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古至今,德才兼备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提出:“取士之道,当以德行为先。”新形势下更有人提出德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根是生命的源泉,根不正,何以成参天大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德育则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学校德育工作应注重整体性,构建德育体系,积极探索育人途径,培养以德为先的全面发展人才。
【关键词】德育体系;生活化;活动化;人文化;常态化
一、以教材为蓝本,力求德育生活化
道德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道德的学习不同于知识的学习,必须在生活中学习和践行,从而不断内化,逐渐形成个人的道德观。向生活学习,是21世纪以来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思路,也是《道德与法治》主导的道德学习方式。新教材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教师要从“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把生活引进课堂,让德育回归生活。
1.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课程
生活情境包括两个维度:学生经历过的生活情境、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因为年龄的关系,对小学生而言,道德理念的渗透离开了具体的生活情境会变得空洞、乏力,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经历过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向过去的生活“回望”,提取有道德价值的东西;或根据教学所需创设学生未经历过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生活中内在的道德意蕴。构建于生活情境中的课程学习没有纸上谈兵的感觉,关注学生的判断,注重学生的体悟,入心、动情,使德育的功效最大化。
2.注重课后的体验、评价
一个人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节道德与法治课看着上得很成功,学生也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认知,但有些孩子的遗忘率很高,甚至容易受生活中不良现象的诱导,所以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定期进行反馈、评价尤为重要。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课余进行观察、体验、判断、反思,并及时进行反馈、引导,让道德教育回归孩子的真实生活,使道德教育的意义在孩子的生活中完全绽放。
二、以主题教育为载体,实现德育活动化
教育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在于总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些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所设计的活动体验而获得成长。多样的主题活动向学生再现道德存在状态,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德育空间,以最直接、最贴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建构起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意义场域。学生作为主体在参与、现场体验时,自主感受主题活动带来的真知灼见,并通过自己观察、聆听、思考去发现道理,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和辨识力。
1.主题内容的确立
教师要以与时俱进的眼光,从孩子成长的需要来设计教育活动的主题,既契合时代的要求,与社会生活相关联,又尊重人这一独特生命体的道德潜在需求。充分思考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为以后适应社会生活提供道德知识储备。如,主题活动“走近非遗,了解潮绣”“少年心,中国梦”培养了孩子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拒绝毒品,阳光前行”“学会自护自救,幸福快乐成长”教育孩子懂得珍惜生命,学会自我保护;“我是文明好少年”让孩子明是非,明白要养成良好的品性。
2.活动形式的选择
主题活动的形式不能华而不实,而是要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度,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更多地关注学生置身于主题活动中的“在场感”。活动的设计不是为了使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体验中促使学生情感的置入,使他们的想法自主和教师想要传达的教育思想相契合,使教育效果最优化。如主题活动“走近非遗,了解潮绣”,当中设计了让每个孩子都进行刺绣的动手环节,看到自己歪歪扭扭的针脚,再欣赏潮绣大师的作品,孩子们惊叹、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对家乡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无比热爱,从而激发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
三、以校园文化为依托,注重德育人文化
德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应着眼于学生一生的教育,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要使德育人文化,必须依托于校园文化的打造。校园文化创造了良好的德育环境,孕育着一种教育力量,渗透着社会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可以影响学生的思維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对德育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
1.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让静态文化发挥育人功能
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足见环境对人的影响。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为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开辟了德育墙、宣传栏、走廊国学文化、楼梯古诗词文化、墙壁中华传统“八德”等文化阵地。学生从踏进校园起,每天徜徉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陶冶了情感,启迪了心智,影响了品行。这些无声的语言,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传统美德的教育。
2.开设国学课程,让经典浸润孩子心灵
学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系列读本——“朝读晚诵”引进课堂,这套读本的内容在小学阶段分为六个年级,一年级:弟子规,二年级:三字经,三年级:笠翁对韵,四年级:论语,五年级:唐诗宋词,六年级:孟子。老师引领孩子们学习这套读本,通过诵读和积累让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增长人文智慧,提升人文精神,打好做人的底子,朝有所读,暮有所获,日积月累,学必有成。
四、以行为规范为准则,促使德育常态化
德育工作不是仅靠几句口号,几次活动就能立竿见影,需要的是细水长流的教育方式。影响甚至改变人一生的教育,是一项伟大且艰巨的任务,这样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在学生“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打下坚实的德育基础,必须强化德育工作机制,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落实常规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使学生良好品性的形成。
1.制定行为规范准则,使学生有“法”可依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标准,归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从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四方面着手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德育目标更加明确。为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行为规范的要求根据年级段进行修改、调整,不同年级段的行为规范准则既有共同点,又各有侧重点,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如为了使低年级的孩子能朗朗上口,熟记于心,老师们把行为规范准则编成儿歌:上下楼梯靠右走,排队做到快静齐,铃声响时要立正,课前静趴不出声。
2.加强管理监督工作,以评优创先促养成教育
为了使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师生监督小分队,制定了评比方案,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的指导、监督和评优。每周学校在评比栏公布检查结果,每月一次小结,评出“流动红旗班”。在评比中落后的班级,要求班主任老师要及时整改,学校进行跟踪反馈。通过监督管理、评优创先,使学生学会规范行为,自觉遵守行为准则,并在长期的规范化的校园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宏伟,张翠苹.实用校本德育指南[M].中国长安出版社,2012(12).
[2]唐汉卫.道德教育应如何回归生活——从教师在实施品德新课程中的困惑谈起[J].江西教育科研,2005(7).
[3]赵家祥.试论“人创造环境”和“环境创造人”的统一[J].青海社会科学,1990(01).
【关键词】德育体系;生活化;活动化;人文化;常态化
一、以教材为蓝本,力求德育生活化
道德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道德的学习不同于知识的学习,必须在生活中学习和践行,从而不断内化,逐渐形成个人的道德观。向生活学习,是21世纪以来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思路,也是《道德与法治》主导的道德学习方式。新教材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教师要从“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把生活引进课堂,让德育回归生活。
1.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课程
生活情境包括两个维度:学生经历过的生活情境、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因为年龄的关系,对小学生而言,道德理念的渗透离开了具体的生活情境会变得空洞、乏力,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经历过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向过去的生活“回望”,提取有道德价值的东西;或根据教学所需创设学生未经历过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生活中内在的道德意蕴。构建于生活情境中的课程学习没有纸上谈兵的感觉,关注学生的判断,注重学生的体悟,入心、动情,使德育的功效最大化。
2.注重课后的体验、评价
一个人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节道德与法治课看着上得很成功,学生也形成了一定的道德认知,但有些孩子的遗忘率很高,甚至容易受生活中不良现象的诱导,所以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定期进行反馈、评价尤为重要。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课余进行观察、体验、判断、反思,并及时进行反馈、引导,让道德教育回归孩子的真实生活,使道德教育的意义在孩子的生活中完全绽放。
二、以主题教育为载体,实现德育活动化
教育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在于总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些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所设计的活动体验而获得成长。多样的主题活动向学生再现道德存在状态,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德育空间,以最直接、最贴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建构起更有深度和广度的意义场域。学生作为主体在参与、现场体验时,自主感受主题活动带来的真知灼见,并通过自己观察、聆听、思考去发现道理,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和辨识力。
1.主题内容的确立
教师要以与时俱进的眼光,从孩子成长的需要来设计教育活动的主题,既契合时代的要求,与社会生活相关联,又尊重人这一独特生命体的道德潜在需求。充分思考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为以后适应社会生活提供道德知识储备。如,主题活动“走近非遗,了解潮绣”“少年心,中国梦”培养了孩子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拒绝毒品,阳光前行”“学会自护自救,幸福快乐成长”教育孩子懂得珍惜生命,学会自我保护;“我是文明好少年”让孩子明是非,明白要养成良好的品性。
2.活动形式的选择
主题活动的形式不能华而不实,而是要考虑学生的全员参与度,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更多地关注学生置身于主题活动中的“在场感”。活动的设计不是为了使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体验中促使学生情感的置入,使他们的想法自主和教师想要传达的教育思想相契合,使教育效果最优化。如主题活动“走近非遗,了解潮绣”,当中设计了让每个孩子都进行刺绣的动手环节,看到自己歪歪扭扭的针脚,再欣赏潮绣大师的作品,孩子们惊叹、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对家乡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无比热爱,从而激发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
三、以校园文化为依托,注重德育人文化
德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应着眼于学生一生的教育,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要使德育人文化,必须依托于校园文化的打造。校园文化创造了良好的德育环境,孕育着一种教育力量,渗透着社会文化和民族优秀文化,可以影响学生的思維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对德育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作用。
1.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让静态文化发挥育人功能
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足见环境对人的影响。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为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开辟了德育墙、宣传栏、走廊国学文化、楼梯古诗词文化、墙壁中华传统“八德”等文化阵地。学生从踏进校园起,每天徜徉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陶冶了情感,启迪了心智,影响了品行。这些无声的语言,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传统美德的教育。
2.开设国学课程,让经典浸润孩子心灵
学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系列读本——“朝读晚诵”引进课堂,这套读本的内容在小学阶段分为六个年级,一年级:弟子规,二年级:三字经,三年级:笠翁对韵,四年级:论语,五年级:唐诗宋词,六年级:孟子。老师引领孩子们学习这套读本,通过诵读和积累让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增长人文智慧,提升人文精神,打好做人的底子,朝有所读,暮有所获,日积月累,学必有成。
四、以行为规范为准则,促使德育常态化
德育工作不是仅靠几句口号,几次活动就能立竿见影,需要的是细水长流的教育方式。影响甚至改变人一生的教育,是一项伟大且艰巨的任务,这样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在学生“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打下坚实的德育基础,必须强化德育工作机制,完善班级管理制度,落实常规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使学生良好品性的形成。
1.制定行为规范准则,使学生有“法”可依
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标准,归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从礼仪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四方面着手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德育目标更加明确。为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行为规范的要求根据年级段进行修改、调整,不同年级段的行为规范准则既有共同点,又各有侧重点,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如为了使低年级的孩子能朗朗上口,熟记于心,老师们把行为规范准则编成儿歌:上下楼梯靠右走,排队做到快静齐,铃声响时要立正,课前静趴不出声。
2.加强管理监督工作,以评优创先促养成教育
为了使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师生监督小分队,制定了评比方案,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的指导、监督和评优。每周学校在评比栏公布检查结果,每月一次小结,评出“流动红旗班”。在评比中落后的班级,要求班主任老师要及时整改,学校进行跟踪反馈。通过监督管理、评优创先,使学生学会规范行为,自觉遵守行为准则,并在长期的规范化的校园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张宏伟,张翠苹.实用校本德育指南[M].中国长安出版社,2012(12).
[2]唐汉卫.道德教育应如何回归生活——从教师在实施品德新课程中的困惑谈起[J].江西教育科研,2005(7).
[3]赵家祥.试论“人创造环境”和“环境创造人”的统一[J].青海社会科学,1990(01).