
所谓置换,顾名思义,依然是身临其境的第二层,换位思考,用现代人的思维接续、置换作者的思绪,从而达到共鸣。这一点想来是颇有纠缠的,读古诗、学古诗,是尽最大可能还原来的好呢,还是置换新人新事来的妙呢。实则并不矛盾,用辩证的眼光来看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我们说既要还原,又可置换,毕竟诗人与读者隔着时空的界限,难以逾越,时代、环境、思想甚至气候都在熟悉万变,更何况微妙的“意境”了。所以此论的一个前提是,意境之体悟虽然有一定的共鸣与共识,但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也在情理之中。再以上文“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为例,想来生存于钢筋混凝土的都市孩童,万难再有挑着夜灯,完促织的机会了,况且到处灯火辉煌,明明如昼,一灯明让还原反应难以实现,即便想象也难,如此不如置换反应一番,在虚拟场景的还原中,重在带着城市思维与知识进行换位思考,对于城市的生活方式、城市问题进行一些有益思考,想来这也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总之,三种化学反应仅仅为了问题的探析方便,在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要灵活掌握,重点在体会古人那种体验式的思维方式,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去对接这种思维,便在“意境”的堡垒内部形成突破,更好地传递给学生体验美、向往美的道德情操,培育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心智健康美好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